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倒炉论文-王杰,曾加庆,杨利彬

一次倒炉论文-王杰,曾加庆,杨利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一次倒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渣,脱磷,一次倒炉温度,脱磷率

一次倒炉论文文献综述

王杰,曾加庆,杨利彬[1](2015)在《复吹转炉双渣法脱磷冶炼工艺一次倒炉温度最优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碳-磷选择性氧化、脱磷反应平衡、转炉熔池磷分配比与脱磷渣熔点的角度分析了复吹转炉双渣法冶炼工艺一次倒炉温度的选择。提出一次倒炉温度最佳控制范围为1 350~1 400℃,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将一次倒炉温度控制在1 350~1 400℃,一次倒炉平均脱磷率、脱磷渣平均w(P2O5)分别达到63.11%、3.10%。并对1 350~1 400℃区间内试验炉次一次倒炉熔渣碱度、氧化性与一次倒炉脱磷效果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碱度为1.8~2.0、w(T.Fe)=14%~17%的脱磷渣系更有利于获得一次倒炉的最佳脱磷效果。(本文来源于《炼钢》期刊2015年04期)

高海,冀艳志,魏华[2](2003)在《一次倒炉不等样出钢工艺在承钢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承钢炼钢厂的一次倒炉不等样出钢冶炼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有效地缩短了冶炼周期,延长了炉龄,避免了由倒炉和等样产生的热量损失。针对该工艺个别炉次钢水出现成分、温度不均匀和该工艺初期石灰消耗量增加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2003年06期)

刘越生,杨学民,陶宇,徐俊毅[3](1991)在《复吹转炉一次倒炉时炉渣氧分压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炉渣中的氧分压(即电动势值)是炼钢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作者用新研制的固体电解质炉渣定氧探头,在南京钢铁厂15 t复吹转炉上,现场测定了一次倒炉炉渣的氧分压,并发现叁种用于定氧探头的氧化锆质固体电解质管(ZrO_2-MgO)均能达到测定炉渣氧分压的要求。用此定氧探头可以同时获得可靠、稳定的炉渣氧分压和温度。(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1991年02期)

一次倒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承钢炼钢厂的一次倒炉不等样出钢冶炼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有效地缩短了冶炼周期,延长了炉龄,避免了由倒炉和等样产生的热量损失。针对该工艺个别炉次钢水出现成分、温度不均匀和该工艺初期石灰消耗量增加提出了改进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次倒炉论文参考文献

[1].王杰,曾加庆,杨利彬.复吹转炉双渣法脱磷冶炼工艺一次倒炉温度最优化选择[J].炼钢.2015

[2].高海,冀艳志,魏华.一次倒炉不等样出钢工艺在承钢的实践[J].河北冶金.2003

[3].刘越生,杨学民,陶宇,徐俊毅.复吹转炉一次倒炉时炉渣氧分压的测定[J].钢铁研究学报.1991

标签:;  ;  ;  ;  

一次倒炉论文-王杰,曾加庆,杨利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