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基于双拟测交(two-way pseudo-testcross)策略构建了响叶杨(P. adenopoda)×银白杨(P. alba)两亲本的遗传图谱。母本响叶杨图谱包括122个标记(116个SSR和6个SRAP),31个连锁群。连锁群图距从2.1 cM153.7 cM,共1857cM;平均每个连锁群长度59.90 cM;标记间距平均15.22cM。父本银白杨153个标记(143个SSR和10个SRAP),35个连锁群。连锁群图距从4.2cM257.4cM,共2273.1 cM ;平均每个连锁群长度64.95cM;标记间距平均14.86cM。根据寻找到的毛果杨参照图的同源标记,在毛果杨19个连锁群上共发现了181个与响叶杨和银白杨两遗传图谱同源的SSR标记。银白杨和响叶杨两图谱于参照图之间具有较好的同线性(Synteny)。银白杨图谱中127个同源标记中有90个具有同线性,占70.87%;而响叶杨图谱中107个同源标记中有71个具有同线性,占66.36%。同时,两图谱与参照图同源连锁群之间具有较好的共线性(co-linearity)。两亲本图谱90和71个同源标记中分别有78和63个具有共线性,各占88.73%和88.63%。根据银白杨和响叶杨图谱与毛果杨参照图上的同源标记把银白杨遗传图谱35个连锁群和响叶杨遗传图谱的31个连锁群分别组成了17和16个主要的连锁群。将构建的响叶杨和银白杨图谱与本实验室张博博士构建美洲黑杨和欧美杨的遗传连锁图谱进行比较,4张图谱共有42个相同的SSR标记。本研究将响叶杨和银白杨(白杨派)、美洲黑杨和欧美杨(黑杨派)的图谱和毛果杨(青杨派)参照图进行比较。在5份图谱共发现345个相同的标记,其中有19个标记出现在4张图谱的同源连锁群上;93个同源标记出现在3张图谱的同源连锁群上;178个同源标记只出现在2张图谱的同源连锁群上;有52个标记出现在不同连锁群上。标记间的顺序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保守的。所有图谱中连锁群I是最大连锁群,所拥有的同源标记最多(28个)。白杨派中响叶杨图谱的ADⅨ、ADⅫ及ADⅩⅧ和银白杨图谱的ALⅫ及ALⅩⅨ连锁群上都没有同源连锁群,黑杨派中只有欧美杨E17连锁群没有同源连锁群。利用图谱定位了16个与树高相关的QTLs和2个与春季萌芽时间相关的QTLs。16树高QTLs解释表型变异范围是5.83%~36.78%。并初步揭示QTLs位点在杨树生长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过程。2个与春季萌芽时间相关的QTLs共解释表型变异的17.64%。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速生银白杨栽培技术的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9)
- [2].银白杨栽培技术及园林应用[J]. 现代农村科技 2013(14)
- [3].银白杨的栽培与管护[J]. 现代农村科技 2013(01)
- [4].银白杨无性繁殖育苗试验技术推广应用[J]. 热带农业工程 2019(03)
- [5].基本培养基和激素浓度对银白杨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高原农业 2018(04)
- [6].IAA不同处理方法对西藏不同地区银白杨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J]. 高原农业 2018(04)
- [7].花园[J]. 今日中学生 2015(35)
- [8].ABT 2号生根粉对西藏不同地区银白杨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J]. 种子 2019(03)
- [9].银白杨×白榆亲子核型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4)
- [10].温度变化下银白杨叶片中线粒体呼吸对光合作用和异戊二烯释放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2012(10)
- [11].银白杨扦插育苗技术[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02)
- [12].银白杨与84K杨、毛白杨杂交及苗期测定[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1)
- [13].银白杨×马氏杨杂交子代及亲本的AFLP分析[J]. 辽宁林业科技 2019(04)
- [14].新疆额河流域两种野生杨树萌蘖苗叶片的气体交换特性[J]. 林业科学 2009(06)
- [15].锡伯渡的秋天[J]. 新疆人文地理 2013(06)
- [16].银中杨硬枝扦插繁育技术[J]. 绿色科技 2017(07)
- [17].林场银×新杨良种与亲本生长特性[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4)
- [18].西藏银白杨嫩枝扦插试验[J]. 西藏科技 2012(04)
- [19].白杨新杂种田间溃疡病抗性调查[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3)
- [20].银白杨不定芽诱导与增殖分化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0(01)
- [21].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白杨派植物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15(02)
- [22].新疆库尔勒地区银白杨扦插繁殖管理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05)
- [23].额尔齐斯河流域银白杨克隆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3(04)
- [24].利用不同作图软件构建响叶杨×银白杨遗传图谱[J]. 林业科学 2010(07)
- [25].银白杨下胚轴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6].杨树基因组SRAP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林业科技开发 2009(02)
- [27].银白杨×N001杨杂交子代及亲本的AFLP分析[J]. 湖南林业科技 2019(03)
- [28].破解银中杨扦插生根难的几项技术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 2017(05)
- [29].银白杨×新疆杨杂种无性系生长特性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6)
- [30].银白杨组织培养生根条件影响因子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