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献县乐寿镇中学张文龙
〔摘要〕所谓“情”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数学新课标要求,对数学学习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新课标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凸显出“情”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转变理念激发兴趣培养情感
1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
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能顺利地建立数学概念,把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数学课堂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的体现,就是是否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形成。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有以下的转变:由过去重“教”转变为现在重“学”;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现在重“过程”;由过去重“问答”转变为现在重“对话”;由过去重“讲解”转变为现在重“引导”;由过去重“程式化”转变为现在重“个性化”;由过去重“强记”转变为现在技能的拓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改变,不仅要看教师讲课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仔细考察学生学会和会学的程度以及学生的精神状态。
2自主探究,激发学习欲望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就要解决学生学习参与度的问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所做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工作,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精神。如果创设的情境达到了前面的要求,那么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一起为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首先,结合课本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和求知欲。例如,讲解应用题时讲一讲古希腊数学家XXX的故事;讲矩形时,自制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又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通过演示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使学生讨论探索:在四边边长不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在变动中成为一个怎样的图形?平行四边形什么元素发生了变化?什么元素没有发生变化等等,用一连串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从而归纳出矩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增强了直观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
其次,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充分考虑所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在进行枯燥无味的演算推理。比如,在教学到方程解应用题时,先创设情境。
第三,抓住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和数学形体的对称美等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其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和同学们都找了一些美丽的图案,来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然后分组讨论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美在什么地方。最后让学生画出对称轴并研究这些图形的性质。这样学生在愉悦心情中既掌握了新知,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又体会到数学的形体对称美和操作的规范美。
第四,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先教后学,先讲再练,以听为主”。这样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太高。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数学教学中应注意情感因素的培养,做到以情为动力,以理为依托,情理交融,用热情、宽大的胸怀去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情,让学生在乐学中获得知识,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