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灾害系统论文-吴文菁,陈佳颖,叶润宇,李杨帆

海岸带灾害系统论文-吴文菁,陈佳颖,叶润宇,李杨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岸带灾害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莫兰蒂”台风,大数据

海岸带灾害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菁,陈佳颖,叶润宇,李杨帆[1](2019)在《台风灾害下海岸带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大数据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莫兰蒂台风对厦门城市社会-生态系统造成重创,该系统在灾害影响下的脆弱性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新浪微博平台进行大数据挖掘,结合统计年鉴及空间基础数据,建立台风灾害影响下基于暴露-敏感-应对-恢复力体系的海岸带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评估灾前灾后台风对厦门不同地区的影响;同时根据微博大数据的定位信息,对不同受灾信息进行灾情跟踪及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次台风灾害中思明、湖里区表现出的脆弱性较低,而海沧、集美区表现出的脆弱性较高,主要是由于思明、湖里区的应对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各区,从大数据显示的恢复情况来看,除海沧区外,其他叁区在电力方面的恢复速度都较为迅速。研究成果能够为台风灾害背景下的城市脆弱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与技术,为灾前防治、灾后恢复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张震,马安青,李福建,刘乐军[2](2011)在《基于ArcEngine的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VB 6.0为开发平台,利用ArcEngine 9.3组件库进行GIS的二次开发,通过分析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的实际求,建立了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与管理、空间统计分析、专题图制作及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转换与输出等功能,为海岸带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综合性服务。(本文来源于《遥感技术与应用》期刊2011年04期)

李福建[3](2010)在《基于GIS的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处于海陆相互作用的复杂地质环境中,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海岸带所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较为复杂,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为严重,因此,对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进行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在社会发展、资源规划和灾害防治中都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存储、检索、运算、显示和综合分析的应用技术系统。其强大的地理数据可视化功能、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及空间分析功能,为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GIS的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是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项目的资助下,在已有调研、分析和野外验证成果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以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为主要材料,实现由“数据”向“信息”的转换过程,提供地质灾害海量数据存储、空间分析评价和信息管理的专业型地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对于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论文首先对空间数据库理论、UML技术和GIS二次开发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海岸带地质灾害数据量大、来源多的特点,对源数据进行了预处理,保证数据的规范性,方便了数据的集成、管理、维护、分发服务和共享;在此基础上,对海岸带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实现进行了初步设计研究。文中探讨了构建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的方法,用CASE工具对地质灾害空间数据进行了UML建模,并自动生成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空间数据库。选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了地质灾害的属性数据库,然后通过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中设立统一的灾害编码将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连接起来。文章最后介绍了采用ArcEngine技术和VB语言,对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开发,主要实现了海岸带地质灾害数据的访问和加载、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基本查询显示、地图的几何量算功能、专题图显示和操作、缓冲区分析、数据输出等功能,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0-05-01)

海香,李强,徐刚[4](2007)在《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及防灾减灾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系统分析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孕灾环境、孕灾因子、承灾体的基础上,结合泉州海岸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期对泉州海岸带的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24期)

魏巍,李培英,杜军,刘乐军,曹成效[5](2007)在《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查询及风险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查询及风险评价系统”开发研制的关键技术及过程。该系统将MapInfo软件作为系统GIS平台,VB为二次开发工具,利用OLE技术集成开发。系统实现了对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的可视化查询、空间分析和综合评价,并为实施海岸带灾害地质综合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07年03期)

杨娟[6](2007)在《泉州海岸带灾害及防灾减灾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交集地带,是大陆与海洋的接触地带,各种地理过程频繁活跃。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灾害类型多,是陆地与海洋各种自然灾害迭合发展的区域。泉州市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海陆灾害频发,潜在威胁巨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泉州市经济的发展。本文依据系统学和灾害学理论,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GIS方法,对泉州市海岸带灾害系统的组成、灾害系统形成的动力机制、海岸带灾害危险度和易损度等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地貌类型和灾害类型组合的原则进行综合区划,将泉州分为四个自然灾害区,并提出构建防灾减灾的有效监测系统及预警系统。全文分成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为研究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水、土地、矿产、海洋生物等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交通通讯、旅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第叁部分论述的是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1.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构成的叁个子系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本文主要是从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平面上升等)和地质灾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叁个方面进行阐述,最终形成了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理论框架图。2.本文分析了泉州海岸带的海洋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功率谱方法分析各灾害时间序列的波动规律,以集中度集中期方法分析各灾害年内分布规律;同时结合各灾害实际情况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Arcgis的相关功能生成相应的图件。结果表明:(1)台风具有2.5a、高温具有2.8 a、寒害具有4.67 a、暴雨、干旱以及气象总灾具有3.5 a、风暴潮和地质灾害具有14 a的变化周期。(2)除干旱外的其它灾害均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且台风、风暴潮、暴雨、高温主要集中在7—8月,寒害主要集中在3—4月。(3)影响泉州的台风路径主要包括五大类(42个亚类);风暴潮增水受台风路径和海岸地形等地理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各气象灾害则体现为集中度、集中期和年均灾害持续天数的空间变化规律。(4)地质灾害主要是以年均1500mm等降雨量线为界,以西以北分布较以东以南为多等规律。3.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巨系统,各种灾害表现出不均匀性、多样性、差异性、随机性、突变性、迟缓性、重现性以及无序性等复杂性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定性上,以系统论为指导,探讨其存在和演化上的复杂性,以及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及其与环境的非线性相互作用。4.泉州海岸带灾害易损度和危险度分析与区划。(1)本文以泉州海岸带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因子组成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泉州海岸带自然灾害易损性进行综合评判,运用Arcgis软件生成泉州市海岸带自然灾害易损性等级分布图,并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对综合评判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自然灾害的易损性总体偏高,海岸带易损性等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海岸带内易损性等级总体上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低,但在内部还呈现中部地区较其他区域易损性等级偏低的情况。(2)本文在对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识别之后,采用灾害发生频次和灾害持续大数来表征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采用致灾因子多度来表征可能灾情,将危险性作为致灾因子的评价因素,以危险度作为危险性的衡量标准,得到自然致灾因子危险度值后,采用对称不等分间隔的五级分割法划分自然灾害风险度等级,得到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值,同时生成泉州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分布区。(3)本文按照“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结合Arcgis软件等对泉州海岸带灾害进行综合区划,最终将泉州分为四个自然灾害区,依据地貌类型和灾害类型组合的原则,将四个灾害区依次命名为北部中山丘陵地质灾害、暴雨灾害区;西部中低山丘陵高温、暴雨、地质灾害区;中部低山丘陵暴雨、高温、海洋灾害区;东部滨海平原、晋江中下游海洋灾害、旱涝灾害区。第四部分构建泉州海岸带灾害的防灾减灾系统,实现泉州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第五部分为结语与思考。(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7-04-01)

杨娟,徐刚,刘雪,李强[7](2007)在《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巨系统,各种灾害表现出不均匀性、多样性、差异性、随机性、突变性、迟缓性、重现性以及无序性等复杂性的特点。以系统论为指导,探讨其在存在和演化上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05期)

李杨帆,朱晓东[8](2002)在《我国海岸带灾害类型划分及灾害信息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海岸带灾害越来越成为制约海岸带——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带——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成灾主导因素自然变异因素,人为作用和影响因素占优的原则,对我国海 ( ) 岸带灾害进行了系统分类。通过对风暴潮和赤潮这两类重要灾害的分析,发现对于人为因素主导或参与的海岸带灾害的减灾,关键在于合理规范人类行为,保护和改善本已十分脆弱的海岸带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对于自然因素主导的灾害,则力求在海岸带开发中合理规划建设,加强监测、预测、预报、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做到未雨绸缪。类型划分是灾害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而建立海岸带灾害信息系统则是从更高的层次对灾害信息进行处理、管理和使用,基于此提出旨在海岸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海岸带灾害信息系统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02年02期)

陈晓玲,朱大奎,唐正东[9](1997)在《中国海岸带低地洪涝潮灾害管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沿海平原低地洪涝潮灾害管理是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众多因子的复杂问题。作者以系统观点建立了灾害管理系统。采用ISM模型,理顺系统内部的结构关系。文中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其灾害管理现状,并定量确定了未来水利投资的地区优先级(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徐钢,陈吉余[10](1997)在《海岸带灾害预警系统的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区域发展的海岸带灾害预警系统是一个为海岸带地区灾害预测、深水航道整治、港口以及其它海岸工程规划提供分析的有力工具。它还能为政府部门作资源规划和辅助决策服务。系统由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专家子系统和决策支持子系统等组成,具有数据录人、数据转换、空间分析以及图像处理等功能;并能处理多种数据格式如矢量、栅格、图像和外业调查等。空间分析的主要模块包括DEM的生成,岸线规划、深水航道整治的优化模型,海面变化、盐水入侵、海岸侵蚀、风暴潮的预测和灾害评价模型,海岸带资源评价和发展规划模型等。(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1期)

海岸带灾害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VB 6.0为开发平台,利用ArcEngine 9.3组件库进行GIS的二次开发,通过分析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的实际求,建立了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与管理、空间统计分析、专题图制作及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转换与输出等功能,为海岸带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综合性服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岸带灾害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吴文菁,陈佳颖,叶润宇,李杨帆.台风灾害下海岸带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大数据视角[J].生态学报.2019

[2].张震,马安青,李福建,刘乐军.基于ArcEngine的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

[3].李福建.基于GIS的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

[4].海香,李强,徐刚.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及防灾减灾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7

[5].魏巍,李培英,杜军,刘乐军,曹成效.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查询及风险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海洋环境科学.2007

[6].杨娟.泉州海岸带灾害及防灾减灾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7

[7].杨娟,徐刚,刘雪,李强.泉州海岸带灾害系统的复杂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

[8].李杨帆,朱晓东.我国海岸带灾害类型划分及灾害信息系统设计[J].海洋通报.2002

[9].陈晓玲,朱大奎,唐正东.中国海岸带低地洪涝潮灾害管理系统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7

[10].徐钢,陈吉余.海岸带灾害预警系统的构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标签:;  ;  ;  ;  

海岸带灾害系统论文-吴文菁,陈佳颖,叶润宇,李杨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