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今,产品需求的多样化进一步扩大,个性化需求得到迅速增强,能否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质量最好、环境负荷最小的产品将决定一个企业的效益乃至生存。虚拟样机技术无疑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设计成功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由于虚拟样机的“贵族化”身份,使得真正需要此项技术的广大潜在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用户无法使用。本文研究的目标为:在PC机上研究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的实现原理与方法,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对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要求。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①装配模型是虚拟样机开发的基础。在对已有装配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指出了已有模型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针对PC的基于扩展组节点场景图技术的虚拟装配模型,该模型兼顾了虚拟装配、虚拟加工、工作过程及工程分析可视化的仿真功能需求。②本文提出了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的框架结构;给出了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内部的交互模式及运行机理;讨论了在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上进行虚拟样机开发的工作流程;并提出了通用舞台的搭建技术。③针对PC的交互特点,实现了虚拟样机开发工艺人员使用的人机多模式交互。包括基于文本格式交互的虚拟样机本体的构建技术,定义了V语言的语法,并从逻辑上进行了原理的实现;包括基于新的虚拟装配场景图技术和Open Inventor引擎机制相结合的交互实现技术;还包括基于虚拟控制器的交互模式的实现;给出了基于三维鼠标技术的人机交互模式的数据结构。④研究了加工仿真和工作过程仿真的关键实现技术,包括切削仿真、立体显示、颜色改变、粒子系统、物体透明度的精确时间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实现。⑤在工程分析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中,不但实现了小数据量的刀具温度场的实时性物理仿真,同时开发了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与FLUENT的接口程序,从而实现了PECVD各腔室温度场大数据量的后处理显示,增强了数据场的可视化效果。本论文的研究均在PC上完成,开发工具有:Visual C++.NET、Open Inventor5.0、OpenGL、Unigraphics NX2.0等。以上海机床厂的CJK6430数控车床、申威达有限公司的QZ104切纸机及上海太阳能有限公司的新型PECVD设备为应用实例,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新的技术进行了验证和实现。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第1章 绪论1.1 引言1.2 虚拟样机的需求1.2.1 产品设计质量不高、预见性差1.2.2 产品开发流程周期长,不能快速响应市场1.2.3 设计、制造费用高,导致产品成本增加,缺乏市场竞争力1.3 虚拟产品开发的体系结构1.4 课题来源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1 开发基于PC的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1.5.2 加强开发高端机械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6.1 虚拟样机技术1.6.2 虚拟现实技术1.6.3 虚拟样机与虚拟现实的关系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1.8 本章小结第2章 虚拟样机装配模型理论的研究2.1 引言2.2 装配模型的理论研究2.2.1 联系图模型2.2.2 邻接矩阵法2.2.3 增强联系图模型2.2.4 关系模型2.2.5 层次模型2.2.6 混合型模型2.2.7 DAG模型2.2.8 Open Inventor中的场景图技术2.2.9 基于扩展组节点场景图技术的虚拟装配模型2.3 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通用场景图结构2.4 本章小结第3章 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的框架结构3.1 引言3.1.1 产品结构设计对虚拟装配技术的需求3.1.2 产品功能设计对工作过程仿真的需求3.1.3 产品优化设计对虚拟样机性能仿真的需求3.2 虚拟集成仿真平台的框架结构3.3 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的交互模式及内部运行机制3.4 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工作流程3.4.1 零件建模和转换模块3.4.2 零件干涉检验与模型修正3.4.3 装配路径干涉检验与装配工艺修正3.4.4 集成仿真环境的获得3.5 通用舞台的搭建技术3.6 本章小结第4章 多模式交互技术的研究4.1 引言4.2 基于文本格式交互的虚拟样机本体的构建技术4.2.1 V语言的语法设计4.2.2 V语言的实现4.3 基于扩展组节点场景图技术和引擎机制的交互技术实现4.3.1 Open Inventor软件介绍4.3.2 Open Inventor引擎机制4.3.3 基于时间及事件触发的物体运动控制技术4.4 基于虚拟控制器的交互模式的实现4.5 基于三维鼠标技术的人机交互模式4.5.1 三维鼠标原理4.5.2 基于三维鼠标技术的人机交互式数据结构4.6 本章小结第5章 虚拟加工及工作过程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5.1 引言5.2 数控仿真技术国内外研究情况5.2.1 几何仿真5.2.2 物理仿真5.3 切削仿真5.3.1 刀具切入过程仿真5.3.2 飞屑仿真5.3.3 切削加工过程仿真5.4 立体显示效果的实现5.5 改变虚拟物体颜色的程序实现5.6 工作过程仿真的特效技术—粒子系统的实现5.7 其它几个关键技术5.7.1 控制顶盖透明度的变化5.7.2 时间控制策略5.7.3 背景及视点的调整5.8 本章小结第6章 工程分析可视化系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6.1 引言6.1.1 标量场的显示6.1.2 矢量场可视化6.2 切削刀具的工程分析6.2.1 刀具的温度场分析6.2.2 刀具的应力、应变的有限元分析6.2.3 刀具工程分析可视化的实现6.3 PECVD中各工艺腔室温度场的后处理显示6.3.1 FLUENT软件简介6.3.2 实现温度场及速度场可视化流程6.4 本章小结第7章 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应用实例7.1 虚拟样机集成仿真平台实现结果7.2 通用舞台不同参数配置结果7.3 通用装配系统装配实例7.4 PECVD工作过程仿真的实现7.4.1 设计原理图7.4.2 工作过程定义7.4.3 工作过程仿真场景图7.4.4 工作过程仿真结果截图7.5 虚拟数控加工仿真的实现7.5.1 定义毛坯7.5.2 工件装夹与卸下7.5.3 连接与断开连接操作面板7.5.4 控制器界面及虚拟加工过程实现7.6 PECVD温度场及速度场可视化的实现7.6.1 温度场及气流速度场结构模型7.6.2 镀膜室温度场模型网格划分7.6.3 工艺条件及边界条件的确定7.6.4 计算模型的确定7.6.5 PECVD标矢量场仿真结果7.7 本章小结第8章 总结与展望8.1 全文总结8.2 论文研究成果及创新点8.3 不足与展望8.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图表清单博士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博士学习期间参与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集成仿真平台论文; 虚拟样机论文; 虚拟装配模型论文; 场景图论文; 虚拟装配论文; 加工过程仿真论文; 工作过程仿真论文; 工程分析可视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