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和整脊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针灸和整脊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临床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即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治疗组则采用针灸配合整脊疗法治疗,进行对比观察。7天为一个疗程,.以6个疗程为限,同时采用ADL评分、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FIM评分、SF-36评分、临床总体疗效评价标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观察实验两组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理论依据,以便更好地在临床上推广。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即针灸配合整脊疗法组40例,传统针灸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针灸取穴采用醒脑调神,疏通经络的方法,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治疗组则采用针灸配合整脊治疗:采用上述针灸治疗方法外,还配合整脊疗法。术者以左(右)手拇指顶住患者脊椎棘突,向对侧推按,分别采用分筋疏理、拿点摩揉等手法以舒筋活血。并随症加减:如患者口眼歪斜,加用收放法;语言不利,加拇指压法;血压升高,加扫散法;小便失禁,加用指拨法。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疗程与针灸治疗组相同。两组都治疗每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间隔3天,以6个疗程为限,共计60天。同时采用ADL评分、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FIM评分、SF-36评分、临床总体疗效评价标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观察实验两组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统计方法:分类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两样本比较Wilcoxon秩和检验(校正),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结果:1.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性别构成,年龄组成以及ADL评分、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FIM评分以及SF-36评分比较,p>0.05。2.实验两组应用ADL评分的比较结果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T=-5.051(p=0.000),由于p<0.01,因此两组在实验后比较,ADL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自身前后配对T检验显示,T=0.651(p=0.072),提示对照组自身实验前后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自身前后配对T检验显示,T=-6.002(p=0.000),由于p<0.01,提示在实验前后,治疗组的ADL评分有显著性区别。治疗组的ADL评分有显著升高,根据ADL评分的标准,患者总的生活能力从中度依赖改善为轻度依赖。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3.实验两组应用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评定表Brunstron测定的比较结果经过秩和检验发现:Z=-2.517,p=0.012;p<0.05,提示实验前,两组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评定表Brunstron测定,在阶段上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自身前后,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评定表Brunstron测定,Z=-1.289,p=0.197,提示对照组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自身前后,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评定表Brunstron测定,Z=-3.174,p=0.002,p<0.01。提示治疗组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有显著性差异。4.实验两组应用FIM评分标准的比较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T=-7.003(p=0.000),由于p<0.01,因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FIM得分改善情况有显着性差异。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T=-1.243(p=0.042),由于p<0.05,说明对照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对于FIM得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T=-6.117(p=0.000)由于p<0.01,说明对照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对于FIM得分有显著性差异。5.实验两组应用SF-36评分标准的比较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T=-6.002(p=0.000),由于p<0.01,因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SF-36评分改善情况有显着性差异。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T=-1.117(p=0.030),由于p<0.05,说明对照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对于SF-36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T=-5.747(p=0.000)由于p<0.05,说明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对于SF-36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6.实验两组应用临床总体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经过秩和检验,Z=-2.823(p=0.005),由于p<0.05,因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总体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7.实验两组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的比较经过秩和检验,z=-2.776(p=0.006),由于p<0.01,因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改变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改变优于对照组。结论:1.治疗前,实验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组成以及ADL评分、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FIM评分以及SF-36评分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2.实验后,实验两组应用ADL评分的比较,治疗组的ADL评分有显著升高,根据ADL评分的标准,患者总的生活能力从中度依赖改善为轻度依赖。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3.实验后,实验两组应用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评定表Brunstron测定的比较,对照组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恢复的阶段情况。4.实验后,实验两组应用FIM评分标准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发现,对照组与治疗组都能显著改善FIM得分。5.实验后,实验两组应用SF-36评分标准的比较,两组SF-36评分改善情况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发现,对照组与治疗组都能显著改善SF-36评分。6.实验后,实验两组应用临床总体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总体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7.实验后,实验两组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的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改变优于对照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中风后遗症诊疗方案规范化
  • 1.4 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 1.5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按摩推拿综合治疗
  • 2 整脊疗法的研究进展
  • 2.1 整脊疗法历史源流
  • 2.2 整脊疗法常用手法
  • 2.3 整脊疗法的临床应用
  • 3 西医治疗脑梗死及脑出血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 3.1 西医对于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
  • 3.2 西医对于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
  • 第二章 针灸和整脊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2 病例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观察
  • 2.4 技术路线
  • 2.5 实验记录
  • 2.6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病例治疗前差异检验
  • 3.2 对照组与治疗组疗效比较
  • 4 实验结论
  • 5 讨论
  • 5.1 针刺方法
  • 5.2 整脊疗法与推拿
  • 5.3 整脊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可能作用机理
  • 5.4 整脊仍要坚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 5.5 疗效评价标准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4)
    • [2].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 心理月刊 2020(08)
    • [3].探讨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09)
    • [4].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预后观察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6)
    • [5].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针刺及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 2020(12)
    • [6].运用新型多功能护理鞋预防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足下垂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07)
    • [7].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的临床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 2020(08)
    • [8].等速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应用的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24)
    • [9].康复治疗仪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 2017(01)
    • [10].康复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7)
    • [11].家庭病床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09)
    • [12].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15)
    • [13].家庭病床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17)
    • [14].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2)
    • [15].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认知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7(04)
    • [16].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5(18)
    • [17].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5(18)
    • [18].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焦虑抑郁原因的质性研究[J]. 内科 2020(05)
    • [19].卒中单元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33)
    • [20].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 心理月刊 2019(24)
    • [21].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预后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05)
    • [22].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07)
    • [23].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预后观察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06)
    • [24].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 2020(02)
    • [25].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患者的疼痛改善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 四川中医 2020(05)
    • [26].基于目标设置的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4)
    • [27].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29)
    • [28].全身震动治疗结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09)
    • [29].全面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01)
    • [30].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09)

    标签:;  ;  ;  ;  

    针灸和整脊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