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邓成波

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邓成波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在地下室建筑日趋渐多,建筑工程中地下室底板的防水问题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在现实中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裂漏、底板开裂、渗漏现象仍然存在,如何改善地下室底板施工质量,减少地下室底板渗漏水的发生,已成为当前施工中的重点。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

1建筑施工地下室底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

在地下室的底板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混凝土配合比例不科学而导致的底板裂缝与变形等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底板较大范围的架构不合理情况。混凝土配合比例将直接影响着施工材质质量以及建筑性能,如果出现比例不科学的情况,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失去其原本性能与效果,导致其无法满足底板施工的需求。

1.2对底板混凝土的不科学保养

保证底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强化来让它符合要求的强度准则的是对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保养,在对混凝土进行护理时,因为要求的标准时间远远超过保养时间和时间的不合理控制,使混凝土构造强度性能比正常情况低,而没有办法承担地下室预料中的设计负荷,最后引发开裂变形情况,对提升地下室底板质量的情况非常不乐观。

1.3底板存在渗漏问题

在地下室的地板施工中,出现渗漏情况十分严重,渗漏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建筑地基的沉降或施工不当引起的,如果没有对施工过程中的荷载进行有效控制,很容易导致渗漏问题出现。地下室的渗漏有着较强的破坏性,导致底板稳定性差,严重时会导致底板裂缝。

2改进地下室底板施工的措施

2.1利用水泥基浸透结晶防水涂料

在粉刷时应该严格按照粉刷厚度来执行,具体操作时,普遍涂抹两到三遍,使用涂料的用量一般抑制在1.2mm的厚度,0.8~1.0kg/m2的材料是最适合的;在粉刷防水涂料时,首先用软毛的刷子涂抹锚杆细部底部,保障凹凸不平的地方可以厚薄适宜,涂满。在粉刷完成后,还应该采用避风遮光的方法,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不易流失,最后再按照施工场地的湿度、温度对防水涂层凝固以后的3~4h进行保养,在保养阶段还要禁止

2.2触碰防水层

做好混凝土防水施工。在建筑的地下室底板施工中,应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可以在防水混凝土中掺UEA-W防水剂,并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使得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做到最优化;还应该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选择合适的水泥用量,在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下,还应控制好制砂率,确保混凝土中的砂含泥量不大于30%,而且其泥块含量也应该不大于1.0%。在混凝土防水施工中,冲洗干净施工缝,铺上一层20~25mm厚的水泥砂浆,做好施工缝的防水操作。

2.3使用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进行施工

首先认真清理基层的尘土杂物,确保铺设卷材防水层前基层的平整度;还应该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粘结材料,铺贴对于卷材的加强层,而且确保固化后粘结料的厚度至少为1.3mm。地下室底板施工中,在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不应露底、堆积粘结料,采用满粘法进行顶板部位施工,采用外墙外防外贴法进行侧墙施工。在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中,其中应确保卷材与基面、卷材间粘结的紧密和牢固;在卷材搭结处接头处的粘贴应该确保牢固,在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铺贴中,对立面防水层应采取防下滑措施,在铺贴地下室底板使用双层卷材时,其中的上下两层以及相邻卷材接缝应该确保错开1/3幅宽,尽量避免两层卷材相互垂直铺贴。

3地下室底板施工案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一层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1500m2,该地下室主要用于停车库。鉴于整个地下室平面长度已超过规范归定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但根据建筑功能分布情况,不设缝,在适当位置采取设置后浇带方式,后浇带间距设为30~40米。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顶板采用主次梁梁板式楼盖。

3.2底板模板施工

本工程底板、承台部分模板均采用砖模形式,底板高低台阶分界处及外墙止水带处吊模采用木模。地下室底板外围,地梁、承台外模均采用MU7.5砖,M5砂浆砌筑成型。砖模上需做防水层及其保护层。止水带吊模施工,在外墙水平施工缝留在距底析面150处,设一条3×400钢板止水带,支模方法:底部定位钢筋安装,定位钢筋需满足托住模板、防止胀模、防止模板内移的要求。为了防止模板向内陷,特别是板与板的交接处无法穿螺杆,则当用铁钉连接竖椤和模板时,会因为由外向内用力而使搭接处模板内隐而出现错台,所以模板与竖椤的连接必须用铁钉由内向外钉牢。钢管搭接使用一字扣件,搭接头设在两根木竖楞间隔的,上下排钢管搭接位置要错开,同时采用钢丝绳将上下排钢管绑扎在一起。绑钢丝绳校准模板垂直度时,必须吊铅锤进行。为了有效防止根部涨模,模板与支架钢筋伸长部分用木楔楔紧,上部采用Φ12拉杆固定三道,顶部拉杆焊接在底板面钢筋上,中部和底部拉杆则和低底板过来的面筋扣接。

3.3地下室钢筋安装

钢筋是地下室底板中最主要的承载材料,在进行底板施工中,钢筋的需求量大,因此,须重视底板钢筋的安装过程,一般采用穿插技术,该施工技术比较复杂。首先,对钢筋的施工位置进行科学确定,防止出现底板施工过程中钢筋移位的现象,为其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保证;其次,按照规定的绑扎顺序,从承台到地梁,依次进行绑扎,应注意合理地错开位置;接着,铺设底板下层钢筋材料,全面分析底板整体的受力情况,确定钢筋下层的铺设层次,并研究底板主钢筋的位置,借助梅花绑扎的方式,绑扎底板中间位置的钢筋和底板外部位置钢筋交叉点,如果底板钢筋受力方向是双向的,就可以使用满绑的方式。当绑扎底板的底排钢筋时,需要借助垫块等零部件来支撑,并采取梅花绑扎的方式。固定下层底板的钢筋时,可使用马凳,固定下层钢筋之间的连接点,完成绑扎工序后,应全面分析钢筋受力情况,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

3.4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浇筑地下室底板前应当清理基层的杂物,浇水湿润基层及砖侧模,但不允许存在积水现象。混凝土浇灌分层时,每层混凝土必须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覆盖。为了保证不出现施工冷缝,混凝土内掺加缓凝型减水剂,混凝土初凝时间为约4小时。(2)振捣混凝土时,振动棒移动间距为0.4m,靠近侧模时不应小于0.2m,分层振捣时振动棒必须进入下一层混凝土5~10cm,以使上下两层充分结合密实,消除施工冷缝。振动棒应做到“快插慢拔”。而且必须采取第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对于混凝土表面出现大量泌水时,应当马上采取措施及时把多余水分排走。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出现裂缝,根据现场情况,必要是还应进行二次收浆。混凝土在浇灌12小时后,就应开始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底板进行蓄水养护和保温14天,水的深度为20cm。(3)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地下室后浇带位置同底板,后浇带处的混凝土应在二个月后浇筑,浇筑前后浇带所处的跨间模板和支撑必须保留,不得随意拆除。后浇带浇灌前应将两侧混凝土凿毛,再用内掺12%(水泥用量)FIAND轻硅纤维阻裂剂比设计混凝土标号高一级混凝土浇筑,浇筑时温度应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

4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地下室底板施工难度系数较大且十分重要,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高质量、顺利化进行,就需要通过科学施工技术进行操作,做好混凝土、模板、钢筋等方面的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水平达标。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刘承华.建材与装饰.2018(01)

[2]浅谈地下室裂缝渗水的处理方法[J].郑锦庆.建材与装饰.2018(07)

标签:;  ;  ;  

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邓成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