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兰(辽宁省鞍山市曙光医院检验科114033)
【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的概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检验科微生物室分离的12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124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液及咽拭子79株(63.71%)、伤口拭子20株(16.13%)。临床病区分布以呼吸内科34株占(27.42%),脑外科占19株占(15.32%),重症监护室(ICU)54株占(43.55%)。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在11%-14%。结论:铜绿假单细胞菌院内感染情况严重,以ICU病区、呼吸内科病区和脑外科病区最为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要加强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茵抗生素类医院感染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112-02
铜绿假单细胞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不合理使用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其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现已成为院感管理和临床治疗的难题。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细胞菌耐药性监测对有效治疗和预防此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十分重要。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检验科微生物室分离的12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检验科微生物室分离的124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及咽拭子、分泌物、尿液、脓液、伤口拭子和血液。
1.2菌种培养与鉴定:按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出版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培养、分离、鉴定。标本接种与麦康凯平板、血平板、置二氧化碳孵箱35℃培养。
1.3方法:采用Kirby-Ban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进行质量控制。抗生素包括: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
2结果
2.1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各类标本中来源的菌株分布:主要分布在分泌物和呼吸道,其中痰液及咽拭子的检出率最高为63.71%,其次是伤口分泌物为16.13%.124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的来源分布构成比,见表1
表1124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的来源分布构成比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由于生长条件低、繁殖能力强,目前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致病菌之一[1]。在分离的12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痰及咽拭子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高达63.71%,主要分布科室为ICU、脑外科、呼吸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病房的患者病程长及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在患者抢救时常会有气管切开或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医疗检查,特别是有反复住院史结构性肺病患者,由于此细菌更难以清除[2],在为控制感染选用高效光谱抗菌药物治疗,很容易造成菌群失调而引起铜绿假单胞菌继发感染。由此表明呼吸道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因此要预防呼吸道发生医院感染。从表2中可见,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比较高,因此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首先应考虑使用此类药物。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及头孢噻肟等耐药率比较高。有文献报道,所有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都在不断增加[3],这与铜绿假单胞菌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多重耐药机制有关。
综上所述,由于光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及时检测和掌握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严防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效预防,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耐药菌株的蔓延,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邱家洋,瞿秋明.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91—93.
[2]王杰,杨光叠,周建英.53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浙江医学,2005,27(3):199—201.
[3]张春平,喻华,刘华等.铜绿假单胞茵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