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椎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云[1](2020)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重要病因,因此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CAS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血脂异常是CAS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是当前CAS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有研究显示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的风险仍然很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与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独立相关。因此,需要对CAS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CAS的治疗。既往研究显示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在CAS的作用尚不太清楚。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CAS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CAS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CAS的治疗。方法:这部分研究是基于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一项横断面研究,采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4100例年龄≥40岁的普通居民进行脑血管检查。根据颅内、外动脉累及不同,CAS分为单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单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和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联合狭窄(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水平计算,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最终纳入了3624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中80(2.2%)例患有单纯ECAS,425(11.7%)例患有单纯ICAS和70(1.9%)例患有ECAS+ICAS。对于单纯ECAS,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连续性变量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OR=1.256,95%CI:1.066-1.480)、TC/HDL-C(OR=1.260,95%CI:1.112-1.427)和TG/HDL-C(OR=1.106,95%CI:1.038-1.179)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OR=1.343,95%CI:0.973-1.852)与单纯ECAS的发生无关。而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621,95%CI:0.560-0.682)、TC/HDL-C(AUC=0.639,95%CI:0.573-0.704)、TG/HDL-C(AUC=0.622,95%CI:0.564-0.680)和LDL-C/HDL-C(AUC=0.577,95%CI:0.523-0.630)水平对单纯ECAS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47,95%CI:0.489-0.605)。对于单纯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不管是以连续性变量还是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ROC曲线显示血清LDL-C/HDL-C(AUC=0.541,95%CI:0.512-0.570)水平对单纯ICAS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AUC=0.524,95%CI:0.494-0.555)、TC/HDL-C(AUC=0.526,95%CI:0.496-0.556)和TG/HDL-C(AUC=0.487,95%CI:0.457-0.516)水平对单纯ICAS没有预测能力。然而,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对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与血清LDL-C水平(AUC=0.539,95%CI:0.511-0.568)无显着差异。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但是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二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LDL-C水平是当前缺血性脑卒中预防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既往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仍然还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而这种残余风险与其他血脂参数有关。因此,需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这部分研究是一项基于一般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以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参与者提供的医疗文书或影像学资料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4025例研究对象,其中265(6.6%)例罹患了缺血性脑卒中。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553,95%CI:0.518-0.588)、TC/HDL-C(AUC=0.571,95%CI:0.537-0.605)和TG/HDL-C(AUC=0.558,95%CI:0.525-0.591)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预测能力,而血清LDL-C/HDL-C(AUC=0.533,95%CI:0.500-0.566)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没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15,95%CI:0.480-0.550)。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non-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4.12(OR=1.393,95%CI:1.059-1.833)、TC/HDL-C水平≥4.14(OR=1.451,95%CI:1.087-1.935)和TG/HDL-C水平≥1.13(OR=1.492,95%CI:1.095-2.03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1.46(OR=1.211,95%CI:0.908-1.61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三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尽管许多研究发现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尚不太清楚。了解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有助于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脂管理,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这部分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血脂水平是在入院24小时内、空腹状态下检查的,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溶栓后出血转化定义为溶栓后24小时头部CT/MRI检查提示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用发病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价,m RS评分≥3分定义为不良预后。采用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763例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其中有78(10.2%)例发生了溶栓后出血转化和281(36.8%)例发生了不良预后。对于溶栓后出血转化,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80,95%CI:0.513-0.646)、TG/HDL-C(AUC=0.599,95%CI:0.532-0.666)和LDL-C/HDL-C(AUC=0.581,95%CI:0.517-0.645)水平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7,95%CI:0.461-0.593)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水平<4.05(OR=1.727,95%CI:1.008-2.960)、TG/HDL-C水平<0.82(OR=2.064,95%CI:1.241-3.432)和LDL-C/HDL-C水平<2.67(OR=1.935,95%CI:1.070-3.501)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2.99(OR=0.990,95%CI:0.583-1.680)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对于不良预后,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55,95%CI:0.513-0.597)、TG/HDL-C(AUC=0.567,95%CI:0.524-0.609)和LDL-C/HDL-C(AUC=0.553,95%CI:0.511-0.595)水平对不良预后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1,95%CI:0.479-0.564)对不良预后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2.01(OR=2.340,95%CI:1.150-4.764)、TC/HDL-C水平<3.66(OR=1.423,95%CI:1.025-1.977)、TG/HDL-C水平<1.02(OR=1.539,95%CI:1.102-2.151)和LDL-C/HDL-C水平<2.71(OR=1.608,95%CI:1.133-2.283)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1)血清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呈负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2)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呈负相关。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2](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提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王桢[3](2020)在《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间80例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痰瘀内阻型)的TIA患者(病例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2人)与对照组(38人),对照组给予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浊和血颗粒,两组于8周内进行观察及随访。本试验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终点事件、中风先兆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表评分、尿酸水平、血脂水平(TC、TG、LDL-C、HDL-C)、颈部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数据统计,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数据分析,以评价两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次数、中风先兆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表评分、尿酸水平、血脂水平、颈部血管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不适或临床不良反应。结论:化浊和血颗粒与阿司匹林等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单纯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效果更优,可有效减少患者后续发病次数,降低尿酸、血脂水平及内膜-中层厚度等,能有效改善相关中医证候,且副作用小,无明显不适或临床不良反应。以上表明化浊和血颗粒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痰瘀内阻型)及降低尿酸水平的有效药剂。
许项前[4](2020)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候要素及与血脂、载脂蛋白AⅠ、B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脑血管疾病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卫生健康难题,近些年在我国仍处于上升的趋势。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病中重要的一种,发病形式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本文旨在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的中医体质、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与血脂异常、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120例均来自于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的门诊或住院部,时间自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再根据发病形式将实验组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缺血性卒中组。采集信息和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痰浊证患者出现频率为六证最高,其它证候要素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血瘀证、气滞证、阴虚证、火热证。缺血性脑卒中组的所有患者中,中医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内风证、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气虚证和内火证。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的气虚质、痰湿质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和质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中痰湿质、血瘀质比例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和质比例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气虚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呈正相关(P<0.05),痰湿质、血瘀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平和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为负相关(P<0.05)。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B的浓度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缺血性脑卒中为正相关(P<0.05),载脂蛋白A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两者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1.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的中医证候要素与风、痰、虚、瘀密切相关。2.痰湿质、气虚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呈正相关,痰湿质、血瘀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平和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为负相关。提示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形成和发作的危险体质是痰湿质、血瘀质和气虚质,而平和质是保护性体质。3.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与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为正相关,载脂蛋白A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该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说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是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是保护因素。4.要将痰湿、血瘀和气虚体质体质调节为平和质,及时干预血脂、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等指标,治疗过程中注意风、痰、虚、瘀要素,准确辨证立药施方。
陆彦沁[5](2020)在《短暂症状性脑梗死(TSI)的临床特点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分析探讨短暂症状性脑梗死的相关临床特点。2、设计并评估短暂症状性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入院诊断的患者,根据患者头颅MRI是否存在DWI序列弥散受限,我们将患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DWI阴性组)和TSI组(DWI阳性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我们总结了TSI的临床特点,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设计了针对TSI的风险预测模型,同时以列线图形式直观呈现此模型,并以Bootstrap重抽样的方法进行内部验证,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及校准度。结果:本课题共纳入230名患者,其中TIA组135人,TSI组95人,TSI组多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病变以单发、皮层下为主,额叶、基底节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病变直径多数不超过1.5cm。通过对TIA及TSI患者的相关临床特点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我们发现言语含糊症状、吸烟史、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脑利钠肽前体和ABCD3评分升高是TSI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我们选取ABCD3评分、吸烟史(Smoke)、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和脑利钠肽前体(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这四个变量设计了基于Logistic回归方程的风险预测模型,该预测方程的AUC为0.762(95%CI 0.701-0.823),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59.3%、82.1%,具有较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5.027,P=0.755>0.05,提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概率吻合良好,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构建列线图(ABCD3-SLOPE评分)以直观呈现预测模型方程,以Bootstrap重抽样的方法进行内部验证,ABCD3-SLOPE评分的C统计量为0.77(95%CI0.70-0.83),校准曲线显示ABCD3-SLOPE评分预测的风险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ABCD3-SLOPE评分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论:1.TSI患者病因主要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病灶以单发为主,主要分布于额叶、基底节和枕叶,病变直径多数不超过1.5cm。2.TSI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为言语含糊、吸烟史、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脑利钠肽前体和高ABCD3评分。3.基于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的预测模型方程及可直观、简洁呈现预测模型的列线图(ABCD3-SLOPE评分)均可较好的预测TSI的发生风险。
熊兰兰[6](2020)在《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病证结合,审证求机,研究探讨眩晕的辨证论治思路和方法。重点探讨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性眩晕的立论依据,观察评价补肾平肝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以期指导后循环TIA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分析古今文献对后循环TIA性眩晕的认识,结合导师30余年辨治眩晕的经验与体会,认为后循环TIA性眩晕以肾虚阳亢为基本病机特征,采取补肾平肝法,拟用“补肾平肝方”治疗。按照临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收集98例后循环TIA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予补肾平肝方治疗,对照组加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相关指标,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等级评定量表(DAR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量表及眩晕肾虚阳亢证候积分量表,评价补肾平肝方治疗后循环TIA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进而从疗效反证肾虚阳亢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特征。结果:(1)后循环TIA性眩晕疗效:治疗组基本痊愈18例(36.73%),显效23例(46.94%),有效 7 例(14.29%),无效 1 例(2.04%),总有效 48 例(97.96%);对照组基本痊愈1例(2.04%),显效28例(57.14%),有效17例(34.69%),无效3例(6.13%),总有效46例(93.88%)。两组眩晕疗效总体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肾虚阳亢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16例(32.65%),有效32例(65.31%),无效1例(2.04%),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6例(53.06%),无效23例(46.94%),总有效率53.06%。两组证候疗效总体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各量表积分改善情况:两组DAR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DHI总评分和各因子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平肝方治疗后循环TIA性眩晕的效果明显优于氟桂利嗪,补肾平肝方能显着减轻眩晕严重程度,减少眩晕发作次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及眩晕肾虚阳亢证候,并且相对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确有疗效,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整体治疗的优势。
张俊[7](2020)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现今生活水平的改善,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全世界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其中我国所占的比例最高。与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的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影响脑梗死的发生率,因此早期干预不稳定斑块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其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很多,如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它们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而且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由于地区之间饮食、习性等的不同,脑梗死发病的某些危险因素可能具有地区差异,因此针对豫东地区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尤其是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地域特性,可能为本地区脑梗死的防治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价值。目的:1.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2.探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1例作为此次病例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患者42例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患者年龄(Age)、性别(Gender)、高血压史(History of hypertention)、糖尿病史(Diabetes history)、冠心病史(Histo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吸烟史(History of smoking)、饮酒史(History of drinking)、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Glycerin trilaurat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血钾(Blood potassium)、尿酸(Uric acid,UA)、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Lp-PLA2)等血液学指标,及颈部血管彩超、头颅MR检查;同时,根据头颅MR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分为急性脑梗死(ACI)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根据颈部血管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进行分组,然后对比分析对照组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D)组动脉内膜的病变;对比颈动脉内膜病变程度与血Lp-PLA2、低密度脂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血沉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21例TIA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例(51%),女性患者10例(49%),单因素分析显示TIA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尿酸(P=0.000)、低密度脂蛋白(P=0.048)、糖尿病病史(P=0.007)、C-反应蛋白(P=0.048)、脂蛋白磷脂酶A2(P=0.024)、血沉(P=0.027)、同型半胱氨酸(P=0.007)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TIA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提示尿酸(OR=3.508,95%IC 1.034-11.899,P=0.044)、同型半胱氨酸(OR=4.247,95%IC 1.331-13.551,P=0.015)是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共纳入6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2例(66.7%),女性患者21例(33.3%),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期脑梗死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年龄(P=0.032)、高血压病史(P=0.002)、糖尿病病史(P=0.026)、尿酸(P=0.000)、甘油三酯(P=0.000)、低密度脂蛋白(P=0.000)、血沉(P=0.002)、脂蛋白磷脂酶A2(P=0.000)、纤维蛋白原(P=0.004)、C-反应蛋白(P=0.000)、同型半胱氨酸(P=0.000)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提示低密度脂蛋白(OR=3.293,95%IC3.293-8.261,P=0.011)、Lp-PLA2(OR=2.753,95%IC 1.127-6.728,P=0.026)、同型半胱氨酸(OR=2.514,95%IC 1.023-6.182,P=0.045)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ICD组,血Lp-PLA2水平的正常组、中度升高组、升高组各自所占的比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动脉斑块组内,对照组和ICD组不同浓度水平Lp-PLA2的患者的比例也不相同(P<0.05).4.ICD组患者血Lp-LPA2的水平与C-反应蛋白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沉、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无相关性(P>0.05)。5.颈动脉正常组、管壁增厚组、斑块组在对照组和ICD组中的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且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的各自所占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ICD组中对比颈动脉正常组、管壁增厚组、斑块组可见:Lp-PLA2、FIB、UA在三组中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RP、HCY、ESR在三组中的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7.随着颈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的加重,血Lp-PLA2、FIB、UA的水平逐渐升高,即斑块组>管壁增厚组≥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稳定斑块组中的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LDL、CRP、HCY、ESR随着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加重,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脑卒中事件的发生起积极的预判作用;2.Lp-PLA2与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影响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刘青[8](2019)在《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一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研究目的:脑梗死急性期,脑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是脑损伤的重要机理。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相应中医证候积分的关系、风痰阻络型中医证积分与脑循环障碍指标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风痰证相关的炎症及脑微循环障碍的物质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中风病以及西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200例。1、分别统计其中医证候,其中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每一证候的积分≥7分,此证候诊断成立。2、根据中医辨证取得的中医证候积分,纳入同一受试者中中风证和痰证证候积分增均≥7分者,其风痰阻络证证候诊断成立。根据风痰阻证候积分,将风痰阻络证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14-28分为轻度,29-44分为中度,45分以上为重度。3、分析受试者的风痰阻络证候积分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相关性。4、采集符合风痰阻络型急性中风病患者的血清,测定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5、进行风痰阻络证积分与TXB2、6-K-PGF1α、TNF-α、IL-6及MMP-9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200例急性中风病患者各中医证候发生频数由高到时低依次是:血瘀证143次(71.5%),风证 124 次(62%),痰证 101 次(50.5%),气虚证 65 次(32.5%),火热证49次(24.5%),阴虚阳亢证42次(21%)。2.轻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24.15±3.70分;中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36.22±4.11分;重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49.57±4.12分。证候积分随着风痰阻络程度的加深而增加。3.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呈相正关(P<0.05),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 0.989。4.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证候严重程度与6-K-PGF1α、TNF-α在在多重线性相关性,其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065、0.719,常数项为0.861。结论:1.风痰阻络证及血瘀证是急性中风病最常见的证型。2.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反映急性中风病脑损伤严重程度。3.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与6-K-PGF1α、TNF-α存在多重线性相关性,与TNF-α含量呈正比,与6-K-PGF1α含量呈反比。即6-K-PGF1α含量越低、TNF-α含量越高,风痰阻络证候越严重。4.急性期中风病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脑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呈正相关。研究二 化痰通络汤干预急性脑梗死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其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中风病以及西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对病人进行分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合用注射用血栓通。第二组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在入组第一天治疗前及第十四天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按Barthel指数评分);采集静脉血检测TXB2、6-K-PGF1α、TNF-α、IL-6及MMP-9含量。统计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 评分及 TXB2、6-K-PGF1α、TNF-α、IL-6、MMP-9含量并进行每组内治疗前后对照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间对照,研究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1.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两组治疗前中医风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风证积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4.两组治疗前中医痰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痰证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5.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6.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疗效,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3.89%。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371.000,P=0.001<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17.261,P=0.001<0.05)。7.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的疗效,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22.22%。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238.500,P=0.000<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27.340,P=0.000<0.05)。8.两组治疗前血清TXB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XB2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9.两组治疗前血清6-K-PGF1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6-K-PGF1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0.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1.两组治疗前血清IL-6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IL-6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2.两组治疗前血清MMP-9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MMP-9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化痰通络汤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风痰阻络证候积分、减轻脑损伤。2.化痰通络汤通过提高6-K-PGF1α浓度,降低TXB2、TNF-α、IL-6、MMP9浓度,减轻脑微循环障碍、改善脑灌注、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脑损伤,保护脑组织。
王瑞[9](2019)在《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与临床转归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脑血管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与心脏病、肿瘤并驾齐驱。在我国,脑血管病已超过缺血性心脏病,成为死亡的“头号杀手”,同时也是成人致残的第一位病因。年龄是卒中危险因素之一,而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2017年中国大陆人口的调查显示,超过65岁的人群占总人口数11.4%,数目达15831万人,并且这个数字仍在逐渐增大。脑卒中分为出血和缺血两大类,其中缺血类脑卒中即脑梗死占6080%。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是脑梗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致残率、死亡率更高。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但有效治疗方法却非常有限,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给社会、家庭尤其是个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非常复杂,除最初的缺血导致的神经元细胞坏死之外,随之而来的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破坏以及炎症反应等也带来一系列损害。缺血性脑损伤后炎症细胞活化,外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细胞在再灌注时经由损伤的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且,脑梗死免疫机制的相关研究表明脑梗死后不仅是局部,全身的免疫系统也会发生改变,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可以被多种相关免疫分子及细胞影响。脑梗死发生后,机体同时出现抑制和激活的免疫改变,免疫抑制虽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是机体却面临感染易发状态,免疫激活后炎症反应可清除坏死组织,但同时过度的炎症反应则出现继发的组织损伤,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者临床转归。梗死后机体的免疫反应由多种免疫细胞参与,其中T淋巴细胞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T淋巴细胞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T淋巴细胞(即CD3+T淋巴细胞)主要分为2个亚群:代表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CD4+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CD8+,并且CD4+/CD8+比值的大小,可作为一个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目前研究表明卒中相关肺炎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感染的发生率要高于轻症脑梗死,其感染程度往往影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预后,分析感染率高的原因可能是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吞咽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误吸、免疫功能抑制等,其中免疫抑制在大面积脑梗死中所起的作用较轻症脑梗死更大,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大面积脑梗死后淋巴细胞总数在外周血出现下降,免疫球蛋白明显减少,单核巨噬细胞的活性出现抑制等,这些均提示梗死后的免疫呈现抑制状态。脑梗死后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有报道,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脑梗死患者存在面积更大、并发症更多、预后更差的特点,目前尚无研究针对该病人群体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及CD4+/CD8+比值与梗死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依据上述基础本研究选取重症监护室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变化,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后肺部感染、临床转归之间的相关性,分析CD4+/CD8+比值对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的影响,为大面积脑梗死分层管理、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免疫干预治疗、评估预后等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梗死后不同时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GCS评分、梗死后肺部感染程度,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2016.032017.03期间住院治疗的65例急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l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患者为研究对象,即为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组,称LHI组。入组患者诊治依据2015年美国神经重症学会颁布的《大面积半球梗死管理指南》,同时随机据年龄、性别匹配健康体检者60例入对照组,对照组来自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本研究所有实验方案均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2.观测指标:1.LHI组于发病后24h,72h,7天采集肘静脉抗凝血5ml,对照组仅入组时采血5ml,所采血样均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同时送检血常规、血脂等分析。2.由专人记录受试者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等。对LHI组患者根据入院情况行GCS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轻中重三组;评定LHI组患者发病第7天肺部感染CPIS评分,分重度感染和轻度感染组;对LHI组患者进行随访,行发病30天的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3.统计方法: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在24h、72h、7d时,LHI组的CD3绝对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梗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不同时间点升高程度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在24h、72h、7时,LHI组的CD3+、CD4+、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梗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但在不同时间它们的升高程度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在24h、72h、7d时,LHI组的CD8+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差异,但随梗死时间延长无明显改变。2.梗死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LHI组根据GCS评分对病情分组:在24h、72h、7d,CD4+/CD8+比值在轻中重3组间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病情越重,比值越低;CD3绝对计数在24h、72h时轻中重3组之间比较同样有显着差异,7d时轻度组与中度组、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轻中重3组的CD3绝对计数均随梗死时间延长逐渐增多,CD3+、CD4+、CD8+、CD4+/CD8+比值随梗死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3.梗死临床转归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分析据30天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在24h时CD3绝对计数、CD3+、CD4+、CD4+/CD8+比值在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者组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而CD8+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2h及7d时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在CD3绝对计数、CD4+、CD8+、CD4+/CD8+比值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在CD3+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梗死后肺部感染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分析肺部感染程度分组比较:根据CPIS评分,发病7天评定,分为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组。重度肺部感染组CD3绝对计数、CD4+、CD4+/CD8+比值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轻度肺部感染组,差异显着。重度肺部感染组CD8+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轻度肺部感染组,差异显着。而CD3+在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脑梗死后外周血中CD3绝对计数、CD3+、CD4+、CD4+/CD8+比值的减少提示机体的细胞免疫呈现抑制状态。2.CD3绝对计数、CD4+/CD8+比值与GCS、MRS评分相关,为临床评估病情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第二部分CD4+/CD8+比值与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CD4+/CD8+比值与急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2016.032018.07期间收住的急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入组患者诊治依据2015年美国神经重症学会颁布的《大面积半球梗死管理指南》,LHI组入组300例,同时据年龄、性别随机匹配300例体检者入对照组。本研究所有实验方案均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2.材料和方法:LHI组于发病后24h采集肘静脉抗凝血5ml,对照组入组时采血5ml,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常规。LHI组送检C反应蛋白、血脂、空腹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等。由1名医师记录受试者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等基本情况,对LHI组患者行GCS评分、TOAST分型,7天CPIS评分;LHI组行30天MRS评分。所有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LHI患者CD4+/CD8+比值为1.33±0.43较对照组1.94±0.29明显降低。轻中重分组后,重度组CD4+/CD8+比值1.14±0.49,中度组1.35±0.33,轻度组1.62±0.31,各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不同梗死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69例,其CD4+/CD8+比值为1.27±0.47,较其他型梗死的CD4+/CD8+比值低且有显着性差异。3.根据MRS评分预后分组中,预后不良组患者CD4+/CD8+比值为1.22±0.436,预后良好组1.57±0.28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CD8+比值、LDLC、CRP及GCS评分是引起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5.ROC曲线结果显示CD4+/CD8+比值可预测脑梗死预后,AUC为0.886,95%CI为0.8360.936,预测能力很好。以约登指数最大时的cut-off值1.215为预测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最佳切点,此时的敏感度为0.753,特异度为0.929,youden指数0.682。6.CD4+/CD8+比值与MRS评估预后不良能力的比较:以CD4+/CD8+比值1.215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不同预后,<1.1215为预后不良,>1.215为预后良好,称之为比值法;MRS≥4为预后不良,MRS<4为预后良好,称MRS法;两种方法比较,对预后的评估效果无统计学差异。7.CD4+/CD8+比值在脑梗死后轻度肺部感染组CD4+/CD8+比值为1.576±0.023,重度感染组CD4+/CD8+比值为1.137±0.03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CD4+/CD8+比值与神经功能障碍成负相关,比值越低,神经功能障碍越重。2.CD4+/CD8+比值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CD4+/CD8+比值为1.215为评估预后的最佳切点,评估预后不良的能力与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MRS≥4评估预后不良的能力无统计学差异。3.CD4+/CD8+比值与感染程度成负相关,比值越低,病程中合并感染程度越重。
张雪[10](2019)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七年卒中风险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TIA患者早期评估、及时干预及远期预防提供新策略。方法:选取82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者入选后2天、7天、1个月、3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7年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对患者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发生时间及终点事件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者中一氧化碳中毒死亡1例,脑出血死亡1例。对剩余80例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共有18例患者发生脑梗死。对TIA后发生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示:TIA患者7年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与年龄、高血压及冠心病相关(P<0.05)。其中,年龄≥60岁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8.478[Exp(B)],该相对危险度对应的95%可信区间为2.12933.766[95%CI for Exp(B)];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5.00[Exp(B)],该相对危险度对应的95%可信区间为1.21920.505[95%CI for Exp(B)],年龄和高血压均为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随时间的延长,TIA后7年内复发率逐渐升高,且在3个月内增长较快;随时间的延长,TIA后7年内脑梗死发生率也逐渐升高,且在1个月内增高较快。结论:1.TIA患者7年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与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及冠心病病史相关,且与年龄≥60岁及高血压病史独立相关;2.随时间的延长,TIA患者7年内复发及脑梗死发生率逐渐升高。
二、椎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非传统血脂参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概述 |
1.2 血脂异常与ASCVD的形成 |
1.3 血脂异常的评价参数 |
1.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ASCVD的关系 |
1.4.1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
1.4.2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4.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4.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1.4.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关系 |
1.5 总结与展望 |
第2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2.2.2 数据收集 |
2.2.3 数据的定义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2.3.2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一般资料特点 |
2.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的关系 |
2.3.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ICAS的关系 |
2.3.5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3.2.2 数据收集和定义 |
3.2.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3.3.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资料特点 |
3.3.3 非传统血脂参数的三分位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3.3.4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 |
3.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作为二分类变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
4.2.3 数据收集和评价 |
4.2.4 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定义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4.3.2 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
4.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 |
4.3.4 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4.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3)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尿酸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中止或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特征 |
3.2 两组相关临床评分比较 |
3.3 安全性观察 |
3.4 病例脱落分析 |
4. 结论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TIA与尿酸的认识 |
1.1 TIA与动脉粥样硬化 |
1.2 尿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
1.3 尿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
2. 传统医学对TIA的认识 |
2.1 “中风先兆”病名溯源 |
2.2 血浊理论的概念 |
2.3 血浊的病理机制 |
2.4 TIA与血浊 |
3. 化浊和血颗粒组方及方药分析 |
3.1 方剂组成 |
3.2 配伍分析 |
3.3 方药分析 |
4. 临床疗效分析 |
4.1 中医证候量表评分 |
4.2 终点事件 |
4.3 尿酸浓度 |
4.4 血脂水平 |
4.5 内膜-中层厚度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TlA的现代中西医认知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患者知情同意书 |
病例观察表 |
致谢 |
发表论文 |
(4)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候要素及与血脂、载脂蛋白AⅠ、B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采集方法 |
1.3 完成情况 |
2 研究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标准 |
2.4 经颅多普勒(TCD)诊断标准 |
2.5 头颈部影像学诊断标准 |
2.6 中医证候要素诊断 |
2.7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
3 纳排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资料收集及分组 |
4.2 技术路线图 |
5 数据处理 |
5.1 数据录入 |
5.2 统计分析 |
6 结果 |
6.1 一般资料 |
6.2 TIA相关资料分析 |
6.3 ICS相关资料分析 |
讨论 |
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讨论 |
2.中医体质的相关分析 |
3.证候要素的相关分析 |
4.血脂、载脂蛋白AⅠ、B及其他指标与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的关系 |
5.中医对于血脂异常的认识 |
6.影像学检查对颈内动脉狭窄诊断应用和临床意义 |
结语 |
1.研究结论 |
2.研究特色 |
3.不足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
致谢 |
(5)短暂症状性脑梗死(TSI)的临床特点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结果 |
2.1 TSI患者病因构成比分析 |
2.2 TSI患者病灶特点分析 |
2.3 TSI临床特点的单因素分析 |
2.4 TSI临床特点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5 建立TSI患者风险预测模型 |
2.6 ROC曲线分析 |
2.7 列线图的构建 |
2.8 列线图的评估 |
3、分析和讨论 |
3.1 TSI的发病机制 |
3.2 TSI的相关临床特点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理论研究 |
1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概念的演变及临床意义 |
1.2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危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3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学研究进展 |
1.4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 |
2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2.1 中药治疗 |
2.2 针刺治疗 |
2.3 针药结合治疗 |
2.4 其他非药物疗法 |
3 眩晕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研究 |
3.1 眩晕的病名沿革 |
3.2 眩晕病因病机述要 |
3.3 眩晕的中西医病证结合辨治纲要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补肾平肝方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49例疗效观察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来源及分组方法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治疗药物及方法 |
1.4 观测指标 |
1.5 观测时点 |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人口学资料 |
2.2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 |
2.3 两组治疗前各观察量表比较 |
2.4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与体会 |
1 补肾平肝方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研究结果分析 |
1.1 后循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
1.2 补肾平肝方对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
1.3 补肾平肝方临床安全性分析 |
2 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体会 |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急性脑梗死(ACI)组纳入标准 |
1.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纳入标准 |
1.1.3 病例排除标准 |
1.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项目 |
1.3 收集资料 |
1.4 评价及分组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单因素分析 |
2.1.1 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的单因素分析 |
2.1.2 影响急性脑梗死(ACI)发病的单因素分析 |
2.2 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D)发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2.1 影响TI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2.2.2 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2.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组(ICD组)血LP-PLA2 的线性分析 |
2.3.1 ICD组血Lp-PLA2 的分布特点 |
2.3.2 ICD组 Lp-PLA2 的线性回归 |
2.3.3 对照组和ICD组血LP-PLA2 水平的卡方分析 |
2.4 对照组和ICD组患者的颈动脉病变程度的对比 |
2.4.1 对照组和ICD组颈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分析 |
2.4.2 ICD组相关指标与颈动脉病变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
2.4.3 ICD组相关指标与斑块稳定性的单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3.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 |
3.3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
3.3.1脂蛋白磷脂酶A2 |
3.3.2 同型半胱氨酸 |
3.3.3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 |
3.3.4 尿酸 |
3.3.5 血浆纤维蛋白原 |
3.3.6 血脂 |
3.4 结语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临床应用价值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8)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脑梗死的研究概述 |
一、中医学经典医籍中对中风病病名的论述 |
二、中医学界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 |
三、中医学对中风病的治则治法研究 |
四、化痰通络法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西医学对急性脑梗死的研究概述 |
一、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流行病学及病因的研究 |
二、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
三、脑梗死发病机制 |
四、脑梗死的诊断 |
五、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治疗研究现状 |
六、现代医学对脑梗死治疗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 |
第一节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化痰通络汤干预急性脑梗死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与临床转归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
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
CD4+/CD8+比值与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
卒中后免疫应答及卒中后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1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七年卒中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椎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罗云. 吉林大学, 2020(03)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3]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尿酸水平的影响[D]. 王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候要素及与血脂、载脂蛋白AⅠ、B的相关性分析[D]. 许项前.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5]短暂症状性脑梗死(TSI)的临床特点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D]. 陆彦沁.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6]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熊兰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D]. 张俊. 河南大学, 2020(02)
- [8]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D]. 刘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与临床转归相关性研究[D]. 王瑞. 郑州大学, 2019(07)
- [1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七年卒中风险分析[D]. 张雪.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