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母题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精神现象和基本行为。母题研究通过追根溯源的方式、以宏观的研究视角和系统的研究方法探求这种反复出现的人类精神现象和基本行为的原初形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历时性流变与整合。目前,中国文学中的母题研究呈现出叙事性文学的事件母题和抒情性文学的意象母题各自为阵的趋势,并且事件母题研究是主流。本文寻找隐含在抒情性文学(本文指抒情诗)中的情境构势,借鉴叙述性文学作品的叙述性母题表达式来建构抒情性文学作品的母题表达式,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新的母题模式——候人母题,将某些在精神实质上或者在情境构势中具有“等候”、“期待”这一核心内涵的文学作品纳入同一母题模式,从母题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综合研究。本文以先秦两汉诗歌为侯人母题的研究范围,在对这一母题模式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文化蕴含和美学意蕴进行了深入挖掘。本文首先探讨了这一母题的显著特征——“追求的被动”和“阴柔气质”,并多角度剖析了形成这一特征的文化根源:农耕文明的发达和由此而形成的浓厚的母系意识,儒家文化的乐群意识和在现世人生、在人伦网络中寻求价值归依的渴望,道德性价值评价的被动性,宗法礼教和等级秩序下人们形成的按理分行事以及渴望“德位相称”的思想。其次,分别从内在形态的张力美、情感特征的悲凉美和风格特征的含蓄美三方面对这一母题进行了美学透视。论文最后概述了候人母题在后世诗歌中的流变特征,其表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母题深隐和母题加强;唐宋时期,母题浓缩;元明清时期,母题转移于小说和戏剧。在现当代文学中,这一母题仍然得以延续和发展,对这一母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