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圣母崇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圣母崇拜,普尔喀丽亚,守贞女性,聂斯脱利争端
圣母崇拜论文文献综述
韩雨[1](2019)在《圣母崇拜与帝国政治:普尔喀丽亚掌政的宗教因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罗马到拜占庭,宗教发挥了巨大作用。罗马时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多神教信仰,而到拜占庭时期基督教信仰则成为主导。塞奥多西二世时期,圣母崇拜在拜占庭帝国内真正确立并走向兴盛,这一时期以女子之身执掌政权的皇室公主普尔喀丽亚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她之所以可以长期掌政,圣母崇拜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换句话说,普尔喀丽亚利用圣母崇拜的影响力来实现其政治目的,又通过她的政治影响力来实现圣母崇拜的最终确立,进而巩固和强化了自己的政治权力。圣母崇拜之所以可以为普尔喀丽亚服务,首要前提就在于普尔喀丽亚宣布献身上帝,独身守贞,而圣母崇拜最大的特点就是圣母童贞生子,她效仿圣母的贞洁,宣称自己是圣母的化身,贞洁成为了她最强有力的武器,帮助她夺权、保权、固权。除此之外罗马时期确立的维斯塔贞女制度对普尔喀丽亚掌政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维斯塔贞女制诞生于努马时期,一直延续到塞奥多西王朝时期才最终废止,维斯塔贞女制下的维斯塔贞女同样是以贞洁之身守护关乎罗马兴盛存亡的圣火,也因此具有了超乎常人的政治地位。不难发现,维斯塔贞女制与圣母崇拜之间的共同点在于强调了女性自身的纯洁,而这也是两者的相通之处。圣母崇拜的信仰诞生之时,罗马仍旧是以多神教为主,基督教仍在夹缝中生存,可想而知,为了使罗马政府和人民接受基督教,基督教不可避免会吸收融合罗马的多神教信仰,故而根植于罗马传统中的守贞女性的崇高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会影响圣母崇拜,圣母崇拜则是维斯塔贞女制在基督教文化中的某种的变形和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保证了普尔喀丽亚在帝国的长期掌政。因为普尔喀丽亚掌政前期圣母崇拜还只是民间崇拜,影响还不够深广,而维斯塔贞女制已传承千年,在整个帝国内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普尔喀丽亚掌政前期发挥主要作用的应是维斯塔贞女制,而在以弗所会议之后,圣母崇拜在拜占庭帝国从民间崇拜转为了官方崇拜,成为了这时普尔喀丽亚掌政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翟丽娜[2](2016)在《河洛文化之特色图腾——玉仙圣母崇拜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仙圣母是传说中将养蚕缫丝制衣技术传给人间的仙女。在郑州市所辖的上街、巩义、荥阳、新密四地的传说、民俗、人文景观中存在着对玉仙圣母的崇拜,这在河洛文化中是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本文总结了玉仙圣母形象特征,并且指出了玉仙圣母崇拜的地方文化图腾意义、特色意义和实用意义。(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23期)
张晓梅[3](2016)在《沃尔辛厄姆的乔叟——伊拉斯谟笔下的英格兰的圣母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的《朝圣记》为后人接近历史真实地记录了沃尔辛厄姆的圣母崇拜,并在英国宗教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在重视地方信仰传统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重新审视这部作品能令我们对宗教改革时代圣像破坏的动机与后果有一些更深入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二十一辑)》期刊2016-08-01)
肖芳芳[4](2014)在《《都柏林人》的小说艺术探究:圣母崇拜传统及其现代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圣母崇拜的传统历史悠久,在宗教改革后的天主教中更独具特色。长久以来,西方的圣母崇拜对西方人的思想塑造和文化传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圣母崇拜对西方人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新的社会时代的变迁而消失,相反,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它已经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创作中。爱尔兰伟大的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展现了生活在圣母崇拜传统下的众生相:无论是否标榜自己属于教会,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都柏林人的性格中都打上了圣母崇拜传统的烙印。一方面,受圣母崇拜传统的影响,都柏林人表现出了顺从、母性的同情心、强烈的荣誉感这些美好的品质。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圣母崇拜的传统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面临着挑战和危机,因此,另一方面,人物也表现出了荒唐的举措,表面的恪守和内心的叛逆形成了判若两人的分裂性的反差。这种分裂性,使得都柏林人的性格中始终盘旋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的积累,最终会导致一部分人的反叛和放荡,甚至表现出一种道德的堕落。艺术家首先觉醒,乔伊斯认为天主教的教条已经远离了基督教最初的真理,他在小说中构建的异质的圣母象征,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他对天主教中的圣母崇拜的质疑和批判性的思考。都柏林人异常熟稔天主教中圣母马利亚的形象,而小说中的圣母象征与他们脑海中的圣母形象的差距,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鲜活的刺激。在戏谑的嘲讽中,乔伊斯以艺术的方式,力图激发其都柏林人内心的自省和觉醒:如何调和传统和物质生活的矛盾,如何真正在“属于灵”里生活,而不是仅仅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才是乔伊斯通过圣母象征最想“激活”都柏林人的地方。绪论部分简要介绍国内对圣母崇拜和对小说集《都柏林人》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圣母崇拜的研究比较少,《都柏林人》远没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受人重视,学术界尚未触及《都柏林人》中的圣母崇拜现象。国内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圣母崇拜的研究对本文有一定的帮助。论文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西方天主教圣母崇拜传统的几个观念,例如贞洁观、母性的博爱、工具说,这些有关圣母崇拜的观念对后文论述都柏林人的性格塑造意义重大。教会对圣母崇拜的态度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教会塑造的圣母崇拜的形象与圣经中马利亚的形象的距离感,对日后圣母崇拜传统的反思也有重要意义。第二章以小说文本为例,探讨了圣母崇拜的传统是如何影响到了都柏林人的性格塑造的。受圣母崇拜传统的影响,都柏林人性格中有与圣母相关的优秀品质,但同时也因为时代与传统的矛盾,而具有分裂性和孤独感;甚至有的完全背弃了传统,出现了反叛的行为。第叁章分析了乔伊斯对圣母崇拜传统的异质构造,把天主教中的圣母崇拜拿来,但是偏离了天主教的教义,构造出异质的圣母象征,作家的美学思想和他的恋母情结是促成因素。最后一章讨论了圣母象征的艺术价值。乔伊斯希望自己能够像耶稣传播福音一样以异质构建的圣母象征给都柏林人以刺激,它是促进都柏林人自我反省的最浅显易懂的方式。通过这些圣母象征,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嘲讽和同情并存,也寄寓了对传统本身的反思。(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5-30)
周长雨[5](2014)在《圣母崇拜对俄罗斯国民性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圣母崇拜是俄罗斯独有的文化现象,对俄罗斯人的国民性格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圣母崇拜使俄罗斯人对于人性的弱点和随之而来的苦难更加宽容,促成了俄罗斯人乐观、隐忍的国民性格。圣母崇拜调和并保持了俄罗斯人的双重性格,促进了俄罗斯人的身份认同,体现了俄罗斯人对人性、对自由的肯定和向往,平衡着俄罗斯人的坚强与脆弱。(本文来源于《西伯利亚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周长雨,武立波[6](2014)在《从圣母崇拜看俄罗斯的文化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圣母崇拜是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基督文化区域中的圣母礼敬相比,俄罗斯对圣母的感情更具深沉、热烈和人性特征,圣母的地位大大高出其他派别。这种独特性源自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俄罗斯人面对着与其他民族相比更多的更激烈的矛盾冲突,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激烈,集权主义色彩浓厚,人们生活具有悲剧色彩,以及抗争和屈服并存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14年03期)
白敏[7](2013)在《从女性角度探讨中世纪圣母崇拜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世纪后期圣母崇拜盛极一时,不仅受到教士神学家的推崇,在世俗社会也掀起了玛利亚崇拜的热潮。其中的原因纷繁复杂,女性广泛的参与宗教和社会活动,女性观的改变,以及世俗生活中兴起的雅典之爱,都对圣母崇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女性角度解构圣母崇拜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神州》期刊2013年23期)
毛蓉[8](2012)在《浅谈东正教教义中的圣母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东正教的教义中,圣母崇拜是十分重要的一条。信徒们认为,是圣母马利亚孕育了世间的一切,并保佑尘世中的一切生灵。而且,马利亚还是智慧和爱的化身,她的聪明才智化解了一切苦难和折磨。圣母崇拜对俄罗斯社会有广泛的影响,从社会生活,到俄罗斯文学艺术,处处都体现着圣母在东正教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06期)
伍维曦[9](2009)在《《圣母弥撒》的情感内涵与中世纪晚期的圣母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世纪晚期法国诗人、作曲家纪尧姆·德·马肖的《圣母弥撒》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部常规复调弥撒套曲。围绕这一里程碑式的作品的创作背景、版本情况、作曲技法和体裁特征,西方音乐学界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产生。但对于这部伟大作品的内容及其所反映的作曲家乃至其时代的精神特质,由于缺乏直接证据,至今尚无学者论及。本论文将音乐史和文学史、美术史、文化史等领域相贯通,联系作品所产生的广阔历史背景、时代精神、社会心理以及作曲家晚年的个人经历和内心感受,利用大量旁证加以诠释性解读,从而对这一作品可能具有的情感内涵进行大胆地探索。(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刘丽敏[10](2009)在《从晚清乡土社会天主教民的圣母崇拜看中西宗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教会的着力宣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引导了教民崇拜圣母的热情,使教民的圣母崇拜在语言、仪式等方面与教义的规定基本一致,但教民的圣母崇拜又自发地与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传统相接洽。经由乡土传统的筛滤,中国教民的圣母崇拜往往无法呈现为其自身应该具备的清晰的图景,带有浓重的本土化特色。(本文来源于《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圣母崇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玉仙圣母是传说中将养蚕缫丝制衣技术传给人间的仙女。在郑州市所辖的上街、巩义、荥阳、新密四地的传说、民俗、人文景观中存在着对玉仙圣母的崇拜,这在河洛文化中是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本文总结了玉仙圣母形象特征,并且指出了玉仙圣母崇拜的地方文化图腾意义、特色意义和实用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圣母崇拜论文参考文献
[1].韩雨.圣母崇拜与帝国政治:普尔喀丽亚掌政的宗教因素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翟丽娜.河洛文化之特色图腾——玉仙圣母崇拜探究[J].戏剧之家.2016
[3].张晓梅.沃尔辛厄姆的乔叟——伊拉斯谟笔下的英格兰的圣母崇拜[C].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二十一辑).2016
[4].肖芳芳.《都柏林人》的小说艺术探究:圣母崇拜传统及其现代重构[D].山东大学.2014
[5].周长雨.圣母崇拜对俄罗斯国民性格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14
[6].周长雨,武立波.从圣母崇拜看俄罗斯的文化基因[J].林区教学.2014
[7].白敏.从女性角度探讨中世纪圣母崇拜的原因[J].神州.2013
[8].毛蓉.浅谈东正教教义中的圣母崇拜[J].科技信息.2012
[9].伍维曦.《圣母弥撒》的情感内涵与中世纪晚期的圣母崇拜[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
[10].刘丽敏.从晚清乡土社会天主教民的圣母崇拜看中西宗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