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代史
作者: 郝庆云
导师: 刘厚生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变迁,赫哲,那乃,比较研究
文献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我国的赫哲族和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原本同宗同源,至今拥有3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17至20世纪),其中前150年共同处于我国清王朝的统治之下,是一个完整的民族共同体。他们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及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通称为“赫哲”(黑斤),此时赫哲传统社会文化与那乃传统社会文化并无二致。至19世纪中期,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被割让给俄国,居于此地的赫哲人成为俄国的臣民,被称为“果尔特”、“那乃”人。赫哲群体被一分为二,成为跨居中俄两国东段边界地带的跨界民族。由于受两国不同主流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传统的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巨大变迁。乌尔奇人是那乃人的一部分,文中那乃人包括乌尔奇人。基于此,本文将赫哲、那乃原还为一个民族整体,以历史发展的观点,运用历史比较研究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法,从跨界民族的角度,以19世纪中期为历史分界线,将其300余年历史分成前后二部分,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与横向的对比研究,揭示出赫哲族、那乃人社会文化的变迁一方面是由传统的渔猎经济社会向多种经济并存的现代社会的转型,是在外力冲击和压力下的民族现代化过程;另一方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弱化或消失,赫哲族日益汉化,而那乃则俄罗斯化。 19世纪中期以前,赫哲族处于原始氏族制社会阶段,以单一的渔猎经济,萨满教信仰为生产生活模式,其社会的突出特点是渔业文化发达。黑龙江流域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为赫哲人“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和以采集业为补充形式的自然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赫哲人以“哈拉穆昆”氏族组织为纽带形成聚居点,衣鱼兽皮,食鱼兽肉,住马架子、地窨子,以桦皮船、独木舟和雪橇为交通工具,有语言,无文字,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特别发达。清王朝以噶珊制度和“贡貂赏乌林”制对其进行管理。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外文献记载,总结出赫哲族成为跨界民族后人口变化的情况:其三大群体中赫哲群体、奇勒尔群体的大部分划归了俄国,阿卡尼群体和部分奇勒尔仍居我国境内。共39个氏族,1828户,7092人,其中21个氏族,1415户,5718人划入俄国,占总人口数的80%。仍居我国境内的有413户,1374人,占人口总数的20%。因此,那乃人是今天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最多的世居民族(1989年统计为15256人),赫哲族则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1990年统计为4245人)。 19世纪中期以后,赫哲族、那乃人都出现了人口锐减,居地缩小,以至于在自己世居的土地上成了少数民族的状况,失去了“昔日通古斯雄族”的态势。在中苏两国政府的分别扶持下,赫哲族、那乃人跨越了千年的社会发展阶段,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他们在政治上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成立了民族乡(中国),民族区(俄罗斯)。经济上,渔猎经济基本走到了尽头,猎业消失,渔业资源萎缩。赫哲族开始经营农业、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赫哲与那乃的民族分布和生态环境
第一节 民族分布
一 人口与分布区域
二 民族分布图
第二节 生态环境
一 黑龙江流域东部地区的地理环境
二 人类活动对黑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赫哲与那乃历史溯源和跨界民族的形成
第一节 民族历史溯源
一 赫哲的族称
二 赫哲的族源
三 清初赫哲共同体的形成
四 清王朝对赫哲的经略
第二节 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形成
一 中俄东段边界的初步划定
二 中俄东段边界线的东进和南移
第三节 赫哲族的跨界分布
一 划入俄国的噶珊
二 划入俄国的赫哲氏族组织
三 留居我国境内的氏族组织
四 中俄两国对赫哲等族划江而治局面的形成
第三章 赫哲与那乃的传统社会文化(17-19世纪中期)
第一节 以渔业生产为核心的渔猎经济类型
一 渔业生产
二 猎业生产
三 采集业生产
四 农业——辅助性生产活动
五 传统的生产习俗
第二节 传统的社会组织及清王朝对赫哲的统治政策
一 氏族组织——“哈拉穆昆"
二 编户与编旗制
三 联姻结亲
四 贡貂与赏乌林
第三节 萨满教信仰
一 萨满教的产生
二 萨满教的宇宙观和灵魂观
三 萨满神的种类
四 萨满的种类
五 萨满的服饰和神具
六 新萨满的产生
七 萨满的职能
第四节 传统的渔猎生活习俗
一 鱼兽皮服饰
二 鱼兽肉食品
三 窝棚式与地穴式住房
四 水上和雪上交通工具
五 简朴的婚葬习俗
六 节庆与礼仪
第五节 民间文学之伊玛堪
一 伊玛堪释义
二 伊玛堪的内容
三 伊玛堪得以流传的原因
第四章 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的变迁(19世纪中期—20世纪末)
第一节 生活地域与人口的变迁
一 居地缩小和人口锐减
二 居地缩小和人口锐减原因的比较
第二节 政治地位与社会组织的变迁
一 那乃人政治地位和社会组织的变迁
二 赫哲人政治地位和社会组织的变迁
第三节 由单一经济结构向多种经济门类并存的变迁
一 赫哲族渔猎经济向复合经济的变迁
二 那乃人由渔猎经济向多种经济门类并存的变迁
第四节 民族语言文学的变迁
一 那乃文字的创制
二 赫哲语与那乃语的关系
三 民族语言的变迁
四 赫哲与那乃民间文学的异同
第五节 风俗习惯的变迁
一 教育医疗事业的建设
二 生活方式的变迁
三 民间游戏
第六节 社会文化变迁的成就与教训
一 社会文化变迁的成就
二 民族政策的失误和教训
三 民族价值观念的滞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成果情况
发布时间: 2005-07-07
参考文献
- [1].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 何玉芳.中央民族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赫哲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崔玉范.山东大学2009
- [2].东北渔猎先民原始图符纹饰在赫哲族中的传承与应用[D]. 徐广伟.中央民族大学2011
- [3].四川藏区城镇化进程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D]. 蒋彬.四川大学2003
- [4].环境与小民族生存[D]. 何群.中央民族大学2004
- [5].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 谭志满.中央民族大学2005
- [6].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李臣玲.兰州大学2006
- [7].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D]. 周喜峰.南开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