翁方纲诗论与清中期诗学思潮转向

翁方纲诗论与清中期诗学思潮转向

论文摘要

翁方纲的“肌理”说与“格调”、“神韵”、“性灵”三说并列为清代四大诗说,在浩繁的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从其性质而言,乃是儒家诗教在清代乾嘉时期的延续与发展,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相对严密的体系。其核心概念“肌理”在翁方纲看来首先是一种诗歌自具之本然,属于形而上的层面,同时又具有形而下的性质。“肌理”乃是一个形上形下的统一体,“彻上彻下”,“无所不该”,既是对诗歌本质内涵和最高境界的揭示,又是对诗歌创作法度和入手途径的要求,翁方纲就是以此为核心来建构他的诗学体系的。“肌理”说的性质和内涵的形成,与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崇儒思潮的价值观、乾嘉经学的方法论以及宗宋诗学的初萌这三大因素,对“肌理说”本质内涵和外在风貌的形成,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肌理”说不仅明显带有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理学的价值色彩,乾嘉经学的治学方法在它身上也有非常显著的体现。而“肌理”说能够成为一种具备成熟型态的宗宋诗说,也不能说与清初以来初萌的宗宋诗学没有关系。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这些宋诗热潮的铺垫,“肌理”说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索并造成较大的影响。“肌理”说与它之前的宋诗热潮在理论上又具有深刻差异,最重要的在于它抽绎出宋诗最本质的精神——“理”,并由此概括出宋诗的美学原则,这些都为日后主导诗坛的宋诗派所承继。而道咸时期以至清季的宋诗运动是清代诗学思潮转向最为显在的表现,所以我们可以据此判断,“肌理”说在清代诗学思潮转向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内在的作用。放在整个文学史的背景上看,清代诗学思潮在清中期也即乾嘉年间发生的这次转向使得宗宋诗学逐渐取代宗唐诗学成为诗坛的主流,这种状况一直伴随着中国古典诗学走向终结,这次转向其实包蕴着深刻的意义,因而在这次转向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翁方纲的“肌理”说在文学史上无疑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肌理”说的内涵和体系
  • 第一节 “肌理”说的性质
  • 第二节 “肌理”的内涵
  • 第三节 “肌理”说的体系
  • 第二章 “肌理”说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崇儒思潮的价值观
  • 第二节 乾嘉经学的方法论
  • 第三节 宗宋诗学的初萌
  • 第三章 “肌理”说与清中期诗学思潮转向
  • 第一节 清中期诗学转向
  • 第二节 翁方纲与宋诗派的兴起
  • 第三节 “肌理”说的文学史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吾亦爱吾庐——空间诗学视域下陶渊明与家宅的精神互动刍议[J]. 宜春学院学报 2019(10)
    • [2].感悟诗学现代转型之“未完成性”[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04)
    • [3].“味”论与东方共同诗学[J]. 社会科学研究 2020(02)
    • [4].认知诗学视阈下小说《星运里的错》中生命和死亡意义的隐喻探析[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06)
    • [5].面对虚无的翻译——跨太平洋翻译诗学简述[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6].诗学效果与诗学翻译[J]. 上海翻译 2020(04)
    • [7].“治疗诗学”:必要、可能及建构[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4)
    • [8].译者的诗学态度与跨文化翻译中诗学的赋值[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9].“表现论”还是“实用论”:济慈诗学再考[J]. 外国语文 2020(04)
    • [10].不彻底的左派:威廉斯的城市书写及其对艾略特的诗学挑战[J]. 外国文学 2020(05)
    • [11].翻译诗学的建构和当代回归——刘华文《翻译诗学》述评[J]. 外语研究 2018(06)
    • [12].尹锡南:《印度诗学导论》[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03)
    • [13].意义、情感、道德:从认知诗学到认知美学[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4].“文明诗学”:问题源流与理论格局[J]. 文艺评论 2018(03)
    • [15].民国诗学论著丛刊[J]. 艺术评论 2018(07)
    • [16].《一种云》的认知诗学解读[J]. 现代交际 2016(24)
    • [17].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8].船山诗学之闲缓论[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19].重评徐志摩:民主诗学的可能与限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05)
    • [20].第三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会讯[J]. 外国语文 2017(03)
    • [21].文学的“形象”“语象”与“图像”——评《形象诗学原理》[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22].雪莱诗歌的认知诗学解读[J]. 文学教育(上) 2017(11)
    • [23].新诗地理学:一种诗学启示[J]. 文艺争鸣 2017(09)
    • [24].“第五届中国认知诗学高层论坛”在海南师范大学举行[J]. 国外文学 2017(03)
    • [25].第三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通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04)
    • [26].为诗学正名——它是什么和不是什么[J]. 中国文学批评 2016(03)
    • [27].文学批评的困境与本文诗学的重建[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28].西方主义与中国近代以来翻译诗学变脸[J]. 戏剧之家 2014(17)
    • [29].论元代中期京师诗学活动对于元诗发展及诗风熔炼的理论意义[J]. 民族文学研究 2014(02)
    • [30].“第二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通知[J]. 国外文学 2015(02)

    标签:;  ;  ;  ;  ;  

    翁方纲诗论与清中期诗学思潮转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