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两栖类动物物种在全球范围内正急剧衰减或消失,已有研究证明消失的情况与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农药有关。本文就目前广泛使用的杀虫剂敌百虫(trichlorphon)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uch)蝌蚪早期生长发育、重要酶活性以及遗传物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分两部分进行。前期为B.raddei蝌蚪早期生长发育试验,敌百虫处理浓度设为(0.5、0.1、5.0 mg/L);后期为B.raddei蝌蚪酶活实验和遗传毒性实验,敌百虫处理浓度设为(0.05、0.5、1.0、2.5 mg/L)。得出结果如下:经过敌百虫(0.5、0.1、5.0 mg/L)浸染的B.raddei蝌蚪,前30d时低浓度组0.5 mg/L和1.0 mg/L蝌蚪的生长发育在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0d之后,较对照组发育快且1.0 mg/L组>0.5 mg/L组>对照组,而5.0 mg/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抑制了蝌蚪的生长发育。不同浓度处理组蝌蚪均出现畸形,蝌蚪畸形多为尾部断裂或尾部向胸腹部弯曲,尾部畸形的个体往往旋转式运动,最后完全丧失运动能力,继而死亡。B.raddei蝌蚪经敌百虫(0.05、0.5、1.0、2.5 mg/L)浸染后,低浓度的敌百虫(0.05 mg/L)可诱导肝脏和肌肉中SOD和CAT活性的升高,而较高浓度的敌百虫(0.5、1.0和2.5 mg/L)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都对肝脏和肌肉中SOD和CAT表现出了极大的抑制作用,且和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敌百虫B.raddei蝌蚪尾部肌肉AChE活性有抑作用,且处理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敌百虫可引起B.rode蝌蚪血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变化。除0.05 mg/L组与对照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0.01);14d,21d和28d时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B.raddei蝌蚪肝细胞DNA损伤水平各敌百虫处理组均高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较且差异显著(P<0.05)。在相同时间里,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各处理组随时间的延长DNA损伤率也随之增大,但在处理后期有所下降。总之,有机磷农药敌百虫除具有抑制AChE活性使机体产生神经毒性外,还能通过影响抗氧化物酶活性、诱导遗传物质变异等途径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实验所选择的指标适于以蝌蚪为材料的水体污染检测可灵敏的反映水体变异。利用蝌蚪红细胞微核实验和肝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水体污染易操作,灵敏度高,是水体环境生物检测的可行性指标。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敌百虫论文; 花背蟾蜍蝌蚪论文; 生长发育论文; 乙酰胆碱酯酶论文; 过氧化氢酶论文; 超氧化物歧化酶论文; 红细胞微核率论文; 损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