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腱膜挛缩论文-穆巴拉克·伊力哈木,张英爽,陈璐,张新宇,樊东升

掌腱膜挛缩论文-穆巴拉克·伊力哈木,张英爽,陈璐,张新宇,樊东升

导读:本文包含了掌腱膜挛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掌腱膜挛缩症,右前臂,周围神经

掌腱膜挛缩论文文献综述

穆巴拉克·伊力哈木,张英爽,陈璐,张新宇,樊东升[1](2019)在《伴周围神经及肌肉受累的掌腱膜挛缩症一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24岁,因"右手无力僵硬1.5年,左手无力僵硬2个月"于2018年10月11日入院。2017年前出现右手无力伴握拳时右腕关节僵硬,半年后出现右手伸、屈指及握拳困难。2018年初出现右前臂肌肉发紧发硬,近2个月出现左手伸、屈指困难,伴左腕部肌肉发紧发硬,双手尺侧重于桡侧。既往体健且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双手皮肤发紧发亮,肌腱僵硬,右前臂远端肌肉僵硬,双手不同程度伸指、屈指、分指、并指无力,尺侧重于桡侧,右侧稍重于左侧。双侧肱二头肌反射(+)。患者双手外观见图1。(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马宁忆,孙琳,郑媛媛,王桂侠[2](2019)在《糖尿病合并掌腱膜挛缩症1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于2016年9月18日入我院治疗。10年前空腹血糖为7.8mmol/L。8年前体检,空腹血糖为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3.5mmol/L。曾在我院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DM)",给予优泌林30R治疗(具体剂量未知),血糖控制不佳,此次为进一步控制血糖入院。病程中无手足麻木,无四肢关节肿痛,无发热及肌痛。此前否认创伤史,吸烟史,饮酒史,类风湿病的病史,癫痫病史,掌腱膜挛缩症家族史。查体:左手中指和无名指挛缩畸形。可见月牙状凹陷,(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03期)

邵薇[3](2019)在《高频超声在掌腱膜挛缩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在掌腱膜挛缩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明确所有患者均需行掌腱膜挛缩症手术治疗,术前使用高频超声对其挛缩范围进行检查,分析患者挛缩与周围组织神经、血管、肌腱的关系,对比高频超声检查与术中诊断的结果。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发现,其中26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中掌腱膜为低回声,相比于健侧更加厚,而患侧掌腱膜的回声较低,挛曲变厚,动态观察中发现其与皮肤、腱鞘有紧密的连接,却与肌腱组织的无粘连情况发生;其余的6例患者在其指掌侧出现神经、动脉血管形状呈迂曲,指体可能已坏死,需行游离植皮术治疗。而且,术中的诊断结果符合掌腱膜挛缩症病理,与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在掌腱膜挛缩症患者术前使用高频超声进行检查,可详细了解到其掌腱膜挛缩与神经、血管以及肌腱的关系,与术中诊断结果相一致,对手术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08期)

滕松龄,陈兵,李崇杰[4](2019)在《邻指皮瓣联合“Z”字成形术治疗严重屈曲畸形的掌腱膜挛缩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邻指皮瓣联合"Z"字成形术修复严重屈曲畸形的Ⅲ期以上掌腱膜挛缩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9月-2017年12月,对8例Ⅲ期以上严重屈曲畸形的掌腱膜挛缩症患者,通过设计连续的"Z"字皮瓣联合邻指皮瓣,切除挛缩掌腱膜,保留神经血管束,皮瓣交叉转移后修复缺损创面,邻指皮瓣供区行游离皮肤移植。结果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0~48个月,无一例复发,皮瓣质地及外形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手运动功能优7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邻指皮瓣联合"Z"字成形术修复严重屈曲畸形的掌腱膜挛缩症,术后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严重屈曲畸形掌腱膜挛缩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实用手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李强,刘新权,冷元曦,周雄,支乐[5](2018)在《手术切除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掌腱膜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11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采用手部挛缩带为中轴线设计锯齿状连续"Z"型切口,形成连续"Z"字形皮瓣,彻底切除病变掌腱膜后通过连续"Z"型皮瓣改型修复创面,不需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就能闭合创口。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3~36(平均13)个月,手指功能明显改善,屈伸活动基本正常,皮肤无明显挛缩及瘢痕增生,感觉无异常。结论手术切除病变掌腱膜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Ⅲ期和Ⅳ期掌腱膜挛缩,能完全彻底切除掌腱膜的同时不需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就能闭合创口,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手术创伤,避免了植皮和(或)转移皮瓣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愈合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8年19期)

陈旭辉,王西迅[6](2018)在《铍针经皮多节段切断术微创治疗掌腱膜挛缩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铍针经皮多节段切断微创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6例(25指),其中男11例,女5例;其中中指4指,环指12指,小指9指;双手发病2例,单手发病14例,其中左手8例,右手6例;年龄48~79岁,平均58.5岁。发病时间1~15年,平均5.5年。体力劳动12例,非体力劳动4例,均为汉族,均无掌腱膜挛缩症家族史,有烟酒嗜好者9例,有高血压病史者6例,有糖尿病史者3例。按照Meyerding分期:0期1例,Ⅰ期1例,Ⅱ期10例,Ⅲ期4例,Ⅳ期0例。结果:本组切口愈合时间7~14 d,平均10 d,其中3指切口皮肤在松解过程中开裂3~4 mm,术后予以换药后14 d均愈合,未出现皮肤坏死及伤口感染并发症。24指治疗后掌腱膜挛缩完全或基本解除,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直受限0°~10°,其中手指伸直功能恢复正常22指,伸直功能改善75%以上者2指,复发1指。根据Adam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掌腱膜挛缩症术后功能:优22指,良2指,差1例,患者均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应用铍针经皮多节段切断微创治疗掌腱膜挛缩症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8年06期)

韩梅,马秀清,宓士军[7](2017)在《高频超声在掌腱膜挛缩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对14例掌腱膜挛缩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行小针刀松解术,均取得良好效果,并深得临床信赖。资料与方法本组14例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在25-83岁,平均年龄59岁。期中12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左手和右手发病率基本均等,病变累及第3、4指者5例,第4指者4例,第3、4、5指者3例,第2、3、4指者2例,。发病部位均在掌指关节处至手指根部。(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7-12-08)

张治金,杨军,侯桥,刘龙飞[8](2016)在《掌腱膜挛缩症并环指脂肪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掌腱膜挛缩症是一种侵犯掌腱膜甚至手指筋膜,最终导致掌指及指间关节挛缩的进行性疾病。掌腱膜挛缩症多表现为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掌腱膜进行性屈曲挛缩,局部可触及串珠状、条索状结节[1]。本文就1例掌腱膜挛缩症并环指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男,72岁,以双侧环指屈曲畸形10年余,左环指肿物约8年入院。临床检查:右环指掌指关节及近侧(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戚建武,柴益铜,孙斌鸿,薛建波,刘林海[9](2016)在《大“Z”形切口掌腱膜挛缩切除术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个大"Z"形切口掌腱膜挛缩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DC)的效果。方法对26例(31侧)DC患者采用大"Z"形切口掌腱膜挛缩切除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1指出现一处切口下积血,经挤压引流后远期出现叁角皮瓣尖端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其余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2年,切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指体感觉正常,指间关节伸屈基本正常。末次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优25侧,良4侧,中2侧。结论采用大"Z"形切口行掌腱膜挛缩切除术,能完整切除挛缩掌腱膜,不影响皮瓣血运,无需植皮,术后瘢痕小,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6年10期)

俞鹤松,李超光,郑自然[10](2016)在《掌腱膜完全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掌腱膜完全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45只手),根据手术方法将分为完全切除组与部分切除组。完全切除组患者采取显微镜下掌腱膜完全切除术,共17例患者(23只手);部分切除组患者采取显微镜下掌腱膜部分切除术,共15例患者(22只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均矫正挛缩畸形,病理证实均为纤维瘤。两组术后恢复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掌腱膜完全切除术具有效果好、恢复快及复发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6年04期)

掌腱膜挛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于2016年9月18日入我院治疗。10年前空腹血糖为7.8mmol/L。8年前体检,空腹血糖为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3.5mmol/L。曾在我院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DM)",给予优泌林30R治疗(具体剂量未知),血糖控制不佳,此次为进一步控制血糖入院。病程中无手足麻木,无四肢关节肿痛,无发热及肌痛。此前否认创伤史,吸烟史,饮酒史,类风湿病的病史,癫痫病史,掌腱膜挛缩症家族史。查体:左手中指和无名指挛缩畸形。可见月牙状凹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掌腱膜挛缩论文参考文献

[1].穆巴拉克·伊力哈木,张英爽,陈璐,张新宇,樊东升.伴周围神经及肌肉受累的掌腱膜挛缩症一例报告[J].北京医学.2019

[2].马宁忆,孙琳,郑媛媛,王桂侠.糖尿病合并掌腱膜挛缩症1例报道[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3].邵薇.高频超声在掌腱膜挛缩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

[4].滕松龄,陈兵,李崇杰.邻指皮瓣联合“Z”字成形术治疗严重屈曲畸形的掌腱膜挛缩症[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9

[5].李强,刘新权,冷元曦,周雄,支乐.手术切除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

[6].陈旭辉,王西迅.铍针经皮多节段切断术微创治疗掌腱膜挛缩症[J].中国骨伤.2018

[7].韩梅,马秀清,宓士军.高频超声在掌腱膜挛缩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7

[8].张治金,杨军,侯桥,刘龙飞.掌腱膜挛缩症并环指脂肪瘤1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9].戚建武,柴益铜,孙斌鸿,薛建波,刘林海.大“Z”形切口掌腱膜挛缩切除术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6

[10].俞鹤松,李超光,郑自然.掌腱膜完全切除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6

标签:;  ;  ;  

掌腱膜挛缩论文-穆巴拉克·伊力哈木,张英爽,陈璐,张新宇,樊东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