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吉林现代化生物质能源项目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李平[1](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李雪航[2](2020)在《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现时性”,要在较近的一段时间内实现稳步发展。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不断扩大,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自身能源生产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因而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可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生物质能源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清洁、可再生,可高效降低二氧化碳净排放量,是缓解能源需求最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并运用生物质能源产品有助于优化环境质量,维持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将为我国经济绿色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对影响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变量选取并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主要研究如下:(1)本文梳理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重点对生物质资源评估、影响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因素、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方面文章进行了文献回顾,并对其进行了评述,总结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本文界定了生物质能源及化石能源的概念,梳理出了循环经济理论、产业发展理论、波特竞争理论,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本文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阶段进行了历史追溯,现在仍处于成长阶段,属于新兴产业。对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必要性进行了归纳,可以促进稳固国家能源安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缓解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需要。(3)本文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可利用能源潜力进行理论评估,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数据,通过估算的方式对近10年主要生物质资源评估,估算其生物质能源量,研究发现畜禽粪便生物质能源量>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源量>林木生物质能源量,其总量也较为充裕,年潜在能源量约为135000万吨,近年来我国年能源净缺口约为100000万吨,生物质能源可以弥补我国能源净缺口,为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4)本文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生物质资源供给持续性问题、相关技术发展持续性问题、相关政策扶持及融资渠道持续性问题是当前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5)本文采用生物质能源业上市公司近8年来经营状况来衡量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水平,从影响机制分析及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分析影响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的因素,本文找到四个影响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技术投入、政府补助、税负及生物质资源供应。通过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附注为相关影响因素选取变量并获得有关数据。营业收入可以反应一个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本文采用营业收入作为衡量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选取人力资本投入、经营效率、经营资本投入及企业风险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对收入影响的回归分析发现技术投入、政府补助、税负及生物质资源供应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影响显着。(6)本文针对研究结果,为实现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出部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一,保障生物质资源供给,如拓宽生物质资源范围。第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落实补贴、税收优惠等相关经济激励政策,同时应当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第三,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引进高技术水平人才。第四,增强生物质能源产业研发水平。
程道俊[3](2020)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不断开采和利用,数量急剧减少,而且化石能源消耗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极端气候变化。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过程中需更多的能源支持,因此面临着能源紧缺的压力,同时,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一个重大课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新能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新能源具备同时满足能源需求和减少污染排放的优势,但是,我国新能源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新能源的发展道路,新能源产业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性、技术发展快速性,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需要选择与其他传统产业不同的发展路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是能源高速消耗,加剧了能源消耗与供应之间的矛盾,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国内需从国外进口新能源来满足国内需求,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能源的掣肘。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调整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在能源消费中优先使用新能源,并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持续有效地推动和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本文的研究背景就是基于国际能源形势与国内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的矛盾展开的探讨,在中国能源实现条件和战略机遇下,开展中国新能源产业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在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协同治理、政府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引入相关理论,从理论层面阐述政府治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明晰了我国政府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面临着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新能源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新能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新能源产业缺乏必要的政府保障,新能源企业缺乏产权保障,新能源企业发展缺乏资金保障,新能源企业缺乏高端人才保障。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存在本位保护主义,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新能源产业发展,地方保护阻碍全国新能源市场壮大;二是政府缺乏体系化治理,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政府与产业主体缺乏互动联系;三是政府治理效率低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高,政府服务性存在一定局限,政府未能准确评价自身工作。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新变化,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担当和责任越发显现,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大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等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并保障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不断拓宽政府治理模式,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完善政府角色定位,创新政府治理运行机制;不断改进政府治理结构,协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强化政府协同治理,并加强政府对新能源的宣传,从而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良好发展。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研究视角的创新、理论框架的创新、实践路径的创新。本文是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和论证了政府治理的模式选择、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的职责等问题;政府治理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内的治理,也包括政府组织间的治理,不同的治理组合,在新能源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效果。本文的研究视角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丰富了政治制度领域的理论研究,为进一步改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晋霆婷[4](2019)在《基于生物质能源的JC市沙产业开发方案研究》文中认为在应对全球土地及资源匮乏的背景下,沙产业的发展亦将迎来新趋势和新机遇。为提升沙区综合发展能力,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沙产业意见》,要求沙区各省份必须正确把握当前沙产业发展形势,完成“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的要求。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人们意识到化石能源的供需矛盾后,生物质能以其可再生性与环保性逐渐凸显,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便开始了围绕生物质能源相关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的研究。长期研究发现,生物质原料规模化生产才将是解决生物质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突破口。为此,少数学者率先展开了一些与“能源农业”领域相关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且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以沙产业理论、循环经济原理为指导基础,沙产业开发将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国家战略重点,立足于沙区中所蕴含的能源资源及特殊优势的地理条件,将逐步改善我国生物质能存量巨大、品种多样化,却分布散乱、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局面。进一步,结合沙区发展规划以及沙产业知识密集型的特点,通过地方政策支持植入沙区主导产业,对现代农业科技加以高效利用,最终形成以“生物质能源”为核心的沙产业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具有生态闭合性、循序扩展性、效益共进性等优势,开拓出一条开发与发展相结合的沙区建设框架,对推动我国生物质能源等新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JC市沙区农场项目作为研究实例,重点围绕如何科学布局沙区农业种养殖形态,依靠现代化农业科技,为动植物打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动植物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最终实现生物质原料的规模化生产。研究中,运用投资收益核算法对农场项目投资与回报进行全面分析,表明沙产业项目偿债能力较强、付息能力保障程度高,资金运作能力强。在企业长期注重沙区整体开发、规模生产、生态改善的眼光下,基于生物质能源的沙产业必将成为承接战略与创新共同构建的区域经济体系,为沙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更高效的动力。
姜璐[5](2019)在《青藏高原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能源贫困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家庭能源活动已经逐步成为区域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亦是能源地理和能源转型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目前,家庭部门已成为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方,同时,面向家庭尺度的精准能源政策亦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调控工具。既有研究表明,家庭能源消费受收入水平、建筑特性、家庭属性、气候环境以及地方文化等多因素差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多时空背景下家庭能源消费调查,系统揭示区域家庭用能的基本模式,探究家庭能源消费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发掘家庭节能的潜力与主要障碍,有利于提升关于家庭能源消费情景的高精度阐释,并为走向可持续能源转型决策提供依据。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区和典型的文化多样区,因此立足青藏高原开展人地关系分析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地域意义和科学及实践意义。本研究则以青海省为案例靶区,以家庭能源活动为主要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开展其家庭能源消费调查,通过开展农区、牧区、农牧区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的入户调查,建立区域和家庭尺度的家庭能源消费基础数据库,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空间特征、多维效应及优化策略研究,认识青藏高原家庭能源活动和能源贫困情况。本研究系统回顾了家庭能源消费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构建了家庭能源消费文献综述分析框架,进而基于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深度总结出国外家庭能源消费研究主题、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揭示中外家庭能源消费的行为过程及其驱动力,充分论证了本研究的相关科学问题及创新尝试,为问卷设计、实地调研和后续深度分析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指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并结合青海省的环境地理及人文社会特征分析,设计完成了包含调研家庭基本情况、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和来源、家庭能源消费用途、能源效用和偏好、政策机制及效应、节能意识与行为调查等六部分86个具体问题的问卷,并对青海省8个市州、22个县区的498户家庭用能信息进行问卷调查;随后从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区累计抽取50余个家庭开展实地访问,进而构建了基于青海省的青藏高原地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基础数据库。基于上述数据库并结合统计年鉴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Tobit计量模型分析非商品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研究家庭收入与能源消费支出关系,评估能源贫困程度;分区域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分析,结合青海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家庭收入分组,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用途量化、能源的可得性以及认知分析,系统阐明区域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规律;计算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量,研究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和健康效应;应用物质流分析可视化软件,建立典型家庭的能源流模型,准确辨识家庭能源收集-消费-排放过程的关键行为,从时空视角探索家庭能源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研究发现:1)家庭收入、人口规模、能源可得性及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资源禀赋则决定了家庭能源结构的基本特征,农区、牧区以及农牧交错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空间差异,如牧区、农区和农牧交错区家庭用能中非商品能源占比分别为71.6%,49.6%和52.89%;牧区以畜粪(61.25%)为主要家庭能源;农区家庭以柴薪(31.9%)、秸秆(22.3%)为主,而农牧交错区则兼具二者特征,以煤炭(21.97%)、畜粪(21.11%)和薪柴(16.7%)为主;煤炭对非商品能源消费的替代作用显着低于沼气;交通用能已经成为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并呈现进一步增长趋势。2)青海的能源贫困表现为现代能源短缺而非能源可得性,由于现在能源供给不足,仍有超过50%的人口处于能源贫困,为实现家庭向现代能源转型,应提高现代能源在家庭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目前以收入贫困人群为主要对象的能源政策需要做出调整。3)相较于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的能源消费种类更丰富,消费体量更多。在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转向多种能源组合,煤炭的消费比重增加,在能源用途上,平均每户家庭比农区和农牧交错区需要消费更多的能源满足取暖(2507 kgce)、炊事(2575 kgce)和交通(581 kgce)的用能需求;在农区,尽管电力是家庭认为最重要的能源,但电力使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4%;在农牧交错区,受农业政策和牧业政策的双重影响,家庭能源消费转向以煤炭为主的多种能源组合结构。区域兼具不同文化,环境意识差异导致家庭能源消费存在差别;4)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生态效应具有复合特征。牧区、农区和农牧交错区CO2人均年排放量分别为3857 kg、2977 kg、4119 kg,其次依次是CH4和NO2,牧区的CH4排放最大,增温效应明显。SO2是农牧区家庭能源消费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12.98 kg,TSP是牧区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20.12 kg。
范亚平[6](2018)在《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转型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质能源因其固有特性成为新能源形式当中最有望替代一次性能源的选择,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发电产业正迎来发展机遇期。K公司作为生物质发电行业领军企业现金流短缺、负债率高,在当前国家大力实施去杠杆等措施的背景下,如何甩掉包袱、抓住机遇,实施转型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战略管理理论作为基础,首先利用PEST分析和五力模型对生物质发电行业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生物质发电行业目前所处的宏观环境特征及行业特征,了解其对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其次,本文将对K公司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对其资源条件、核心能力、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等进行剖析,试图全面认识企业;再次,将利用SWOT工具,对K公司进行全方位分析,梳理其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及威胁等,并根据前述外部环境分析内容,来选择适合K公司的战略转型的方向;最后,根据对K公司战略转型做出的方向选择来制定合适的战略转型规划、确定路径并提出实施建议。本文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生物质发电行业前景可期,K企业在生物质发电行业优势显着,应继续扎根该产业,抓住机遇致力实现新一轮蓬勃发展。在严峻的去杠杆、降成本措施大力实施的背景下,高负债、高杠杆企业必须勇于取舍,要敢于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迅速做出决策,K企业应迅速出售非核心资产,聚焦生物质发电主业,同时配合管理结构调整、融资模式转变,精耕细作,并积极接受行业整合、推进股权重组,积极发挥自身创新优势,逐步从重资产经营模式转向轻资产经营模式。
王斯一[7](2019)在《农林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源安全、环境污染以及乡村振兴已成为长期制约美丽中国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并将其作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生物质能源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具有相对优势和较大潜力,相比传统能源具有低碳、低硫、少氮的环保特性,相比于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发电方式又具有场地限制少的优势。同时,农林生物质能源就近利用资源、减少秸秆露天焚烧、分布式开发的特点更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生物质能源,尤其是作为该产业中发展最快的生物质发电,已开展众多示范项目,装机容量逐年增加,部分项目已实现商业化。然而相对于其他发电产业,生物质发电在我国起步较晚,面临种种困难,许多电厂仅仅勉强维持盈亏平衡甚至持续亏损,无法与市场机制成熟的传统电力市场竞争,发掘生物质发电的环境外部性,离不开政府补贴政策的支持。那么,现行补贴政策是否有效推动产业发展?是否存在问题?生物质发电成本价值如何计量?补贴政策是否需要优化,如何优化?以上问题皆是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生物质发电所具有的成本价值特性,探讨和分析补贴政策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选择。具体来讲,本文基于补贴政策效应分析及现有生物质发电领域相关政策梳理;通过项目生命周期方法厘清生物质发电各环节所具有的经济与环境成本构成与价值特征;基于以上研究,尝试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与内部收益率方法对产业链不同环节补贴政策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政策进行优化,旨在为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补贴政策制定及优化提供一定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理论与实证角度证明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2)运用政策文本工具对生物质发电现行政策梳理发现,各类政策的全面运用,有利于构建生物质发电综合政策体系,然而其中尚存在许多结构性不足,如补贴政策可实施程度较低、在产业链中分布失衡、缺乏不同发展阶段政策等。(3)从经济角度讨论生物质发电政策优化的基础,即成本构成和价值分析,发现生物质发电成本主要集中于原料获取环节,项目经济收入与成本无法平衡,经济效益较差。(4)从环境角度探讨生物质发电政策优化的基础,即成本构成和价值分析,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生物质发电与燃煤发电项目比较,单位电力生物质发电碳减排效果最为明显,其次固体排放物,无硫低氮的特性对污染物减排有重要意义;单位电力减排及资源节约价值较高。(5)运用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从量化角度对生物质发电产业链不同环节三类补贴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三种情景优化结果对比发现,统筹原料补贴、上网电价补贴与接网费补贴的情景是较为合理的方案,可以以较低的补贴成本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合理的补贴结构与补贴方式可以在现有技术水平、资源条件下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局面。(6)对生物质发电产业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补贴政策设计,分析产业长效动态补贴政策优化。运用内部收益率方法构建产业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测算模型,计算生物质发电项目在培育期和成熟期政府合理补贴额度,并讨论不同发电利用小时数以及是否存在热电联产等具体情形下单位补贴额度和补贴总额。(7)运用实际案例对以上模型进行探讨佐证,证明其可行性,为本文政策模型在更多地区的应用提供参考。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我国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建议。
罗宝华[8](2016)在《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全球生态健康和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沙区面积辽阔,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滥采、滥伐、滥垦使得土地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威胁着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广袤的可治理沙地上建设沙生灌木能源林、利用其大量的平茬枝条进行生物质发电,既能治沙、提供清洁能源,还能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身,是一条很好的发展沙产业的路子。但是一直以来,我国以沙生灌木为燃料的几个生物质电厂却屡屡面临亏损和薄利的窘境,与理论上的分析和业界的期望大相径庭。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总结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基础、现状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并厘清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结构层级关系,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沙生灌木发电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核算了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生态补偿标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目前存在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从资源方面来说,经治理后的沙地每年实际可获得的沙生灌木平茬量达2.12~2.83万亿t,资源潜力巨大。从技术方面来说,灌木平茬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技术基本可行,生物质发电技术较成熟。从政策方面来说,我国已有一系列针对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利好政策,但政策体系有待完善。(2)以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为案例从其发展进程、项目特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展示了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仅有的儿家以沙生灌木为全部或者部分原料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基本上都处于未能实现盈利的生产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电原料供应不足导致产能不足、发电成本过高挤压利润空间、生物质能源政策特别是补贴机制还不完善。(3)通过对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自然生态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政策相容性”等四个方向上的综合社会效益的评价结果表明,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自然生态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效益皆为“良好”等级,政策相容性效益达到“优秀”等级,总的社会效益为“良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是对沙生灌木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具备比较优势。和农作物秸秆发电相比,具有土地、资源集约化优势;和沙生灌木造纸、生产人造板产业相比,更环保并且能提供新能源。(4)影响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因素遍及思想观念、政策制定、技术管理、资源环境、市场供求等方面,选取了 14个主要影响因素并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5层,其中资源禀赋和经济激励政策是影响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人们对该产业综合效益的认知和沙地生态治理需求是深层次影响因素,其它影响因素为中间层因素。(5)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替代燃煤发电产生了两种外部性。一是资源外部性,主要包括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电厂建设、原料获取、运输、发电四个阶段单位电力的资源消耗节约量;二是环境外部性,既包括沙生灌木能源林基地建设对沙地产生的防风固沙、保育土壤、水文调节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外部性,也包括发电阶段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CO2、NOx、CO、SO2等污染物的减排量。通过外部性的核算数据表明灌木切断耗能较多、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阶段的污染物排放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比最高,该产业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6)利用演化博弈论对沙区生态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发现,建立沙区生态补偿机制十分必要,而合理确定沙区的生态补偿金额、然后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渠道或措施对从事土地沙化治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生态补偿是实现沙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公平性和动态性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能源林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牧民参与基地建设的机会成本、农牧民和发电企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发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性和资源外部性。补偿的过程中应对各年实际的生态价值增量、直接成本投入费用和根据发电产能与实际原料消耗导致的资源消耗节约量和污染物减排量进行动态的操作,合理补偿。
张海龙[9](2014)在《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作用。进入工业化以来,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为主要燃料的能源更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日益显现,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中国未来能源使用问题也受到了来自外部压力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新能源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目前,传统石化能源的日益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显尖锐,如果不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能源供给的多元化,那么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将严重受限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同时中国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依赖势必无法得到改善。如果不重视和有效发展新能源,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正如成思危所言“世界前三次产业革命分别由蒸汽机、电力和电脑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将是新能源引领的能源革命。”前三次革命中国没有抓住机遇,第四次我们绝不能错过。然而,就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来看,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依靠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仍曲折艰难,新能源发展任重道远。中国必须抓住新能源与中国复兴和崛起的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做足新能源这篇文章、下好新能源这盘棋,将新能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解决好新能源问题,排除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让中国的经济在新能源经济带动下继续快速发展。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核能、页岩气、氢能等。中国的新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在这种现实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改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新能源能够代替传统化石类能源,弥补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短缺问题,增加能源供给,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其次,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改变中国目前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由化石类能源利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对于发展新能源产业,中国同发达国家在发展动机上有着部分共同的出发点。同时,中国在资源构成、经济现状、科技水平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特征。因此,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研究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新能源产业是体现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新能源产业是目前还处于初创期的新兴产业;同时,新能源产业是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也是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领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需要选择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战略路径。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2014年3月22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年会”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为主,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辅的多元化能源生产供应体系。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进口量不断加大,能源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开发新能源,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减少碳排放,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能源安全刻不容缓。论文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经济、政治和能源大背景以及中国能源的现实条件和战略机遇下,开展了中国新能源发展层层递进式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从能源政治、能源安全以及新时期中国崛起等方面进行了选题的思考;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理论体系创新等视角进行了选题目的及意义的阐释;从国内外研究综述中有效选取了自己的研究切入点。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内涵界定、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哈伯特能源论、经济增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权力变迁理论、权力转移理论、“中国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新能源主要边界。第三章人类能源发展史,通过人类能源史四个阶段的研究,提出了“新能源与中国复兴”的新时代与新机遇;并对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梳理和研判。第四章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分析了美国和欧洲新能源的法律、政策、主要内容、演进过程和中国新能源政策演进进程。第五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分门别类地分析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通过数据挖掘,从几个不同维度对新能源进行建模并对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分析了中国与不同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间博弈,得出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一定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第八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行业细分层面给出了明确、科学、合理、具体的政策建议。第九章结论与展望。论文研究实现了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基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本论文采取了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与典型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阐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演绎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在研究方法上适应研究问题的“个性”要求,形成综合集成特点,使本论文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蔡飞[10](2013)在《京郊农村地区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潜力与项目推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位能源资源,在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一直以农林生物质能源开发为主,主要致力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是农村发展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生物质能源产业领域也已经迈出了新的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各种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诸多企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正在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其中生物质能利用量5000万吨标准煤。近年来,改革农村传统用能方式,利用现代创新技术开发清洁能源,进行农村生活用能替代,在很多地区得到重视。另外,农村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来源于农业和林业,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资源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带动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村人口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发展有利于农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林业的建立,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这为北京地区在农业生物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资源保障渠道。现代农林生物质能源开发作为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用能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迈出了新的发展步伐。在固体燃料生产技术和燃烧设备方面,通过国内科技攻关和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各种机型,使得大力发展该产业的技术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在国家相关能源环境法律和政策的促进下,京郊农村地区也全面开展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建设,尤其在大兴区和延庆县项目实践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纵观过去二十多年,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历史,仍然在技术设备、产业发展和政策引导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京郊农村地区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究:揭示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开发和产业形成的基本规律,对京郊农村地区的农林生物质能源资源潜力和供应系统进行研究,评价项目开发的综合效益,进行项目开发模式和市场推广模式的设计研究,并基于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和资源分布条件,进行京郊各区县的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布局和开发优先度研究,最后综合以上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京郊农林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进行了政策促进研究。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发展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的技术、经济、资源和市场等基础条件,同时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依据。(2)京郊农村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成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重要资源基础,文中通过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得出京郊十区县农业生物质资源量约202万吨,林业生物质资源量约117.5万吨,区县间资源分布不均。(3)文中对农林生物质能源资源的收集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和收购模式展开研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原料供应体系;同时对原料生产流程进行作业分解,进行风险事件分析和风险要素罗列,提出了主要应对方案和措施。(4)从文中项目效益评估的结果来看,项目具有较强的经济可行性;从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项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生物质固体燃料的使用将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净化空气环境。(5)京郊生物质固体燃料的潜在市场需求是非常可观的,然而现阶段,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还受到生产能力及供应规模的限制;目标市场的选择和推广模式的设计随着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6)生物质固体燃料生产和使用的社会环境效益符合CDM机制的理念,项目实践也适用于CDM的准则框架,因此在该类项目中引入CDM机制,为其提供了新的筹融资方式和技术引入模式。(7)文中对京郊地区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的区域布局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和优先选择分析,基于已有数据资料,利用熵权法对京郊的10个区县进行遴选,结果表明,顺义区、房山区、大兴区和昌平区4个区域更适合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发展。(8)我国农林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及京郊地区发展现状,需从资源、生产、技术、投资及消费等方面对已有政策进行细化完善,添加缺少的具体规定。
二、农村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吉林现代化生物质能源项目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吉林现代化生物质能源项目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限制开发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Tobit模型 |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 |
4.3.4 测算结果 |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生物质资源评估的研究 |
1.2.2 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3 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持续发展的界定 |
2.1.2 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的界定 |
2.1.3 生物质能源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循环经济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理论 |
2.2.3 波特竞争理论 |
第3章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必要性 |
3.2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历程 |
3.2.1 投入阶段 |
3.2.2 成长阶段 |
3.3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分析 |
3.3.1 农作物秸秆发展潜力分析 |
3.3.2 禽畜粪便发展潜力分析 |
3.3.3 林木生物质资源发展潜力分析 |
第4章 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分析 |
4.1 生物质资源供给的持续性问题 |
4.2 相关技术支持的持续性问题 |
4.3 相关政策法规的持续性问题 |
4.3.1 缺乏法律指引 |
4.3.2 缺乏特定管理部门 |
4.4 融资渠道的持续性问题 |
4.4.1 内部融资难以持续 |
4.4.2 外部融资难以持续 |
第5章 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机制分析 |
5.1.1 技术投入的影响分析 |
5.1.2 经营资本投入的影响分析 |
5.1.3 政府政策的影响分析 |
5.1.4 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 |
5.1.5 生物质资源供应的影响分析 |
5.2 影响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
5.2.1 模型设计 |
5.2.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6.1 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潜力 |
6.1.1 充分利用现有农林剩余物资源 |
6.1.2 鼓励资源多元化,能源产品多元化 |
6.2 完善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
6.2.1 税收政策 |
6.2.2 政府补助政策 |
6.3 引进高技术水平人才 |
6.4 提升生物质能源产业研发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 研究的背景 |
2.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关于中国新能源发展趋势的研究 |
2. 关于新能源产业地位与影响的研究 |
3. 关于新能源产业政策基本状况的研究 |
4. 关于政府治理变革与治理应用的研究 |
5. 关于新能源产业中政府治理的研究 |
6.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构安排 |
(五) 研究创新之处 |
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1. 能源与新能源 |
2. 新能源产业与产业政策 |
3. 政府治理 |
(二) 新能源产业视阈下政府治理的理论依据 |
1. 政府治理创新理论 |
2. 政府协同治理理论 |
3. 政府治理现代化理论 |
二、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现状分析 |
(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制度供给 |
1. 政府供给的政策类型 |
2. 风电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3. 太阳能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4. 生物质能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5. 核电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二)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法治建设 |
1. 风电产业的法治建设 |
2. 太阳能产业的法治建设 |
3. 生物质能产业的法治建设 |
4. 核电产业的法治建设 |
(三)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规划与引导 |
1.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国家总体规划 |
2.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区域性规划 |
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的引导 |
三、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困境 |
(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
1. 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突出 |
2. 新能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
(二) 新能源产业缺乏必要的保障 |
1. 新能源企业缺乏产权保护 |
2. 新能源企业发展缺乏资金保障 |
3. 新能源产业缺乏高端人才保障 |
四、 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府治理因素 |
(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存在本位保护 |
1. 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新能源产业发展 |
2. 地方保护阻碍全国新能源市场壮大 |
(二)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缺乏体系化治理 |
1. 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 |
2. 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
(三)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效率低下 |
1.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高 |
2. 政府服务性存在一定局限 |
3. 政府未能准确评价自身工作 |
五、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经验的借鉴 |
(一)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综述 |
1.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2. 德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二)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1. 美国新能源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2. 德国新能源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三) 中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策略的比较 |
1. 政府制定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比较 |
2. 政府治理中政府与市场运行关系的比较 |
(四)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经验启示 |
1.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立法规范的启示 |
2.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政策的启示 |
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模式的启示 |
4.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体制机制创新的启示 |
六、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建议 |
(一) 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能力 |
1. 加大新能源产业财政政策实施力度 |
2. 加大新能源产业税收政策实施力度 |
3. 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实施力度 |
4. 完善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
5. 增强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
(二) 拓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
1. 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责任意识 |
2. 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
3. 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运行机制 |
(三) 改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结构 |
1. 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整体布局 |
2. 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部门的协同治理 |
3. 调控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
4. 加强政府与新能源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
5. 加强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宣传 |
结论 |
(一) 主要研究结论 |
(二)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展望 |
(三)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生物质能源的JC市沙产业开发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和路线图 |
1.2.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沙产业发展概况 |
2.1.1 国内外沙产业发展 |
2.1.2 沙产业理论发展 |
2.2 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发展概况 |
2.2.1 生物质能源相关概念 |
2.2.2 国外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
2.2.3 国内外生物质原料发展 |
2.2.4 国外生物质能的技术及运用 |
2.2.5 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政策基础 |
2.3 沙区发展生物质能源前景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生态学理论 |
2.4.3 全产业链理论 |
2.4.4 循环经济理论 |
第三章 基于生物质能源的 JC 市沙产业开发模式 |
3.1 沙产业开发模式构建 |
3.1.1 以产业链集群的沙区开发模式 |
3.1.2 以科技为支撑的沙区开发模式 |
3.1.3 以政府主导植入的沙区开发模式 |
3.1.4 沙产业模式应用效果评价 |
3.2 基于生物质能源的JC市沙产业开发模式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JC市沙产业发展现状 |
4.1 JC市资源结构 |
4.1.1 地理优势 |
4.1.2 能源资源 |
4.1.3 经济概况 |
4.2 JC市沙产业发展现状 |
4.2.1 沙产业发展涉及政策 |
4.2.2 JC市沙产业主要类型 |
4.3 JC市沙产业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势条件 |
4.3.1 沙产业开发模式提供良好支撑 |
4.3.2 产业化是沙区发展的重要依托 |
4.3.3 科技农业为沙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
4.4 JC市沙产业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制约因素 |
4.4.1 自然资源因素 |
4.4.2 制度政策因素 |
4.4.3 经济结构因素 |
4.4.4 科学技术因素 |
4.4.5 主体认知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JC市沙产业项目开发方案 |
5.1 项目整体概况 |
5.1.1 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
5.1.2 项目发展原则 |
5.1.3 项目整体布局 |
5.2 项目种植及养殖品种分析 |
5.2.1 油莎豆 |
5.2.2 美国竹柳 |
5.2.3 沙地桑 |
5.2.4 墨西哥玉米 |
5.2.5 德州黑驴 |
5.2.6 比利时兰牛 |
5.3 项目技术分析 |
5.3.1 节水灌溉技术 |
5.3.2 农业机械技术 |
5.3.3 生物技术 |
5.3.4 信息及设施技术 |
5.4 项目产业链规划 |
5.4.1 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 |
5.4.2 纸浆产业链发展规划 |
5.4.3 现代种植业发展规划 |
5.4.4 畜牧产业链发展规划 |
5.5 项目机制建设 |
5.5.1 资金来源 |
5.5.2 土地来源 |
5.5.3 人才资源 |
5.5.4 技术支持 |
5.5.5 风险防控 |
5.6 项目效益分析 |
5.6.1 项目投资估算 |
5.6.2 项目运营成本 |
5.6.3 项目效益分析 |
5.6.4 项目开发进度 |
5.6.5 项目发展目标 |
5.7 项目规模化进程约束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青藏高原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能源贫困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应对气候变化与区域环境治理的共同需求 |
1.1.2 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需求 |
1.1.3 家庭尺度是能源地理研究精细化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理论方法 |
1.3.1 框架结构 |
1.3.2 理论基础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综述 |
2.1 中国家庭能源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1 研究主题与热点 |
2.1.2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其趋势 |
2.1.3 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
2.1.4 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 |
2.1.5 中国家庭能源转型政策 |
2.2 国际家庭能源消费研究进展与述评 |
2.2.1 家庭能源消费研究热点及其主题 |
2.2.2 发达国家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其趋势 |
2.2.3 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 |
2.2.4 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
2.3 国内外家庭能源消费研究对比及启示 |
2.3.1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差异 |
2.3.2 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差异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采集 |
3.1 青藏高原区情概述 |
3.2 研究靶区概况及能源地理特征 |
3.2.1 自然地理特征 |
3.2.2 社会经济特征 |
3.2.3 自然资源概况 |
3.2.4 民族文化特征 |
3.3 数据采集过程及处理 |
3.3.1 数据采集步骤 |
3.3.2 数据标准化及预处理 |
第四章 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贫困评估 |
4.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 |
4.1.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
4.1.2 家庭能源用途及其分布 |
4.1.3 非商品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 |
4.2 能源贫困内涵与方法 |
4.2.1 能源贫困内涵 |
4.2.2 能源贫困测量方法 |
4.3 青海省能源贫困测量 |
4.3.1 基于现实情景 |
4.3.2 基于以电取代固体能源的情景 |
4.3.3 能源贫困和收入贫困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家庭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异特征 |
5.1 牧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特征 |
5.1.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
5.1.2 家庭能源用途量化 |
5.1.3 家庭能源重要性认知分析 |
5.1.4 家庭能源可得性分析 |
5.2 农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特征 |
5.2.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
5.2.2 家庭能源用途量化 |
5.2.3 家庭能源重要性认知分析 |
5.2.4 家庭能源可得性分析 |
5.3 农牧交错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特征 |
5.3.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
5.3.2 家庭能源用途量化分析 |
5.3.3 家庭能源重要性认知分析 |
5.3.4 家庭能源可得性分析 |
5.4 家庭用能结构空间比较(交通用能) |
5.4.1 出行交通方式 |
5.4.2 交通用能结构 |
5.4.3 节能政策响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家庭能源消费环境效应分析 |
6.1 环境效应机理及排放测算 |
6.2 总体分析 |
6.3 空间对比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典型家庭能源消费物质流建模 |
7.1 牧区典型家庭能源活动建模分析 |
7.2 农区典型家庭能源活动建模分析 |
7.3 农牧交错区典型家庭能源活动建模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家庭能源消费优化策略 |
8.1 加强政策制定,夯实数据统计 |
8.1.1 分区制定政策 |
8.1.2 加强生活能源消费统计工作 |
8.1.3 加强交通部门能源政策制定 |
8.2 优化炉灶设备,改造住宅外墙 |
8.2.1 优化炉灶设备 |
8.2.2 改造住宅外墙 |
8.3 推广清洁能源,缓解能源贫困 |
8.3.1 扩大太阳能应用方式 |
8.3.2 提高沼气利用技术 |
8.3.3 倡导清洁能源消费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青海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能源贫困评估 |
9.1.2 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
9.1.3 农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
9.1.4 农牧交错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
9.1.5 家庭能源消费环境效应空间特征 |
9.1.6 家庭能源消费优化策略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信息 |
附录2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研实图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转型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发展现状 |
2.1 K公司概况 |
2.2 K公司发展历程 |
2.3 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
3 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发展的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3 内部环境分析 |
4 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 |
4.1 外部环境机遇分析 |
4.2 外部环境威胁分析 |
4.3 内部优势条件分析 |
4.4 内部劣势条件分析 |
5 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战略转型选择及实施 |
5.1 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战略转型选择 |
5.2 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战略转型目标 |
5.3 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战略转型实施规划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农林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述评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能源及分类 |
2.1.2 生物质能源 |
2.1.3 生物质发电 |
2.1.4 农林生物质 |
2.2 研究综述 |
2.2.1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源概念 |
2.2.2 生物质发电成本价值计量研究 |
2.2.3 补贴政策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效应分析 |
3.1 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效应理论分析 |
3.1.1 成本补偿效应 |
3.1.2 产量效应 |
3.1.3 福利效应 |
3.2 我国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3.2.1 我国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效应现实状况描述 |
3.2.2 我国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效应实证检验 |
3.3 本章小结 |
4 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梳理 |
4.1 基于政策工具方法的生物质发电政策梳理 |
4.1.1 政策工具理论概述 |
4.1.2 政策分析架构建立 |
4.1.3 政策文本选择 |
4.1.4 频数统计分析 |
4.1.5 政策存在问题 |
4.2 基于政策工具方法的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梳理 |
4.2.1 补贴政策统计分析 |
4.2.2 补贴政策存在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 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基础:经济成本构成与价值分析 |
5.1 生物质发电价值流概况 |
5.1.1 生物质发电原理 |
5.1.2 生物质发电价值流 |
5.2 基于价值流的生物质发电经济成本构成 |
5.2.1 生物质发电成本特点 |
5.2.2 原料获取环节成本构成 |
5.2.3 运输存储环节环节构成 |
5.2.4 生产环节成本构成 |
5.3 基于价值流的生物质发电经济价值分析 |
5.3.1 电力价值分析 |
5.3.2 剩余物销售价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基础:环境成本构成与价值分析 |
6.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概述 |
6.1.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
6.1.2 生命周期技术框架 |
6.1.3 生命周期评价过程 |
6.2 基于生命周期的生物质发电环境成本构成 |
6.2.1 研究目标和范围 |
6.2.2 环境实物量核算 |
6.2.3 环境实物货币化核算 |
6.2.4 环境成本总计核算 |
6.3 基于生命周期的生物质发电环境价值分析 |
6.3.1 环境价值核算公式 |
6.3.2 减排环境价值核算 |
6.3.3 资源节约环境价值核算 |
6.4 本章小结 |
7 产业链不同环节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设计 |
7.1 多目标规划模型构建基础 |
7.1.1 “环境—经济—补贴”多目标确定 |
7.1.2 模型假设 |
7.1.3 模型变量设计 |
7.2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不同环节优化目标函数建立 |
7.2.1 偏差量 |
7.2.2 优先级与权系数 |
7.2.3 目标函数的确立 |
7.3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不同环节优化约束条件设置 |
7.3.1 转化为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 |
7.3.2 绝对约束 |
7.4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不同环节优化模型确定 |
7.4.1 情景一 |
7.4.2 情景二 |
7.4.3 情景三 |
7.5 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方法 |
7.5.1 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理论方法 |
7.5.2 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实践方法 |
7.5.3 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设计 |
8.1 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政策优化必要性与原则 |
8.1.1 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政策优化必要性 |
8.1.2 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政策优化原则 |
8.2 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政策优化模式选择 |
8.2.1 不同发展阶段界定 |
8.2.2 不同发展阶段特点 |
8.2.3 不同发展阶段补贴特点 |
8.3 基于IRR评价的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测算模型建立 |
8.3.1 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测算模型 |
8.3.2 标杆数据选取 |
8.4 基于IRR评价的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测算模型计算 |
8.4.1 培育期补贴 |
8.4.2 成熟期补贴 |
8.4.3 不同发展阶段补贴额度推荐 |
8.5 本章小结 |
9 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案例:林木质/秸秆项目 |
9.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与案例概况 |
9.1.1 案例研究法 |
9.1.2 案例项目概况 |
9.2 案例项目经济成本构成及价值分析 |
9.2.1 案例项目经济成本构成 |
9.2.2 案例项目经济价值分析 |
9.3 案例项目环境成本构成及价值分析 |
9.3.1 案例项目环境成本构成 |
9.3.2 案例项目环境价值分析 |
9.4 案例项目产业链不同环节补贴政策优化 |
9.4.1 案例项目多目标规划应用模型构建 |
9.4.2 案例项目模型优化结果 |
9.4.3 案例项目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9.5 案例项目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政策优化 |
9.5.1 案例项目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模型构建 |
9.5.2 案例项目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模型测算 |
9.6 本章小结 |
10 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案例:蔗渣项目 |
10.1 案例项目概况 |
10.2 案例项目经济成本构成及价值分析 |
10.2.1 案例项目经济成本构成 |
10.2.2 案例项目经济价值分析 |
10.3 案例项目环境成本构成及价值分析 |
10.3.1 案例项目环境成本构成 |
10.3.2 案例项目环境价值分析 |
10.4 案例项目产业链不同环节补贴政策优化 |
10.4.1 案例项目多目标规划应用模型构建 |
10.4.2 案例项目模型优化结果 |
10.4.3 案例项目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10.5 案例项目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政策优化 |
10.5.1 案例项目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模型构建 |
10.5.2 案例项目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模型测算 |
10.6 本章小结 |
11 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建议 |
11.1 重视补贴政策在产业中的应用 |
11.1.1 明确补贴范围 |
11.1.2 加大补贴力度 |
11.1.3 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
11.2 兼顾产业链各环节补贴分配 |
11.2.1 研发环节 |
11.2.2 投资环节 |
11.2.3 原料环节 |
11.2.4 生产环节 |
11.2.5 消费环节 |
11.3 据产业不同发展阶段补贴调整 |
11.3.1 培育期阶段 |
11.3.2 成熟期阶段 |
11.4 其他配套措施 |
11.4.1 加强顶层设计 |
11.4.2 建立配额制与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
11.4.3 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 |
11.4.4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11.5 本章小结 |
12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2.1 结论 |
12.2 研究不足 |
12.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8)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3.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现状及影响因素 |
1.3.2 生物质发电产业社会效益评估 |
1.3.3 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机制 |
1.3.4 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发电 |
2.1.2 林木生物质与林木生物质能源、林木生物质发电 |
2.1.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生态价值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基础 |
3.1 资源基础 |
3.1.1 沙生灌木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
3.1.2 沙生灌木平茬生物量 |
3.2 技术条件 |
3.2.1 平茬技术 |
3.2.2 生物质发电技术 |
3.3 政策环境 |
3.3.1 发展规划 |
3.3.2 现行相关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4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现状 |
4.1 企业运营概况 |
4.2 典型企业介绍——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 |
4.2.1 企业所在地地理及经济发展状况 |
4.2.2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发展现状 |
4.3 本章小结 |
5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评价及比较优势分析 |
5.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 |
5.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3 指标描述与说明 |
5.3 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 |
5.3.1 评价方法简介 |
5.3.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 沙区发展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比较优势分析 |
5.4.1 与沙生灌木造纸、制板比较 |
5.4.2 与秸秆生物质发电比较 |
5.4.3 与风电、光伏发电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影响因素研究 |
6.1 影响因素分析 |
6.1.1 波特钻石理论及其模型 |
6.1.2 生产要素 |
6.1.3 需求条件 |
6.1.4 相关及支持产业的表现 |
6.1.5 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
6.1.6 机会 |
6.1.7 政府 |
6.2 因素选取及其作用分析 |
6.3 基于ISM的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 |
6.3.1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简介 |
6.3.2 构建解释结构模型 |
6.4 ISM模型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沙地生态补偿利益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
7.1 建立沙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分析 |
7.2 演化博弈论简介 |
7.3 沙区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
7.4 分析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外部性核算 |
8.1 沙生灌木能源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 |
8.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介绍 |
8.1.2 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
8.1.3 沙生灌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
8.2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 |
8.2.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系统 |
8.2.2 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
8.2.3 生命周期评价 |
8.2.4 沙生灌木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环境影响评价 |
8.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分析 |
8.3.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定性分析 |
8.3.2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测算 |
8.4 本章小结 |
9 沙生灌木发电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9.1 生态补偿的内容及标准 |
9.1.1 生态补偿的内容 |
9.1.2 生态补偿标准 |
9.2 其它相关问题 |
9.2.1 生态补偿对象 |
9.2.2 确定生态补偿责任主体 |
9.2.3 确定生态补偿方式 |
9.2.4 建立生态补偿的保障制度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研究不足之处 |
10.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综合评述 |
1.4 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 |
1.4.1 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 |
1.4.2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
1.4.3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 |
1.4.4 有利于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5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方法 |
1.5.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能源 |
2.1.2 新能源 |
2.1.3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
2.2 哈伯特能源论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2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3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4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
2.4 生命周期理论 |
2.4.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4.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3 国家成长生命周期理论 |
2.5 权力理论 |
2.5.1 权力变迁理论 |
2.5.2 权力转移理论 |
2.6 “中国梦”理论 |
2.6.1 毛泽东主席的早期“中国梦”理论 |
2.6.2 习近平主席的当代“中国梦”理论 |
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7.2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2.7.3 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
2.7.4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2.8 小结 |
第三章 人类能源发展史 |
3.1 人类能源史的四个阶段 |
3.1.1 火与柴草时代 |
3.1.2 煤炭与蒸汽机时代 |
3.1.3 石油与内燃机时代 |
3.1.4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代 |
3.2 泥炭与荷兰、煤炭与英国、石油与美国、新能源与中国 |
3.2.1 泥炭和荷兰时代 |
3.2.2 煤炭和大英帝国 |
3.2.3 石油和美国世纪 |
3.2.4 新能源与中国复兴 |
3.3 能源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 |
4.1 美国的新能源政策 |
4.1.1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一次转型 |
4.1.2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二次转型 |
4.1.3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三次转型 |
4.1.4 美国的“能源独立” |
4.2 欧洲的新能源政策 |
4.2.1 欧洲能源法律及政策变化 |
4.2.2 欧洲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的新能源政策 |
4.3.1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萌芽阶段 |
4.3.2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启动阶段 |
4.3.3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发展阶段 |
4.3.4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成长阶段 |
4.4 中国新能源法律及政策解析 |
4.4.1 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
4.4.2 中国能源政策解析 |
4.5 国内外政策比较对中国新能源的启示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 |
5.1 能源利用的现状 |
5.2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
5.2.1 水电资源现状 |
5.2.2 太阳能资源现状 |
5.2.3 核能资源现状 |
5.2.4 风能资源现状 |
5.2.5 海洋能源资源现状 |
5.2.6 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 |
5.2.7 页岩气能源资源现状 |
5.2.8 氢能源资源现状 |
5.3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对比分析 |
5.3.1 国外新能源发展情况 |
5.3.2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比较 |
5.4 中国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1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制度建设缺位 |
5.4.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偏颇 |
5.4.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不足 |
5.4.4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动力不够 |
5.4.5 中国新能源的二次转换成本高、电力并网困难 |
5.4.6 中国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新能源发展压力空前 |
5.4.7 中国能源安全带给新能源严峻挑战 |
5.4.8 中国能源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 |
5.4.9 全球能源危机必将牵制中国能源安全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 |
6.1 能源效率及相关指标的选取 |
6.1.1 能源效率 |
6.1.2 指标选取 |
6.2 数据处理 |
6.2.1 基于插补方法对缺失数据的处理 |
6.2.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 2014 年新能源数据的预测 |
6.3 基于 DEA 数据包络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效率实证分析 |
6.3.1 DEA 模型 |
6.3.2 中国新能源开发效率情况 |
6.3.3 中国新能源使用效率情况 |
6.3.4 实证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 |
7.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7.1.1 国际能源市场中各类主体分析 |
7.1.2 本文博弈对象的选择 |
7.2 中国与能源进口国的博弈 |
7.2.1 中美能源博弈 |
7.2.2 中印能源博弈 |
7.3 中国与能源出口国的博弈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 |
8.1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 |
8.1.1 中国新能源发展制度体系构建 |
8.1.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8.1.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
8.1.4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
8.1.5 中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微观政策建议 |
8.2.1 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2 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3 核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4 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5 生物质柴油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6 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7 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3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数据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京郊农村地区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潜力与项目推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问题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
2.1.1 生物质能源供需研究 |
2.1.2 生物质能源开发经济性研究 |
2.1.3 生物质能源环境效应评价研究 |
2.1.4 生物质能源政策研究 |
2.2 农林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问题研究 |
2.2.1. 农林生物质固体燃料加工技术研究状况 |
2.2.2 农林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发展研究 |
2.2.3 农林生物质固体燃料标准体系研究 |
2.3 文献研究综述 |
3 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与利用现状 |
3.1 现代生物质能源产业兴起 |
3.1.1 生物质能源概述 |
3.1.2 现代生物质能源的兴起 |
3.1.3 生物质固体燃料 |
3.2 国外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现状与趋势 |
3.2.1 全球生物质固体燃料总体情况与前景 |
3.2.2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现状 |
3.3 我国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与利用状况 |
3.3.1 我国生物质固体燃料总体现状与发展趋势 |
3.3.2 生物质固体燃料生产技术现状 |
3.3.3 生物质固体燃料燃烧设备现状 |
3.3.4 京郊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 |
3.3.5 我国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现存问题 |
3.4 小结 |
4. 京郊农林生物质资源潜力评估 |
4.1 京郊地区农林生物质资源基础 |
4.1.1 森林资源与能源化利用 |
4.1.2 农业秸秆与能源化利用 |
4.2 京郊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潜力评估 |
4.2.1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类型 |
4.2.2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潜力评估 |
4.3 京郊地区农业秸秆资源可利用潜力评估 |
4.3.1 农业种植而积分析 |
4.3.2 农业种植结构与产量分析 |
4.3.3 京郊地区农业秸秆资源量估算 |
4.4. 农林生物质资源利用的阶段性特点 |
4.5 小结 |
5. 生物质固体燃料原料供应体系构建与系统风险防范 |
5.1 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原料供应体系 |
5.1.1 原料供应技术路线 |
5.1.2 原料供应组织管理模式 |
5.1.3 京郊原料供应模式实践分析 |
5.2 原料供应系统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
5.2.1 原料供应系统风险识别与分析 |
5.2.2 原料供应系统的风险防范措施 |
5.3 小结 |
6 京郊农村地区推广生物质固体燃料的效益评估 |
6.1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经济效益的经济可行性评估 |
6.1.1 经济可行性评估的前提 |
6.1.2 经济可行性评估的依据 |
6.1.3 经济可行性评估的内容 |
6.1.4 经济可行性评估的结论 |
6.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社会与生态效益评估 |
6.2.1 社会效益评估 |
6.2.2 生态效益评估 |
6.3 小结 |
7 京郊农林生物质固体燃料市场推广模式研究 |
7.1 京郊农村地区生活用能情况分析 |
7.1.1 北京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状况 |
7.1.2 京郊区县农村能源消费状况 |
7.1.3. 京郊农户用能模式调查 |
7.2 生物质固体燃料市场选择 |
7.3 京郊农林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市场推广 |
7.3.1 市场细分 |
7.3.2 目标市场选择 |
7.3.3 市场定位 |
7.3.4 产品策略 |
7.3.5 价格策略 |
7.3.6 渠道策略 |
7.3.7 促销策略 |
7.4 小结 |
8 生物质固体燃料CDM项目开发模式 |
8.1 CDM机制与生物质能源项目的结合 |
8.1.1 CDM机制的提出与内容要点 |
8.1.2 生物质能源项目与CDM机制的结合途径 |
8.1.3 促进生物质能源项目与CDM结合的意义 |
8.2 京郊供热系统生物质燃料替代CDM项目模式 |
8.2.1 季节性供热系统生物质燃料替代项目概述 |
8.2.2 生物质燃料替代项目与CDM机制的结合 |
8.3 京郊农林生物质替代燃料CDM项目实施模式 |
8.3.1 项目技术路线 |
8.3.2 适合本项目的CDM方法学 |
8.3.3 项目实施流程 |
8.3.4 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京郊农林生物质固体燃料区域选择研究 |
9.1 区域选择因素分析 |
9.2 京郊地区资源状况分析 |
9.2.1 劳动力资源状况 |
9.2.2 土地资源状况 |
9.3 京郊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9.4 京郊地区交通运输能力状况分析 |
9.5 京郊地区能源消费状况分析 |
9.5.1 京郊地区能源消费基本状况分析 |
9.5.2 北京地区原煤利用状况分析 |
9.5.3 京郊地区用电状况分析 |
9.6 京郊地区环境基本状况分析 |
9.7 京郊地区生物质固体燃料区域选择研究 |
9.7.1 京郊地区生物质固体燃料区域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 |
9.7.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9.7.3 数据的处理过程及结论 |
9.8 小结 |
10 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发展的促进政策研究 |
10.1 国外促进生物质能发展的政策经验 |
10.1.1 国外生物质能源政策现状 |
10.1.2 国外生物质能源政策经验 |
10.2 国内促进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现状 |
10.3 不同政策背景下的利益相关者策略选择行为分析 |
10.4 京郊农林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11 结论与讨论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创新点 |
1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农村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吉林现代化生物质能源项目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2]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研究[D]. 李雪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D]. 程道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基于生物质能源的JC市沙产业开发方案研究[D]. 晋霆婷.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5]青藏高原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能源贫困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D]. 姜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6]K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转型发展战略研究[D]. 范亚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4)
- [7]农林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研究[D]. 王斯一.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罗宝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9]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 张海龙. 吉林大学, 2014(03)
- [10]京郊农村地区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发潜力与项目推广模式研究[D]. 蔡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标签:生物质论文; 新能源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