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航天医院呼吸科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患者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投色子单双法单双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所有干预组患者采取噻托溴铵辅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是治疗效果,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气喘、消瘦、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中以支气管扩张为首发患者21例,患者平均年龄(50.2±6.5)岁,支气管扩张多位于肺下部;患者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首发患者39例,患者平均年龄(62.3±7.1)岁;支气管扩张多位于肺上部、肺泡、肺气肿周边部位等。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首发患者平均年龄与以支气管扩张为首发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干预组患者治疗后FEV1%、6min步行试验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患者症状较多,采取噻托溴铵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临床特点;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疾病,具有可逆性和不完全性,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支气管扩张是因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出现慢性化脓性炎症、纤维化支气管壁肌肉及弹性组织破坏而引起的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状况[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常合并出现,且两者易导致恶性循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院对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以提升该病的临床认识。以下对患者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采取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检查并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自愿配合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及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精神性疾病患者;仍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采取投色子单双法单双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常规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8.2±7.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2.1)年;干预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8.3±7.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3±2.1)年。将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进行独立样本检测对比无差异,可进行研究比对,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吸氧治疗、抗炎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等,并指导患者戒烟戒酒,注意饮食合理及均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口服2-4mg沙丁胺醇(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13)治疗,3次/d。对所有干预组患者采取噻托溴铵辅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1粒噻托溴铵粉雾剂(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454)治疗,1次/d。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
②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6min步行试验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实施数据分析处理,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气喘、消瘦、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中以支气管扩张为首发患者21例,患者平均年龄(50.2±6.5)岁,患者中出现咳黄色脓性痰液16例,咳血14例,存在吸烟史患者2例;肺功能检查表现为轻中度及混合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胸部CT检查显示患者支气管扩张多位于肺下部。患者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首发患者39例,患者平均年龄(62.3±7.1)岁;患者中出现咳黄色脓性痰液2例,咳血1例,存在吸烟史患者36例;肺功能检查表现为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胸部CT检查显示患者支气管扩张多位于肺上部、肺泡、肺气肿周边部位等。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首发患者平均年龄与以支气管扩张为首发患者相比明显较高,t=6.48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干预组患者治疗前FEV1%、6min步行试验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FEV1%、6min步行试验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分析(±s;n=30)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均是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当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发病率正呈逐渐升高趋势,不仅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也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致死率较高,且患者病程较长,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加强对患者的疾病防治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以支气管扩张为首发患者与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首发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以支气管扩张为首发患者患者占有率较低,说明以支气管扩张患者多在病情严重或晚期时可能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灶可分布在患者支气管各分支,因此患者发病时极易影响支气管,引起患者通气,导致支气管扩张发生;②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首发年龄较大,说明老年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③以支气管扩张为首发患者多存在咳黄色脓性痰液、咳血症状,且患者吸烟少,而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首发患者正好相反,说明上述症状可作为临床诊断该病的重要指标,且吸烟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④不用类型首发患者的病灶部位不同,因此CT检查可辅助患者的疾病诊治过程。噻托溴铵属于特异选择性的抗胆碱药物,可抑制M3受体,抑制支气管扩张。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说明噻托溴铵治疗该病效果显著。综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病情复杂,患者症状较多,临床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CT检查辅助疾病诊断,且噻托溴铵辅助治疗该病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周云春,蔡远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2):46-50.
[2]赵东利,彭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支气管扩张49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1984-1986.
[3]陈步华.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7):74-7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