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江林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362300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066-02
一、什么是游戏境界的心理课堂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境界则自成好课”,境界是小学心理活动课教学的应然要求。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他们玩游戏时可以达到三种游戏境界:第一种境界就是好玩;第二种境界就是追求成就感;第三种境界是把玩游戏变成了一项体育运动,一项科学研究,追求的不仅仅是快感,而是更高的技艺水平。
在心理活动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游戏化思维和游戏的设计机制,打造充满游戏境界的心理课堂:
1.习之以嬉,即为游戏而游戏。心理活动课表现为: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但分享时“冷冷清清”,这是心理课堂的第一种境界。
2.玩中学,即寓教于乐。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寓教于乐”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最能实现学生学习目的的最佳途径。这是心理课堂的第二种境界。
3.游戏即学习,学习即游戏。陶行知早就指出:“教育乃一种快乐之事业”,师范生应“视教育即游戏的作业,作业的游戏也”。在心理活动课上,教师能以游戏的状态投入到教育工作,学生能以游戏的状态去享受学习的过程,那么教学就应该成为师生在课堂上进行生命对话、教学相长的一种享受,学习生活就成为学生一种诗意的人生。这是心理课堂的最高境界。
二、“游戏境界”心理课堂的特征
1.规则性。心理活动课也强调规则,但是这种规则是学生主体性受到尊重后,平等参与,共同制订的团体契约。因此,心理活动课是规则与自由相统一的活动。
2.自主性。心理活动课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学生实际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以游戏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不把学习当作外在的任务,充分享受学习的苦与乐。
3.活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在他积极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活动课就是以活动为主要载体,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4.体验性。在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中,体验处于核心的地位。心理活动课非常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没有体验也就没有分享,因为分享是学生个体体验的分享。
5.互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心理活动课仅仅满足个体独自获得的体验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验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和提高。
三、“游戏境界”心理课堂的实施策略
由于当前我国小学心理活动课教学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很多的课堂教学中存在比较缺乏游戏境界,学生很难以游戏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如何打造充满游戏境界的心理课堂呢?本文试提出以下策略:
(一)构建“游戏场”式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游戏是在一定的“场”内进行,这个场包括物理的有形的场一空间位置,道具等,也包括抽象的无形的场一情感场、氛围场,心理场。任何教育行为都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的,实际上环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1.规则性与自由性相统一。
课堂呼唤自由精神,是学生主体性受到尊重后,在教师的一定规则与秩序的指引下,师生共创一个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避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等不良课堂氛围。因此,老师在开展活动前要组织同学讨论,共同制定团体契约。契约要明确团体成员的权利、责任以及在团体中要遵守的规则。团体契约包括立契约、定规范、注文字三项。
比如,大家提醒课堂违纪的同学的方式是请他表演个小节目。一般来说,学生临时被请到台上表演,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就会约束自己不良的课堂行为。因此,团体契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又能促进活动的有序开展。当然,表演节目不是为了让学生出丑或难堪,对于害羞或者有困难的同学,老师不要苛责,可以降低要求,比如原地转几圈,美名曰“天旋地转”,或模仿一种动物的叫声即可。对于多次违纪且大胆上台展示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表演的难度,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
2.自主性与目标性相统一。
游戏境界的小学心理课堂,强调构建“游戏场”式的教学情境,学生是主动参与的学习。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尊重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和差异,设计适宜问题情境调节学生的情绪,把握好知识点的教学恰到好处的调动学生的激情。
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我为四年级学生专门设计并执教了一节《合作快乐多》,这节课以经典的民间体育游戏“炒黄豆”为主线,从两人合作、三人合作、大组合作、全班合作,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在大组合作的时候,各组不断尝试,吸取教训,玩出新花样。比如,有的大组选两个高个子当门,站着不动,正对面的选一个同学带头拉着其他依次从“门”经过,再用相同的方法队伍保持原状;有的大组也是选两个高个子当“门”,站着不动,其中一个高个子的右手边的第一个同学带头依次从“门”经过,再折回原状;还有的大组选两个高个子当“门”,站着不动,旁边的班长带头依次从“门”经过,再折回队伍原状……这个高难度的合作游戏,同学们团结合作,集思广益,创造出不同的玩法,成功完成挑战。
在这种“游戏场”式的教学情境下,师生双方忘了外在的期望、压力,摆脱压抑与强制,保有生命本有的活力;师生全心全意地投入教学之中,为教学情境本身所吸引、引导,师生按照此时此刻的教学情境应有的方向共同前进,师生不再作为引导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成了教学本身,师生双方完全沉浸于当下的教学偷悦之境,享受教学之境中的自由、轻松、和谐和温暖。
(二)开展“游戏化”教学,丰富学生自我体验
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中,活动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核心。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游戏的机制和思维,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自我体验,让活动中蕴涵的东西真正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
1.内容设计,突出一个“活”。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灵活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使是同一个游戏活动,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年段、不同主题进行适当修改,如改变游戏规则、增加或减少难度等。比如,在执教六年级《跌倒了,爬起来》公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战胜挫折的体验,我在开展《孙悟空》游戏后增加挑战难度——赢者进化输者退化,他们参与挑战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
此外,还可以根据上课需要,灵活把主题相同的游戏串联起来上成一节心理拓展游戏课。比如,六年级《学会合作》,可以把异掌同声、激情节拍和动力圈这三个游戏组合起来。五年级《智慧城堡》,可以把终极密码和神秘人两个游戏结合起来,用闯关的形式,跟同学们说要进入智慧城堡,要先破解密码才能进入大门,接下来再寻找神秘人。
2.形式多样,突出一个“趣”。
首先,根据课程的需要巧设座位,打破传统的编排方式,比如采用圆形、花朵型、马蹄形、正方形等,为学生的沟通交流创造条件。
其次,运用游戏的机制和思维设计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六年级《给挫折一个微笑》,把“名人挫折档案”改为游戏“猜猜他是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此外,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多角度增强学生的体验,比如心理游戏、音乐、绘本、舞蹈、音频视频、心理剧、心理电影、心理训练、问题辨析等。
3.创设情境,突出一个“实”。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切从实际出发,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学生全身心投入才能让心理活动课发挥其积极作用。比如,在开展六年级《穿越电网》心理游戏时,为了创设紧张的气氛,我模拟战争环境,让同学们很快进入紧张、危险的情境中。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激发心理潜能,学会团结合作,共同穿越这张“生死电网”。
4.组织活动,突出一个“序”。
教师能否有效控场,即维持与调控好课堂秩序,直接关系到活动是否顺畅进行,分享能否深入开展,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一些控场的方法,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1)合理有趣的约定。当遇到课堂比较吵闹的场景,教师可以用口号或肢体动作取代吼叫或斥责。但此前要说明肢体动作的意义,才能达成此目标。比如当老师喊叫:“最高指示——”,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静悄悄!”。这样,吵闹的场面马上就能安静下来了。
(2)巧用心理预防针技术。在游戏开始之前,对游戏可能出现的失误、失败中负性言行进行预设,并引导同学们正确应对,以杜绝或减少这些负性言行出现的机率。例如:如果等下在活动中有队员失败了,或者成绩不好,请问你们会责骂他吗?如果身边是异性同学,你愿意拉他的手一起玩吗?为什么?……
(三)有效运用团体动力,提升课堂互动品质
互动性是游戏的扛鼎之处,也是游戏境界心理课堂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课堂活动环节学生积极性很高,互动分享环节却出现“冷场”、“怯场”、“笑场”,教学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教师缺乏有效运用团体动力的能力。
所谓团体动力指的是团体成员在团体内的一切互动历程与行为现象,团体动力意味着团体本身也就是一种动力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团体的动力。
1.创设分享氛围,提高互动的广度。
教师应加强班级的团队建设,形成积极的团体动力,创设安全、温暖、开放的课堂氛围,同学们才能积极互动,畅所欲言。
首先,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教师可以通过破冰活动、共同制订团体契约,让团队的能量流动起来,提高班级凝聚力。一个团体有了凝聚力,它的成员就能更加开放,更加大胆地表露自己的痛苦经历和尝试其他一些风险,而且通过深入的分享团体还会更加的亲密。
其次,积极关注学生的言行。比如,在一堂主题为《学会合作》的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参加一个“五人六足”的比赛,全班共分为八个小组,结果有两个小组没有成功,其实这两组是教师比较需要积极关注的。但是教师只顾让成功的小组分享经验,而忽视了这两个小组,导致这两个小组的人变得沮丧。教师应该运用恰当的语言让这一小组的人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其实,在备课时,教师就应该预先估计一些特殊情况。
此外,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心理活动课上,教师要做到自我开放、自我暴露,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诚地与学生相处,理解、尊重、信任和接纳学生,创设充满安全、温暖、开放的课堂氛围。
2.丰富分享方式,拓宽互动的向度。
课堂分享环节,我们平常看到更多的是运用个别发言、小组交流、全班分享等方式,这样师生之间的轮番互动,学生既没有自身的动力,也没有获得人际互动带来的动力,在没有被提问时,他们更多的是当旁观者。因此,教师要丰富分享方式,如“临时重组法”、“匿名抽签法”、“组际交流法”“跨组讨论法”等,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互动,让团体的动力真正流动起来。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避免以下几种互动形式:(1)学生互相贬低;(2)部分学生集体对抗一个学生;(3)老师在每个成员说话之后都立刻给予回应,如甲学生说话——老师说话——乙学生说话——老师说话——丙同学说话——老师说话……
3.有效设计问题,增加互动的频度。
雅各布斯对团体动力有一个通俗的解释:“就是谁对谁讲话以及每个成员发言的频率。”这就告诉我们,团体的动力强不强,主要看团体成员各自观点、情感体验的碰撞和交流的频率高不高。要增加互动的频度,有效的问题设计是关键。
问题要具体。设计问题时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龄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些具体、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避免模糊、空泛的问题。比如,有个老师在第一次试教四年级《体验挫折》时,组织“孙悟空”游戏结束后,问:“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大家有什么启发?”学生刚玩完游戏,情绪高涨,还没仔细回味,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课堂陷入“僵局”。第二次试教,这位老师把问题设计改为:“在刚才的游戏中,当你输了的时候,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这样很多学生就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了。
问题要切合实际。问题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造成学生难以回答。
问题要注重开放性。心理课堂上,教师提问应尽量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如“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等;少用封闭式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等,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
4.运用会谈技术,拓宽互动的深度。
心理活动课中的分享基本是通过言语来实现的,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会谈技术包括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参与性技术主要有倾听、鼓励、提问、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非言语等;影响性技术主要有面质、解释、指导、内容表达、情感表达、自我开放等。如果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心理咨询会谈技术,学生分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激发,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做时间的主人》教学片断:(老师先发了一张调查问卷,让学生算出自己平常时间分配的情况。学生完成问卷后,老师问:同学们,你的时间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呢?)
学生:没问题。
师:你的时间管理百分比是多少?
学生:百分之十五。
师:你如果时间安排很合理的话,那么时间管理的百分比应该很高呀。这是怎么回事?(老师采用面质的技术,引导意识到自己的说法前后矛盾,从而让他意识到自己在逃避。)
学生:(低下头)
师:显然,你的时间管理不太好,你难免会心虚,也会对自己有些失望,你再想想看。(这个地方教者采用了情感表达技术,让学生感觉被理解,心里好受一些。)
总之,充满游戏境界的小学心理活动课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主动探索和发现,专注其中而难以自拔,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精神以及开拓创新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还能最大程度上实现他们的人生幸福。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小学心理活动课教学研究》(课题编号:FJJKXB17-28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