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通过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桔小实蝇胚胎发育的一般过程和特点;同时应用GC/MS测定出桔小实蝇胚胎发育中含有5种主要化学物质以及分析了这5种物质在桔小实蝇胚胎发育中的变化趋势;另外还通过生化方法测定了0.5-72h桔小实蝇卵内乙酰胆碱酯酶(以下简称AchE)酶活、蛋白质(以下简称Pr)的含量变化。在28±0.5℃,相对湿度80%,目光照14h的光照培养箱里,桔小实蝇胚胎发育时间为70h左右。通过切片发现:合核位于卵的近前端,卵的周质分两层,发育2h分裂的子核和周围的原生质及部分卵黄形成近圆球状活质体向周质迁移,引起了卵黄分布的变化,卵黄在以后的发育中形成卵黄球,内含1-2个消黄细胞,6h时便形成了胚盘;同时在卵后极区形成了一团原始生殖细胞,成团簇状。胚带形成时约占卵赤道面的1/2,随后不断的伸长,使胚带头、尾两端向卵黄内陷入;胚胎发育10h原肠沟出现,胚层开始分化,胚胎外层形成外胚层,胚胎里层在18h时开始分化形成中胚层和内胚层;浆膜早于羊膜形成,晚于羊膜破裂,羊膜在发育中后期形成临时性体壁;前肠和后肠分别来自外胚层内陷而成的原口陷和原肛陷,中肠来自中肠前基和中肠后基两群内胚层细胞群,42h中肠带在胚胎腹面愈合,形成完整的管状中肠;呼吸系统是胚胎两侧的外胚层内陷而形成的,在30h时,胚胎自胸部两侧外胚层开始成对的产生内陷,即气门内陷,随后的腹部的外胚层也开始内陷,发育到48h气门陷逐渐收缩形成气门;28h时体腔囊出现,中胚层分化为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交界处的细胞发育为成心细胞,随着背合的完成形成心脏,并与头部伸出的大动脉相连接形成背血管,此时发育到48h;16h时开始发生胚动,胚动由后向前发生,沿胚轴作180°转动。背合在胚动的后期进行,在48h胚动与背合同时完成;在桔小实蝇卵孵化前,胚胎的发育主要是通过未包入中肠的卵黄供给营养。通过GC/MS检测出桔小实蝇卵内共含有11种化学物质,其中有5种为主要化学物质。RT=16.132、RT=16.461及RT=18.595的这三种物质在发育中整体含量降低,这三种化学物质可能作为营养物质被消耗;而RT=10.090和RT=23.081的这两种物质在发育中表现为增加趋势,并且这两种物质在48h时突然降低为0。通过生化的方法测定了0.5-72h桔小实蝇卵内AchE和CarE酶活以及蛋白质含量变化。随着发育进行Pr含量逐渐降低;AchE酶活是先增强,随后降低,随后又增强,其中在48h时AchE酶活最低,而CarE酶活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没有表现。通过长期观察桔小实蝇的产卵习性,统计出了产卵时间的一般规律。桔小实蝇产卵时间在0-80s这一段时间的频率最高,为40.2%;80-160s时次之,为26.8%;在160—240s时产卵的频率是18.4%。桔小实蝇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0-240s之间,累计频率高达85.4%;而240-560s累计频率较低,只有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