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T2DM)CD14启动子C-159T多态性分布,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并且对DN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及方法:对象随机选取在我医院健康体检者145名:男102名、女43名,平均年龄(60.4±9.7)岁作为正常对照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排除肝、肾、内分泌和心脑血管疾病;选取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308例(男174例、女134例),平均年龄(55.1±6.9)岁。T2DM诊断依据1999年WHO诊断标准,排除妊娠、肿瘤、外伤、急性感染、心、肝疾病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者。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M患者分为非DN组(UAER<0.5g/24h)和DN组(UAER>0.5g/24h)。所有受检对象均为延边地区无血缘关系个体。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延边地区人群中308例T2DM患者及145名正常对照组者CD14基因启动子-159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同时对308例T2DM患者(其中76例并发DN)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基因直接计数法计算,各组间基因型及基因频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发病时间为横轴,以发病率为纵轴,绘制T2DM患者及各基因型患者发生DN的人数发病率曲线。308例T2DM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数据均以(?)±s表示,行q检验;率行x2检验;相关关系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多态性在正常对照组和T2DM患者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未发生DN和发生DN的患者中,CD14启动子-159位点纯合子CC基因频率与杂合子CT及纯合子TT基因频率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 T2DM患者在10年和20年时,发生DN的百分率分别为:13.3%和23.4%;纯合子CC基因型T2DM患者发生DN的风险高于杂合子CT及纯合子TT基因型患者,其优势比为(OR=1.621,95%CI:1.010~1.737)。(3) logistic回归分析示:DN的发生与高血压、病程、空腹高血糖、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密切相关(p<0.05或p<0.01),与年龄、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体重指数无关(均p>0.05)。结论:(1) CD14启动子C-159T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发生无关,但其中的CC纯合子基因是T2DM患者进展为DN的遗传学风险因素;(2)高血压、长期病程、空腹高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及炎症反应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展为DN的重要风险因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2.1 实验仪器
  • 2.2 主要试剂
  • 2.3 溶液的配置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对象选择及分组
  • 3.2 样本及临床资料采集
  • 3.3 提取基因组DNA、测定DNA浓度及纯度
  • 3.4 PCR体外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 3.5 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 3.6 5%琼脂糖电泳检测限制性酶切产物
  • 3.7 拍照
  • 3.8 生化指标的测定
  • 3.9 统计学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基因组DNA鉴定结果
  • 4.2 CD14基因型分析
  • 4.3 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序列
  • 4.4 正常对照组与T2DM组CD14基因多态性的比较
  • 4.5 T2DM分组后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比较
  • 4.6 CC及CT+TT基因型T2DM患者发生DN情况
  • 4.7 DM非DN及DN患者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的比较
  • 4.8 各危险因素对T2DM患者发生DN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CD14在脓毒症中的最新进展[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6)
    • [2].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同型半胱氨酸和7项血脂结果分析[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02)
    • [3].CD14启动子-159C/T多态性与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相关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19)
    • [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非特异性酯酶染色与CD14表达的比较[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2)
    • [5].急性胆道感染时肝组织脂多糖受体CD14的表达机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08)
    • [6].CD14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联性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7].梅山猪CD14基因-61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17)
    • [8].新疆维吾尔、汉族CD14基因-159C/T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关联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06)
    • [9].CD14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中的表达研究[J]. 新医学 2016(09)
    • [10].抗CD14单克隆抗体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趋化因子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21)
    • [11].CD14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中的表达及与严重程度的关系[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05)
    • [12].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延边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17)
    • [13].新疆维、汉人群CD1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1(07)
    • [14].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的表达[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04)
    • [15].牙髓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成骨细胞CD14表达的影响[J]. 上海口腔医学 2010(05)
    • [16].山东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与CD14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4)
    • [17].维吾尔族CD1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遗传结构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16)
    • [18].血浆可溶性CD14亚型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0(01)
    • [19].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单核细胞CD14~+ HLA-DR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05)
    • [20].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36)
    • [21].白细胞介素-7促进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活性[J]. 临床儿科杂志 2020(11)
    • [22].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儿科杂志 2009(02)
    • [23].冠心病患者CD14基因多态性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四川医学 2009(08)
    • [24].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组织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04)
    • [25].脂多糖结合蛋白/CD14结合位点的初步定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07)
    • [26].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可溶性CD14亚型在丹参川芎嗪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变化[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23)
    • [27].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关系[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04)
    • [28].CD14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06)
    • [29].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水平与血糖、血脂的关系[J]. 山东医药 2009(37)
    • [30].甘肃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人群CD14基因启动子区-159C/T多态性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01)

    标签:;  ;  ;  ;  ;  

    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