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根节神经元细胞表面Delta阿片受体表达与调控机制的研究

背根节神经元细胞表面Delta阿片受体表达与调控机制的研究

论文题目: 背根节神经元细胞表面Delta阿片受体表达与调控机制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神经生物学

作者: 徐贞仲

导师: 张旭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阿片受体,大致密芯囊泡,物质,持续分泌途径,可调节分泌途径,药理学伴娘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背根神经节是痛觉信息传递的第一站,其神经元细胞表面阿片受体的表达与调控对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以小鼠背根节神经元为研究对象,以细胞表面的Delta阿片受体(DOR)的调控为核心,通过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和药理学等方法研究了DOR在细胞表面的表达与调控机制。受体插入到细胞表面的途径可以分为两类:与刺激耦联的可调节分泌途径和与刺激无关的持续分泌途径。背根节小神经元中,Mu阿片受体通过持续分泌途径上膜,而大部分DOR与神经肽类物质共存于大致密芯囊泡中。我们发现细胞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胞内钙浓度升高,细胞发生胞吐,DOR插入到细胞膜表面,增加了膜表面受体总量,即DOR的上膜以依赖于钙浓度升高的方式受伤害性刺激的调控。我们进一步发现DOR进入可调节分泌途径依赖于P物质前体蛋白的表达,前速激肽原-A基因敲除导致刺激无法诱导DOR插入到细胞膜表面,而且DOR激动剂所诱发的大致密芯囊泡胞吐也大为减弱。此外,我们还发现可穿膜的DOR拮抗剂作为药理学伴娘可以增强DOR上膜,这一方式是通过持续分泌途径和可调节分泌途径中的DOR同时增加来实现的,且不依赖于细胞内钙浓度的升高。这些结果表明背根节神经元细胞表面DOR表达受多种因素调控,理解这些调控机理对于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和发展新的阿片类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伤害性刺激诱发背根节神经元钙依赖性胞吐和Delta阿片受体通过可调节分泌途径上膜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药理学伴娘调节背根节神经元细胞表面Delta阿片受体表达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Minireview:药理学伴娘

参考文献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目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8-29

参考文献

  • [1].δ阿片受体的表达和激活对谷氨酸转运蛋白EAAC1的调节[D]. 夏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
  • [2].孤啡肽及其类似物的构效关系及ORL1、NK1和阿片受体系统在痛觉调节中的相互关系[D]. 杨祺.兰州大学2006
  • [3].κ-阿片受体参与心肌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及阿片受体耐受机制的研究[D]. 周京军.第四军医大学2001
  • [4].激动δ-阿片受体对NaN3诱导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 朱敏.复旦大学2011
  • [5].α干扰素阿片样作用的分子机制[D]. 王云霞.第二军医大学2002
  • [6].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的心血管效应共享阿片受体信号转导途径机制[D]. 曹春梅.浙江大学2002
  • [7].κ-阿片肽受体参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王冠英.第四军医大学2001
  • [8].G蛋白偶联受体对GRK功能调控的研究[D]. 李家立.复旦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NR2A亚单位胞内C末端区对NMDA受体装配、运输以及表面表达的影响[D]. 郑婵颖.浙江大学2005
  • [2].背根节神经元中囊泡转运释放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其在外周神经损伤后可塑性的研究[D]. 孙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
  • [3].大鼠DRG神经元上G蛋白介导的受体内吞研究[D]. 王烈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 [4].海马神经元中的突触发育机制[D]. 吴蓓.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
  • [5].δ阿片受体的表达和激活对谷氨酸转运蛋白EAAC1的调节[D]. 夏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
  • [6].神经元电活动诱发的树突整合功能的可塑性及其时空特异性[D]. 徐宁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
  • [7].两种新型钠通道的分子克隆与比较药理学研究[D]. 左小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 [8].心肌损伤与修复的基础研究[D]. 张发宝.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 [9].新合成阿片受体配基的药理特性之研究[D]. 胡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
  • [10].μ-阿片受体外周部位镇痛机理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D]. 袁红斌.第二军医大学2006

标签:;  ;  ;  ;  ;  ;  ;  

背根节神经元细胞表面Delta阿片受体表达与调控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