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黄裸伞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桔黄裸伞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对桔黄裸伞[Gymnopilus spectabilis(fr)sing.]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体内抗肿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生物学特性方面,运用石蜡切片法对桔黄裸伞子实体的菌褶、菌盖、菌柄纵切面、菌柄横切面、担孢子等进行了显微观察。桔黄裸伞子实体菌丝隔膜有锁状联合,菌肉菌丝无色,子实层中无囊状体;担子近棒状,具有4小梗并在基部具有锁状联合;担孢子椭圆形,金黄色至黄褐色,壁厚,具有疣状凸起。并对其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乙醚层、氯仿层和甲醇层样品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理化鉴识。结果表明:桔黄裸伞子实体中含有甾醇、香豆素、含氧杂环及蒽醌类、有机酸、挥发油等也含有少量的生物碱。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菌种分离,并进行了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在改良PDA的液体培养基中,24℃、180r/min条件下培养10d后长出白色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1—27℃;筛选出了最佳的栽培的培养料为:松杨木木屑(松树、杨树木屑各半)83%,麦麸15%,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65%,pH自然,生物效率为58.7%。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栽培的和野生的桔黄裸伞子实体进行了基因的鉴定。结果为栽培子实体的DNA序列和野生的子实体的DNA序列对比,同源性为97%。证明组织分离得到的菌种稳定可靠,是桔黄裸伞的纯菌种。化学成分方面,石油醚层上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95:5)溶剂系统洗脱,得到组分A,并对其进行了GC-MS研究。乙醚层浓缩后放冰箱24小时,有棕红色的油状物析出。上清液冰箱放置,白色针状结晶析出,反复重结晶纯化得到化合物1;上清液挥干后上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8:2)溶剂系统洗脱,得到化合物2和3;棕红色油状析出物,上硅胶柱,以二氯甲烷:丙酮:甲酸(99:1:0.1)溶剂系统洗脱,得到红色柱状结晶,继续上硅胶纯化得到化合物4;甲醇层浓缩至小体积放入冰箱静置,析出结晶,经水和乙醇反复重结晶得到化合物5;水层用乙醇按(1:1)进行醇沉除去多糖、蛋白质、鞣质等杂质,然后上D101大孔树脂,分别用10%、20%、40%、80%、100%乙醇系统洗脱。其中10%组分进一步用HPLC,采用C18反相半制备色谱柱,流动相用乙睛:水(9:1),2mL/min,柱温35℃,UV 295nm的条件进行分离得到化合物6。总共得到8个化合物,并运用UV、IR、MS、1H-NMR、13C-NMR、DEPT-135等手段进行了鉴定。分别为: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甘露醇、Gymnetin、α-(2-甲基丁基)-环氧戊烷、8-甲基-5,7-二烯-1,2,3,5,6-壬五醇、十八碳二烯酸和十六碳酸。其中8-甲基-5,7-二烯-1,2,3,5,6-壬五醇为新的化合物,甘露醇和α-(2-甲基丁基)-环氧戊烷、十八碳二烯酸和十六碳酸为首次从桔黄裸伞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方面,选用H22荷瘤小鼠,对桔黄裸伞的乙酸乙酯层、乙醇层、水层和菌丝发酵物进行抗肿瘤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菌丝发酵物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500mg/kg时抑瘤率为27.3%,1000mg/kg时抑瘤率可达41.8%;剂量在1000mg/kg时与阴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对小鼠免疫器官无明显影响;乙酸乙酯层剂量为600mg/kg和300 mg/kg时,抑瘤率分别为41.8%和23.6%,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但600mg/kg时对小鼠的免疫系统有负面影响;乙醇层当剂量为500 mg/kg和1000mg/kg时,抑瘤率分别为21.8%和1.2%,抑制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水层剂量为500mg/kg和1000mg/kg时,抑瘤率分别为14.5%和3.6%,对H22荷瘤鼠的肿瘤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桔黄裸伞的化学成分研究
  • 1.2 药理研究
  • 1.3 栽培研究
  • 1.4 讨论
  • 第二章 桔黄裸伞的生物学特性
  • 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2.2 实验结果
  • 2.3 理化检识
  • 2.4 桔黄裸伞的菌种分离、驯化和栽培的研究
  • 2.5 分子鉴定实验
  • 第三章 桔黄裸伞化学成分的研究
  • 3.1 桔黄裸伞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3.1.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3.1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 3.1.3.2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
  • 3.1.3.3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
  • 3.1.3.4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 3.1.3.5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
  • 3.1.3.6 化合物6的结构鉴定
  • 3.1.4 小结与讨论
  • 3.1.5 组分A的GC-MS分析
  • 3.1.5.1 组分A的理化分析
  • 3.1.5.2 色谱条件
  • 3.1.5.3 实验结果
  • 3.1.5.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桔黄裸伞抗肿瘤活性及毒性试验
  • 4.1 毒性试验
  • 4.1.1 兴奋性试验
  • 4.1.2 急性毒性试验
  • 4.1.3 小结
  • 4.2 桔黄裸伞抗肿瘤活性研究
  • 4.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2.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桔黄裸伞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