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侧抑制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基于生物侧抑制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侧抑制机制存在于生物神经系统中,是神经系统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之一,能够运用在图像处理的各个方面,使得处理结果图更符合“人眼”的视觉效果。基于生物生理特性,研究者们提出很多神经网络模型。本文将从侧抑制机制出发,探讨研究基于视觉系统的侧抑制构成的神经网络模型。首先,研究基于生物视觉系统提出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PCNN运用于图像处理是一种单层二维的局部连接网络,神经元与像素点一一对应。本文对PCNN进行参数讨论,并将其运用于图像分割、图像增强、边缘检测;与传统方法比较优劣,基于生物视觉系统的模型用于图像处理具有运行速度较快、结果比较自然、灰度表现力好、且能够很好地提取图像中的信息等特点。其次,对生物侧抑制模型进行分类并讨论,针对侧抑制模型运用于图像处理方面的缺陷提出两种新的方法:一种是加入可能性度量因子;一种是与自适应滤波相结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方法的可行性。接着针对PCNN在图像处理方面的缺陷,给出一种新的模型,即侧抑制机制与PCNN相结合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所得的结果比单纯PCNN仿真结果轮廓线条更加明确,图像具有更好的连通性。最后,给出一种基于点火(Integrate-and-Fire,IF)的侧抑制机制神经网络群用于位置跟踪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迭代训练算法PITS(Progressive interactive training scheme,PITS)算法进行参数学习,利用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er,IC)储存每次训练结果,在保证收敛的情况下,比较跟踪结果的误差函数给出权值调整公式进行自学习。运用H-H简化的模型在模拟侧抑制机制的同时实现位置跟踪,新的学习算法提高了跟踪精度和速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侧抑制机制
  • 1.1.1 鲎复眼的实验
  • 1.1.2 侧抑制机制
  • 1.1.3 侧抑制模型
  • 1.1.4 侧抑制的功能
  • 1.1.5 侧抑制机制研究背景和现状
  • 1.2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
  • 1.2.1 PCNN 的应用范围
  • 1.2.2 PCNN 研究背景和现状
  • 1.3 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 PCNN 图像处理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及简化模型分析
  • 2.1.2 PCNN 几个特性分析
  • 2.2 图像分割
  • 2.2.1 图像分割的定义
  • 2.2.2 PCNN 与传统图像分割方法的对比
  • 2.3 图像增强
  • 2.3.1 PCNN 在图像增强方面的应用
  • 2.3.2 常规图像增强方法
  • 2.3.3 仿真实验与讨论
  • 2.4 边缘检测
  • 2.4.1 PCNN 边缘检测原理
  • 2.4.2 基于 PCNN 模型边缘检测的步骤
  • 2.4.3 仿真实验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侧抑制机制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侧抑制的模型及作用
  • 3.2.1 侧抑制网络的作用
  • 3.2.2 侧抑制网络模型
  • 3.2.3 侧抑制网络的数学模型
  • 3.3 侧抑制机制运用于图像处理
  • 3.3.1 基于非循环侧抑制网络的图像增强
  • 3.3.2 构造可能性度量因子的改进模型
  • 3.3.3 仿真实验
  • 3.3.4 侧抑制与自适应滤波相结合模型
  • 3.3.5 仿真实验
  • 3.4 侧抑制与PCNN 相结合应用于图像处理
  • 3.4.1 侧抑制与PCNN 结合的数学模型
  • 3.4.2 基于点火频率的图像分割方法
  • 3.4.3 仿真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F 模型神经网络群位置跟踪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神经网络群
  • 4.2.1 大脑皮层柱功能的柱状结构
  • 4.2.2 神经网络群结构
  • 4.3 IF 神经元模型
  • 4.3.1 尖峰神经元
  • 4.3.2 尖峰神经元模型
  • 4.3.3 点火结果的影响因素
  • 4.3.4 动态阈值
  • 4.3.5 基于H-H 方程简化的模型
  • 4.4 基于PITS 学习的位置跟踪
  • 4.4.1 PITS 学习算法
  • 4.4.2 基于柱体点火概率的跟踪方法
  • 4.5 仿真实验
  • 4.5.1 实验仿真平台
  • 4.5.2 性能指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本文结论与成果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量子侧抑制强化竞争算法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5(06)
    • [2].结合侧抑制机制的自动编码器训练新算法[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5(09)
    • [3].汉字识别侧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 2008(01)
    • [4].糖尿病患者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对侧抑制现象的临床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07)
    • [5].正常女青年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对侧抑制效应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 2010(12)
    • [6].基于人眼侧抑制机制的自动色彩均衡化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13(01)
    • [7].基于连接自组织发育的稀疏跨越-侧抑制神经网络设计[J]. 自动化学报 2019(04)
    • [8].基于视觉侧抑制机理的强鲁棒性图像分割方法[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9].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04)
    • [10].结合对比度适应与侧抑制信息关联的轮廓检测方法[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8(05)
    • [11].基于侧抑制竞争的航空遥感影像配准算法(英文)[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8(S1)
    • [12].纹状体中等多棘神经元侧抑制效应与基底神经节运动功能调控[J]. 生理科学进展 2019(01)
    • [13].论舒展之美[J]. 美与时代(上) 2013(04)
    • [14].一种基于皮层柱侧抑制机制的神经网络群[J]. 信息与控制 2008(04)
    • [15].基于演算侧抑制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03)
    • [16].用于声呐图像处理的侧抑制模型改进算法[J]. 声学技术 2016(06)
    • [17].反应与刺激冲突的脑机制差异:来自ERP研究的证据[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05)
    • [18].肾上腺静脉采血中对侧抑制指数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的意义[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9(03)
    • [19].基于侧抑制原理的局部分数阶微分图像增强[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3(08)
    • [20].知觉负载影响注意选择和冲突解决的系列效应[J]. 心理学报 2014(09)
    • [21].跨越—侧抑制神经网络序列学习BOD特征建模[J]. 信息与控制 2015(05)
    • [22].基于视觉侧抑制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研究[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23].一种基于IF模型侧抑制神经网络群的PITS学习算法[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 [24].基于听觉原理的谐波频率自动提取方法[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7(06)
    • [25].自闭症患儿的听功能及其传出神经功能评估[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02)
    • [26].基于部分重设的侧抑制神经网络及其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J]. 控制与决策 2012(03)
    • [27].跨越-侧抑制神经网络分析及其应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4(07)
    • [28].一种简化的整合-激发模型分析[J]. 计算机仿真 2009(08)
    • [29].人耳听觉模型及EMD在转子轴心轨迹提纯中的应用[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0(06)
    • [30].基于仿生系统的双视角运动目标检测方法[J]. 电子设计工程 2016(11)

    标签:;  ;  ;  ;  ;  

    基于生物侧抑制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