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特征的教学资源收集和组织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知识特征的教学资源收集和组织的研究与实现

论文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教育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互联网进行个性化教学的网络学习方式对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规范化、独立性、资源组织以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共享度和重用性等方面。 本课题旨在设计一个基于知识特征的教学资源收集器,采用基于知识的方法来对海量增长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组织。本文通过对本体论的研究,用本原、规范的规则与关系来抽象和概括学科知识,并采用概念网模型来表示知识。该模型以面向对象的观点把概念封装为一个具有名称、同义词集、属性集和规则集的复杂对象体,概念之间通过关联和事件构成概念网络模型。该模型既能描述学科知识点及知识结构,又可以动态的表示知识的多种分类,为教学资源的组织和学习内容的构建提供知识基础。 本文利用该领域知识概念网模型,通过分析特征术语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概念匹配,实现文本资源知识特征的自动获取、描述和归类。课题采用了学习对象的思想,利用元数据来描述教学资源,并对资源的内容属性进行元数据标引。利用知识网络对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利用,可实现教学资源在多种学习情境下的重用和个性化的学习页面的自动生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面临的问题
  • 1.1.2 对教学资源的新要求
  • 1.2 相关研究
  • 1.2.1 教学资源的标准建设
  • 1.2.2 教学资源可重用技术的研究
  • 1.2.3 知识组织的研究
  • 1.2.4 支持个性化学习建构的知识模型研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小结
  • 第二章 教学资源的知识模型研究
  • 2.1 教学资源的知识本体
  • 2.1.1 本体论的引入
  • 2.1.2 现有的教学资源元数据分析
  • 2.1.3 领域知识概念网模型的提出
  • 2.1.4 教学资源的知识本体分析
  • 2.2 教学资源知识本体获取的构想
  • 2.2.1 资源的知识表示与领域知识概念网的关系
  • 2.2.2 教学资源知识本体的获取策略
  • 2.3 小结
  • 第三章 教学资源知识本体的获取算法
  • 3.1 特征词的获取和处理
  • 3.1.1 资源特征词的获取
  • 3.1.2 文本结构分析
  • 3.1.3 特征词的分析
  • 3.2 特征词关系的分析
  • 3.2.1 特征结构的提出
  • 3.2.2 特征结构的分析
  • 3.2.3 概念关系的分析
  • 3.3 概念匹配
  • 3.3.1 匹配算法
  • 3.3.2 概念匹配的评价
  • 3.3.3 置信度的计算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教学资源收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介绍
  • 4.1.1 功能需求分析
  • 4.1.2 系统架构
  • 4.1.3 开发平台与运行环境
  • 4.2 教学资源收集器的设计方案
  • 4.2.1 录入方案
  • 4.2.2 教学资源元数据描述框架
  • 4.2.3 教学资源的存取方案
  • 4.2.4 教学资源的挂靠策略
  • 4.3 数据库层实现
  • 4.3.1 数据访问技术
  • 4.3.2 数据库设计
  • 4.4 系统功能层实现
  • 4.4.1 教学资源收集模块
  • 4.4.2 教学资源挂靠模块
  • 4.4.3 教学资源管理模块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及研究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作品到行动:当代艺术本体论的冒险[J].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3)
    • [2].论卢卡奇对马克思社会本体论的重构[J]. 河西学院学报 2020(04)
    • [3].试析社会本体论多元主义转向[J]. 天津社会科学 2020(04)
    • [4].马克思现实性概念的本体论意蕴——现实的“劳动——经济——实践”结构[J]. 江海学刊 2017(06)
    • [5].集体行动者与能动性——集体本体论的两个核心概念[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2)
    • [6].本体论证明与语言的实际性——梅亚苏《有限性之后》的拓展诠释[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05)
    • [7].休谟道德哲学的本体论失陷[J]. 西部学刊 2017(03)
    • [8].马克思哲学的生命本体论及其当代启示[J]. 江汉论坛 2017(09)
    • [9].浅谈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山水画本体论[J]. 信息化建设 2016(01)
    • [10].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卢卡奇的坚持与放弃[J]. 才智 2016(20)
    • [11].存在论对知识型本体论的超越:基于雅斯贝斯的视角[J]. 甘肃理论学刊 2016(03)
    • [12].存在概念与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J]. 哲学分析 2015(01)
    • [13].论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理论贡献[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5(02)
    • [14].萨特的希望本体论分析[J].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20(01)
    • [15].批判性重建马克思本体论的典范之作——评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6(01)
    • [16].教育叙事研究本体论假设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7)
    • [17].公共领域、公共性与公共艺术本体论[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11)
    • [18].解释排斥与事件的本体论[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01)
    • [19].浅谈怀特海过程哲学中的本体论原理[J].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7(13)
    • [20].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 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J]. 理论建设 2017(03)
    • [21].本体论证明下的意识位置难题分析——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2].从艺术本体论的视角浅析当代数字插画艺术[J]. 艺术科技 2016(09)
    • [23].生存困境与情感救赎——李泽厚“情本体论”探析[J]. 中国文学研究 2015(01)
    • [24].马克思如何理解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J]. 世界宗教研究 2014(02)
    • [25].从朱熹到王阳明:宋明儒学本体论的转向及其基本路径[J]. 哲学研究 2015(02)
    • [26].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21)
    • [27].舞蹈本体论观《重》之三部曲[J]. 同行 2016(13)
    • [28].论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及其现实意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31)
    • [29].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新论[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30].传统本体论批判与艺术本体论追问[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标签:;  ;  ;  ;  ;  

    基于知识特征的教学资源收集和组织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