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论文摘要

在我国多民族共存、各民族平等的社会大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重点之一,而社会适应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人际适应。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生存环境,影响着各族青少年的心理地位,即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基本情感态度,也影响着各族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地位特征可以从心理层面上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而人际交往又是个体适应社会所必经的重要过程。青少年时期的人际交往经历对个体的心理健全、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技能的习得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针对西北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展开研究,主要包括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部分。质性研究通过调查西北少数民族学生在青少年阶段的人际适应经历和人际关系变化,为后续开展对民族地区中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量化研究选取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兰州市7所各类民族学校的有效被试734名,探讨了西北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在背景变量上的差异,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分析不同地域环境、民族分布的学校类型对中学生社会适应方面造成的影响。综合研究结果,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优于单一少数民族学校;藏汉合校学生的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优于维汉合校;藏汉合校与兰州市普通中学学生的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处于同一水平;兰州市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总体上优于民族地区中学生。(2)在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城镇生源优于农村生源;有班干部经历者优于无班干部经历者;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初一、高二的心理地位优于其他年级;初一、高一年级的人际交往能力表现相对较好。(3)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显著相关;心理地位能够预测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其中,他人概念能更好地预测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概念能更好地预测社会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社会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在心理地位对社会适应性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文献综述
  • 2.1.心理地位
  • 2.1.1.心理地位的界定
  • 2.1.2.心理地位与人际距离
  • 2.2.人际交往能力
  • 2.2.1.人际交往
  • 2.2.2.人际交往能力的界定
  • 2.2.3.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 2.3.社会适应性
  • 2.3.1.适应
  • 2.3.2.社会适应
  • 2.3.3.社会适应性的界定
  • 2.3.4.社会适应的理论建构
  • 2.3.4.1.起始比较环节
  • 2.3.4.2.心理发动环节
  • 2.3.4.3.内容操作环节
  • 2.3.4.4.适应评价环节
  • 2.3.5.社会适应的评价
  • 2.4.多民族混合学校
  • 2.4.1.多民族混合学校的界定
  • 2.4.2.多民族混合学校相关研究
  • 2.5.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相关理论
  • 2.5.1.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 2.5.2.发展情境论
  • 2.5.3.文化差异理论
  • 2.5.4.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引导机制
  • 2.5.4.1.亚社会认同机制
  • 2.5.4.2.社会比较机制
  • 2.5.4.3.角色引导机制
  • 2.5.4.4.社会学习机制
  • 2.6.心理地位、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 2.6.1.心理地位与人际交往的研究
  • 2.6.2.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的研究
  • 3.问题提出
  • 3.1.现有研究的问题与启示
  • 3.2 研究意义
  • 3.2.1.现实意义
  • 3.2.2.理论意义
  • 4.研究构想
  • 4.1.研究目的
  • 4.2.研究假设
  • 4.3.研究流程
  • 5.研究一:质性研究
  • 5.1.研究目的
  • 5.2.研究方法
  • 5.2.1.研究对象
  • 5.2.2.研究工具
  • 5.2.3.施测方式
  • 5.3.结果分析与讨论
  • 6.研究二:量化研究
  • 6.1.研究目的
  • 6.2.研究方法
  • 6.2.1.研究对象
  • 6.2.2.研究工具
  • 6.2.3.施测与数据处理
  • 6.3.结果与分析
  • 6.3.1.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6.3.1.1.心理地位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6.3.1.2.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6.3.1.3.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6.3.2.背景变量上的比较研究
  • 6.3.2.1.学校类型之间的比较
  • 6.3.2.2.年级之间的纵向比较
  • 6.3.2.3.心理地位的现状分析
  • 6.3.2.4.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分析
  • 6.3.2.5.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
  • 6.3.3.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 6.3.3.1.心理地位与社会适应性
  • 6.3.3.2.心理地位与人际交往能力
  • 6.3.3.3.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性
  • 6.3.3.4.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 6.4.讨论
  • 6.4.1 学校类型差异讨论
  • 6.4.2.纵向年级差异讨论
  • 6.4.3.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性的现状讨论
  • 6.4.4.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讨论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研究结论
  • 7.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按拼音排序)
  • 外文部分(按字母排序)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手工制作缓解中学生抑郁的作用初探[J]. 心理月刊 2020(04)
    • [2].思想政治教育与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J]. 现代交际 2020(03)
    • [3].浅析“互联网+教育”时代中学生的教育教学[J]. 现代农村科技 2018(02)
    • [4].中学生网购现状、问题与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1)
    • [5].中学生理财习惯的现状及引导[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23)
    • [6].关于高中学生生物实验基本能力的培养研究[J]. 化工管理 2016(35)
    • [7].中学生消费行为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24)
    • [8].中学生消费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商业 2017(01)
    • [9].中学生意志力培养若干原则解析[J]. 才智 2016(32)
    • [10].论中学生花钱从学会理财开始[J]. 财经界(学术版) 2016(36)
    • [11].浅谈高中学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观[J]. 科技风 2017(03)
    • [12].中学生“生涯规划”系列图书[J]. 教育导刊 2017(05)
    • [13].高中学生自我经济意识的内涵及培养策略探讨[J]. 经贸实践 2016(23)
    • [14].浅析中学生手机成瘾现象[J]. 才智 2017(05)
    • [15].中学生普及舞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 当代音乐 2017(22)
    • [16].以中学生为基点,培养中学生田径队的耐久跑能力的策略[J]. 体育风尚 2020(06)
    • [17].《今日中学生·读写》反馈[J]. 今日中学生 2020(11)
    • [18].中学生之叛逆心理与对策分析[J]. 新智慧 2020(19)
    • [19].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成因及对策[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29)
    • [20].对中学生在校园玩手机要大声说“不”[J]. 学苑教育 2018(24)
    • [21].2018中学生数理化创新能力大赛(预赛)数学试题(1)[J].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18(11)
    • [22].浅谈智能手机对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04)
    • [23].适当发掘中学生“教”的能力[J]. 读写算 2018(05)
    • [24].中学生早恋的危害及应对办法[J]. 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2019(09)
    • [25].提升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对策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18(28)
    • [26].中学生创客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 教育信息技术 2019(10)
    • [27].中学生要做大自然的朋友[J]. 成才之路 2013(02)
    • [28].中学生早恋现状与对策初探[J]. 中国教师 2015(S1)
    • [29].第13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赛一瞥(2016.8.16~22,北京)[J]. 地理教育 2016(09)
    • [30].浅议钢琴教学中学生的手型[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7)

    标签:;  ;  ;  ;  ;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