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婆婆纳论文-谢翠容,汤林彬,刘茗枫,戴璨

波斯婆婆纳论文-谢翠容,汤林彬,刘茗枫,戴璨

导读:本文包含了波斯婆婆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性繁殖,传粉,有性繁殖,波斯婆婆纳

波斯婆婆纳论文文献综述

谢翠容,汤林彬,刘茗枫,戴璨[1](2016)在《波斯婆婆纳的繁殖能力及其入侵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入侵植物是近年来生态关注的热点。成功入侵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能力通常呈现特殊性和优势性。探究其繁殖特征,对于应对与管理植物入侵问题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意义。以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为对象,多方面研究其繁殖能力,以期探究波斯婆婆纳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成为全球广泛入侵杂草的原因。进行了波斯婆婆纳开花与传粉机制的观察实验;对波斯婆婆纳自然种群的生长密度和植株构建进行调查;并通过自然传粉和人工授粉实验比较花、茎长、果实的差异,通过同质园移栽和生长实验对波斯婆婆纳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能力进行量化和评价。结果表明,波斯婆婆纳的有性繁殖依赖于昆虫传粉,自交亲和;在自然环境、人工自花授粉和补充授粉3种方式下均有较高的座果率和结实率;种子萌发迅速,萌发率达70%,表明其有较强的有性繁殖能力。同时,波斯婆婆纳的营养生长密度大,匍匐茎发达,平均每个植株能产生8条左右的直立茎。波斯婆婆纳移栽实验的存活率达到83%,且茎长在40天平均增长6.5 cm,说明其具有较强的生长和无性繁殖能力。波斯婆婆纳的营养生长和有性繁殖之间有着极强的相关性。波斯婆婆纳繁殖能力强,环境限制因子少,为其成功地大范围扩张而成为全球广泛入侵杂草提供了重要条件。(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李美娜,李志华[2](2010)在《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波斯婆婆纳化感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波斯婆婆纳为受体,采用培养皿砂培法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波斯婆婆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浓度效应,即浓度高时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低时则产生促进作用;受体波斯婆婆纳幼根对紫花苜蓿化感物质的敏感性强于幼苗;同一浓度处理下,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化感作用存在很大差异,0.15gFW/mL浓度处理下陇东苜蓿对受体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品种,抑制率达到98.62%,同时完全抑制了幼苗的生长;其次是皇冠和中苜1号。(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吴海荣,强胜[3](2008)在《外来杂草波斯婆婆纳的化感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杂草波斯婆婆纳是我国区域性恶性杂草,主要在夏熟作物田中危害。通过其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小麦、油菜、早熟禾和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培养实验,研究波斯婆婆纳的化感效应。研究表明,波斯婆婆纳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4种受试植物种子萌发、根长和幼苗干重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3个生测指标中,根长表现最敏感。在最高浓度下,高羊茅、早熟禾、小麦和油菜根长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21 4、-0.491 6、-0.428 8和-0.856 6。不同植物对波斯婆婆纳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早熟禾最敏感,其种子萌发、根长和幼苗干重在最高浓度下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06 0、-0.491 6和-0.355 4。(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08年09期)

刘慧,谷国强[4](2007)在《我市发现入侵植物波斯婆婆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昨天从大连自然博物馆获悉,该馆植物专家在节日野外考察中,再次发现外来入侵植物波斯婆婆纳。目前对这种入侵植物的危害等级仍在评估中。 据专家介绍,东北地区以前未见有关波斯婆婆纳的报道。2005年5月末,大连自然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首次在黑(本文来源于《大连日报》期刊2007-05-05)

吴海荣,强胜,段惠,林金成[5](2004)在《波斯婆婆纳》一文中研究指出波斯婆婆纳(VeronicapersicaPoir. )又名阿拉伯婆婆纳,为玄参科婆婆纳属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波斯婆婆纳原产欧洲和亚洲西部国家至伊朗一带,是夏熟作物田的恶性杂草。本文在调查研究及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外来杂草波斯婆婆纳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在我国的分布、可能扩散的区域、经济和生态影响、入侵途径、生境类型、营养和环境条件、预防、控制和管理措施等。(本文来源于《杂草科学》期刊2004年04期)

淮虎银,张彪,张桂玉,蒋璐[6](2004)在《波斯婆婆纳营养生长特点及其对有性繁殖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随机采集的47株波斯婆婆纳为测试材料,对其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有关指标进行测量,探讨其营养生长对有性繁殖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没有密度制约、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波斯婆婆纳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但不同构件间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不同个体间却比较一致;直立茎数量、直立茎长度和直立茎干重与果实数量之间均呈较高的相关性,匍匐茎主要通过影响直立茎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数量而间接地影响果实的产量,匍匐茎还可减少果实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生态风险。(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朱秦[7](2003)在《胶孢炭疽菌作为防除波斯婆婆纳的生物除草剂产业化相关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是危害小麦、油菜等夏熟作物田的世界性恶性杂草。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Colletotrichum glorosporidies Penz.f.sp.veronicae S.Qiang et Q.Zeng)是在对该草生物防治研究过程中,从波斯婆婆纳植株上分离的一株自然致病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波斯婆婆纳属杂草侵染力和寄主专化性强,对小麦、油菜等作物安全,具备发展为防除波斯婆婆纳的真菌除草剂的潜力。本文研究了胶孢炭疽菌作为生物除草剂防除波斯婆婆纳的产业化潜力,旨在加速该菌的产业化进程。 首先通过对波斯婆婆纳生防菌株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QZ—97a培养发酵方法、培养基的种类、pH和水分含量及培养时间的研究,试图发展该菌分生孢子大批量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液体和固体发酵均能用于该菌的大批量生产,而液-固体联合发酵可以获得最高的产孢量。多种固体基质可以作为培养基,麦麸豆粕最佳,当加水量在固体培养基千重的1.2倍,pH值范围为6.5-7.5,接种固体培养基6天后单位重量的干物质产孢量达到了8.30×10~9个/克。波斯婆婆纳粉对固体培养基的产孢有增效作用。 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干孢子粉每克含有大量的分生孢子(接近10~(10)个),贮藏简便。将不同含水量的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菌株QZ-97a分生孢子粉置于4℃和室温下,密闭或开放贮存。每隔15天取样测定孢子的萌发率,每隔60天测定芽管长度。结果表明,4℃下密闭贮藏6个月,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无明显降低,室温贮藏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降低地也不明显。贮藏10个月后,各种贮藏孢子的活力都显着下降。总体上看,4℃、含水量为4%、密闭贮藏孢子活力最稳定,420天后,孢子萌发率为70.4%,芽管长度为贮藏60天时孢子芽管长度的43.2%。含水量为9.6%、开放室温下贮藏的孢子粉活力下降最大,相应的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值分别为35.5%和12.7%。因此,温度和孢子粉含水量是影响孢子货架期的两个主要因素。分生孢子粉对温度有一定的耐受性,随温度升高,敏感性增强,60℃以上分生孢子的活力下降显着,处理15分钟,孢子芽管长度下降50%。 胶孢炭疽菌孢子与化学除草剂间生物学相容性好。与6种常用除草剂相容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分生孢子在供试除草剂中均能够很好地萌发,即使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胶饱炭疽菌作为防除波斯婆婆纳的生物除草剂产业化相关技术的研究下,袍子的萌发率也均大于78.3%.供试除草剂对袍子芽管生长的抑制随着除草剂浓度上升而明显增大,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饱子芽管在使它隆、2甲4氛钠盐及两者的复配剂中仍能够生长.除草剂药效生物测定表明,在1/10和2/10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使它隆对波斯婆婆纳的防效最好.因此,使它隆是菌药混用较好的候选除草剂。 蔗糖、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该菌袍子的萌发.以煤油、卵磷脂和吐温为组分的助剂2对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但可以抑制波斯婆婆纳的生长势.助剂与袍子协同作用能够增强袍子对4一6叶期杂草的防效,但助剂浓度升高,防效增高不显着。低剂量的使它隆与该菌袍子及助剂复配使用,在不保湿的情况下,对波斯婆婆纳的防效显着提高.并且随着使它隆使用浓度的提高,对波斯婆婆纳的致病进程加快,防效增加.含助剂2%的105个/m1的袍子悬浮液与常规剂量15%使它隆复配可使4一6叶期的波斯婆婆纳在自然条件下致死。 通过对几种接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用离体叶片法检测炭疽菌袍子的活力是较有效的方法.在12,卜时光照12小时黑暗交替条件下,损伤浸渍法接种的症状最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3-06-01)

曾青,强胜[8](2002)在《低量化学除草剂对菌株QZ-97a侵染波斯婆婆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提高真菌除草剂防效的途径,研究了胶孢炭疽菌菌株QZ-97a与低剂量化学除草剂混用的互作效果。结果表明,菌株QZ-97a孢子悬浮液与低剂量的化学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Fluroxypyr,氯氟吡氧乙酸)混用可显着提高对波斯婆婆纳的防效。1.0×10~8个孢子/ml的菌株QZ-97a孢子悬浮液与常规剂量1/10的氯氟吡氧乙酸混用可在波斯婆婆纳危害时的田间条件下经保湿24~72h后使子叶期波斯婆婆纳死亡。可见,该菌与常用的防除波斯婆婆纳的化学除草剂配合性好,具有被开发为防除波斯婆婆纳的真菌除草剂的潜力。(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曾青,强胜[9](2002)在《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侵染波斯婆婆纳的影响因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真菌自身生物学特性、杂草生长状况和环境因素等对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菌株QZ 97a侵染波斯婆婆纳的影响 .结果表明 ,子叶期和衰老期的波斯婆婆纳感病性最强 ;培养 7~1 4d后的孢子侵染力最强 ;病害发生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1 5~ 2 5℃ ;在保湿 2~ 3d的条件下 ,露期中间的光照时间越短 ,病害发生越严重 ;保湿也可通过添加玉米粉和黄豆粉等介质来解决 ;达到理想致病效果的该菌株孢子悬浮液浓度必须在 1 0 7个·ml-1 以上 .由此可见 ,菌株QZ 97a在波斯婆婆纳发生时期的环境条件下可有效控制该杂草(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2年07期)

曾青,强胜[10](2000)在《波斯婆婆纳生防菌株QZ-97a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波斯婆婆纳罹病植株上经单孢分离采得一菌株QZ 97a ,经鉴定为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 .)。该菌株在实验室及温室条件下对波斯婆婆纳具有致病性 ,而对波斯婆婆纳所危害的小麦、油菜、大豆、棉花和玉米等作物十分安全 ,故炭疽菌QZ 97a具有开发为真菌除草剂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波斯婆婆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波斯婆婆纳为受体,采用培养皿砂培法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波斯婆婆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浓度效应,即浓度高时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低时则产生促进作用;受体波斯婆婆纳幼根对紫花苜蓿化感物质的敏感性强于幼苗;同一浓度处理下,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化感作用存在很大差异,0.15gFW/mL浓度处理下陇东苜蓿对受体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品种,抑制率达到98.62%,同时完全抑制了幼苗的生长;其次是皇冠和中苜1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斯婆婆纳论文参考文献

[1].谢翠容,汤林彬,刘茗枫,戴璨.波斯婆婆纳的繁殖能力及其入侵原因探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6

[2].李美娜,李志华.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波斯婆婆纳化感效应的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0

[3].吴海荣,强胜.外来杂草波斯婆婆纳的化感作用研究[J].种子.2008

[4].刘慧,谷国强.我市发现入侵植物波斯婆婆纳[N].大连日报.2007

[5].吴海荣,强胜,段惠,林金成.波斯婆婆纳[J].杂草科学.2004

[6].淮虎银,张彪,张桂玉,蒋璐.波斯婆婆纳营养生长特点及其对有性繁殖贡献[J].扬州大学学报.2004

[7].朱秦.胶孢炭疽菌作为防除波斯婆婆纳的生物除草剂产业化相关技术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

[8].曾青,强胜.低量化学除草剂对菌株QZ-97a侵染波斯婆婆纳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02

[9].曾青,强胜.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侵染波斯婆婆纳的影响因子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

[10].曾青,强胜.波斯婆婆纳生防菌株QZ-97a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

标签:;  ;  ;  ;  

波斯婆婆纳论文-谢翠容,汤林彬,刘茗枫,戴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