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渗流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

异常渗流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

一、异常渗流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1](2021)在《致密油藏压敏效应及基质裂缝间窜流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压敏效应和基质裂缝间窜流规律研究是致密油藏压裂开发的基本问题,直接关系到数值模拟精度,影响开发方案的制定。针对目前商业化数值模拟软件普遍基于稳定渗流理论、压敏模型形式简单、预测结果可信度低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开展济阳坳陷砂砾岩、浊积岩和滩坝砂致密储层基质压敏实验,明确了不同沉积类型致密储层基质压敏规律,建立了考虑杨氏模量和渗透率初值的基质压敏经验模型;为了拓展压敏模型的普适性,结合泊肃叶定律、Hertz接触变形理论及CT结构扫描实验,建立了基于岩石杨氏模量和孔隙结构参数的广义压敏模型。通过开展微裂缝压敏实验,明确了不同渗透率级别微裂缝压敏规律,建立了考虑裂缝渗透率初值的微裂缝压敏经验模型。通过开展主裂缝导流能力实验,明确了主裂缝导流能力长期变化分为闭合初期和闭合稳定期;基于力学变形理论,建立了主裂缝闭合初期考虑支撑剂性能、支撑剂浓度、储层沉积岩类型、储层渗透率和闭合应力的导流能力初值计算模型;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致密储层考虑导流能力初值和时间因素的长期导流能力变化模型,用于计算主裂缝导流能力连续变化过程。根据致密储层压裂改造区基质、微裂缝的双重介质特性,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基质/裂缝窜流压力扩散方程,分别求解了窜流早期(压力未传播到基质中心)和窜流晚期(拟稳定期)的基质系统压力分布和平均压力,从而建立了致密油藏基质/裂缝非线性窜流模型;通过设计基质/裂缝窜流实验,完成了理论窜流模型的不同基质渗透率、基岩尺寸、基质岩性和裂缝渗透率实验验证;依据窜流实验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的窜流模型较W&R和Kazemi经典模型计算精度提高了26.5个百分点。通过引入建立的基质、微裂缝压敏模型、主裂缝导流能力模型和基质/裂缝非线性窜流模型,建立了致密油藏基质/微裂缝/主裂缝三重介质非线性渗流耦合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差分离散,构建了大型稀疏系数矩阵,并提出了系数矩阵不完全LU预处理方法及广义总体共轭梯度平方求解算法。本论文建立了能够反映致密油藏开发特征的渗流数学模型、系数矩阵及求解方法,这为编制致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提供了理论支撑。将建立的非线性渗流耦合数学模型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王587块浊积岩致密储层,与商业化软件Eclipse相比,开发初期产量计算精度提高了13.3个百分点;应用非线性渗流耦合模型优化的王587块合理开发政策是采用交错排状井网、井距350m、排距150m、裂缝半长120m及地层压力系数1.1。

李斌会[2](2020)在《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渗流机理及能量补充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差,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规律复杂,压裂后弹性开发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缺少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为对象,开展了储层物性与渗流特征、吞吐渗吸采油机理、压裂渗流规律及合理能量补充方式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结论与认识:基于压汞、X衍射、薄片及敏感性评价等实验分析,明确了松辽盆地北部两套致密砂岩储层的渗流能力贡献均主要来自亚微米级以上孔喉,且存在中等偏强的水敏、盐敏和应力敏感性,速敏、碱敏和酸敏的损害程度较弱;其中扶余油层以粒间孔为主,高台子以粒内孔为主,但后者的脆性高于前者。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存在显着的非线性渗流特征,油水两相拟启动压力梯度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在构建油水两相拟启动压力梯度与岩芯克氏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致密砂岩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新方法,基于新方法测试的致密砂岩基质储层相渗曲线呈现“两高两低”特点,即束缚水和残余油饱和度高,水相渗透率和最终驱油效率低,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快,两相跨度小,表明注水开发难度较大;裂缝存在有助于提高渗流能力和改善开发效果,但应及时补充地层能量,降低裂缝的应力敏感性。设计研发了反映矿场吞吐采油原理的动态吞吐渗吸实验装置及方法,实现了静态渗吸和动态吞吐返排两个过程的物理模拟,明确了渗吸介质、裂缝和润湿性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渗吸采油效果的主控因素,活性水和裂缝有助于提升开发效果,压裂液滤液不利于吞吐渗吸驱油,建议缩短压裂液的返排时间,给出了提升致密油藏开发效果的措施方向是优选渗吸介质、加大压裂规模和改善储层润湿性;核磁共振与吞吐渗吸实验联测技术分析结果显示,致密砂岩储层活性水可动油孔喉下限约为0.1μm,CO2则为0.05μm。建立了大型三维致密岩芯高温高压物理模拟实验技术,搞清了致密砂岩储层压裂后的渗流规律变化特征和采油机理,结果显示致密油藏压裂开发将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不同渗流特征的区域,可分为有效波及区、弱波及区和无效波及区,明确了压裂后吞吐采油的主要机理是增大弱波及区和渗吸范围同时提高有效波及区的洗油效率,并优选出CO2作为致密储层最佳吞吐渗吸介质。典型井区能量补充方式优化数模结果显示,大规模压裂后CO2吞吐增油效果最为显着,其单次合理注气量为7500t、注入速度为180t/d、闷井时间为30天,优化结果有效指导了矿场生产实践,4口试验井均见到了良好的增油效果。通过以上研究,明确了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和渗流特征,揭示了动态吞吐渗吸采油的机理,确定了CO2吞吐作为压裂弹性开采后的最佳能量补充方式,为矿场有效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韩进[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王盘山区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表征》文中提出低渗透(特低渗)油藏储量在我国整个石油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与常规油气相比,其地质认识深度与勘探开发程度有待提升,必须大力提高该类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探究油田开发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4+5、长6储层作为长庆油田主力生产层位,随着勘探开发的进行,研究区存在储层含水率上升快、油水关系复杂、低产井多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对制约储层高效开发的储层的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孔喉结构和储层中可动流体赋存状态、流体渗流规律及驱油效率等微观层面的认识较为薄弱。因此论文基于岩心观察、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X-衍射等测试手段,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的研究;利用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实验方法揭示了研究区包括孔喉类型、大小、分布、分选等在内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通过核磁共振、相渗实验、真实水驱油驱替实验等实验技术进行了微观渗流特性的定量化研究,最后建立了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并对不同类型储层结合生产动态展开评价。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王盘山长4+5、长6储层构造稳定单一,各小层继承性良好,岩石类型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次之;长4+5层段孔隙度平均为10.65%,渗透率平均值为0.80×10-3μm2,长6层段孔隙度平均值为10.86%,渗透率平均值为0.91×10-3μm2,典型低渗-特低渗透储层,长6储层物性与主要碎屑组分相关性优于长4+5储层。(2)长4+5、长6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一致,胶结程度略有差别,压实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原生孔隙损失率达到70%左右;储层成岩相划分为高岭石+绿泥石胶结-粒间孔相、高岭石胶结-溶孔+粒间孔相、绿泥石+高岭石胶结-溶孔相、高岭石胶结-溶孔相、伊利石胶结-溶孔相、碳酸盐胶结致密相等6种类型,相品质依次变差,可通过电测曲线差异性特征结合测井交汇版图有效识别成岩相类型。(3)恒速压汞能够有效识别孔径大于0.1μm的孔隙和喉道的大小、个数及分布等信息,常规压汞获取孔喉半径下限值为3nm,联合常规压汞-恒速压汞技术共同表征储层孔喉结构,精确度更高,压汞参数中平均孔隙半径和主流喉道半径是评价储层品质的重要因子。(4)长4+5层段以Ⅲ类储层(50%)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39.37%,长6层段以Ⅱ类储层(50%)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51.37%,T2截止值范围介于3.86ms-16.68ms,T2谱分布在T2截止值左侧区域面积越大,储层物性越差,可动流体越少;长4+5、长6储层中粘土矿物类型及其赋存特征对微孔中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差异明显,长6段储层绿泥石控制作用强于其他类型粘土矿物。可动流体饱和度是储层物性、孔隙类型、孔喉结构及填隙物与含量等多种地质因素的综合表现,是储层分类评价关键指标。(5)束缚水饱和度低,残余油饱和度小及两相区共渗范围大的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储层粒间孔相对发育,面孔率较高,孔喉连通性和分选较好,流体多见均匀驱替和网状驱替渗流方式,最终驱油效率高,达到46%,影响驱油效率大小的重要因素是储层孔喉结构的非均质性。(6)孔隙度、渗透率、粘土矿物含量、平均孔隙半径、主流喉道半径、启动压力梯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及驱油效率等敏感性参数耦合建立储层分类评价八元分类法,长4+5、长6油层组Ⅰ类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高,产能贡献大,分布面积小,Ⅱ类、Ⅲ类储层分布范围大,动用程度低,重点建设此类型储层开发,Ⅳ类储层物性太差,开采成本高。

屈怡倩[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石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及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致密油作为我国非常现实的非常规油气,已经实现了商业性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是我国致密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其中延长组长8段油水关系复杂,产量差异明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杂的孔喉结构导致可采收能力差异。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制约因素,是厘清可采收能力的基础工作,目前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多手段联合表征的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在资料搜集及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验测试对白豹-华池区块以及贺旗-马岭区块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埋藏-充注史进行研究;综合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分析,并引入分形理论针对储层孔喉大小、孔径分布及复杂程度进行研究并分类;综合核磁共振、核磁成像以及油水相渗实验对储层流体可动用程度进行研究,并基于生产动态对储层可采收能力进行评价;综合上述研究,分析不同可采收能力储层的孔喉结构差异及造成孔喉结构差异的基础因素,最终建立储层可采收能力与孔喉结构之间的响应关系。白豹-华池区块长石含量较高,绿泥石膜发育,贺旗-马岭区块岩屑含量相对较高,白豹-华池区块的物性整体上优于贺旗-马岭区块;贺旗-马岭区块由于埋藏深度较深,导致储层压实程度更高,溶蚀作用较强,但中晚期胶结程度高,因此受控于沉积及成岩作用的差异,白豹-华池区块现今面孔率更高,粒间孔更为发育。白豹-华池区块高压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以Ⅰ类和Ⅱ类为主,贺旗-马岭区块以Ⅱ、Ⅲ和Ⅳ类为主;恒速压汞曲线白豹-华池区块全部为孔隙主导型,贺旗-马岭区块Ⅲ和Ⅳ类为喉道主导型;白豹-华池区块孔喉特征优于贺旗-马岭区块。联合表征法能克服各种实验手段的缺陷,更真实反映储层孔喉结构全尺径分布特征,基于全尺径孔喉表征结果,由Ⅰ类至Ⅳ类孔喉分布区间收窄,大孔喉为主向小孔喉为主过渡。分形维数可以很好地表征储层孔喉结构复杂程度,分形维数越大,孔喉结构复杂程度越高。基于前述研究成果对孔喉结构分类可得,两个研究区块储层孔喉结构各分为4类,由Ⅰ类至Ⅳ类孔喉结构逐渐变差。储层可采收能力由1类至4类逐渐变差,对应的可动流体饱和度逐渐降低,T1-T2图信号分布面积逐渐减小,相渗能力逐渐降低,驱油效率逐渐降低,日产油量逐渐降低,稳产周期逐渐缩短,白豹-华池区块比贺旗-马岭区块具有更好地生产动态表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孔喉结构的差异。由1类至4类粒间孔含量减小,粒间孔主导逐渐变为晶间孔主导,溶蚀孔含量在前两类较为发育;最大孔喉半径逐渐减小,喉道半径平均值减小,分形维数值增大,孔喉半径减小且孔喉结构复杂程度增加。沉积及成岩是影响孔喉结构的基础因素,由1类至4类石英含量减少,填隙物含量增加,比较显着的差异在于1类以高绿泥石膜含量为特征,2类溶蚀增孔作用强,但压实程度高于,3类易塑变组分含量高,因此压实程度最高,4类发育大量碳酸盐岩胶结物,导致致密无孔。白豹-华池区块压实程度相对较弱,粒间孔保存较好,且长石溶孔发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孔喉结构。

韩扬[5](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板桥-合水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板桥-合水地区是典型的低渗透油气藏,该区的长6储层的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渗流特征受多因素影响,多年勘探开发后,采收率仍然较低。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对板桥-合水地区长6储层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技术手段研究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从物性、矿物含量、实验所得的特征参数分析影响孔隙结构的因素;然后运用核磁共振、油水相渗、水驱油等实验手段分析储层的微观渗流特征。最后,针对具有代表性三口单井的储层特征、微观孔隙结构、渗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研究区的微观机理耦合作用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板桥-合水地区长6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岩屑长石砂岩,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平均值10.01%,渗透率平均值0.22×10-3μm2),发生了强烈的成岩作用,且主要以破坏性成岩作用为主,对储层孔隙结构影响较为明显。板桥-合水地区长6储层孔喉类型多样,孔隙类型以长石溶孔为主,主要喉道类型是片状或片弯状喉道。储层孔喉特征复杂,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高压压汞毛管压力曲线Ⅱ、Ⅲ类曲线居多,储层物性的好坏是多个特征参数(孔喉半径、分选系数、变异系数等)共同影响的结果。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较低,束缚水饱和度高,油水两相渗流干扰程度较大,驱油效率低。不同孔隙结构的单井微观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表明储层的优劣程度是多因素的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喉道的发育程度和孔喉配置起着主要控制作用。

邹积瑞[6](2020)在《致密-低渗油藏中的扩散排油和异常润湿特性》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孔喉细小,致密-低渗油藏开采中出现很多不同于常规油藏,且异于经典理论的异常现象。本文采用实验方法,探索致密-低渗油藏中气体扩散和润湿异常现象。攻克了致密岩心物性参数控制和制作的技术难点。通过对岩心砂配比、胶结剂用量、压制压力、固化压力等的优化,确定了致密岩心制作的工艺条件。高压压汞测试结果证明,人造致密岩心可以很好地模拟天然致密岩心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高压气体渗流实验表明,人造致密岩心与天然致密岩心具有相似的异常渗流规律。利用研制的致密-高渗系列岩心,开展了CO2扩散排油实验。建立了根据扩散排油量与岩心长度相关规律确定CO2扩散-排油有效作用距离的方法。由实验结果发现,CO2扩散的排油率及有效作用距离均随岩心渗透率降低而单调减小,而相对扩散排油率则随岩心渗透率降低而增大。据此可以证实,致密-低渗油藏中CO2扩散-排油效应的实际效果很有限,但对总开采效果的相对贡献率却很高。依据实验得到的CO2扩散排油率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规律,证实了CO2间歇注采是改善致密-低渗油藏开采效果的有效方法。采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测量内径为5~530μm的SiO2微管中气-液接触角。发现了 SiO2微管中气液接触角随管径的减小而单调递增且有规律地偏离各自在平板上测得的接触角θp的润湿微尺度效应。这种润湿微尺度效应导致液相在SiO2微管壁面的相对润湿性明显减弱。依据实测气液接触角随管径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二氧化硅微管中气-液接触角的经验模型θt=α*dβ+θp。基于气液接触角角经验模型,研究并发现了多孔介质中异常的气-液毛管力和孔喉液滴驱动阻力。用平板气液接触角θp确定的毛管力与以微小孔隙中毛管力之比(Rcf)表征毛管力微尺度效应。不论是空气-水还是空气-油(十六烷、甲基硅油、原油),Rcf明显高于1.0,且随孔隙直径的减小而单调递增。同比条件下,微孔喉中气体对液滴的驱动阻力明显小于用平板气液润湿角θp确定的驱动阻力,二者之比Rdr随孔隙直径的减小而单调递增。由于实际存在的润湿微尺度效应,油藏孔隙中的气液毛管力和气体对孔喉液滴驱动阻力均低于用θp确定的值,而且孔隙半径越小,二者的偏差越大。在致密-低渗油藏中,如果按照不考虑润湿微尺度效应的传统方法,明显地高估了气液毛管力和气体驱动液滴的阻力。利用冷冻双束扫描电镜和高倍光学显微镜测量内径为0.4μm~3500μm的SiO2微管中甲基硅油-水的接触角。以流体在微管中接触角θt与其在平板上接触角θp之比定义的接触角比Rθ表征润湿微尺度效应。由实验得到的接触角比Rθ可见,当SiO2微管直径足够小,油水接触角开始偏离其在Si02平板上的接触角,表现出非常强的润湿微尺度效应。硅油-水的Rθ与管径d的之间为非常复杂的非单调关系——以Rθ极值点对应的管径de(1500μm)为界,在d>de区间,Rθ随管径d的减小由1.0逐渐减小至0.4,水湿性增强;在d<de区间,随管径d的减小Rθ逐渐增大,且由小于1.0转而增大至1.94,发生由亲水向亲油的转变。油的种类对接触角的量值具有明显的影响,但不同条件下接触角与管径之间具有一致的定性规律。油水充注顺序对润湿微尺度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接触角量值的影响,先充注水的接触角小于先充注油的接触角;两种不同充注方式的接触角与管径之间相关规律具有一致性。表面活性剂对于润湿微尺度效应具有很大的影响。在SiO2微管中先注入表面活性剂溶液时,原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接触角大于90°,润湿性发生反转,接触角具有随管径的减小先增后减的非单调相关规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原油接触角在量值上略小于原油-水接触角,二者接触角均具有随管径的减小而单调递增的变化规律。在油藏孔隙中,油-水润湿微尺度效应导致毛管力和孔喉油滴驱动阻力异常,且其相关规律非常复杂。油水充注顺序和油的种类对毛管力和孔喉油滴驱动阻力异常变化规律影响非常大。对于十六烷-水和水-硅油体系,存在一个临界孔隙直径dc,在孔径d>dc的范围,润湿微尺度效应导致毛管力和孔喉油滴驱动阻力大于以θp确定的值;在孔径d<dc的范围(对应于致密-低渗油藏),润湿微尺度效应导致毛管力和孔喉油滴驱动阻力小于以θp确定的值。而对于硅油-水体系,润湿微尺度效应导致毛管力和驱动阻力大于以平板上测的接触角θp确定的值。

孙逢瑞[7](2020)在《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井筒-地层传热传质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蒸汽吞吐是稠油油藏开发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基于单管注饱和蒸汽的传统蒸汽吞吐开发方式受到热载体驱油效率低和蒸汽汽窜等因素的制约,采收率较低。近年来,常采用多元热流体或过热蒸汽等新式热载体来提高稠油水热裂解效率和储层渗透率;另一方面,采用同心双管等注汽方式对水平段井筒跟端和趾端进行交替注汽或同时注汽,以期提高稠油油藏的动用效率。本文以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为核心研究内容,开展以下四部分研究工作。首先,考虑摩擦热再分配的影响,推导了井筒内过热蒸汽能量守恒方程。并通过耦合过热蒸汽热物性参数计算模型,建立了地面输汽管线及垂直段井筒内过热蒸汽管流数学模型。再与空气导热模型、地层内非稳态导热模型和海水扰流导热模型进行耦合,综合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注汽环境条件下的复杂注汽管柱结构注过热蒸汽井筒-地层传热数学模型。此外,通过引入混合气体实际状态方程,该模型还可对过热型多元热流体(过热蒸汽与非凝结气的混合汽/气)的管流过程进行模拟。由于过热蒸汽在流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相态变化,因此,该模型还耦合了饱和蒸汽两相流动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注汽参数、海水流速和非凝结气含量等参数对非生产段井筒内过热蒸汽流动的影响。此外,利用该模型成功解释了高速注汽条件下井筒内过热蒸汽温度小幅降低的物理机制(Joule-Thomson效应)。其次,以水平段井筒跟端/趾端注过热蒸汽为研究对象,考虑井筒内部导热对过热蒸汽温度分布及相变位置点的影响,并综合考虑摩擦热的再分配和过热蒸汽在长油管及环形空间中流动方向的差异性,建立了跟端/趾端注过热蒸汽管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均匀注汽为研究对象,考虑长油管和环形空间中过热蒸汽流动方向的差异性,分别建立了长油管、封隔器两侧环形空间中的能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再结合封隔器两侧环形空间中的质量守恒方程,以及长油管中的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均匀注汽水平段井筒过热蒸汽管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油层吸汽模型和油层瞬态导热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了水平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油层传热传质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耦合混合汽/气实际气体状态方程,还可分析非凝结气对水平段井筒中过热蒸汽流动的影响。最后,利用该模型揭示了非均匀吸汽现象的物理机制,并提出了注汽参数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过热蒸汽在全井段中的耦合流动特征以及过热蒸汽相态变化的影响机制,建立了非生产段井筒与水平段井筒耦合数学模型。考虑过热蒸汽注入油层后温度分布特征,沿井筒径向将油层划分为过热蒸汽区、饱和蒸汽区、热水区和冷区。考虑过热蒸汽区温度递减特征,提出“过热蒸汽区前沿温度”的概念。通过假设过热蒸汽区温度为线性递减,建立了过热蒸汽注入油层后的能量守恒方程,并利用拉氏变换及其逆变换推导得到过热蒸汽区半径解析解。利用该模型可有效提升过热蒸汽吞吐产能历史拟合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注汽参数和油层参数等对过热蒸汽井筒内流动特征以及油层内过热蒸汽区加热半径的影响。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稠油油藏注过热蒸汽过程中的油层动态特征。最后,通过开展不同温度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稠油地面流变性物理模拟实验以及不同温度和渗透率组合条件下的稠油非牛顿流体渗流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稠油样品的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征及非牛顿渗流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过热蒸汽吞吐非牛顿流体区和牛顿流体区的物理边界存在于热水区中,并提出了非牛顿流体区向牛顿流体区转化的“过渡区”概念,进而有效表征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特征。再通过考虑泄油区内稠油粘度变化以及非牛顿流体渗流特征,改进了过热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揭示了不同生产制度条件下的过热蒸汽吞吐油层生产动态规律。最后,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评价了稠油油藏注过热蒸汽开发的技术优势以及过热蒸汽吞吐转驱过程中的油层动态变化规律。

张鹏[8](2019)在《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蕴藏丰富的致密油资源,主力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长8、长9等油层组,相对而言长7的勘探开发较晚,油田动、静态数据较少,对长7致密油储集层各方面的分析研究相对薄弱,阻碍了油田的勘探开发进程以及开发效果。基于此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定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岩心观察、物性、粒度图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CT扫描、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油水相渗、核磁共振、启动压力梯度、岩石力学等分析测试技术实验,综合研究定边长7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油水渗流特征、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等影响因素,在这些基础上确定了储层动用物性下限及储层主控因素,同时建立了储集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并进行了评价。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定边长7致密油研究区发育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主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为主,长7下部湖泥微相较发育。储层岩性以灰黑色、灰色、灰白色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发育长石溶孔和粒间孔,其次是岩屑溶孔,另有极少量晶间孔、微裂隙。同时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为主,管束状、缩颈喉道次之。(2)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依据高压压汞排驱压力及物性参数,将毛管压力曲线分为4类,Ⅰ类低排驱压力-微-微细喉道型、Ⅱ类低中排驱压力-微喉道型、Ⅲ类中排驱压力-微喉道型、Ⅳ类中高排驱压力-纳米吸附孔道型;依据恒速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与孔隙、喉道、总进汞饱和度的匹配关系,将曲线形态划分为孔隙区、孔喉过渡区、喉道区。当汞进入连通性差或不连通的孔道喉道时,毛管压力上升,进汞量主要受到喉道及微孔的制约,喉道区的进汞量大小决定了总孔喉进汞量,加强喉道的研究对致密油藏来说至关重要。综合运用经验统计法、饱和度与孔隙度关系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手段确定了研究区致密储层的物性动用下限值,孔隙度为6.5%、渗透率为0.04×10-3μm2。(3)参照可动流体饱和度评价标准对储集层分类,以Ⅲ类储层为主,V类次之。T2截止值范围为1.70ms13.67ms,平均为5.78ms,可动流体饱和度低,平均为33.04%。离心前、后T2谱曲线形态都以双峰为主,离心后曲线形态主要分布在T2截止值左侧区间。(4)基于核磁共振理论,推导出了核磁共振T2值与孔喉半径的对应关系,取对数线性化,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幂函数的常数项值,建立了核磁共振T2谱转化成孔喉半径的新方法;并通过延长致密油藏核磁共振数据与恒速压汞孔喉半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呈现较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核磁共振研究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好。(5)根据油水相渗曲线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Ⅰ型Kro上凹-Krw下凹型、Ⅱ型Kro上凹-Krw直线型、Ⅲ型Kro-Krw上凹型。Ⅰ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48.44%,开发效果好;Ⅱ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43.19%,应加大无水期的研究力度,开发效果略好;Ⅲ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36.26%,开发效果差。(6)提出了致密油“八元综合分类系数”法,同时Ⅰ类储层Feci>8,Ⅱ类储层3<Feci≤8,Ⅲ类储层-2<Feci≤3,Ⅳ类储层Feci≤-2。并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数据对致密油藏储层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可靠性较高,所建立的致密油储层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综合储集层“八元综合分类系数”定量分析控制区域与沉积相分布规律及控制特征定性分析共同作用绘制了Y区块的致密油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图,主要以三类致密油储集层为主。

黄何鑫[9](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致密砂岩油是中国最现实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之一,其中,三角洲砂体和重力流砂体是最主要的两种致密油储层。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已经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深入分析这两类砂体区的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是预测致密油甜点区的基础工作。本论文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在两类主要砂体区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成岩演化、物性特征、孔喉结构特征、渗流特征以及分维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两类砂体区储层特征的差异性,明确了影响储层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原因,并探讨了不同孔隙组合类型对生产动态的影响。研究区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区和浊积扇砂体区在以孔喉为主要参数的微观特征方面具有显着差异。三角洲前缘砂体区的长石含量更高,浊积扇砂体区的石英、岩屑、填隙物含量更高,其中的刚性岩屑、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含量优势明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三角洲前缘的长石溶孔略多而浊积扇砂体区的粒间孔和微孔含量略多。相比较三角洲前缘砂体区,浊积扇砂体区的粒度分布更加分散,分选性更差,使得其孔隙度分布也更加分散,渗透率相对更低。早期胶结阶段,三角洲前缘砂体区减孔更多,而晚期胶结阶段,浊积扇砂体区减孔更多。物质组成和成岩演化差异造成了三角洲前缘砂体区的孔喉结构、喉道结构、渗流特征均好于浊积扇砂体区,相渗特征则略好于浊积扇砂体区。储层特征参数对流体的可动用能力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石英含量越低、岩屑、长石和填隙物含量越高、特别是粘土矿物含量越高、尤其是其中的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含量越高,以及较小的矿物颗粒粒度,导致孔喉表面的粗糙程度逐渐增大,连通性减弱,微观非均质性增强。较强的微观孔喉非均质性使得有效孔隙度、有效驱油孔隙度、最大有效油相渗透率降低,即流体可动用能力降低。进一步指出三角洲前缘砂体区的流体可动用能力要略优于浊积扇砂体区。同时认为,分形维数更多基于孔喉连通性、非均质程度,而气测渗透率则更多基于孔隙整体大小。大的孔喉表面更加粗糙,对总体孔喉表面粗糙程度贡献较大。但是由于大孔喉数量较少、孔径较大以及自身表面粗糙程度变化有限,因此样品的孔喉连通程度和非均质程度受小的喉道和孔隙影响更多。孔喉结构的好坏和孔喉表面自相似程度的强弱息息相关,粗糙程度的差异对流体可动用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研究基于物性交互图法、J函数法、拐点法和有效孔隙度分别计算了两类砂体区的储层动用下限。从生产角度来看,具有Ⅰ类孔隙组合的储层在整个生产周期的中前期可以呈现出较高的产油速率,但见水时间较早,注水开发中需要控制注水速度。具有Ⅱ类孔隙组合的储层最后综合效果最好。

郑文宽[10](2019)在《微裂缝发育储层油水渗流机理与开发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低渗、特低渗油藏储层由于岩石较为致密,脆性程度大,在成岩及后期构造运动中,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往往会发育有微裂缝,微裂缝是低渗、特低渗油藏基质储量能够有效动用的关键。现有研究多针对裂缝连通性较强的裂缝性储层,而对于连通性较差,难以形成有效连通网络的微裂缝研究较少。本论文采用物理实验、理论推导、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微裂缝发育储层油水渗流机理与开发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储层中微裂缝的形成机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微裂缝岩心制作方法。通过控制外加压力、加压时间,可以在岩心内部形成不同扩展程度、不同物性的微裂缝。利用微裂缝的强应力敏感性,通过事先测定微裂缝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曲线,控制微观渗流实验中的有效应力区间,可以实现人造微裂缝物性的定量控制,为后续微裂缝渗流实验研究建立了基础。然后通过对比实验,定量研究了微裂缝的渗流动态特征及其随微裂缝尺度变化的规律,搞清了微裂缝与大尺度裂缝、基质孔隙在渗流上的异同点。实验结果表明:微裂缝内部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随开度增大呈现幂函数递减规律;90μm是微裂缝与大尺度裂缝在驱油效率上的开度界限;微裂缝的油相渗流能力与基质孔隙相近,而水相渗流能力明显较高。因此即使是物性相近的微裂缝发育储层,渗流规律与常规基质孔隙型储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既不能将微裂缝与基质孔隙生硬地割裂开,也不能将其与基质孔隙混为一谈。在微观渗流实验的基础上,考虑微裂缝发育储层中微裂缝与基质孔隙的伴生关系,建立了基于离散微裂缝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为微裂缝发育储层的评价和渗流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从微观上看,微裂缝离散分布于微裂缝区域中,可以独立地考虑各组微裂缝的物性变化及渗流特征,微裂缝开度是决定局部渗流规律的最重要因素;宏观上看,微裂缝发育于基质储层中,改变了整个基质储层的物性及渗流规律,连通性是决定整个储层物性与产能的最重要因素。相对于常规裂缝系统的高导流、低存储特点,基质系统的低导流、高存储特点,微裂缝介于二者之间,具有中导流、中存储的特点。最后考虑微裂缝发育储层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及动态启动压力梯度,建立非线性稳态产能模型,并求得解析解,研究了应力敏感系数、启动压力梯度、井距等参数对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微裂缝性油藏水驱开发过程,研究了微裂缝对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并给出合理开发调整建议。结果表明,微裂缝一方面增大了储层的注采液能力,另一方面加快了含水上升速度,增大了残余油饱和度。因此,油藏开发时,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地层压力的方式,牺牲一部分注采液能力,换取更为有利的油水两相渗流关系,这是微裂缝性油藏水驱开发中,降低含水率,提高采出程度的有效途径。

二、异常渗流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常渗流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致密油藏压敏效应及基质裂缝间窜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非线性渗流研究现状
        1.2.2 压敏效应研究现状
        1.2.3 基质/裂缝窜流研究现状
        1.2.4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致密储层基质及微裂缝压敏效应
    2.1 致密储层基质压敏实验
        2.1.1 储层有效应力特征
        2.1.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3 实验结果
        2.1.4 基质压敏规律
    2.2 致密储层基质压敏模型
        2.2.1 压敏经验模型
        2.2.2 压敏理论模型
    2.3 致密储层微裂缝压敏实验
        2.3.1 储层有效应力特征
        2.3.2 微裂缝岩心制作
        2.3.3 实验材料及方法
        2.3.4 实验结果
        2.3.5 微裂缝压敏规律
    2.4 致密储层微裂缝压敏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致密储层主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变化规律
    3.1 主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实验方法
        3.1.1 闭合应力范围
        3.1.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 主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影响因素
        3.2.1 支撑剂性能
        3.2.2 支撑剂浓度
        3.2.3 储层沉积岩类型
        3.2.4 储层渗透率
        3.2.5 闭合应力
    3.3 主裂缝长期导流能力计算模型
        3.3.1 闭合不稳定期导流能力理论推导
        3.3.2 闭合稳定期导流能力经验模型
        3.3.3 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致密储层基质/裂缝非线性窜流理论模型
    4.1 非线性窜流模型的建立
        4.1.1 非线性渗流方程
        4.1.2 窜流压力扩散方程
    4.2 窜流模型的求解
        4.2.1 无量纲化
        4.2.2 窜流早期基质的平均压力
        4.2.3 窜流晚期基质的平均压力
    4.3 理论窜流方程的确定
        4.3.1 形状因子的半解析解
        4.3.2 窜流方程的半解析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致密储层基质/裂缝窜流实验验证
    5.1 基质/裂缝窜流实验设计
        5.1.1 实验物理模型设计
        5.1.2 实验设备及流程
    5.2 理论模型的实验验证
        5.2.1 不同基质渗透率窜流实验
        5.2.2 不同基岩尺寸窜流实验
        5.2.3 不同基质岩性窜流实验
        5.2.4 不同裂缝渗透率窜流实验
    5.3 理论模型的实验修正
        5.3.1 理论模型误差分析
        5.3.2 理论模型修正
        5.3.3 窜流新模型与传统模型对比评价
    5.4 致密储层基质/裂缝窜流规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致密油藏多重介质耦合数学模型及应用
    6.1 多重介质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
        6.1.1 多重介质中的流动规律
        6.1.2 多重介质间窜流规律
        6.1.3 三维三相基质物质守恒方程
        6.1.4 三维三相微裂缝物质守恒方程
        6.1.5 三维三相压裂主裂缝物质守恒方程
    6.2 模型的数值离散
        6.2.1 基质模型数值离散
        6.2.2 微裂缝模型数值离散
        6.2.3 主裂缝模型数值离散
        6.2.4 水平井筒处理
        6.2.5 井点处理
    6.3 离散模型系数矩阵的构建及求解方法
        6.3.1 系数矩阵的构建方法
        6.3.2 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预处理方法
    6.4 致密油藏数值模拟的应用
        6.4.1 区块概况
        6.4.2 地质建模
        6.4.3 数值模拟效果验证
        6.4.4 合理注水井网优化
        6.4.5 合理井距排距优化
        6.4.6 合理压裂规模优化
        6.4.7 合理地层压力优化
        6.4.8 合理开发政策应用效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CT结构扫描实验
附录 B 压力控制方程的解
附录 C 基质差分方程组的全隐式方法展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渗流机理及能量补充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致密油藏开发现状
        1.2.2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1.2.3 致密砂岩储层渗吸机理研究现状
        1.2.4 致密储层开发产量递减规律和能量补充方式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特征分析研究
    2.1 储层孔渗物性
    2.2 岩性及粘土矿物特征
    2.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2.4 岩石力学特征
    2.5 储层敏感性分析
        2.5.1 致密砂岩储层“五敏”性特征
        2.5.2 致密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渗流特征研究
    3.1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单相渗流特征研究
        3.1.1 非线性渗流特征实验测试方法
        3.1.2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单相渗流特征分析
    3.2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两相渗流特征研究
        3.2.1 致密砂岩岩芯两相流启动压力梯度数学表征
        3.2.2 致密砂岩岩芯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3.2.3 致密砂岩岩芯相对渗透率算例分析
        3.2.4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两相渗流特征分析
    3.3 裂缝对致密砂岩储层渗流特征影响实验研究
        3.3.1 裂缝对致密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的影响
        3.3.2 裂缝对致密砂岩储层两相渗流特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致密砂岩储层渗吸采油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4.1 高温高压动态渗吸实验方法的建立
        4.1.1 致密储层压裂开发动态吞吐渗吸原理
        4.1.2 高温高压吞吐渗吸实验装置和方法
    4.2 致密砂岩岩芯渗吸采油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4.2.1 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渗吸采油效果
        4.2.2 渗吸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与认识
    4.3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动用机理及动用界限研究
        4.3.1 致密砂岩储层吞吐渗吸介质优选
        4.3.2 致密砂岩储层吞吐渗吸采油机理与动用界限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致密储层压裂开发渗流规律与能量补充方式优化实验研究
    5.1 高温高压三维岩芯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建立
        5.1.1 三维物理实验岩芯模型设计
        5.1.2 三维致密岩芯饱和油造束缚水方法
        5.1.3 室内吞吐实验中的关键措施
        5.1.4 实验方法及条件
    5.2 致密砂岩储层压裂开发渗流规律实验研究
        5.2.1 致密岩芯中注水吞吐压力传导规律和波及范围研究
        5.2.2 致密储层压裂开发不同区域渗流特征分析
    5.3 致密砂岩储层压裂开发后能量补充方式优化实验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油藏合理开发方式研究
    6.1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油藏压裂后开发指标分析及预测
    6.2 致密砂岩油藏典型井区能量补充方式优化设计
        6.2.1 YP1 井区油藏地质特征及数模基础条件
        6.2.2 活性水吞吐注入参数优化
        6.2.3 CO_2吞吐注入参数优化
    6.3 矿场应用效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鄂尔多斯盆地王盘山区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岩作用
        1.2.2 孔隙结构
        1.2.3 渗流特征
        1.2.4 储层评价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3 创新点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2.1 地层发育特征
        2.2.2 小层精细对比
    2.3 构造及沉积特征
        2.3.1 构造特征
        2.3.2 沉积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
        3.1.2 碎屑成分特征
        3.1.3 填隙物特征
        3.1.4 碎屑结构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2.1 物性参数特征
        3.2.2 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
        3.2.3 储层物性与碎屑组分相关性
    3.3 成岩作用类型
        3.3.1 压实作用
        3.3.2 胶结作用
        3.3.3 溶蚀作用
        3.3.4 交代及破裂作用
        3.3.5 成岩过程孔隙演化
    3.4 储层成岩相划分及测井响应特征
        3.4.1 长4+5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3.4.2 长6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3.4.3 储层不同成岩相测井识别
    3.5 小结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4.1 孔喉发育特征
        4.1.1 孔隙类型
        4.1.2 孔隙组合类型
        4.1.3 喉道类型
        4.1.4 图像孔隙特征
    4.2 常规压汞技术表征孔喉结构
        4.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4.2.2 孔喉参数特征
        4.2.3 差异性分析
    4.3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孔喉结构
        4.3.1 实验原理及步骤
        4.3.2 恒速压汞曲线特征
        4.3.3 孔隙结构量化表征
        4.3.4 压汞特征参数与物性关系
    4.4 常规压汞与恒速压汞综合对比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5.1 可动流体饱和度研究
        5.1.1 核磁实验原理及步骤
        5.1.2 核磁实验结果及分析
        5.1.3 T2谱曲线特征研究
        5.1.4 可动流体影响因素分析
    5.2 油水相渗实验研究
        5.2.1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5.2.2 相渗曲线特征研究
        5.2.3 油水相渗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3 水驱油实验研究
        5.3.1 水驱油实验测试
        5.3.2 镜下渗流特征研究
        5.3.3 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3.4 注入水波及与驱油效率耦合规律研究
    5.4 小结
第六章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6.1 储层评价参数优选
        6.1.1 基本特征参数
        6.1.2 孔喉结构参数
        6.1.3 渗流特征参数
        6.1.4 储层分类评价参数标准
    6.2 储层评价方法构建
        6.2.1 储层评价方法
        6.2.2 储层评价结果
        6.2.3 不同储层类型微观特征与生产动态响应
    6.3 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题目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岩作用
        1.2.2 孔隙演化
        1.2.3 微观孔喉结构
        1.2.4 流体可动用程度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构造特征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2.3.1 沉积特征
        2.3.2 砂体特征
    2.4 石油地质特征
第三章 储集层基本特征研究
    3.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
        3.1.2 碎屑颗粒成分及特征
        3.1.3 填隙物成分特征
        3.1.4 碎屑结构特征
    3.2 储集层物性特征
        3.2.1 物性参数特征
        3.2.2 物性分布特征
    3.3 成岩作用
        3.3.1 压实作用
        3.3.2 压溶作用
        3.3.3 胶结作用
        3.3.4 溶蚀作用
        3.3.5 交代作用
第四章 充注期次及孔隙演化研究
    4.1 储层烃类类型及成熟度
        4.1.1 烃类类型
        4.1.2 烃类成熟度
    4.2 埋藏史及油气充注期次
        4.2.1 埋藏演化史研究
        4.2.2 充注期次及时间
    4.3 孔隙演化
        4.3.1 孔隙演化定量过程
        4.3.2 各研究区孔隙演化特征
第五章 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5.1 孔隙及喉道定性识别
        5.1.1 孔隙类型
        5.1.2 孔隙组合类型
        5.1.3 喉道类型
    5.2 高压压汞定量表征孔喉结构
        5.2.1 高压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分类
        5.2.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5.3 恒速压汞定量表征孔隙及喉道特征
        5.3.1 恒速压汞曲线分类
        5.3.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5.4 全尺径孔喉分布
        5.4.1 核磁共振T_2谱向孔喉半径转化方法
        5.4.2 全尺径孔喉分布特征
    5.5 分形表征储层孔喉结构复杂性
        5.5.1 分形理论
        5.5.2 孔喉及喉道分形特征
        5.5.3 孔喉结构复杂性分类
    5.6 储层孔喉结构分类
        5.6.1 白豹-华池区块
        5.6.2 贺旗-马岭区块
第六章 渗流特征及储层流体可动程度分析
    6.1 核磁共振T_2谱表征储层流体可动程度
        6.1.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
        6.1.2 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因素
    6.2 联合T_1-T_2表征流体可动程度
        6.2.1 样品饱和水及离心状态成像特征
        6.2.2 样品T_1-T_2图像特征及划分
    6.3 油水相渗表征流体可动程度
        6.3.1 油水相渗曲线分类
        6.3.2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6.4 储层流体可动程度综合评价
        6.4.1 白豹-华池区块
        6.4.2 贺旗-马岭区块
第七章 可采收能力及其与孔喉结构的响应规律
    7.1 储层可采收能力评价
        7.1.1 白豹-华池区块
        7.1.2 贺旗-马岭区块
    7.2 成岩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7.2.1 岩石学特征与孔喉结构的关系
        7.2.2 孔隙演化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7.3 孔喉结构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
        7.3.1 白豹-华池区块
        7.3.2 贺旗-马岭区块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鄂尔多斯盆地板桥-合水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1.2.2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储层地质概况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地层特征
        2.2.2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2.2.3 小层地层对比划分结果
第三章 储层基础地质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碎屑组分特征
        3.1.2 碎屑结构特征
        3.1.3 填隙物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2.1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3.2.2 储层物性参数相关性
    3.3 成岩作用类型
        3.3.1 压实(溶)作用
        3.3.2 胶结作用
        3.3.3 溶蚀作用
        3.3.4 交代作用
    3.4 成岩阶段及成岩序列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4.1 孔喉类型
        4.1.1 孔隙类型
        4.1.2 孔隙组合类型
        4.1.3 喉道类型
    4.2 高压压汞实验研究孔隙结构特征
        4.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4.2.2 孔喉参数分布特征
        4.2.3 孔喉特征参数与物性的关系分析
    4.3 恒速压汞实验研究孔隙结构特征
        4.3.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4.3.2 恒速压汞定量表征孔、喉结构及其对物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微观渗流机理
    5.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研究
        5.1.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测试结果分析
        5.1.2 可动流体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
    5.2 油水相渗实验研究
        5.2.1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5.2.2 油水相渗曲线分类
        5.2.3 油水相渗影响因素分析
    5.3 水驱油实验微观渗流特征
        5.3.1 微观驱替类型
        5.3.2 残余油分布状态及类型
        5.3.3 驱油效率分析
        5.3.4 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4 储层微观耦合作用研究
        5.4.1 单井岩石学特征
        5.4.2 不同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5.4.3 不同孔隙结构下的渗流特征研究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致密-低渗油藏中的扩散排油和异常润湿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致密-低渗油藏开采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1.2.1 致密-低渗油藏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1.2.2 致密-低渗油藏开采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1.3 储层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储层物理模型分类
        1.3.2 模型胶结方式对比
        1.3.3 无机胶结储层物理模型应用前景
    1.4 气体扩散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5 油藏孔隙中流体的润湿性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致密-低渗储层物理模型
    2.1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胶结剂用量及固化时间的研究
        2.2.1 胶结剂反应时间对岩心胶结强度的影响
        2.2.2 胶结剂用量对岩心胶结强度的影响
    2.3 压制条件和固化压力对岩心渗透率的调控
        2.3.1 保压时间对渗透率的调控
        2.3.2 压制压力对渗透率的调控
        2.3.4 固化压力对岩心渗透率的调控
    2.4 石英砂粒径及配比对岩心渗透率的调控
        2.4.1 单一砂粒类型对渗透率和孔隙半径的调控
        2.4.2 多粒度砂混配对岩心渗透率的调控
    2.5 人造岩心孔隙结构参数与渗透率的关系
    2.6 天然致密岩心和人造致密岩心孔隙结构对比
    2.7 天然致密岩心和人造致密岩心气体渗流规律对比
        2.7.1 高压微流量实验稳压调控装置
        2.7.2 高压下气体渗流规律对比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扩散-排油主控因素及相关规律
    3.1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3.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渗透率对扩散-排油和驱油效率的影响
        3.2.1 渗透率对扩散-排油的影响
        3.2.2 渗透率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3.2.3 渗透率对扩散-排油和驱油效率影响的对比
    3.3 渗透率对扩散-排油有效作用距离的影响
    3.4 温度对扩散-排油的影响
    3.5 气体对扩散-排油的影响
    3.6 扩散-排油应用方法探索
        3.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藏孔隙中气液润湿微尺度效应
    4.1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4.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静置时间对二氧化硅微管中气-液接触角的影响
    4.3 二氧化硅微管中气-水微尺度现象及规律
        4.3.1 微管中的气水润湿微尺度效应
        4.3.2 二氧化硅微管中气-水接触角随管径变化规律
    4.4 二氧化硅微管中气-油润湿微尺度现象及规律
        4.4.1 微管中的气-油润湿微尺度效应
        4.4.2 二氧化硅微管中气-油接触角随管径变化规律
        4.4.3 二氧化硅微管中气-原油接触角随管径变化规律
    4.5 二氧化硅微管中气-液润湿微尺度效应的比较及经验模型
        4.5.1 二氧化硅微管中气-液润湿微尺度效应的比较
        4.5.2 二氧化硅微管中气-液接触角的经验模型
    4.6 油藏孔隙中异常的气-液毛管力
    4.7 孔喉残余液滴异常的气驱阻力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藏孔隙中油水润湿微尺度效应影响因素
    5.1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5.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5.1.2 油水接触角测量方法
    5.2 孔隙尺度对油-水润湿微尺度效应的影响
    5.3 油的种类对润湿微尺度效应的影响
    5.4 油水充注顺序对润湿微尺度效应的影响
    5.5 活性剂对润湿微尺度效应的影响
    5.6 油藏孔隙中异常的油-水毛管力
    5.7 孔喉残余油滴异常的水驱阻力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井筒-地层传热传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井筒-地层耦合传热传质模型研究进展
        1.2.2 蒸汽吞吐加热半径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2.3 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2章 非生产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地层传热特征研究
    2.1 非生产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地层传热数学模型
        2.1.1 井筒内部过热蒸汽管流数学模型
        2.1.2 井筒外部非稳态导热数学模型
        2.1.3 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2.2 单管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2.1 单管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2.2.2 海水扰流影响因素分析
        2.2.3 非凝结气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2.3 同心双管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3.1 同心双管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2.3.2 海水扰流影响因素分析
        2.3.3 非凝结气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平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油层传热传质特征研究
    3.1 水平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油层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3.1.1 水平段井筒注过热蒸汽管流数学模型
        3.1.2 油层内非稳态导热数学模型
        3.1.3 水平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油层传热传质模型及求解
    3.2 单点注汽水平段井筒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3.2.1 跟端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3.2.2 趾端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3.3 均匀注汽水平段井筒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3.3.1 均匀注汽条件下典型流动特征
        3.3.2 非凝结气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热蒸汽吞吐注汽效果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过热蒸汽吞吐注汽效果评价数学模型
        4.1.1 非生产段井筒与水平段井筒耦合数学模型及求解
        4.1.2 过热蒸汽吞吐注汽阶段油层加热半径预测模型
    4.2 过热蒸汽吞吐注汽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2.1 过热蒸汽管流阶段注汽效果评价
        4.2.2 过热蒸汽油层渗流阶段注汽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注过热蒸汽油层动态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4.3.1 过热蒸汽吞吐注汽阶段油层动态特征
        4.3.2 过热蒸汽吞吐接替技术注汽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过热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及油层生产动态特征分析
    5.1 稠油流变学特征及渗流特征物理模拟实验
        5.1.1 稠油流变学特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5.1.2 稠油非牛顿渗流特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5.2 过热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数学模型
        5.2.1 过热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方程
        5.2.2 油层动态参数计算方法
    5.3 不同生产制度条件下过热蒸汽吞吐生产动态分析
        5.3.1 定压生产条件下生产动态分析
        5.3.2 定油生产条件下生产动态分析
    5.4 过热蒸汽吞吐转驱油层动态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致密油储层划分方法
        1.2.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1.2.3 微观渗流特征
        1.2.4 致密油储层评价
        1.2.5 研究区目前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储层基本特征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1 区域地质背景
        2.1.2 研究区地层划分
        2.1.3 研究区沉积特征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2.1 储层岩石学类型
        2.2.2 碎屑成分及特征
        2.2.3 填隙物特征
    2.3 储层物性特征
        2.3.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2.3.2 物性相关性分析
        2.3.3 储层物性与产能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3.1 储层孔喉类型
        3.1.1 孔隙类型
        3.1.2 孔隙组合类型
        3.1.3 喉道类型
    3.2 高压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3.2.1 毛管压力曲线类型及特征
        3.2.2 微观孔喉参数特征
        3.2.3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3.3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3.3.1 实验样品信息
        3.3.2 孔隙结构类型特征
        3.3.3 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3.3.4 毛管曲线特征
    3.4 压汞实验对比分析
    3.5 储层物性下限确定
    3.6 小结
第四章 储集层微观渗流特征
    4.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4.1.1 实验原理及样品信息
        4.1.2 实验结果
        4.1.3 核磁共振T_2谱向孔喉半径r转化
        4.1.4 可动流体特征影响因素
    4.2 油水相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4.2.1 实验结果
        4.2.2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5.1 评价参数选择
    5.2 定量建立致密储层评价分类标准及储层评价
    5.3 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题目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成岩作用
        1.2.2 孔隙度演化
        1.2.3 微观孔隙结构
        1.2.4 可动流体特征
        1.2.5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沉积特征
    2.5 石油地质特征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3.1.2 碎屑成分及其特征
        3.1.3 填隙物成分及其特征
        3.1.4 碎屑结构及其特征
    3.2 储层成岩作用
        3.2.1 成岩作用类型
        3.2.2 成岩阶段划分
    3.3 储层物性特征
        3.3.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3.3.2 储层物性的分布及其特征
    3.4 储层孔隙度演化
        3.4.1 孔隙度演化定量分析
        3.4.2 孔隙度的演化及其特征
        3.4.3 孔隙度演化差异性原因分析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4.1 孔隙及喉道特征
        4.1.1 孔隙类型
        4.1.2 孔隙组合类型
        4.1.3 喉道类型
    4.2 基于常规压汞的孔隙结构表征
        4.2.1 常规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4.2.2 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4.3 基于恒速压汞的孔喉结构表征
        4.3.1 恒速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4.3.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4.4 物性与孔喉结构的相关关系
        4.4.1 物性与孔喉大小的相关关系
        4.4.2 物性与孔喉连通性的相关关系
        4.4.3 物性与孔喉非均质性的相关关系
第五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5.1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5.1.1 低场核磁共振评价
        5.1.2 低场核磁共振参数特征
    5.2 油水相渗特征
        5.2.1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
        5.2.2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第六章 孔隙组合特征
    6.1 分形理论
    6.2 常规压汞分形
    6.3 恒速压汞分形
    6.4 复杂性的组合关系
    6.5 孔隙组合的影响因素
    6.6 孔隙组合特征
第七章 孔隙组合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
    7.1 孔隙组合对可动流体的影响
    7.2 孔隙组合对渗流能力的影响
    7.3 孔隙组合的微观驱替模型特征评价
    7.4 孔隙组合对产能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微裂缝发育储层油水渗流机理与开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缝性储层研究现状
        1.2.2 裂缝性油藏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1.2.3 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研究现状
        1.2.4 低渗透油藏应力敏感研究现状
        1.2.5 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研究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微裂缝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
    2.1 微裂缝形成机理研究
    2.2 不同物性微裂缝岩心制作方法研究
        2.2.1 岩心造缝方法
        2.2.2 岩心造缝实验规律分析
        2.2.3 微裂缝岩心孔渗相关性研究
    2.3 微裂缝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2.3.1 实验方法
        2.3.2 实验用岩心
        2.3.3 实验步骤
        2.3.4 实验结果分析
    2.4 人造微裂缝物性的定量控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裂缝-基质渗流机理实验研究
    3.1 实验用岩心分析
        3.1.1 岩心类型
        3.1.2 人造微裂缝等效开度计算
    3.2 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步骤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油水两相驱油效率实验研究
        3.3.1 实验步骤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3.4.1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油水两相渗流计算方法
        3.4.2 实验步骤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裂缝发育储层等效连续介质渗流理论研究
    4.1 微裂缝发育储层的基本特点
    4.2 基于离散微裂缝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4.2.1 微裂缝性基质储层模型基本假设
        4.2.2 微裂缝区域的渗透率
        4.2.3 微裂缝性基质储层水平方向上的等效渗透率
        4.2.4 微裂缝性基质储层纵向上的等效渗透率
        4.2.5 模型参数解释
    4.3 微裂缝参数对储层储渗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
        4.3.1 微裂缝开度对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的影响
        4.3.2 微裂缝线密度对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的影响
        4.3.3 微裂缝连通性对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的影响
    4.4 微裂缝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4.4.1 模型基本假设
        4.4.2 微裂缝等效连续介质单井产能模型
        4.4.3 实际油藏应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与开发应用研究
    5.1 考虑应力敏感与动态启动压力梯度的非线性稳态产能方程
        5.1.1 模型基本假设
        5.1.2 渗透率应力敏感方程
        5.1.3 动态启动压力梯度方程
        5.1.4 考虑应力敏感与动态启动压力梯度的产能方程推导
    5.2 微裂缝性低渗透油藏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5.2.1 应力敏感系数对产能的影响
        5.2.2 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的影响
        5.2.3 井距对产能的影响
    5.3 微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5.3.1 实际油藏典型单元模型概况
        5.3.2 不同类型储层开发效果对比
        5.3.3 微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调整方案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A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实验数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异常渗流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致密油藏压敏效应及基质裂缝间窜流规律研究[D]. 刘凯.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2)
  • [2]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层渗流机理及能量补充方式研究[D]. 李斌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鄂尔多斯盆地王盘山区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表征[D]. 韩进. 西北大学, 2020(01)
  • [4]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D]. 屈怡倩. 西北大学, 2020
  • [5]鄂尔多斯盆地板桥-合水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D]. 韩扬. 西北大学, 2020(02)
  • [6]致密-低渗油藏中的扩散排油和异常润湿特性[D]. 邹积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7]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井筒-地层传热传质模型研究[D]. 孙逢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8]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D]. 张鹏. 西北大学, 2019(01)
  • [9]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机理研究[D]. 黄何鑫. 西北大学, 2019(01)
  • [10]微裂缝发育储层油水渗流机理与开发应用研究[D]. 郑文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标签:;  ;  ;  

异常渗流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