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箱面板设计思路浅说(论文文献综述)
张逸龙[1](2021)在《基于PXI总线的某飞行器多通道信号模拟器研制》文中研究表明与某型飞行器配套的发射控制测试系统、校靶测试系统、综合测试系统以及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能够完成对该型飞行器各关键部件的复杂测试任务,是评判飞行器质量合格与否的关键设备。但由于飞行器本身系统结构精密复杂,频繁的上电测试、供制冷气会对其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因此实际情况并不允许测试设备在研期间长时间占用飞行器及其相关辅助测试设备;同时由于飞行器无法提供故障测试数据,因而无法对测试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某飞行器多通道信号模拟器研制方法,该模拟器能够有效代替飞行器及相关辅助设备,支持测试系统开发调试工作,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制成本。通过对上述4套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测试接口与信号类型的详细分析,总结整理了信号模拟器系统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提出了设计研制的关键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工控机为控制核心,外接集成远程控制器的PXI机箱的系统总体框架。系统硬件设计方面,针对目前自动测试设备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仪器总线标准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对比,最终选择了基于PXI总线标准的系统硬件架构,并根据模拟器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指标,选择了符合要求的的PXI功能模块和其他相关硬件设备。系统软件设计方面,选择了基于C#的Winform作为模拟器系统软件用户层框架,在Visual Studio 2017开发平台下完成了软件开发。依据软件模块化设计思想并结合多线程与数据库技术,同时充分发挥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优势,完成了系统登录管理模块、自检模块、配置管理模块、通信模块、信号模拟输出模块以及任务执行控制模块的软件设计。最后,分别针对信号模拟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设计了详尽的调试验证方案,并与各测试系统进行了联调。结果表明,信号模拟器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系统硬件设计符合标准,软件各项功能满足调试需求,能够有效辅助测试系统研制。
白洋[2](2020)在《基于热机耦合分析的机箱冷板轻量化设计》文中指出模块化机箱内高密度组装的电子设备实现了机箱的轻量化,但也导致了热量高度集中的问题,影响机载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因此在机箱的结构设计中应着重关注散热设计。而机箱冷板是一种间接热交换器,常作为设备的底座被广泛应用于机箱内,用于带走电子器件耗散的热量。点阵多功能结构具有超轻、高强度、多规则孔隙等优良性能,为轻质、高承载及散热能力的机箱冷板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标准插箱冷板为研究对象,以轻量化结构的热机耦合模型建立和求解为研究方向,以基于热机耦合分析的机箱冷板轻量化设计为最终的研究目标。分析原始实体材料液冷冷板的承载能力和散热能力及存在的问题,利用点阵结构板代替实体材料的冷板,对比不同热机耦合仿真方法和不同单元类型的计算结果,在考虑承载及散热的条件下开展结构板的优化设计,对机箱结构的工程设计提出建议。针对机箱原始实体带流道液冷冷板的承载能力,考虑其工作状态下的热、力载荷边界条件,根据机箱热平衡后工作温度及冷板加速度要求,对原始冷板分别进行力学、热学性能仿真计算,分析现有承载、散热问题,确定了轻量化冷板结构设计方向。采用不同仿真方法对静力载荷下承受热流的点阵结构散热性能进行研究,针对机箱冷板散热性能,分别应用不同类型单元和不同热机耦合方式对点阵结构进行计算,分析顺序耦合与完全耦合的算法差异性,讨论梁单元和实体单元模型各自的适应场景,对点阵结构传热形式进行探讨,并对比计算后模型温度场分布及热应力情况,确定了适合冷板的仿真方法。针对机箱冷板轻量化问题,采用三维点阵进行结构设计,通过对比不同点阵胞元尺寸参数及布局模式,确定各变量与结构力学性能的对应关系,以此为依据建立优化的点阵冷板三维模型,并在给定机械、热学环境下完成冷板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优化前后结构轻量化、散热和承载能力,完成了冷板设计方案的评估。
但鹏[3](2020)在《融入热仿真分析模块的电脑机箱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台式电脑配置的不断升级,集成化程度变高及性能的提升导致电脑主机内部电子元件发热量急剧增加。从结构上进行散热优化对机箱进行造型设计非常有必要。本文即是面向电脑机箱的系统设计,将热仿真分析模块与产品造型设计有机融合,使设计趋于科学严谨。本文首先采用用户调研法和文献采集法对用户需求进行挖掘、对机箱基础知识深度了解;根据调研结果及文献综述,使用Solidworks进行机箱的仿真结构设计,得出三种初步的结构布局;其次基于热仿真分析原理,使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对以上机箱结构方案进行散热仿真实验与分析,结果发现存在风量流失、空气涡流及回流等问题;对此,淘汰温度过高的常规方案和方案一,采用TRIZ理论对方案二和方案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对优化的结构再次进行散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问题获得解决、散热效果有明显提升;最后依据优化后的结构进行机箱外观和结构设计,得到感性与理性结合且散热性能良好的创新型电脑机箱。本文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有机融入热仿真分析,发现了机箱内部风道形成的主要原因;用分析结果修正结构及造型,实现了造型设计与结构优化的统一;最终得到了满足用户需求及功能需求的电脑机箱设计方案。
张羽圣[4](2020)在《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非线性绝缘介质是指其电导率和(或)介电常数随电场变化而变化的绝缘介质。非线性绝缘材料具有简化绝缘结构设计、减薄绝缘厚度功能,在高电压复杂绝缘结构设计和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高压直流电缆主绝缘和附件绝缘结构以及高压复合绝缘子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因此,非线性绝缘介质的相关研究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而受到非线性绝缘测试技术发展的限制,非线性绝缘介质的相关研究举步维艰,因此开展非线性绝缘电介质暂态介电特性测试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对于非线性绝缘电介质暂态介电特性测试而言,需要长时间、非周期、多种复杂高压激励电压信号,而市售任意信号发生器无法满足其需要,因此设计出满足非线性绝缘电介质暂态介电特性测试需求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依托于NI Compact RIO硬件平台与Lab VIEW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在硬件设计部分,确定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对硬件架构中的核心部件进行选型,并设计了合适的滤波器;在软件设计部分,对硬件平台中的上位机、RT和FPGA分别编程,实现上位机上的构建人机交互界面、波形显示功能;RT上与上位机和FPGA通信功能;FPGA上信号参数计算处理、D/A转换和信号输出功能。最后对信号发生器系统性能进行了信号种类、信号幅值、信号频率、系统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论文设计的电压信号源能够产生长时间、非周期、多种复杂激励波形组合的电压信号信号发生器,经线性高压放大器后续放大满足非线性绝缘暂态介电特性测试需求,为非线性绝缘电介质暂态介电特性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郭兆源[5](2020)在《便携式外系统等效器设计》文中认为本文是为箭载测试测量系统设计外系统等效器,箭载测量系统能够监测飞行器的各个状态与参数,而外系统等效器在计算机的命令下为其提供所需的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及串行总线信号,辅助完成研发阶段的闭环测试,提高其可靠性,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外系统等效器是一种自动化测试设备,本文在分析设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CPCI标准总线的便携式外系统等效器方案。在满足箭载测试测量系统需求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设计原则,设计整套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完成模块的逻辑编写工作,并在主控制器内设计测试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硬件平台采用CPCI总线系统结构,机柜、机箱、嵌入式控制器以及RS485串口通讯功能模块选用标准的货架产品,完成数字开关量激励模块,1553B总线专用信号源模块,RS422总线信号模拟模块,28V专用信号源模块,LVDS总线信号模拟模块以及DAC模拟电压输出模块的硬件设计。功能模块上选用FPGA作为控制芯片,同时由于外系统等效器要输出多种信号,在设计硬件电路时,要满足其差分信号、高速信号和电气隔离等传输需求。根据外系统等效器的便携性需求,为减小硬件体积进行特殊设计,保证外系统等效器的外设模块直接输出所需的信号,最大限度将调理电路集成。在Lab Windows/CVI平台上为功能模块研制驱动程序和软面板界面,辅助进行外系统等效器的排误工作。开发基于开源NI-VISA函数库的仪器驱动函数,为二次开发考虑,设计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向CPCI外设模块发送参数及指令。开发顶层应用程序的软面板,在测试界面上实现外系统等效器所有功能。仿真及部分功能测试结果表明,便携式外系统等效器可以实现信号激励的功能,设计内容符合各项需求。
李富国[6](2020)在《超宽带微波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研制》文中指出随着航天微波领域微波组件的日益复杂化,包括微波组件的硬件结构、组件型号和数量、组件测试方法以及航天雷达系统对于微波组件参数的高要求,对于高精度、高通用性、高速度、支持多通道测试的微波自动测试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超宽带微波组件自动测试系统是针对这种需求做出的设计,该系统支持一般微波组件和多通道T/R组件的自动和半自动测试,支持多型号微波组件微波参数的测试,例如功率参数、频谱参数、噪声参数、通道参数等。本超宽带微波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以航天微波领域实际测试需求为出发点展开研究,研制出了一套适配供电信号和控制信号、支持多通道测试、测试系统一体化的自动测试设备。本文首先梳理了自动测试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指标参数,并对研制方案进行了研究讨论,然后按照方案对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软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测试系统硬件设计分为微波仪器子系统、微波测试通道子系统、数据采集及控制信号板卡等几部分,微波仪器子系统是微波仪器的选型和测试系统的外部上架结构设计;微波测试通道是根据系统通道切换需求及参数测试要求设计的微波通道转接设备;数据采集及控制信号板卡实现微波组件所需求控制信号的输出和供电子系统信号的实时采集和显示。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包括仪器初始化、自动测试、手动测试、数据回放等几个部分,仪器初始化是对系统所有微波仪器进行初始化,获取其仪器控制句柄,进行后续编程设计;自动测试部分是超宽带微波组件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核心设计,用户在点击自动测试按钮后,选择测试微波参数,系统会自主运行得到微波组件的相应参数,并在监测界面显示;手动测试部分用户可以单独使用相应微波仪器进行微波参数的手动测试;数据回放部分用户可以将数据库中相应微波组件的微波参数进行数据库操作。最后,本文对研制的超宽带微波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了测试,包括微波测试转接机箱的微波参数、控制信号板卡的相关参数测试、测试系统软件的运行,完整记录并分析了测试数据。
付希涵[7](2020)在《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上位机软件设计》文中认为现代射频信号越来越复杂,对测试测量设备功能及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复杂射频信号的测试,研发宽带信号收发与实时处理的仪器迫在眉睫。目前,宽带射频信号收发在国外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仪器功能丰富,可配置性强,但价格昂贵,而国内在宽带信号收发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仪器主要依赖进口。为了打破进口垄断,实现仪器国产化,在国内开展关于宽带信号收发模块及配套软件的研究十分必要。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基于某型PXIe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产品研发项目进行上位机软件设计。该模块是一款将宽带信号收发、分析和产生功能集于一体的模块化仪器,具有宽频带、高中频带宽和高功率精度的特点。课题中采用了虚拟仪器技术,以该型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作为硬件平台,使用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开发平台,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多功能上位机软件,该软件不仅可以控制实现硬件模块的信号接收、收发、发生功能,还可以对模块的关键参数指标进行校正,同时具备开发调试功能,可提高模块的开发效率,是一款功能丰富的专用型上位机软件。本文将对该软件的设计实现过程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硬件平台和用户需求出发,整合软件功能框架,提出将上位机软件分为控制模块、校正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三部分,每个模块分别设计实现的开发方案。2.建立上位机软件与收发模块硬件的通信,详细设计软件对收发模块的控制流程,实现对通道信号调理、信号产生、信号采样等功能的控制,以及对采样数据时域和频域的处理。3.对需要校正的通道增益、本振泄露、带内平坦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和校正原理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实现参数校正功能。4.根据研发人员和用户两种使用者角色的不同需求,完成用户和开发者两种模式的图形软面板的设计,提供友好的显示直观、操作便捷的交互界面。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本设计最终实现了该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上位机软件。经测试验证,该软件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已正式应用在该型收发模块项目中,应用效果良好。
吕传悦[8](2020)在《某信息处理机测控台的设计》文中指出如今,信息处理机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是在雷达设备中,信息处理机在目标检测、信号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处理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和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设计一个通用的信息处理机测控台,完成对信息处理机各部分功能的测试,对于保证信息处理机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信息处理机测试技术研究现状、测试需求的分析,拟定了测控台的总体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当前主流的ZYNQ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对于系统硬件设计,考虑到设备外设接口众多,采用主从双ZYNQ控制器实现。主控制器用于人机交互,并向从控制器发送指令,而从控制器在主机控制下执行具体任务,两者之间通过网口通信。系统外设接口主要包括光纤接口、RS-422总线接口以及DA模拟输出接口等。为了实现所有功能,双ZYNQ控制器根据功能需求分别搭配不同的功能扩展板。系统的固件设计主要实现对硬件电路的控制,将通信数据暂存后传输至PS作进一步处理。系统的软件部分首先分别设计主从控制器的网络通信程序,然后在主控制器中设计模块的通信界面,实现数据的收发与显示。除此之外,软件中针对光纤通信模块通过动态加载比特流的方式实现通信速率的动态重配置。最后,本文对系统功能仿真和硬件测试的结果进行介绍,首先对系统关键模块的固件逻辑进行仿真验证,然后测试了系统中多路时钟信号和IQ调制信号的各项参数,并对DMA传输速率和SRIO协议实际速率进行验证与分析,测试结果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葛晓波[9](2020)在《基于知识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实现产品设计的迭代更新,以满足产品多样化、定制化发展的需求。如何快速、方便、准确地构建产品整机的三维几何模型和仿真模型。快速建模技术是实现上述需求的技术手段。目前快速建模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类特定产品对象,通用性差,缺乏可配置的产品结构映射,无法满足越来越普遍的产品定制化需求;现有的设计知识表示研究大多面向方案概念设计,其功能结构的知识映射不足以支撑具有复杂结构层次的机械产品模型;现有的集成建模方法侧重于打通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强调系统间固定的输入输出方式,限制了集成系统的广泛应用。为解决现有快速建模技术中存在的适应性差、拓展性差、缺乏对模型构建过程的知识表述、建模过程繁琐复杂等问题,本文开展了知识驱动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和知识驱动的CAD/CAE集成建模技术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建模规则描述语义的框架模型表示方法。通过对大量复杂产品建模过程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一套满足整机级参数化需求的建模规则描述语义,建立了框架模型表述体系,从逻辑表达、图形表达、几何表达、语义表达几方面全面、准确地描述参数化模型的构建过程。研究了基于框架模型的产品整机模型实例化过程,通过逐级的虚特征、虚组件实例化迭代,实现了主参数驱动的整机参数化模型自上而下地构建。开发了基于框架模型描述语义的整机参数化建模系统并进行了案例测试。系统实现了模型框架与规则的分离,通过预先定义的模型模板并结合可视化交互界面,用户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步骤方便、快速地建立复杂的产品整机模型。(2)提出了一种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了面向几何建模过程的设计知识表示方法,提出了“参数-功能-行为-结构”设计知识表示法(PFBS),即在功能-行为-结构表示法的基础上,引入参数层面的知识表示,通过参数-功能、参数-行为、参数-结构的驱动接口,实现了由设计知识驱动的从需求参数出发到产品功能分解,再到功能行为衍生,最后到结构表示的设计知识推理过程。将PFBS设计知识表示法与框架模型描述语义相结合,提出了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将设计知识作为一种约束存在于框架模型内,且能够驱动框架模型中的虚特征、虚组件、装配约束等组成部分。对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实例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知识驱动原理的不同提出了知识驱动的静态框架模型和知识驱动的动态框架模型,并通过实例对其实例化过程分别进行了验证。(3)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CAD/CAE集成建模方法。研究了面向热性能仿真的电子设备CAD/CAE集成建模需求。针对模型简化的需求,分析了三维模型的特征组成,提出了基于规则的特征简化方法,并以特征尺寸参数和特征体积权重为简化规则,实现了CAD模型的特征简化;针对CAE特征构建的需求,研究了分析特征的表示形式,图形学算法实现了CAD模型中分析特征数据的提取,实现了热仿真中常见的接触热阻、流体域等分析特征的自动构建方法。最后,通过机载机箱的案例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4)开发了整机参数化快速设计平台系统并开展了相关应用验证。设计并实现了整机参数化快速设计平台的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织结构、系统框架及各模块组成与功能。以MCU机载插箱为例,给定设计需求参数,通过整机参数化快速设计平台,在设计知识的驱动下实现了MCU机载插箱的功能、行为、结构、参数各个层面的推理求解,将设计需求转化为模型实例的驱动参数,并最终得到了MCU机箱的几何模型实例;从MCU几何模型出发,结合CAD/CAE集成建模技术,构建了MCU机箱的CAE模型,以设计需求参数为边界条件,对模型冷却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由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是准确有效的。
吴杰[10](2020)在《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文中提出射电望远镜系统间及台址内电子设备众多,电磁兼容性能(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突出。台址内电磁发射一方面会辐射到射电望远镜台址周围,降低观测系统信噪比,增加数据处理难度;另一方面会通过天线旁瓣进入接收机系统,对射电望远镜观测任务造成严重干扰。因此,分析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发射特性,并提出一套可行的系统级EMC评估方法,对射电望远镜的EMC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射电望远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台址内主要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进行分析,并预估了其对射电望远镜系统的干扰量;给出了台址内分层级薄弱环节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思路,并对影响要素进行研究;结合评估理论,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EMC评估方法及体系。本文的研究思路“EMC需求分析→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及干扰量预估→分层级EMC抑制→系统级EMC设计评估”,也适用于解决其他领域复杂EMC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引入电磁拓扑理论,建立了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拓扑结构及电磁耦合序列图,为干扰量预估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2)结合系统设备辐射发射功率电平、辐射发射路径损耗及天线旁瓣增益,构建了干扰量计算模型;对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主要分系统的电磁发射特性进行分析,并预估了各系统到射电望远镜系统馈源口面的干扰量。(3)对台址内干扰源进行共性分类,采用了“三层屏蔽+滤波”的EMI抑制思路;分别对建筑物、机箱/机柜、设备壳体及电气引入类的抑制方法进行研究,结合仿真和实际测试,分析了影响其屏蔽效能的因素;给出了台址内电磁兼容设计方案,并以计算机系统为例,进行了测试验证。(4)通过不同方法优劣对比,确立了射电望远镜系统的赋权方法及评估方法;建立了以射电望远镜系统电磁兼容性能为目标层、以主要分系统为准则,包含多项指标的分层评估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射电望远镜台址内系统的EMC性能,满足屏蔽设计评估需求;针对不同指标,分别采用了差值变换法、区间变换法和德尔菲法来完成数据归一量化处理;采用了理想点排序法进行评估,并对层次分析法求取的指标权重用熵权法进行客观性修正,并针对不同设计案例,给出了评估结果。
二、机箱面板设计思路浅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箱面板设计思路浅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XI总线的某飞行器多通道信号模拟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自动测试系统发展与调试综述 |
§1.2.2 导弹模拟器研究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测试系统概述与模拟器需求分析 |
§2.1 某飞行器自动测试系统概述 |
§2.1.1 测试系统功能结构 |
§2.1.2 测试接口与信号类型 |
§2.2 信号模拟器功能需求分析与技术指标 |
§2.2.1 功能需求分析 |
§2.2.2 关键技术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模拟器总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1.1 模拟器系统总线标准选择 |
§3.1.2 模拟器系统硬件组成结构 |
§3.2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3.2.1 软件总体框架结构 |
§3.2.2 上层应用软件功能设计 |
§3.2.3 软件开发平台语言及应用程序框架选择 |
§3.2.4 数据库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号模拟器应用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用户登录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1 用户登录验证 |
§4.1.2 用户信息管理 |
§4.2 系统自检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 系统参数配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系统参数配置 |
§4.3.2 系统参数管理 |
§4.4 系统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数字I/O通信 |
§4.4.2 串口通信 |
§4.5 信号模拟输出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1 信号特征分析与建模 |
§4.5.2 信号输出模式配置 |
§4.6 任务执行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4.6.1 发控测试模拟单元 |
§4.6.2 校靶测试模拟单元 |
§4.6.3 综合测试模拟单元 |
§4.6.4 角感测试模拟单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号模拟器系统调试与验证 |
§5.1 系统调试意义及内容安排 |
§5.2 系统调试验证方案设计 |
§5.2.1 硬件调试方案 |
§5.2.2 软件调试方案 |
§5.2.3 系统联调方案 |
§5.3 系统调试验证结果与分析 |
§5.3.1 系统硬件调试 |
§5.3.2 系统软件调试 |
§5.3.3 系统联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热机耦合分析的机箱冷板轻量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箱冷板的研究现状 |
1.2.2 结构热机耦合研究现状 |
1.2.3 点阵结构的传热性能研究现状 |
1.2.4 点阵胞元结构模式研究现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机箱冷板的热机性能分析 |
2.1 冷板的有限元模型 |
2.1.1 模型建立及简化 |
2.1.2 网格划分及相互关系 |
2.2 模态分析和惯性载荷分析 |
2.2.1 模态分析 |
2.2.3 惯性载荷分析 |
2.3 冲击分析 |
2.4 热应力分析 |
2.4.1 传热分析 |
2.4.2 热应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点阵胞元结构的性能研究 |
3.1 点阵结构传热方式分析 |
3.1.1 辐射对点阵传热的影响 |
3.1.2 点阵胞元表面积与对流传热的关系 |
3.2 点阵结构热机耦合数值分析 |
3.2.1 不同耦合方法结构热应力分析 |
3.2.2 不同耦合方法结构总应力分析 |
3.3 梁单元和实体单元仿真分析 |
3.4 点阵胞元的选择 |
3.4.1 不同构型选择及设计原理 |
3.4.2 轻量化分析 |
3.5 胞元比选数值模拟 |
3.5.1 有限元模型 |
3.5.2 温度场分析 |
3.5.3 热应力分析 |
3.5.4 力学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点阵轻质冷板的轻量化设计 |
4.1 点阵冷板的轻量化参数优化 |
4.2 优化后方案与原始实体方案的对比研究 |
4.2.1 模态分析 |
4.2.2 惯性载荷分析 |
4.2.3 冲击分析 |
4.2.4 热应力分析 |
4.2.5 原始冷板与点阵冷板性能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融入热仿真分析模块的电脑机箱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脑机箱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2 机箱散热性仿真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框架 |
2 用户调研与文献采集 |
2.1 电脑机箱的用户调研 |
2.1.1 用户调研的意义 |
2.1.2 调查问卷的设定及涵义 |
2.1.3 问卷分析 |
2.2 电脑机箱相关知识 |
2.2.1 机箱的功能 |
2.2.2 机箱的发展历程 |
2.2.3 机箱的组成及散热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3 电脑机箱仿真结构设计 |
3.1 结构设计前期设计分析 |
3.1.1 硬件尺寸 |
3.1.2 设计要素 |
3.2 仿真结构设计 |
3.2.1 结构方案草图 |
3.2.2 结构仿真模型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4 机箱热仿真分析 |
4.1 热仿真分析原理及作用 |
4.2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仿真 |
4.2.1 软件功能简介 |
4.2.2 Flow Simulation模块中CFD运算过程 |
4.2.3 仿真模拟实验涉及的传热方式 |
4.2.4 Flow Simulation中的细节简化 |
4.3 仿真实验 |
4.3.1 预检测 |
4.3.2 项目设置 |
4.3.3 边界条件及材料属性 |
4.3.4 全局目标及网格划分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流体温度等高线云图分析 |
4.4.2 固体温度等高线云图分析 |
4.4.3 空气流动迹线图分析 |
4.4.4 空气流向迹线图分析 |
4.5 TRIZ应用 |
4.5.1 TRIZ原理应用 |
4.5.2 解决模型的选用和实际解决方案 |
4.6 优化结构仿真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5 创新型机箱设计 |
5.1 外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结构实现设计的基本原则 |
5.3 调研结果导入 |
5.4 草图绘制 |
5.4.1 头脑风暴草图—机箱样式与前面板图样 |
5.4.2 草图绘制及选取 |
5.5 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信号发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设计目标与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预期设计技术指标 |
2.2 整体方案设计思路 |
2.2.1 方案概述 |
2.2.2 信号发生器系统工作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硬件设计 |
3.1 信号发生器的硬件开发平台 |
3.2 信号发生器系统硬件架构 |
3.3 信号发生器系统硬件核心部件选型 |
3.3.1 RT选型 |
3.3.2 可重配置FPGA机箱选型 |
3.3.3 I/O模块选型 |
3.4 滤波器设计 |
3.4.1 滤波器选型分析 |
3.4.2 滤波器电路设计 |
3.4.3 滤波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软件设计 |
4.1 信号发生器的软件开发平台 |
4.2 程序总体框架构建 |
4.2.1 系统软件结构 |
4.2.2 上位机、RT、FPGA各部分的分工 |
4.3 上位机程序 |
4.3.1 下发信号参数 |
4.3.2 信号总段数判断 |
4.3.3 上位机与RT间数据通信 |
4.3.4 上位机前面板设计 |
4.4 RT程序 |
4.4.1 FPGA配置 |
4.4.2 系统状态与FPGA监控 |
4.5 FPGA程序 |
4.5.1 信号参数计算处理 |
4.5.2 数据输出 |
4.5.3 FPGA与 RT间数据通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系统性能测试 |
5.1 波形种类测试 |
5.2 波形幅值测试 |
5.3 波形频率测试 |
5.4 系统稳定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便携式外系统等效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测试系统发展过程 |
1.2.2 信号发生器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2.1 设计需求分析 |
2.2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2.2.1 系统方案设计 |
2.2.2 功能模块方案设计 |
2.3 软件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设模块硬件设计 |
3.1 数字信号模块硬件设计 |
3.1.1 带电数字信号电压源设计 |
3.1.2 数字信号模块电路设计 |
3.2 1553B与RS422模块硬件设计 |
3.2.1 1553B与RS422电路设计 |
3.2.2 1553B与RS422功能电路 |
3.3 LVDS模块硬件设计 |
3.3.1 LVDS模块芯片选型 |
3.3.2 LVDS模块电路设计 |
3.4 DAC模块硬件设计 |
3.4.1 DAC模块芯片选型 |
3.4.2 DAC模块电源树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件设计 |
4.1 数字信号模块固件设计 |
4.1.1 信号存储设计 |
4.1.2 跨时钟域读写数据设计 |
4.2 1553B固件设计 |
4.2.1 1553B信号交互设计 |
4.2.2 有限状态机设计 |
4.2.3 编解码器设计 |
4.3 DAC模块固件设计 |
4.3.1 模拟信号的补偿校准 |
4.3.2 DAC参数收发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验证 |
5.1 数字信号激励源的模块软件 |
5.2 1553B模块仿真 |
5.2.1 1553B模块软件设计 |
5.2.2 1553B仿真实验 |
5.3 DAC模块仿真验证 |
5.3.1 双时钟SPI仿真实验 |
5.3.2 DAC模块软件设计 |
5.4 顶层应用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超宽带微波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微波自动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微波自动测试系统概述 |
1.2.2 微波自动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超宽带微波组件自动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 |
2.1.1 功能需求及分析 |
2.1.2 技术指标 |
2.2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2.3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宽带微波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
3.1 仪器选型 |
3.1.1 PXIe混合机箱选型 |
3.1.2 PXIe高性能嵌入式控制器选型 |
3.1.3 USB功率计选型 |
3.2 微波测试通道设计 |
3.2.1 微波测试通道原理设计 |
3.2.2 微波开关用量及选型 |
3.2.3 微波转接机箱设计 |
3.3 测试系统硬件板卡设计 |
3.3.1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3.3.2 数据采集及控制信号板卡电路设计 |
3.4 供电子系统设计 |
3.4.1 供电子系统接口设计 |
3.4.2 电源电压切换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宽带微波组件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整体框架概述 |
4.2 系统控制固件设计 |
4.2.1 CPCI模块固件设计 |
4.2.2 数据采集模块固件设计 |
4.3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4.3.1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4.3.2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模块划分 |
4.3.3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
4.3.4 自动测试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硬件测试和微波参数测试方法说明 |
5.1 硬件测试 |
5.1.1 板卡电源供电测试 |
5.1.2 硬件板卡功能测试 |
5.1.3 硬件板卡测试说明 |
5.2 微波转接机箱测试 |
5.2.1 电源供电测试 |
5.2.2 微波通道测试 |
5.3 微波参数测试方法说明 |
5.3.1 噪声系数 |
5.3.2 通道隔离度 |
5.3.3 增益 |
5.3.4 通道一致性 |
5.3.5 带外抑制 |
5.3.6 相位噪声 |
5.3.7 P-1dB压缩功率 |
5.3.8 开关隔离度 |
5.3.9 开关通\断时间 |
5.3.10 镜像抑制度 |
5.4 测试系统数据补偿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上位机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上位机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硬件平台介绍 |
2.2 上位机软件需求分析 |
2.3 上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
2.3.1 功能框架设计 |
2.3.2 开发方案设计 |
2.3.3 软件开发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模块详细设计 |
3.1 控制流程设计 |
3.1.1 上位机软件整体控制流程 |
3.1.2 连接与初始化流程 |
3.1.3 功能检查流程 |
3.1.4 角色选择流程 |
3.1.5 工作模式切换及关键功能流程 |
3.2 通信模块设计 |
3.2.1 SCPI命令介绍及设计方案 |
3.2.2 SCPI命令集构建 |
3.2.3 SCPI命令解析器设计 |
3.3 多线程设计 |
3.3.1 多线程技术概述 |
3.3.2 多线程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正模块详细设计 |
4.1 通道增益校正详细设计 |
4.1.1 增益校正硬件基础 |
4.1.2 通道增益校正详细方案 |
4.1.3 通道增益校正关键实现 |
4.2 本振泄露校正详细设计 |
4.2.1 本振泄露校正硬件基础 |
4.2.2 本振泄露校正方案设计与实现 |
4.3 平坦度校正详细设计 |
4.3.1 平坦度校正硬件基础 |
4.3.2 平坦度校正方案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机交互模块详细设计 |
5.1 交互式编程技术简介 |
5.2 人机交互界面布局规划 |
5.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4 上位机应用程序发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软件功能验证 |
6.1 测试环境 |
6.2 关键功能验证 |
6.2.1 界面设计验证 |
6.2.2 通信模块验证 |
6.2.3 校正功能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课题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某信息处理机测控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发展现状 |
1.2.2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技术指标 |
2.2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2.3 固件总体设计方案 |
2.4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2.4.1 软件开发平台 |
2.4.2 软件工作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硬件详细设计 |
3.1 系统关键器件选型 |
3.1.1 系统核心板选型 |
3.1.2 28V供电电源选型 |
3.1.3 12V电源模块选型 |
3.1.4 点频源模块选型 |
3.2 光纤通信板卡设计 |
3.2.1 光纤接口电路设计 |
3.2.2 千兆网口电路设计 |
3.2.3 HDMI接口电路设计 |
3.2.4 板卡供电电路设计 |
3.3 通信扩展板硬件设计 |
3.3.1 W5300芯片硬件电路设计 |
3.3.2 RS-422接口电路设计 |
3.3.3 板卡供电电路设计 |
3.4 DA及IO扩展板硬件设计 |
3.4.1 DA转换电路设计 |
3.4.2 板卡供电电路设计 |
3.5 机箱结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固件和软件设计 |
4.1 PL端固件设计 |
4.1.1 PS与PL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
4.1.2 光纤通信逻辑设计 |
4.1.3 DA转换芯片控制逻辑设计 |
4.1.4 W5300芯片控制逻辑设计 |
4.2 PS端软件设计 |
4.2.1 PS结构配置 |
4.2.2 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4.2.3 光纤通信速率动态可配置设计 |
4.2.4 数据的收发与显示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关键功能仿真与测试 |
5.1 系统测试内容介绍 |
5.2 设备功能仿真 |
5.2.1 光纤通信控制逻辑仿真 |
5.2.2 DAC芯片控制逻辑仿真 |
5.2.3 W5300芯片控制逻辑仿真 |
5.3 硬件性能测试 |
5.3.1 时钟信号测试 |
5.3.2 IQ线性调频信号测试 |
5.3.3 光纤通信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基于知识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快速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产品几何模型快速构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产品仿真模型快速构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知识驱动的模型表示研究现状 |
1.3 快速建模技术的挑战与问题 |
1.3.1 几何CAD模型快速构建面临的问题 |
1.3.2 仿真模型快速构建面临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框架模型 |
2.3 框架模型的表述 |
2.3.1 框架模型的逻辑表达式表示法 |
2.3.2 框架模型的图形表示法 |
2.3.3 框架模型的几何表示法 |
2.3.4 框架模型的脚本表示法 |
2.3.5 框架模型参数约束表示 |
2.4 框架模型实例化 |
2.4.1 框架模型实例化基本过程 |
2.4.2 组件实例化 |
2.4.3 特征实例化 |
2.4.4 整机实例化 |
2.5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 |
2.5.1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思想 |
2.5.2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系统体系架构 |
2.5.3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系统工作流程 |
2.6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效果分析 |
2.6.1 整机参数化建模实验设计 |
2.6.2 整机参数化建模实验模型 |
2.6.3 建模实验结果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知识驱动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 |
3.1 引言 |
3.2 面向几何模型构建的设计知识表达 |
3.2.1 设计知识的“功能-行为-结构”表示(FBS) |
3.2.2 设计知识的”参数-功能-行为-结构”表示(PFBS) |
3.2.3 功能元F的表示 |
3.2.4 行为元B的表示 |
3.2.5 结构元S的表示 |
3.2.6 参数元的表示 |
3.3 知识驱动框架模型的表述 |
3.3.1 知识驱动框架模型逻辑表示法 |
3.3.2 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图形表示 |
3.3.3 知识驱动框架模型的语义表示 |
3.4 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的实例化 |
3.4.1 KBSF框架模型实例化 |
3.4.2 KBDF框架模型实例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电子设备热性能仿真的CAD/CAE集成建模 |
4.1 引言 |
4.2 CAD/CAE集成建模基本思想 |
4.3 模型简化 |
4.3.1 基于特征去除的模型简化 |
4.3.2 基于模型替换的模型简化 |
4.4 CAE模型重构 |
4.4.1 几何模型重构 |
4.4.2 CAE特征识别与构建 |
4.5 案例验证 |
4.5.1 实验设计 |
4.5.2 模型简化 |
4.5.3 CAE模型重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和综合应用 |
5.1 引言 |
5.2 系统框架 |
5.2.1 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
5.2.2 系统体系结构 |
5.2.3 系统功能模块 |
5.3 系统应用实例 |
5.3.1 MCU机箱PFBS分析 |
5.3.2 MCU机箱模型实例化 |
5.3.3 MCU机箱热性能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射电望远镜系统在电磁兼容方面需求 |
1.1.2 射电望远镜系统电磁兼容特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射电望远镜EMC研究现状 |
1.2.2 系统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重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2.1 电磁拓扑理论 |
2.2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要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1 干扰量预估模型 |
3.1.1 馈源口面干扰功率电平限值计算 |
3.1.2 设备到馈源口面辐射发射功率电平计算 |
3.2 天线驱动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2.1 促动器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2.2 促动器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3 计算机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3.1 计算机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3.2 计算机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4 照明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4.1 LED灯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4.2 LED灯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5 监控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5.1 视频监控设备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5.2 视频监控设备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抑制研究 |
4.1 基于屏效需求的分层级薄弱环节EMI抑制 |
4.2 建筑物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台址内建筑物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2.2 金属丝网屏蔽效能研究 |
4.2.3 屏蔽门屏蔽效能研究 |
4.3 机箱机柜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机箱机柜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4.3.2 通风窗屏蔽效能研究 |
4.3.3 机箱/机柜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4 设备壳体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1 金属屏蔽材料屏蔽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
4.4.2 增强非屏蔽材料屏蔽效能的方法分析 |
4.5 电气引入类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5.1 不同状态下多芯线缆屏蔽效能测试分析 |
4.5.2 过孔线缆是否滤波处理必要性测试分析 |
4.6 主要分系统EMI抑制方案及测试验证 |
4.6.1 主要分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6.2 计算机主机电磁兼容设计测试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设计性能评估 |
5.1 系统级EMC设计性能评估的基本理论 |
5.1.1 多属性决策理论 |
5.1.2 系统级评估流程 |
5.1.3 系统级评估模型 |
5.1.4 指标赋权方法 |
5.1.5 系统级评估方法 |
5.2 台址内EMC设计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指标体系架构 |
5.2.2 指标要素修正 |
5.2.3 指标归一量化处理 |
5.2.4 指标层指标确立 |
5.3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评估方法 |
5.3.1 理想点排序法 |
5.3.2 层次分析法 |
5.3.3 信息熵求权法 |
5.3.4 结合熵权法的AHP-TOPSIS综合评估方法 |
5.4 设计方案评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机箱面板设计思路浅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XI总线的某飞行器多通道信号模拟器研制[D]. 张逸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2]基于热机耦合分析的机箱冷板轻量化设计[D]. 白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融入热仿真分析模块的电脑机箱设计[D]. 但鹏.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FPGA的长时间序列信号发生器设计[D]. 张羽圣.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5]便携式外系统等效器设计[D]. 郭兆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超宽带微波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研制[D]. 李富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上位机软件设计[D]. 付希涵.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某信息处理机测控台的设计[D]. 吕传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知识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研究[D]. 葛晓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10]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D]. 吴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