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系统退化特征及围封效应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森林培育
作者: 吕世海
导师: 卢欣石
关键词: 草地沙化,系统退化,多样性,围栏封育,土壤种子库,呼伦贝尔
文献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草地沙质荒漠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与社会问题,也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草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切实掌握草地沙化成因、发生机制、生态过程以及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措施,本研究以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其环境脆弱性、干扰因素、植被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土壤沙化机制及植被恢复效应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 呼伦贝尔草地沙化成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形成于第四纪河湖相沉积沙的疏松土壤母质,为日后土壤风蚀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构成了草地风蚀沙化的自然营运力;而人为过度砍伐沙地林木资源、沙质草地长期超载放牧、资源利用不平衡以及乱垦、滥挖等不合理经济行为,又降低了沙化草地植被覆盖度,为草地风蚀沙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2) 草地沙化植被系统退化机制是一个物种数量逐渐减少、群落结构逐渐简单、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生境不断劣化和系统稳定性逐渐下降的过程。其中,植被生态型逐渐由中旱生向旱生、超旱生过渡,并最终被一年生植被替代;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呈明显递减规律,到严重沙化阶段,草群高度、盖度、生物量与典型草原相比,下降幅度分别达到56.6%、80.8%和74.2%;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性分别降低76.4%、56.7%和32.0%;而群落β多样性增长14.6倍,特别是多年生物种群聚度降低和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的下降,表明草地沙化,植被发生逆行演替。 (3) 草地沙化是一个植被、土壤与环境全面退化的过程。首先,植被退化,增大了地表裸露度,风蚀与风选作用加强,使土壤质地粗化、容重增加,持水性能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严重沙化草地0~30cm土层物理性粘粒分别比典型草原和固定沙化草地低97.8%和94.6%,而容重增大0.228g/cm~2和0.202g/cm~2,饱和持水量下降37.9%和28.2%;其次,有机质、全N及有效P等土壤养分含量也逐渐衰竭,并与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关系,表明植被退化是土壤养分含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因素,也是诱发土壤生态退化的前提。 (4) 草地沙化,土壤生物类群及数量逐渐减少,生物活性逐渐下降。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与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地表枯落物量及土壤有机质、水分含量呈显著线性关系,表明土壤生物对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共存性,土壤生物群落的消退是植被与土壤共同退化的协同反应,而土壤酶含量的降低表明草地沙化土壤生化活性减弱,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受阻。 (5) 围栏封育是沙化草地植被自然恢复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之一。围栏封育,干扰源消除,群落逐渐由不稳定的一年生植被向次稳定的灌丛化植被和相对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草地沙化生态系统退化研究进展
1.3.1 草地沙化的部分概念内涵
1.3.2 环境要素变化对草地沙化的影响
1.3.3 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对草地沙化的影响
1.3.4 土壤生物因素对草地沙化的响应机制
1.3.5 植被演替对草地沙化的响应
1.3.6 草地沙化土壤种子库的变化
1.4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现状
1.4.1 恢复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内涵
1.4.2 恢复生态学研究历史与进展
1.4.3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1.5 对主要存在问题的认识
1.5.1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的系统性认识
1.5.2 沙化草地植被系统动态演替规律认识
1.5.3 草地沙化土壤生态系统退化机制的认识
1.5.4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工程的认识
1.5.5 沙化草地利用与管理模式的认识
1.6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及其脆弱性分析
2.1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
2.2 研究区域环境脆弱性分析
2.2.1 自然环境条件的脆弱性
2.2.2 经济环境的脆弱性
2.2.3 社会环境的脆弱性
2.2.4 其它脆弱因素
2.3 小结
3 沙化草地系统退化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材料和方法
3.2.1 沙化草地划分标准的确立
3.2.2 试验区自然概况
3.2.3 研究方法
3.2.3.1 样带的设置
3.2.3.2 实验方案与步骤
3.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草地沙化植被系统群落结构退化特征
3.3.1.1 群落物种组成变化
3.3.1.2 群落结构变化
3.3.2 草地沙化群落物种多样性退化特征
3.3.2.1 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
3.3.2.2 群落β多样性的变化
3.3.3 草地沙化植被系统优势种群生态位变化
3.3.3.1 生态位理论
3.3.3.2 草地沙化种群生态位宽度变化
3.3.3.3 草地沙化种群生态位重叠变化
3.3.4 草地沙化土壤物理性状退化特征
3.3.4.1 土壤机械组成变化
3.3.4.2 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持水性演变
3.3.4.3 土壤水分含量时空演变
3.3.4.4 土壤水分与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3.3.5 草地沙化土壤养分含量退化特征
3.3.5.1 土壤养分含量退化特征
3.3.5.2 土壤养分含量与地上植被的关系
3.3.6 草地沙化土壤生物活性退化特征
3.3.6.1 土壤微生物群落退化特征
3.3.6.2 土壤动物群落退化特征
3.3.6.3 土壤酶活性演变特征
3.4 小结
4 沙化草地围封改良效应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
4.2.2 研究方法
4.2.2.1 样地的选择
4.2.2.2 实验方案及步骤
4.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围栏封育对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1.1 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生态型的影响
4.3.1.2 对群落景观结构的影响
4.3.2 围栏封育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3.2.1 群落物种多样性
4.3.2.2 群落相似性
4.3.3 围栏封育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3.3.1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
4.3.3.2 土壤有机质及N、P变化
4.3.4 围栏封育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4.3.5 不同围封年限土壤种子库贮量及多样性变化
4.3.5.1 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及种子贮藏量变化
4.3.5.2 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变化
4.3.6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
4.4 小结
5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讨论
5.3 建议
5.4 本研究的特色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与导师简介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2
参考文献
- [1].天山北坡中段草地多样性研究[D]. 冯缨.新疆农业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不同放牧压草原休牧后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变化的研究[D]. 刘忠宽.中国农业大学2004
- [2].科尔沁沙地疏林草原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 李钢铁.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 [3].基于RS与GIS的内蒙古正蓝旗草原沙化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D]. 吕子君.北京林业大学2005
- [4].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及其动态模拟[D]. 于遵波.中国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