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完善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完善

论文摘要

政策执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开始对政策执行问题的研究给予一定的关注,而且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也有学者在探索现实的改革问题时会涉及一些政策执行问题,但相比之下,对政策执行问题的理论研究仍然属于国内外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公共政策执行的优化,以期防止执行偏差出现。但是针对如何矫正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研究较少,且只是从表面上提出了一些措施,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然而,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万无一失,由于非个人意志而导致的偏差不可避免,要保证公共政策执行有效,关键在于如何针对偏差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以对偏差进行及时有效地矫正,使执行回归正确的路线。因此,有效的公共政策执行有赖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对执行偏差进行及时有效地矫正,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并使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为实现政策目标提供有力的保证。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静态结构分析的角度,将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看作是一个由咨询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监督控制机制、评估机制所组成的系统,从动态过程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独立运作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他们要共同起作用才能保证机制有效运转。通过这种系统分析的方法,揭示政策执行系统及其运行的特性和规律,从而形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构建的理论体系。本文结合我国制度运行的现状与特点,深入、系统地分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运行状况、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运用政府改革理论、管理控制理论分析我国完善的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应然状态,对完善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作了几点对策思考,以期解决我国政策执行中的偏差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内涵及其研究
  • 1.1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相关概念解析
  • 1.1.1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内涵
  • 1.1.2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科学内涵
  • 1.2 完善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2.1 为实现政策目标提供保证
  • 1.2.2 提高政府政绩,保障政府的权威性
  • 1.2.3 有利于政府实现“治理”与“善治”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西方学界研究政策执行的成果综述
  • 1.3.2 中国学界研究政策执行的成果综述
  • 第二章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相关理论分析及系统模式
  • 2.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1 政府改革理论
  • 2.1.1.1 注重利益因素的影响
  • 2.1.1.2 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 2.1.1.3 重视公共服务的效率
  • 2.1.2 管理控制理论
  • 2.1.2.1 组织运行需要监督
  • 2.1.2.2 引入激励机制
  • 2.2 我国公共政策有效执行机制构建的系统模式
  • 第三章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应然和实然分析
  • 3.1 我国完善的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应然分析
  • 3.1.1 健全的公共政策执行的专家咨询机制
  • 3.1.1.1 确保专家咨询机构的独立性
  • 3.1.1.2 大力扶持各类型民间咨询机构
  • 3.1.1.3 建立完善的专家决策咨询的组织管理机制
  • 3.1.1.4 推动专家咨询制度化、法制化
  • 3.1.2 健全的公共政策执行的沟通协调机制
  • 3.1.2.1 重视全面沟通
  • 3.1.2.2 建立专门沟通机构,畅通沟通渠道
  • 3.1.2.3 建立运转有序的信息沟通网络
  • 3.1.2.4 完善政治沟通制度
  • 3.1.3 健全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 3.1.3.1 保证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地位
  • 3.1.3.2 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
  • 3.1.3.3 落实和完善各项社会监督制度
  • 3.1.4 健全的公共政策执行的评估机制
  • 3.2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实然分析
  • 3.2.1 专家咨询机制不完善
  • 3.2.2 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
  • 3.2.3 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不完善
  • 3.2.4 政策执行评估机制不完善
  • 第四章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相关主体因素
  • 4.1.1 相关主体缺乏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
  • 4.1.2 相关主体政治社会化程度不高
  • 4.1.3 相关主体单一
  • 4.1.4 相关主体受利益驱使
  • 4.2 组织体系设置不合理
  • 4.2.1 纵向的层级结构互相制约
  • 4.2.2 横向的职能机构交叉重叠
  • 4.3 缺少规范、有效的制度保障
  • 4.4 缺乏资源保障
  • 4.4.1 财物资源匮乏
  • 4.4.2 信息资源匮乏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机制的对策
  • 5.1 优化相关主体,为机制运行提供人力保障
  • 5.1.1 提高相关主体的素质
  • 5.1.2 构建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 5.1.3 采用竞争机制,主体多元化发展
  • 5.1.4 满足相关主体合理的利益要求
  • 5.2 改善组织体系,为机制运行提供体制性保障
  • 5.2.1 优化政策执行组织纵向的权力配置
  • 5.2.2 优化政策执行组织横向的权力配置
  • 5.3 完善制度建设,为机制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 5.3.1 完善机制内部的有关制度
  • 5.3.2 建立有效的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控制制度
  • 5.3.3 建立信息公开、透明的制度
  • 5.3.4 建立民意的整合、反馈制度
  • 5.4 加大资源投入,为机制的运行提供后勤保障
  • 5.4.1 加大财物资源投入
  • 5.4.2 加强信息资源配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的完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