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中风已经成为中国人口致死的首位原因,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重要的人口致死、致残疾病。缺血中风是中风病的主要类型,占3/4,其高发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而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脱落是缺血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不稳定斑块脱落形成栓子栓塞远端血管或原位闭塞,可以导致各种脑血管事件。目的:分析缺血中风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证候规律及体质特点,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参考,最终提高二级预防的疗效。方法:本课题采用前瞻性队列调查研究的方法,纳入2011年7月-2012年4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一科出院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80例患者,按照1:2的比例进行配对分组,分为不稳定斑块组和其他斑块组,其中不稳定斑块组60例(A组),其他斑块组120例(B组)。详细采集病例的中医四诊资料,按照高颖2012年《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候要素的判断;按照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缺血中风诊断标准》进行证型的判断;按照王琦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收集的患者资料对患者体质进行判断。结果:1.两组患者在调查前的一般基线情况,除吸烟史外,其他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饮酒史、体育锻炼、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肾病、家族史及实验室指标血脂、总胆红素、纤维蛋白原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基线特征分布均衡,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火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火证比例较高,占A组的31.7%,B组内火证比例较低,占B组的10.8%,提示内火证患者较易形成不稳定斑块。两组患者气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气虚证比例较低,占A组的35.0%,B组气虚证比例较高,占B组的60.0%,提示气虚证患者不易形成不稳定斑块。两组患者内风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风证比例较多,占A组的3.3%,B组中无内风证患者,由于A组内风证患者例数极少,不能进行临床判断。3.两组患者各辨证分型之间风痰阻络证、风火上扰证、阴虚风动证及痰蒙神窍证四个证型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热腑实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痰热腑实证患者比例较高,占A组的30.0%,B组痰热腑实证患者比例较低,占B组的6.7%,提示痰热腑实证患者较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两组患者气虚痰瘀互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气虚痰瘀互组证患者比例较低,占A组的30.0%,B组气虚痰瘀阻络证患者比例较高,占B组的64.2%,提示气虚痰瘀阻络证患者不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4.两组患者倾向体质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样本量少,单一倾向体质未能出现阳性结果。在偏颇体质比较中,对2组的偏颇体质类型转换分值进行比较,其中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8种体质的程度基本相似。两组平和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平和体质没有体质偏颇,故无临床意义。体质并非完全是一种单一体质,往往合并其他兼夹体质,其中180例研究对象中,A组1种体质7例(11.7%),兼火体质53例(88.3%),B组1种体质16例(13.3%),兼夹体质104例(86.7%)。提示本研究患者以兼夹体质为主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到缺血中风的发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与中医证候要素、中医证型及体质具有相关性,能够对其提供治疗的方向,为缺血中风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风论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研究概述[J]. 亚太传统医药 2019(01)
- [2].关于iMap-IVUS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斑块诊断价值的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5(11)
- [3].超声评估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研究进展[J]. 临床军医杂志 2020(11)
- [4].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转归的临床观察及随访[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06)
- [5].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相关基因及可能的信号通路[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5(05)
- [6].稳定斑块——阻碍血流通过[J]. 中华养生保健 2014(09)
- [7].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药物治疗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08)
- [8].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老年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差异基因表达谱[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09)
- [9].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01)
- [10].葛根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斑块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14)
- [11].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斑块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05)
- [12].不稳定斑块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8(05)
- [13].血管内超声检测不稳定斑块的现状及进展[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01)
- [14].颈部血管不稳定斑块的病理特点[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07)
- [15].白介素-6、白介素-10和MMP-9与不稳定斑块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18)
- [16].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的研究现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06)
- [17].消斑汤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临床研究[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4)
- [18].瑞舒伐他汀抑制兔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J]. 中国医学工程 2011(07)
- [19].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9(03)
- [20].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及中医药干预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09)
- [21].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 [22].凝聚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不稳定斑块[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04)
- [23].稳消Ⅲ号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稳定斑块、脂质代谢及踝臂指数的作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12)
- [24].滋肾祛湿化瘀中药治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7)
- [25].稳消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6表达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05)
- [26].清热类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12(02)
- [27].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价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08)
- [28].血清亲环素A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15)
- [29].不稳定斑块内形成易损血管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09)
- [30].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超声、磁共振技术研究进展[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0(03)
标签:缺血中风论文;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论文; 中医证候论文; 体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