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及目的: 行为学检测是评估脑缺血性损害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最常用的方法。但传统的各种评分法多是基于观察者瞬时的肉眼观察而评定的,故均具有主观和粗略的缺点。我们首次采用一种新型数字化、三维、实时同步监测系统——运动捕捉分析系统(Movement CaptureAnalysis, MoCA)瞬时精确地记录了大鼠躯干和四肢在脑缺血前后及各种干预下的不同运动轨迹,并与形态学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希望为缺血性脑损害及其治疗提供新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手段。 材料与方法: 30 只健康成年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成五组:(1)正常对照组(n=6);(2)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组(n=6):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3)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Dizocilpine(MK-801)干预组(n=6):制备脑缺血模型后立即腹腔注射 MK-801 1mg/kg;(4)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GBE)急性给药组:制备脑缺血模型后立即腹腔注射 GBE 100mg/kg;(5)GBE 预处理组(n=6):GBE 100mg/kg/day 腹腔注射,连续七天后制备脑缺血模·2·型。分别在术前、缺血再灌后 3 小时和 24 小时用 MoCA 系统记录动物的运动轨迹,同时记录 Longa 评分。最后一次记录后处死动物,红四氮唑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神经元核蛋白(neuronal nuclear,NeuN)、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 MAP-2)表达变化,观察神经元改变。分别用评分法和 MoCA 数据与形态学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 Longa评分 3 小时 GBE 预处理组小于脑缺血组和 GBE急性给药组(P<0.05),后二组无统计学差异。MK-801 组一般状态极差,未观察到行为学指标。24 小时各组动物运动功能均有所恢复,评分无统计学差异。2. MoCA 数据显示正常组动物运动时双侧肢体水平面上多为直线轨迹,垂直面上 2 秒内 120 个数据的平均数非常接近,即双侧肢体运动能力无差别。脑缺血组水平面上均为弧线,垂直面上 3 秒内 180个数据的平均数差异显著,即双侧肢体运动能力有差别,其双侧前肢平均数差值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GBE 急性给药组与脑缺血组结果相似。GBE 预处理组一些动物水平面上记录为直线轨迹(Longa 1 分),另一些为弧形轨迹,垂直面上双前肢抬高未见明显差异。3. TTC 染色结果显示脑缺血组与 GBE 急性给药组梗死体积无统计学差异,MK-801 组与 GBE 预处理组均与前二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后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4. HE、NeuN 和 MAP-2 染色显示各组相应结果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手术组均与正常组细胞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MK-801 组 HE存留细胞和 IHC 阳性细胞数量最多,其次为 GBE 预处理组,二者均与脑缺血组存在统计学差异,GBE 急性给药组与脑缺血组无统计学差异。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胶质细胞对脑缺血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2].血脂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11)
- [3].脑缺血性炎症与抑郁障碍[J]. 世界临床药物 2017(10)
- [4].短暂性脑缺血不发作也要治[J]. 金秋 2017(20)
- [5].陈忠教授和张翔南教授团队提出永久性脑缺血的潜在治疗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5)
- [6].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15)
- [7].阿司匹林预防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脑缺血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20)
- [8].脑缺血的分子损伤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17)
- [9].脑缺血散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
- [10].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率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J]. 西藏科技 2020(04)
- [11].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疗效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18)
- [12].老年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前多种影响因素的探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14)
- [13].短暂性脑缺血35例发作急性期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23)
- [14].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脑缺血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9)
- [15].脑缺血治疗研究进展[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08)
- [16].脑缺血大鼠肺组织中IL-6的表达变化[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6)
- [17].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护理[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17)
- [18].Toll样受体与脑缺血[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9(02)
- [19].关注神经重症患者迟发性脑缺血的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12)
- [20].肠-脑轴在脑缺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07)
- [21].经颅多普勒早期预警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延迟性脑缺血[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6(05)
- [22].针刺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脑缺血研究概况[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10)
- [23].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03)
- [24].星形胶质细胞对脑缺血后神经元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7(36)
- [25].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 2020(02)
- [26].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缺血保护机制中的作用与相关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11)
- [27].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1)
- [28].远隔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的保护及相关机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12)
- [29].中药配方颗粒脑缺血散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20)
- [30].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脑缺血肺水肿[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6)
标签:运动捕捉分析系统论文; 脑缺血论文; 大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