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约1/2的人口以之为主食,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水稻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重要的因素。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温室效应的加剧,短期异常高温发生频繁,高温已成为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试验从生理角度结合产量性状和分子标记方面对主要来自安徽省及南方其它稻作区推广栽培的37份杂交中稻进行耐热性研究,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28份杂交中稻进行耐热性筛选,经济产量性状分析表明,高温胁迫后所有供试品种结实率都比对照有所下降,且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绿优一号、冈优3551、皖稻153和两优6326等品种耐热性较好;而天协一号、协优009和Ⅱ优7954等品种的耐热性较差。2、对8份经筛选的三种类型的杂交中稻及部分亲本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1)水稻经高温胁迫后,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内源多胺含量都显著下降,且与热敏感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3**;r=0.722**;r=0.852**,0.948**);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都呈上升的趋势,其中脯氨酸的上升幅度与热敏感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779**),而丙二醛的上升幅度则与热敏感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2**);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上升幅度与热敏感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816**),下降的幅度与热敏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596*)。杂种间存在差异,品种的耐热性越好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内源多胺含量下降的幅度越小,脯氨酸的上升幅度越大,丙二醛的上升幅度越小;表明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作为鉴定水稻耐热性的初步依据。(2)杂种与亲本无论从表型值还是生理指标,大部分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断杂种的耐热性强弱与亲本的耐热性有直接的关系,不同品种,不同生理指标以及不同生育时期亲本对杂交后代的影响都不同。(3)不同生育时期,各生理指标含量变化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高温胁迫后,叶绿素含量在孕穗期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在营养生长期和孕穗期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在三个生育时期与对照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精胺含量变化在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与对照相比差异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而腐胺含量变化在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都不明显,其不能做为鉴定品种耐热性的指标。综上,水稻处于孕穗期至抽穗开花期对高温比较敏感,若此时期遇高温,则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3、筛选的10对RAPD引物和26对SSR引物都将17份供试材料聚成五类,并将耐热性较好的品种及亲本聚为一类,与生理生化分析结果大致相同。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级杂交中稻高产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 2020(01)
- [2].永定区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实践与探索[J]. 时代农机 2020(03)
- [3].优质杂交中稻兆优5431丰产栽培关键技术[J]. 作物研究 2017(05)
- [4].浅谈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 花卉 2017(14)
- [5].杂交中稻高产的田管措施[J]. 中国农资 2014(22)
- [6].优质高产杂交中稻新组合荃优727[J]. 杂交水稻 2020(01)
- [7].杂交中稻两优9526的选育及制种要点[J]. 中国种业 2020(06)
- [8].杂交中稻新组合广两优81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制种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7)
- [9].2018年宜昌市杂交中稻新品种丰产性和适应性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04)
- [10].深水灌溉条件下杂交中稻品种比较研究[J]. 中国稻米 2019(05)
- [11].杂交中稻品种展示结果分析(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01)
- [12].提高杂交中稻结实率三招[J]. 湖南农业 2013(08)
- [13].杂交中稻品种:昌优195[J]. 农家顾问 2008(06)
- [14].超级杂交中稻节氮栽培氮用量及氮磷钾配比模式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04)
- [15].高产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旌3优808[J]. 杂交水稻 2020(01)
- [16].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泸优911[J]. 杂交水稻 2020(02)
- [17].2018年浠水县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4)
- [18].2017年宜昌市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3)
- [19].优质杂交中稻品比试验总结[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12)
- [20].浅谈如何夺取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稳产[J]. 农业与技术 2016(22)
- [21].杂交中稻广两优16高产保优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02)
- [22].高产型杂交中稻新组合尚优518的选育与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14(01)
- [23].永定区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 2012(03)
- [24].播种期对不同杂交中稻组合品质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06)
- [25].大苗抛栽秧龄对杂交中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2)
- [26].高产杂交中稻新组合Ⅱ优516的选育及应用[J]. 福建稻麦科技 2008(02)
- [27].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丰两优3948[J]. 杂交水稻 2017(04)
- [28].渠县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高产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 2016(06)
- [29].涝淹深度和时间影响杂交中稻产量[J]. 农家顾问 2016(08)
- [30].渠县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