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职业人格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南[1](2021)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进入新时代并非实现新时代,新时代的达成,“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2),它需要以大学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大青年勇担时代重任。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学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人格要正”。育人者先育己,高校辅导员作为型塑大学生人格的重要力量,其职业人格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虽然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都以时代新要求为指导在职业人格塑造方面不懈努力,但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存在问题和困境的现实也不容忽视。所以,面对育人育才的实际需要,研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当前部分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现实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强烈问题意识为导向,以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新要求为逻辑起点,思考怎样实证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综合把握辅导员职业人格状况实然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应然之间的差距,全方位探寻差距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始终围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脉络,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展开系统研究。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人格与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概述,重点回应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是什么的问题。该部分首先对人格进行了概念界定,内涵阐释及特征描述。其次,聚焦高校辅导员这一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学界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人格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在厘清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一般性内涵、特殊性内涵,以及作用机制。第二部分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新要求,重点回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规范是什么的问题。该回应的前提是明晰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结构,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解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结构规范。根据新时代对大学生精神面貌的新要求,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力图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进行建构与验证。确立职业人格结构模型后,将实证研究进行理论升华,总结归纳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理想、职业能力五大人格结构,阐述了其具体职业人格表象和特性,进而提出了系统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规范。第三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调查,重点回应怎样实证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测评问卷对14个省市38所高校的525名辅导员和1481名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4.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专业处理,分别从辅导员的视角和大学生的视角对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状况和人口变量学上的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分别围绕辅导员群体和大学生群体对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和差异性比较,以此来达到把握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的目的。第四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重点回应怎样辩证把握职业人格现状与存因的问题。对待现状要辩证地看待,既要肯定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表现好的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展现问题。通过调研发现,虽然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状况主流是好的,但是部分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状况跟新时代的要求并不相符,在坚定职业理想、完善职业能力、深化职业认知、培育职业情感和锤炼职业意志等方面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剖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国家、社会、高校、个人、家庭、朋辈、学生等与辅导员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七个主要方面分析其原因,从而为精准施策作铺垫。第五部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策略探析,重点回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如何塑造的问题。对策的提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前期积淀和特定环境之下,通过对新时代为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提供的相关支持梳理,精准问题靶向,从产生问题的七个主要方面更精准、更系统地提出相应的策略,最终回归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实现五大人格结构规范,确保提出的策略能够落地落实,精准有效。
于晓霞[2](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着力方向与实践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之责。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中,具有思想导向、价值引领、心理调节、品行塑造等重要作用。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和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以"价值观念""爱国责任""工匠精神""职业人格""道德法治"等的培育为着力方向,通过构建合力育人格局、打造合力育人团队、丰富合力育人形式等,引领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学生成功创新创业。
关丛[3](2021)在《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辅导员职业是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承担着履行国家意志的崇高使命。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政工队伍的骨干力量,身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双重责任,始终与大学生保持着紧密联系,对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塑造健康人格、充盈学生精神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研判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经典理论引入实践,为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对策,这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提升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由绪论、理论基础、现状分析、推进对策四个部分组成。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手段,对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在借鉴以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发展等文献研究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研究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命题,查找问题及成因,以破解问题、探讨对策为导向,对影响现阶段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等进行剖析,从理论框架、实践应用、外部环境等维度提出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本研究概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概念、特征和理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对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在队伍规模、队伍结构、政策环境、培训培养、激励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归纳,从环境层面、组织层面、个体层面探究现阶段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标三个层面的问题,分别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三个维度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最终从优化职业发展环境、加强培育监督及充分发挥辅导员主体性三个维度提出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
沈佳婷[4](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现代化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旅游专业作为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摇篮,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立足于核心素养进行学生评价,提高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对于中职学生自身而言,完善学生评价模型可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对中职旅游专业师生、旅游从业人员开展访谈和问卷调查。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软件Excel和SPSS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究分析,发现现行的中职旅游专业核心素养评价存在以下五点问题: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全面,评价观念落后;二、评价积极性不强,缺乏组织管理监督机构;三、评价过程不规范,缺乏完善的学生评价模型;四、评价标准不明确,缺乏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五、评价过于形式化,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基于中职旅游专业核心素养构建学生评价模型:基于新时代对导游人才的新要求,转变评价观念,实践核心素养评价;形成评价组织,健全评价监督体系;梳理评价流程,从评价原则、内容、阶段、主体和方式五个层面构建学生评价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AHP分层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评价可操作性;建立反馈机制,提升各评价主体参与积极性。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取南京某中职旅游专业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实证分析,对学生评价模型进行实践与检验。关于新型学生评价模型有以下三个特点:一、通过教育调查,针对旅游专业现存问题进行学生评价模型的分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二、从政策、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角度梳理中职旅游学生核心素养,对评价指标的来源具有明确解释;三、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增强评价可操作性。希冀本研究能运用于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日常课程评价、期末总评、学业评价等多个评价阶段之中,为中职旅游专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朱德超,周继芳[5](2019)在《职业人格视觉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文中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个体具有的一系列与职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和个性特征综合而成的素养。从职业人格的角度,分析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的实际能力需求,提出职业观念、职业技能、职业潜能三部分共同构成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在职业观念、职业技能、职业潜能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提出树立终身发展理念、构建培养体系、建立跟踪反馈机制等举措,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
冯嘉慧[6](2019)在《美国生涯指导理论范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构建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广大中小学生涯指导水平,这是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新高考”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美国作为较早开展生涯指导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国家,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当前国内外关于美国生涯指导研究多属于个别人物、流派的碎片化研究,缺乏基于范式的系统梳理和通观把握。批判吸收美国生涯指导理论研究相关成果,对学界把握生涯指导学术脉络、构建适切本土的生涯指导框架有借鉴意义。贯穿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效率”与“民主”、“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话语竞斗中,美国学界分化出哪些有影响的理论范式?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进一步追问:哪些关键因素影响了这些理论范式的形成和发展?这些理论范式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学术主张?这些理论范式的背后渗透怎样的价值取向?这些不同的价值取向是如何根植在话语权力结构当中的?对我国生涯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哪些重要的启示?这些问题构成了本研究的内在逻辑线索。论文首先讨论了社会转型与美国生涯指导的发展,分别从美国早期工业社会、晚期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涯指导理论的发展形态。研究发现,杜威从生涯指导理论酝酿时期开始就以倡导“普职融合”、“通过职业的教育”的方式进入这个领域并成为这领域的重要人物。最初杜威推崇的生涯教育理想并不被重视,但在20世纪晚期兴起的生涯教育运动中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在“返回杜威”的口号中,杜威再次成为美国生涯指导研究领域的关键人物。论文接着聚焦美国生涯指导发展历程中的不同理论范式内部的共同纲领以及它们之间的话语冲突,尤其重视不同话语之间的价值取向与话语权力之争。具体而言,即三个理论范式之争:一是以霍兰德模式为代表的职业选择理论范式;二是以舒伯模式为代表的生涯发展理论范式;三是以生涯教育运动为代表的生涯教育理论范式。三者之间,前两者可统称为生涯咨询范式。通过分析三种范式内在及之间的争斗历程,发掘潜藏在生涯指导理论背后的发展逻辑,进而为批判吸收美国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本土实际构建适切本土的生涯指导框架提供参照。本研究发现,不同的生涯指导理论隐含了研究者不同的价值取向,主要显示为效率主义与民主主义之争及其衍生出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争。价值取向的差异导致了研究者对人与职业关系的不同理解,效率主义和科学主义在人职关系问题上往往关注以职业为中心的人职匹配。民主主义和人本主义在人职关系问题上往往重视“当事人中心”的人职互动。本研究以此为分析框架,论述了三个主导理论范式的理论基础、代表理论、共同主张及其问题与反思。美国生涯指导理论与实践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五条重要经验可为我国生涯指导理论与实践提供重要启示:一是社会转型与生涯指导理论研究的契合。二是保持生涯咨询与生涯教育模式的整合。三是重视职业分类与生涯量表的本土化探索。四是将成年阶段的职业选择扩展为终身的生涯发展。五是重视普职融合的生涯教育,强化生涯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美国生涯指导实践的兴起视被为“自文艺复兴以来最根本的教育革命的开端”。它带来的不只是生涯咨询上的方法与策略,而是彻底改变学校课程,使传统的普通教育转向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使传统的普通课程转向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从生涯咨询转向生涯教育的发展方向是美国生涯指导研究领域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生涯教育研究领域可以借鉴的重要思路。生涯指导不仅需要为高中和高校学生提供有关高考科目选择、高考志愿填报的职业咨询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生涯量表的测试,更重要的是需要将生涯指导贯穿于整个人生,尤其需要关注儿童早期生涯教育及其家庭教育。而且,一旦采用类似普职融合的思路,我国生涯指导研究领域不仅会引发生涯指导理论本身的重大转型,而且将给整个中小学课程改革带来重大的变化。
王晨[7](2019)在《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高等学校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创新成果产生的重要源泉。次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次月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推动各高校成立“2011协同创新中心”。本次研究依托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牵头成立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对高校依托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首先确定各个核心概念的界定,然后对普通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研究,接着主要将湖南农业大学两个创新班与其对应专业的普通班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创新班与普通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差别;再通过对四个班级同学发放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学习参与、自我效能、创新思维和能力等各个方面实验班学生的表现都优于普通班,也发现了协同创新中心培养人才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不相对应,还需进一步提高实验班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最后针对高校依托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金展蕾[8](2019)在《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职业教育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石,中职毕业生是检测中职教育成果的最优样本。关于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受到社会各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是对中职生就业能力现状研究的补充和丰富,也有助于完善有关中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理论,为进一步研究中职生就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对就业能力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的辨析,结合国内外有关中职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立足USEM理论模型,选择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维度对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剖析。对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访谈教师、用人单位代表,从两方面分析该校学生就业能力,力求建立毕业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研究该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模式,针对性的为该校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资料研究发现,该校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自我评价较高,但与企业需求有所偏离;专业发展能力总体薄弱且分布不均;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提升渠道欠缺。针对以上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结合学校现状,基于能力本位教育和职业发展理论,借鉴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认为该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契合时代要求,国家政策应着力扶持中职生稳定就业,一线企业需积极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主导建立企业冠名班,学徒制班等;学校要确立清晰明确的就业能力培养目标,及时更新学校设施设备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形式多样的就业能力教法学法,丰富在职教师就业能力相关知识,完善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还要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落实自身职业规划,参与兴趣小组,加强家校联系,整体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本次研究,明确职业指导教育需要延伸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体,针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安排和专业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中职院校的办学方向提供有力的数据,促进学校适应市场需求,保证学生高就业率的同时,也有较高的就业稳定性。
王峰[9](2018)在《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本研究基于供需耦合的视角,综合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和量化的研究方法,探索和建构了一个整合的、优化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鉴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有诸多不同释义产生了对其构成要素的不同解读,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还不多见且主要是狭义的建构视角,本研究从整合的就业过程视角出发,界定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及整合研究,厘清并展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及结构维度,初步建构了一个包括个体及就业人格、职业认同及管理能力、通用能力、知识与技能、个人环境及外部因素等主要维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整合框架。基于这一框架,对大学生及用人单位关于就业能力各构成要素的认知及评价进行了调查研究及比较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现实需求的缺口:大学生普遍低估个人性格特质、执行能力、就业人格特质、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高估了求职能力、社会经济因素、学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方面的重要性;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执行能力、实践能力、个人管理能力、职业认同等满意度相对较低。更进一步,本研究分别基于(人才供给方)高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需求方)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广告的质性研究,相对客观地建构了供需两侧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结果显示:供需双侧就业能力结构模型都是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这三个核心维度建构的,但建构模式及构成各有侧重。其中,高校是以素质为本位,以成才、发展为导向,更倾向于个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协调发展;而用人单位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胜任、实用为导向,更侧重于个体的技能、职场化通用能力以及个人性格及职业化特质。在此基础上,从供求耦合的视角,阐释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形成机理及其就业市场供需耦合机制,进而对供需两端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进行耦合分析,构建了一个整合的、优化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理论模型,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是一个层次分明、呈现层层包裹特点的“洋葱”状五因子结构,由表及里依次是:外部就业能力、基本知识及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专业技能、通用能力组合、个体与职业人格。不同层次要素对就业能力建构具有不同作用,深层因素“控制”浅层因素,同时外层因素又回向“包裹”内层因素,共同促进就业能力的形成。与初始的整合模型相比,该模型不仅优化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的划分,使其层次性更加分明,各维度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更加明确;而且优化了各维度包涵的构成要素,很好地弥合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供求缺口,对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意义。总体而言,本研究基于整合的就业能力及供需耦合视角建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内部信效度、外部效度及预测力都较为有效。这一研究成果理论贡献明确,不仅厘清了现有研究中就业能力缤纷繁多的构成要素及结构关系,建构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整合模型;而且基于供需耦合视角进一步优化了这一模型、更进一步明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及相互影响作用。由此丰富和推进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就业能力结构的理论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就业能力的复杂结构具有积极的贡献。从实践层面看,本研究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在专业设置上与用人需求对接,在培养目标上与用人标准对接,在技能训练上与岗位要求对接;并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全过程就业指导机制、基于能力嵌入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机制、校企战略性互动合作机制以及就业信息平台及共享机制。本研究为经济新常态下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促进大学生就业供需匹配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韩刚[10](2018)在《从匹配到建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师范生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师的素养和教师教育的质量,决定着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师范生培养是影响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师范生毕业后进入中小学,成为教师,开启教师职业生涯。教师生涯是每一位师范生一生中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人生组成部分。实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将帮助师范生提升职业生涯发展的适应力,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终身发展。高师院校建设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能够帮助师范生在职前做好准备,降低生涯困惑和焦虑,确立职业生涯目标,主动建构未来教师生涯发展规划。当今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多元文化带来的多样性选择都为教师教育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师范生毕业后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诞生于工业化时代的,以“人职匹配”为核心理念的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已无法完全满足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需求。通过对我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政策、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国际经验进行研究,考察生涯建构理论指导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课程内容和方法、课程评价与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新的见解。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方面,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理念应当从“人职匹配”为核心的职业生涯教育向以“主动建构”全面、终生职业生涯发展转变。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应当是立足帮助师范生构建终身发展的教师职业生涯,引领师范生确立终身从教的教育信仰,提升师范生职业适应力,增加师范生对于生涯理论发展的基本认识,能够用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指导中小学学生的生涯发展。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方面。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内涵由基础层、中间层和顶层构成。顶层是教师信仰、职业理想信念教育;中间层是师范生的生涯适应力教育;基础层是师范生内外生涯的探索和生涯决策。作为大中小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主要衔接者,课程的外延是教会师范生面向中小学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师范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不仅要帮助师范生自己建构职业生涯,同时要通过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学习生涯探索工具和方法,帮助师范生,在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岗位上,实施和开展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在生涯建构理论指导下,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要把提高师范生的生涯适应力作为主要目标,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被动的教学方法。解构、共构、建构为主的生涯叙事法应贯穿全课程。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反思、原型访谈、团队合作、实习实践等形式和方法,应成为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主要方法。在课程评价和管理方面。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评价应注重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师范生对教师信仰和终身从教的认识;师范生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反思与整理;师范生开展生涯人物访谈以及前往中小学职业生涯的体验;师范生对大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一体化的思考等内容都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给予记录和评价。在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师资培训方面,应建立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师资的资格准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道德规范等,促进课程师资的专业化发展。在就业指导中心和辅导员队伍中选拔一批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热衷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与研究,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员组成骨干队伍。通过集体备课、主讲示范、课堂听课、课后研讨、教学研究、分析总结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方法,确保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果。
二、强化职业人格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职业人格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人格与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概述 |
一、人格概述 |
(一)中西方关于人格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二)人格的一般性内涵体系 |
(三)人格的特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概述 |
(一)高校辅导员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概念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发展历史研究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多维结构状态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一般性内涵和特殊性内涵 |
(五)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作用机制 |
三、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二)马克思的人格健康化思想及理想人格观 |
四、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知识借鉴 |
(一)人格心理学 |
(二)高等教育学素质结构理论 |
(三)职业人格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新要求 |
一、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的新要求 |
(一)新时代对大学生精神面貌的新要求 |
(二)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新要求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建构与验证 |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研究成果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特征词提取及模型初构 |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实证探索与验证 |
(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模型的确立 |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结构规范 |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理性透彻的职业认知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仁爱无私的职业情感 |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坚韧自律的职业意志 |
(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坚定崇高的职业理想 |
(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专业扎实的职业能力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调查 |
一、辅导员群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自我认知 |
(一)职业人格测评问卷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辅导员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状况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 |
二、大学生群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评价 |
(一)职业人格测评问卷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大学生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状况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 |
三、总体情况分析与差异性分析 |
(一)辅导员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总体情况分析 |
(二)辅导员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三)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总体情况分析 |
(四)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五)两群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差异性比较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表现良好的肯定性总结 |
(一)高校辅导员道德品质高尚 |
(二)高校辅导员爱岗敬业尽责 |
(三)高校辅导员关心关爱学生 |
(四)高校辅导员坚定乐观严谨 |
(五)高校辅导员保持乐学态度 |
(六)高校辅导员气质风度优雅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职业认知懵懂,有待进一步深化 |
(二)职业情感弱化,有待进一步培育 |
(三)职业意志消减,有待进一步锤炼 |
(四)职业理想淡漠,有待进一步坚定 |
(五)职业能力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家层面的部分特殊情况 |
(二)社会层面的负面环境影响 |
(三)高校层面的管理培养失衡 |
(四)个人层面的认知认同偏差 |
(五)家庭层面的角色矛盾冲突 |
(六)同辈层面的错位角色期待 |
(七)学生层面的接纳认可弱化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策略探析 |
一、新时代为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提供的相关支持 |
(一)后盾支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外重视 |
(二)底气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 |
(三)政策支持:相关配套文件的陆续出台 |
(四)手段支持:多方位关怀举措的持续发布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对策建议 |
(一)推动制度改革学科建设 |
(二)优化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
(三)健全职业发展保障系统 |
(四)强化意识自觉行动自觉 |
(五)化解家庭工作矛盾冲突 |
(六)建立共赢有效朋辈支持 |
(七)构建和谐共进师生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调查初始问卷 |
附录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测评正式问卷(辅导员版) |
附录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测评正式问卷(学生版)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着力方向与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 |
(一)指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向 |
(二)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综合素养 |
(三)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改革创新 |
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着力方向 |
(一)加强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坚定创新创业的思想基础 |
(二)加强责任担当素养培育,凝聚创新创业的精神动力 |
(三)加强大国工匠精神传承,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风尚 |
(四)加强健全职业人格塑造,夯实创新创业的德育根基 |
(五)加强职业道德法治教育,牢固创新创业的行为规范 |
三、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
(一)构建“引领+协同”合力育人格局 |
(二)打造“校内+校外”合力育人团队 |
(三)丰富“网络+实践”合力育人形式 |
四、结语 |
(3)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校辅导员 |
2.1.2 职业及职业生涯 |
2.1.3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 |
2.2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特征 |
2.2.1 岗位特殊性决定受政策影响较大 |
2.2.2 内外职业生涯始终持续动态发展 |
2.2.3 职业生涯发展具有特定周期规律 |
2.3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2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 |
2.3.3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3.4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分析 |
3.1 调查总体概况 |
3.1.1 调查设计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取得的成效 |
3.2.1 队伍规模适度增长 |
3.2.2 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
3.2.3 政策环境有所优化 |
3.2.4 培训培养框架搭建 |
3.2.5 激励制度基本建立 |
3.3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环境仍有待优化 |
3.3.2 制度和组织上对辅导员支持力度较弱 |
3.3.3 辅导员个体职业理念和行为不够坚定 |
3.4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成因 |
3.4.1 黑龙江地缘劣势与职业人文氛围不浓 |
3.4.2 督查指导不到位与政策制度不健全 |
3.4.3 职业理念不坚定与自我教育有缺失 |
3.5 本章小结 |
4 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 |
4.1 持续优化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环境 |
4.1.1 建立辅导员价值观念和目标体系 |
4.1.2 有效提升辅导员物质保障条件 |
4.1.3 创设良好的辅导员职业文化氛围 |
4.1.4 促进辅导员个人与学校协同发展 |
4.2 加强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培育监督 |
4.2.1 强化政策督导和政策完善 |
4.2.2 严格执行辅导员准入制度 |
4.2.3 优化管理模式和考评体系 |
4.2.4 持续拓宽辅导员晋升渠道 |
4.2.5 加强辅导员知识更新培训 |
4.3 充分发挥职业生涯发展主体性作用 |
4.3.1 深化职业道德培养 |
4.3.2 持续开展自我教育 |
4.3.3 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
4.3.4 增强职业规划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学生评价 |
1.3.2 核心素养 |
1.3.3 中职旅游专业 |
1.4 学生评价研究理论依据 |
1.4.1 多元智能理论 |
1.4.2 发展性评价原则 |
1.4.3 冰山模型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的路线与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2.3.1 文献研究 |
2.3.2 访谈 |
2.3.3 问卷调查 |
第3章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评价调查 |
3.1 核心素养分析 |
3.1.1 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政策 |
3.1.2 结合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现状 |
3.1.3 基于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发展特点 |
3.1.4 根据旅游企业行业人才需求 |
3.1.5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核心素养 |
3.2 背景分析 |
3.2.1 学生问卷 |
3.2.2 教育工作者 |
3.2.3 旅游行业从业人员 |
3.3 现状分析 |
3.3.1 学生评价观念落后 |
3.3.2 学生评价主体单一 |
3.3.3 学生评价内容单一 |
3.3.4 学生评价阶段单一 |
3.3.5 学生评价方法单一 |
3.3.6 学生评价反馈不足 |
3.4 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全面,评价观念落后 |
3.4.2 评价积极性不强,缺乏组织管理监督机构 |
3.4.3 评价过程不规范,缺乏完善的学生评价模型 |
3.4.4 评价标准不明确,缺乏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
3.4.5 评价过于形式化,对评价结果反馈不足 |
第4章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分析 |
4.1 转变评价观念,实践核心素养评价 |
4.1.1 理解并践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 |
4.1.2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学生评价 |
4.1.3 进行发展性学生评价 |
4.1.4 重视学生评价的社会参与性 |
4.2 形成评价组织,健全评价监督体系 |
4.2.1 评价前 |
4.2.2 评价中 |
4.2.3 评价后 |
4.3 梳理评价流程,构建学生评价模型 |
4.3.1 评价原则 |
4.3.2 评价内容 |
4.3.3 评价阶段 |
4.3.4 评价主体 |
4.3.5 评价方式 |
4.4 建立指标体系,提高评价可操作性 |
4.4.1 评价指标的系统层指标 |
4.4.2 评价指标的要素层指标 |
4.4.3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权重体系构建 |
4.5 建立反馈机制,提升参与积极性 |
第5章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评价模型实践与检验 |
5.1 案例设计 |
5.1.1 实测目的 |
5.1.2 实测对象 |
5.1.3 测试工具 |
5.2 实施过程观察 |
5.2.1 准备阶段 |
5.2.2 实施阶段 |
5.2.3 总结阶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讨论 |
6.2.1 创新之处 |
6.2.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一、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评价现状与建议访谈提纲(教学管理者/教师版) |
二、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评价现状与建议访谈提纲(学生版) |
三、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评价现状与建议访谈提纲(旅游从业人员版) |
四、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评价调查问卷(学生版) |
五、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评价调查问卷(教师版) |
六、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评价调查问卷(旅游从业人员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职业人格视觉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
2 职业人格视觉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
3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
3.1 职业观念方面的不足 |
一是缺乏职业认同。 |
二是职业定位不准确。 |
3.2 职业技能方面的不足 |
一是专业知识紧跟社会需求不够。 |
二是专业实践能力不足。 |
三是求职应聘能力不足。 |
四是实际经验偏少。 |
3.3 职业潜能方面的不足 |
一是职业兴趣不足,职业发展缺乏后继动力。 |
二是职业意识淡薄。 |
三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4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
4.1 树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终身发展理念 |
4.2 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
4.2.1 加强职业素养与生涯发展能力培养。 |
4.2.2 加强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培养。 |
4.3 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跟踪反馈机制 |
5 结语 |
(6)美国生涯指导理论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设计 |
第1章 社会变迁与美国生涯指导的发展 |
第1节 早期工业社会与生涯指导的酝酿 |
一、早期工业社会催生职业教育与生涯指导 |
二、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的关系 |
三、早期职业指导形式 |
四、社会效率论与普职分离 |
五、史密斯-休斯法案对职业指导的影响 |
第2节 后期工业社会与生涯指导的兴起 |
一、后期工业社会对生涯指导的推动 |
二、生涯指导的政策支持 |
三、生涯指导理论范式正式形成 |
第3节 信息化社会与生涯指导的多元发展 |
一、信息化社会对生涯指导的影响 |
二、生涯指导模式的多元发展 |
三、生涯指导中的民主取向与人职互动 |
第2章 职业选择理论范式 |
第1节 职业选择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
一、人格特质理论与特质因素论 |
二、测量心理学与生涯指导量表 |
三、荣格心理类型理论与MBTI理论 |
第2节 RIASEC职业类型理论 |
一、RIASEC职业类型理论的发展过程 |
二、RIASEC职业类型理论的结构 |
三、RIASEC的内在关联 |
四、职业自我探索量表 |
第3节 生涯决策理论 |
一、CIP模型的信息加工金字塔 |
二、生涯决策技能:CASVE循环 |
三、PIC生涯决策理论 |
第4节 职业选择理论范式的经验与问题 |
一、职业选择理论范式的共识 |
二、职业选择理论范式的内部分歧 |
三、职业选择理论范式的批评与转向 |
第3章 生涯发展理论范式 |
第1节 生涯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与理论准备 |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
二、自我同一性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 |
第2节 生涯发展理论 |
一、生涯指导的新方向 |
二、儿童早期生涯教育 |
三、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
第3节 从生涯发展到生涯建构理论 |
一、生涯建构理论的由来 |
二、生涯建构理论的基本主张 |
三、生涯叙事作为生涯建构的实践模式 |
第4节 从生涯发展到生涯学习理论 |
一、生涯选择的的社会学习理论 |
二、职业世界的变化与偶然性学习理论 |
三、社会认知生涯理论 |
四、从生涯咨询到生涯教育的过渡环节 |
第5节 生涯发展理论范式的经验与问题 |
一、生涯发展理论范式的共识 |
二、生涯发展理论范式的问题与反思 |
第4章 生涯教育理论范式 |
第1节 生涯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 |
一、民主主义 |
二、普职融合 |
三、建构主义 |
第2节 新职业主义理论 |
一、马兰德的生涯教育理论 |
二、新职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
三、新职业主义与“回到杜威” |
第3节 生涯技术教育的理论 |
一、生涯技术教育的兴起 |
二、生涯技术教育的发展模式 |
三、生涯技术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第4节 生涯教育理论范式的共识与问题 |
一、生涯教育运动的经验与共识 |
二、生涯教育理论范式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第5章 美国生涯指导理论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
第1节 美国生涯指导理论的总体发展脉络 |
一、美国生涯指导的影响因素 |
二、美国生涯指导理论的主导范式及其转移 |
三、人职匹配与人职互动 |
第2节 美国生涯指导理论的价值取向 |
一、效率取向的普职分离模式与民主取向的普职融合模式 |
二、科学取向的职业选择理论与人本取向的生涯发展理论 |
第3节 美国生涯指导理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一、社会转型与生涯指导理论研究的契合 |
二、保持生涯咨询与生涯教育的整合 |
三、重视职业分类与生涯量表的本土化探索 |
四、将成年阶段的职业选择扩展为终身的生涯发展 |
五、重视普职融合的生涯教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概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2011计划 |
2.1.2 协同创新 |
2.1.3 高等农业院校 |
2.1.4 协同创新中心 |
2.1.5 创新人才 |
2.1.6 实验班 |
2.2 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概述 |
2.2.1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
2.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2.2.3 创新人才培养动力 |
2.2.4 高校培养人才依托主体 |
第三章 2011 计划实施背景下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概况 |
3.1 国内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 |
3.2 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 |
3.2.1 实验班成立与发展 |
3.2.2 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 |
3.2.3 实验班人才培养机制 |
3.2.4 实验班课程设置 |
3.3 普通班人才培养模式 |
3.3.1 普通班成立与发展 |
3.3.2 普通班人才培养目标 |
3.3.3 普通班人才培养机制 |
3.3.4 普通班课程设置 |
3.4 实验班与普通班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
3.4.1 培养目标的比较 |
3.4.2 培养方式的比较 |
3.4.3 课程设置的比较 |
3.4.4 培养成效的比较 |
第四章 调查问卷设计及研究结果 |
4.1 调查问卷的选择及维度设置说明 |
4.1.1 调查问卷的选择 |
4.1.2 维度设置说明 |
4.2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4.3 调查研究结果 |
4.3.1 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学习氛围 |
4.3.2 学生学习参与的差异 |
4.3.3 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差异 |
4.3.4 学生自我效能的差异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11 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讨论 |
5.1 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 |
5.1.1 各方资源深度融合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 |
5.1.2 完善的激励机制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
5.1.3 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更加注重个性化培养 |
5.2 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2.1 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2.2 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 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加快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
5.3.1 采取“结果+过程”的创新性评估方式 |
5.3.2 增加创新性“微课程”安排 |
5.3.3 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
5.3.4 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中职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中职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
1.2.2 国外关于中职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职生就业能力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中等职业教育 |
2.1.2 就业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USEM理论模型 |
2.2.2 能力本位教育 |
2.2.3 职业发展理论 |
2.3 中职生就业能力构成及特点 |
2.3.1 中职生就业能力构成及特点 |
2.3.2 汽车维修专业和汽车零配件加工(数控加工)专业中职生就业能力构成及特点 |
2.3.3 汽车商务专业中职生就业能力构成及特点 |
第三章 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 |
3.1 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概述 |
3.1.1 学校情况 |
3.1.2 毕业生情况总览 |
3.2 杭汽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
3.2.1 杭汽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概述 |
3.2.2 专业基础能力现状分析 |
3.2.3 专业发展能力现状分析 |
3.2.4 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 |
3.2.5 教师和企业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访谈分析 |
第四章 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良好,但与企业需求有差异 |
4.1.2 学生专业发展能力薄弱,其创新能力急需提升 |
4.1.3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但提升能力渠道欠缺 |
4.2 原因分析 |
4.2.1 社会就业环境艰巨 |
4.2.2 学校培养方式欠缺 |
4.2.3 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
第五章 提升中职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1 提升中职生就业能力应契合时代发展 |
5.1.1 国家政策应着力扶持中职生稳定就业 |
5.1.2 行业企业需积极配合中职生能力提升 |
5.2 提升中职生就业能力应深化学校培养模式 |
5.2.1 确立清晰明确的培养目标 |
5.2.2 升级学校相关软硬件设施 |
5.2.3 完善就业能力评价体系 |
5.3 提升中职生就业能力应立足学生本身 |
5.3.1 落实职业规划 |
5.3.2 参与兴趣小组 |
5.3.3 加强家校联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 大学生就业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
2.1 就业能力的概念演进及不同释义 |
2.2 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进展与趋势 |
2.3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进展与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及结构解析 |
3.1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解析 |
3.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解析 |
3.3 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结构关系解析 |
3.4 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国内外整合研究及结构模型初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供给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结构研究 |
4.1 供给侧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评价——基于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与访谈研究 |
4.2 供给侧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基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质性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需求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结构研究 |
5.1 需求侧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评价——基于用人单位的调查与访谈研究 |
5.2 需求侧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基于用人单位招聘广告的质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供需耦合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
6.1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与社会需求的差异分析 |
6.2 供给侧和需求侧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构成差异分析 |
6.3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耦合的必要性及契机 |
6.4 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理念 |
6.5 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
6.6 本章小结 |
7 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模型实证研究 |
7.1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模型的量表设计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
7.2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
7.3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模型的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路径 |
8.1 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基本路径 |
8.2 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长效机制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附录 7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从匹配到建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新时代呼唤新教师 |
二、职业生涯教育是唤醒师范生全面、终身发展的着力点 |
第二节 研究的对象及辨析 |
一、生涯关联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二、职业生涯教育概念的界定 |
三、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方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20 世纪初的职业选择教育:追求“人职匹配” |
二、20 世纪中叶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成就“完美旅程” |
三、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职业生涯建构:实现“自我价值” |
第二节 西方职业生涯教育历史演变的启示 |
一、课程目标人本化 |
二、课程内容科学化 |
三、课程管理系统化 |
第三节 我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 20 世纪中叶统包统分阶段和“双向选择”阶段的就业教育 |
二、 20 世纪末21 世纪初自主择业阶段的就业指导 |
三、进入21 世纪的职业生涯教育 |
第四节 我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启示 |
一、课程理念和目标聚焦教师教育特色 |
二、课程内容和方法强调学生为中心 |
三、课程评价与管理注重体现实效 |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主动建构“适应”职业生涯 |
第一节 主动构建人生主题:更加关注主观生涯的作用 |
一、较为明确的生涯预期降低了“人职匹配”论的作用 |
二、职业环境快速变化使得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复杂多变 |
三、人生主题赋予师范生职业生涯价值感 |
第二节 形成自我概念:借助职业人格来强化个人适应性策略 |
一、探索职业人格:学会平衡 |
二、强化适应性策略:学会反思 |
第三节 提高生涯适应力:用适应来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
一、从消除不确定性到生涯适应力 |
二、大学是形成生涯适应力的关键时期 |
三、生涯适应力对师范生群体更为有益 |
第四章 课程内容:价值驱动、主动适应、播下种子 |
第一节 生涯建构的内核:人生观、工作观、教师观的方向一致 |
一、激发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二、将教师职业理想升华为教师信念形成教育信仰 |
三、创建教师生涯的“指南针” |
第二节 生涯建构的动力:以“适应”为核心的生涯建构模型 |
一、生涯关注:积极的设计师范生生涯目标 |
二、生涯好奇:主动尝试内外生涯的探索 |
三、生涯控制:提高生涯建构的自主性 |
四、生涯自信:增强生涯发展的自信心 |
第三节 生涯建构的参照系: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
一、教师职业生涯理论 |
二、我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路径 |
三、师范生理解和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工具 |
第四节 师范生的使命:大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一体化责任担当 |
一、培养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意识 |
二、构建一体化的职业生涯教育目标 |
三、提高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教学能力 |
第五章 课程管理:促进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学习 |
第一节 完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
一、加强理论研究 |
二、加大教材建设 |
三、建设师资队伍 |
第二节 实施人性化课程评价 |
一、目标达成取向的课程评价 |
二、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
三、人性化课程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高校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课程现状调查分析问卷(学校版) |
附件B 高校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课程现状调查分析问卷(教师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强化职业人格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研究[D]. 李南.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着力方向与实践路径研究[J]. 于晓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6)
- [3]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 关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评价模型研究[D]. 沈佳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职业人格视觉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 朱德超,周继芳.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9(04)
- [6]美国生涯指导理论范式研究[D]. 冯嘉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为例[D]. 王晨.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8]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D]. 金展蕾.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9]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及实证研究[D]. 王峰.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3)
- [10]从匹配到建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探究[D]. 韩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