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认识农村基层治理的结果,还是治理过程的规律,我们都要把目光转向农村的文本背景,分析农村政治发展的具体障碍.在农村,动员与参与,接纳与成就感,反抗与依赖等不同的现象表明,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使农村基层成为实现农村发展的平台?农村的发展既有赖于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市场的巨手拉动,同时也离不开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农村非政府组织的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的独特作用是政府和市场不能替代的。农村非政府组织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修复机制和支持系统,是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可以借助的另一只手。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基层政府在机构改革中规模精简、财力受限,直接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力不从心,国家支农建设的大量资金、项目缺乏能够相应承接的自治组织。本文主要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公共性问题,按照“RNGO的基本理论—RNGO的兴起与发展—RNGO公共性基础—RNGO公共性释放障碍—RNGO参与基层管理路径”这个总体研究思路来进行的,把非政府组织与“三农”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性释放的途径,开拓了研究“三农”问题的新视角。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导论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1.1.3 选题及研究意义1.2 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框架1.2.1 研究方法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1.2.3 论文的创新之处1.3 研究的理论基础1.3.1 非政府组织的理论1.3.2 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的基本理论1.3.3 新农村建设理论1.3.4 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理论2 中国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兴起2.1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兴起2.1.1 改革前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2.1.2 改革后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再建2.2 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必然性2.2.1 提高农民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2.2.2 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需要2.2.3 实现农民平等国民待遇的需要2.3 中国当代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前景3 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性释放基础3.1 重塑公共领域3.1.1 公共领域的含义3.1.2 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领域架构3.2 供给公共产品3.2.1 公共产品的含义3.2.2 农村公共产品的构成3.2.3 非政府组织:参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3.3 表达公共利益3.3.1 公共性:公共利益的基础3.3.2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基础3.4 延伸公共空间3.4.1 农村公共空间的内涵3.4.2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空间的治理4 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性释放困境4.1 外部环境制约农村非政府组织进入基层公共领域4.1.1 农村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尚未理顺4.1.2 基层政权与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冲突4.1.3 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支持4.2 农村非政府组织经济资本不足,公共产品供给受限4.2.1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缺乏稳定的利益目标诱导4.2.2 筹备资金的能力不足,公共产品供给缺少足够资金支持4.3 农村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有效表达利益需求4.3.1 农村非政府组织能力缺失4.3.2 农村非政府组织人才匮乏4.4 非政府组织治理绩效低下,公共空间拓展不足4.4.1 中国的农村非政府组织缺乏自己的理论4.4.2 缺乏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机制5 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性释放路径5.1 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农村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空间5.1.1 政府正确定位5.1.2 政府对第三部门组织恰当的规制5.2 加强政府扶持,营造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性释放的外部环境5.2.1 加大资金扶持5.2.2 给与政策优惠5.2.3 进行教育和技术上的帮助5.3 加快法治建设,为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性释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5.3.1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5.3.2 出台农村非政府组织内部员工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政策5.4 重视自身建设,在提升农村非政府组织能力中释放公共性5.4.1 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5.4.2 提升自身管理能力5.4.3 建立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5.5 加强合作,在与基层政权合作中释放公共性5.5.1 加强与基层政权组织合作5.5.2 完善社会监督6 结语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农村社会论文; 非政府组织论文; 公共性论文; 释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