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伴随着经济实证研究的兴起,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上的广泛应用,很多金融领域定性研究开始转向定量研究。信用风险的量化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巴塞尔协议》。世界性大银行认识到:1992年英镑汇率危机、巴林银行倒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大事件的背后都是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管理不力或控制不当,缺乏有用的信用风险量化工具;它们还认识到: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如何快速提高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的最迫切问题。本文的创作基于如下三点目的:1.阐述在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原有的信用风险定性分析和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分析已经不适合银行自身发展。2.呼吁专家学者研究更适合我国银行的信用风险量化方案、模型,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从而增加银行的竞争力。3.向有关部门建议,加快法律建设、政策调整,为商业银行提供良好的环境。笔者采用对比法、实证法、借鉴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进行了研究。对比法,无论是信用风险理论,还是信用风险量化工具和方法,都采用了国外商业银行和国内商业银行对比的方法。采用此方法的一个突出的优势是,明显显现出其中一方的不足和缺陷。实例检验法(实证),在构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适用的模型后,用实例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采用此方法,能形象地说明模型的一些情况。本文结合运用CreditMetrics模型和KMV模型对单笔贷款和两笔贷款组合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信用风险量化和资本充足率的关系,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相应的风险计提和经济资本配置。借鉴法,本文不仅在研究过程中,借鉴了前人开发的一些主流模型的思路,而且在提出模型建设建议时,也极力鼓励借鉴法在建立数据库时的应用。笔者结合运用CreditMetrics和KMV思想精髓,设计了一个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框架,经过实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合理性、方便性。在建立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之前,端正风险管理者理念是基础,借鉴和学习是首选途径,政银企彻底分开是前提,提高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保障。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1.1 论文研究背景1.1.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研究的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研究现状1.2.2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研究现状1.3 本文研究内容1.4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5 本文创新之处第2章 信用风险相关理论与经典度量模型综述2.1 信用风险内涵与危害2.1.1 信用风险内涵2.1.2 信用风险的危害2.2 信用风险相关理论2.2.1 信用风险因子理论2.2.2 信用风险的VaR理论2.3 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2.3.1 传统信用风险评估方法2.3.2 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方法2.4 现代主流信用风险评估模型2.4.1 信用度量制模型2.4.2 信用风险附加模型2.4.3 基于组合理论的信用组合模型2.4.4 基于期权理论的KMV模型2.5 本章小结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3.1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3.1.1 我国商业银行特有的信用风险现状3.1.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原因分析3.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3.3 本章小结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分析与实证分析4.1 现代主流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可借鉴性分析4.1.1 综合评述现代四大主流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4.1.2 CreditMetrics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可借鉴性分析4.2 探索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的工具4.2.1 模型的构建4.2.2 基础参数的设计4.2.3 零售业务的处理4.2.4 贷款损失的预测4.3 信用风险决策支持系统4.3.1 系统功用简介4.3.2 构建系统的建议4.4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实证分析4.4.1 模型实证之案例基本情况4.4.2 基于模型的信用风险量化4.4.3 信用风险分析4.4.4 风险分析结论4.5 本章小结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应用对策5.1 改善我国经济环境5.2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管理系统5.2.1 学习和借鉴国际性银行实行的内部评级法5.2.2 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基础数据库5.3 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5.3.1 关于预期违约率的确定5.3.2 关于回收率的确定5.3.3 关于风险暴露的确定5.3.4 关于贷款组合相关系数的确定5.4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信用风险论文; 量化模型论文; 风险分析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