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说自古有之,著名诗人白居易、杨万里、辛弃疾等都写了不少关于儿童及儿童生活的诗歌,其中虽然不乏精美篇章,但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最早在西方国家出现,丹麦、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等都涌现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进入繁荣发展期。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儿童及儿童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得不到重视,因此儿童文学出现较迟,有史可考的专为孩子们创作的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戏剧等直到晚清才开始陆续问世。直到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儿童文学才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登上文坛。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20年代初创作的童话集《稻草人》,鲁迅评价它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开辟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此后,又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冰心的《寄小读者》,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陈伯吹的《阿丽思小姐》、严文井的《四季的风》等,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受此影响,安徽的儿童文学也有了长足进步,贡献者是安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先平,他是因为深感儿童身心的渴望,而自觉地投向儿童文学创作的。他的作品较以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明确地以大自然为关怀对象,伴随着儿童的活动足迹,以宏大的视野来展现人与大自然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其创作是随着他对祖国高原、峡谷、森林和草地等探索足迹的深入而得以拓展和深化的。刘先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儿童文学作品,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九部作品,对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结合刘先平的创作理念,分析其作品的构成,揭示其作品的精神旨归和美学意义,进而归纳出作品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及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价值。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讲述儿童文学兴起的原因、发展和现状,以及刘先平作品涵盖的范围、意义和价值。第二章主要描述自然世界和人类活动。刘先平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从来都不乏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者:王陵阳、陈炳岐、赵青河、胡蜀锦……,在残酷现实的打压下,他们不改其志,依然对大自然进行执着的探索。人性问题是个古老的话题,人性的善恶往往可以在自然世界中通过一系列的人和事得到充分的展现,这就会引发对人的赞扬与批评,也会引发对动植物顽强生命力的礼赞和思索。在刘先平的儿童世界里,成长最快的就是那些孩子们,在科学工作者们的带领和帮助下,他们的自然保护意识迅速增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科学世界。第三章讲述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天人合一是生态伦理的传统,“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人类文明越是向前发展,这种观念便越是走向世界,“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在文学创作中,逐步成为文学家们的一种追求。但由于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大自然遭到严重的破坏,天和人已经越离越远,人们急需找寻逐渐失落的双重家园: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找回这双重家园,天和人才能统一,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的不断向前发展。第四章讲述刘先平儿童作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他的作品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儿童文学健康发展的新方向,无疑,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主要从建构全新的艺术空间、实现儿童文学的国际对话、儿童文学是贴近大自然的文学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刘先平作品的美学意义。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是对刘先平及其作品进行总的概括。刘先平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时代使命感和探索、创造的激情,会引发人们对儿童文学的日益关注,也可能引发我国新世纪儿童文学创作的热潮,相信会有更多的作家投入到儿童文学创作中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J]. 广西社会科学 2019(11)
- [2].“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探微——基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生态美术和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关系的融合发展——析《永恒的原乡:中国当代生态美术研究》[J]. 环境保护 2020(08)
- [4].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03)
- [5].反思生命教育正当时[J]. 中国德育 2020(09)
- [6].疫情敲响人与自然关系警钟[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7].人与自然和解的生态反思[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8].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9].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历史性[J]. 贺州学院学报 2020(02)
- [10].反思资本逻辑下人与自然的关系[J]. 贺州学院学报 2020(02)
- [11].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研究[J]. 理论与评论 2020(03)
- [12].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如何共生的实践之解[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3].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建构论及其启示[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4].本然、实然与应然——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理路[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4)
- [15].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解”思想对新时代建设美丽西部的启示[J]. 喀什大学学报 2020(04)
- [16].马克思生态思想对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J]. 现代交际 2020(18)
- [17].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基于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研究[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20(05)
- [1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础[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 2018(12)
- [19].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设壮美广西[J]. 当代广西 2019(03)
- [20].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J]. 新湘评论 2019(01)
- [21].人与自然和谐[J]. 绿色中国 2018(18)
- [22].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学基础[J]. 大众文艺 2019(06)
- [23].哲学视域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兼论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双重自由的价值目标[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04)
- [24].身份、态度与心理:人与自然和解的主体向度[J]. 理论与现代化 2019(03)
- [25].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3)
- [26].人类文明发展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J]. 实事求是 2019(03)
- [27].《人与自然》[J]. 大众文艺 2019(14)
- [2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
- [29].新时代 新矛盾 新理念 新路径——兼论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7)
- [30].美好生活的绿色承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