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315000
一、工程概况
大溪2#隧道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紧水滩镇,属于云和-龙泉天然气管道工程隧道工程B标段中的一部分。本隧道穿河段位于紧水滩水库大坝下游约3.7Km,岭脚村至石浦村乡道过大溪河大桥上游约250m,隧道水平长度1405.4m,实际长度1445.0m;采用“斜巷(401.7m)+平巷(580m)+斜巷(463.3m)”;进口端斜巷顺气流方向坡度为-34.3%,隧道出口坡度为28.7%。隧道采用直墙半圆拱型断面形式,衬后净空断面尺寸均为3.0m×3.0m(宽×高)。
二、施工总体流程
施工准备→四通一平→洞口明挖→超前支护→石方洞挖→钢支护→衬砌混凝土→回填灌浆→绿化复耕→竣工验收
三、施工总体布置
本工程施工项目部设在菖蒲砻村大溪2#隧道出口附近,租用当地农家乐作为项目部。
大溪2#隧道进口设置值班室、供风站、供电系统、高位水池、沉淀池、仓库、临时炸药库、机修场、工人生活设施租用附近民房;大溪2#隧道出口设置值班室、供风站、高位水池、沉淀池,供电系统、仓库、临时炸药库、机修场、工人生活设施租用附近民房。
因现场施工环境比较特殊,下面以本文为例,分析隧道施工特征及其施工危险源的特征;在事故致因机理的基础上,采用LEC方法对本工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
四、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的编制依据和办法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水电水利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本工程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及现场实际情况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适用于各阶段评价。
D=LEC式中:D----危险性大小值;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严重程度。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对照表
表1事故发生可能性(L)
表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3发生事故所产生的后果(C)
根据公式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然后对辨识及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进行分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划分表
五、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按照《水电水利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等规范文件要求,将危险源辨识分为施工作业活动类、设施场所类、危险环境类。按区域划分为:生产、施工作业区,物质仓储区,生活、办公区。结合本工程现场实际特点采用按区域分类对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价对象进行辩识。
针对危险源明确了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和防控措施,使危险源通过管控措施,降低危险程度。具体分类详见《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表》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表》
本工程共进行了134项危险源辨识,其中生产施工作业区113项,可接受风险24项,四级重大危险源65项,三级重大危险源23项,二级重大危险源1项;
生活或办公区19项其中可接收风险6项,四级重大危险源8项,三级重大危险源5项;物质仓储区2项均为三级重大危险源。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隧道工程建设不断加快,人们对隧道工程的使用功能也提出更高要求。由于隧道施工的难度较高且工程量很大,这也使隧道施工存在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如不能对这些危险源进行科学的辨识与风险管理,这些危险源便极有可能在后续施工中引发安全事故,进而给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为此,本文便对隧道施工中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措施进行分析,以此加强隧道施工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