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屋断陷营城组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

十屋断陷营城组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

论文摘要

本文运用储层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测井地质学以及储层评价等理论和方法技术,对十屋断陷营城组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砂体分布、成岩作用研究、物性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薄片鉴定资料、岩心薄片照片研究储层岩石学特征,绘制了储层岩石类型三角图,得出,岩性以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这为次生孔隙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成分、结构成熟度总体较低。储层粒度以中-细砂岩为主。填隙物主要为碳酸盐岩和泥质。经统计岩心物性资料,表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在5%~12%之间、0.1×10-3μm2~10×10-3μm2之间,主要为特低孔特低渗~低孔特低渗储层。通过对薄片、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发现营城组砂岩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裂缝次之,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石英次生加大、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根据成岩场的分析和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营城组储层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成岩阶段由中成岩阶段A1亚期向晚成岩阶段变化。次生孔隙发育程度主要受胶结、石英和长石次生加大、溶解作用影响。利用了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采取地震反演与钻井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砂体展布。研究认为,在断陷边缘,距离物源较近,砂体连续性好;而在距离物源较远的断陷内部,砂体连续性变差。利用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用测井交会图法识别出砂泥岩。通过相关性分析,将相关性较好的测井曲线参数与岩心物性建立了关系公式,预测了研究区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采用加权平均法评价本区的储集性能。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砂岩累计厚度和砂岩最大单层厚度等5项指标,将储层分为四类,研究区发育Ⅱ类Ⅲ类和Ⅳ类储层,主要以Ⅱ类(较好)和Ⅲ类(中等)储层为主。东部斜坡带的西南部为Ⅳ类(较差)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各油气田均属于较好储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目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存在主要问题
  • 四、研究思路
  • 五、主要研究工作
  • 第一章 工区地质概况
  • 1.1 十屋断陷构造单元划分
  • 1.2 地层发育特征
  • 1.3 主要目的层沉积特征
  • 1.4 主要目的层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二章 储层砂体分布特征
  • 2.1 砂体剖面分布特征
  • 2.2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第三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 储层岩石成分特征
  • 3.2 粒度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4.1 成岩作用类型
  • 4.1.1 机械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
  • 4.1.2 胶结作用
  • 4.1.3 石英和长石次生加大
  • 4.1.4 交代作用
  • 4.1.5 溶解作用
  • 4.2 成岩阶段划分
  • 4.2.1 中成岩阶段 A 期
  • 4.2.2 中成岩阶段B 期
  • 4.2.3 晚成岩阶段
  • 4.3 营城组储层成岩阶段
  • 第五章 储层物性特征及其预测
  • 5.1 储集空间类型
  • 5.1.1 次生孔隙
  • 5.1.2 裂缝
  • 5.2 孔隙结构特征
  • 5.3 孔隙度、渗透率预测
  • 5.3.1 储层孔渗特征
  • 5.3.2 测井资料处理
  • 5.3.3 测井数据标准化
  • 5.3.4 岩心归位
  • 5.3.5 十屋断陷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及判别方法
  • 5.3.6 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预测
  •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
  • 6.1 评价参数的选取
  • 6.2 各项参数标准划分
  • 6.3 确定综合得分
  • 6.3.1 有利参数值(G)与不利参数值(P)的确定
  • i的确定'>6.3.2 权重系数αi的确定
  • 6.3.3 计算单项得分
  • 6.3.4 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
  • 6.3.5 储层分类标准
  • 6.3.6 储层综合评价得分
  • 6.4 有利区带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十屋断陷营城组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