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若干问题研究 ——由“许霆案”引发的思考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若干问题研究 ——由“许霆案”引发的思考

论文摘要

刑事司法过程中对政策性因素的考量,在古往今来的司法实践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现代法治社会,司法活动不仅要严格地遵守实体法和程序法,而且还要恪守刑事政策对刑事司法的指导作用,离开刑事政策的指导,刑事法律就会变成僵死的法条,刑事司:法也会毫无生气。可见,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探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本文引言从对“许霆案”的评析切入主题。第一部分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解读,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的背景,二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第二部分是对宽严相济的历史考察与比较分析,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二)部分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历史考察;(三)是对西方轻轻重重两极化刑事政策的简要评介。通过对东、西方刑事政策的对比分析,笔者得出:现代社会中,东、西方国家的刑事政策,都有两极化倾向,但其总体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当前我国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在吸取我国古代实行宽猛相济刑事政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实行两极化刑事政策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使我国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部分是对我国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要性与现实基础进行分析。(一)部分从“转型时期的犯罪现状”、“司法资源现状”、“平衡国家、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恢复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国际司法形象与司法文明”五个方面对我国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要性进行论证;(二)部分是评析我国当前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主要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两个方面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进行论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复杂工程,不仅需要刑事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观念上有所改进,更需要通过完善刑事实体法、程序法加以保障。观念层面上我们需要树立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理念,该部分从转变刑罚观念、树立法治理念、体现人本主义思想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制度层面主要从刑事程序法的角度出发,通过刑诉法的再修改为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供制度保障,该部分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通过协商性司法,增强程序柔性,实现宽严相济。具体是通过构建辩诉协商、“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刑事和解等制度来增强我国刑事程序的柔性,为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供程序上的保障;二是完善酌定不起诉制度,增设暂缓起诉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从程序上保证对不同犯罪嫌疑人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实现宽严相济。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什么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一)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
  • (二)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涵义
  • 1. 刑事政策释义
  • 2.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
  •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历史考察与西方刑事政策考察
  • (一) 我国古代宽严思想的演进
  • 1. 夏商周时期
  • 2. 春秋战国时期
  • 3. 秦汉隋唐时期
  • 4. 宋元明清时期
  • 5. 历史总结
  • (二) 近现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发展
  • (三) 西方轻轻重重两极化刑事政策的发展
  • 三、我国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要性与现实基础
  • (一) 我国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要性分析
  • 1. 我国转型时期针对犯罪现状的需要
  • 2. 缓解我国司法资源紧张的需要
  • 3. 平衡国家、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需要
  • 4. 为恢复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创造条件
  • 5.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司法形象、促进司法文明
  • (二) 我国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基础
  •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
  • (一) 观念层面──树立宽严相济的司法理念
  • 1. 转变刑罚观念
  • 2. 树立法治理念
  • 3. 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 (二) 制度层面──通过刑诉法的再修改加以保障
  • 1. 通过协商性司法,增强程序柔性,实现宽严相济
  • 2. 完善酌定不起诉制度,增设暂缓起诉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含义及实现思考[J]. 法制博览 2016(27)
    • [2].我国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自足性和不足性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4(33)
    • [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批判性思考[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4)
    • [4].宽严相济,“长短”兼施[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1)
    • [5].严慈相济、自主管理——班主任工作漫谈[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6)
    • [6].浅谈图书馆“宽严相济”的管理艺术[J]. 青春岁月 2017(11)
    • [7].做个严爱相济的班主任[J]. 新校园(中旬) 2017(07)
    • [8].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适用[J]. 智富时代 2016(04)
    • [9].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科学定位[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3(05)
    • [10].浅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运行问题[J]. 大陆桥视野 2020(05)
    • [11].和谐社会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J]. 法制博览 2015(18)
    • [12].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量刑情节适用[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司法应用[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14].浅析和谐社会理念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影响[J]. 中国市场 2012(31)
    • [15].浅谈行政执法中贯彻宽严相济政策[J]. 法制与社会 2012(22)
    • [16].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实践中的异化——以行贿人实质上的非犯罪化为视角[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06)
    • [17].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处遇问题[J]. 商品与质量 2011(SA)
    • [18].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J]. 知识经济 2011(20)
    • [19].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及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10(02)
    • [20].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发展——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观照[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1].论“宽严相济”与严打政策的关系[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重要内容的法律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0(25)
    • [23].宽严相济 促进社会和谐[J]. 民营科技 2010(10)
    • [24].浅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与适用[J]. 民营科技 2010(10)
    • [25].完善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推动反渎职侵权工作向前发展[J]. 民营科技 2010(10)
    • [26].论“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0(08)
    • [27].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制度化研究[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0(03)
    • [28].和谐社会语境下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之解读[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29].和谐社会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J]. 改革与开放 2009(04)
    • [30].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之价值[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03)

    标签:;  ;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若干问题研究 ——由“许霆案”引发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