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乳腺摄影中影像质量与剂量的比较研究

不同乳腺摄影中影像质量与剂量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比较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与屏片乳腺摄影系统(Screen Film Mammography,SFM)在影像质量与授予剂量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对各种乳腺摄影方式的系统研究,探索其各自的影像质量与剂量关系,以及各系统之间影像质量与剂量的比较关系。材料和方法选取一种屏片摄影系统、一种数字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和三种计算机X射线乳腺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利用两种乳腺摄影模体(CDMAM,TORMAX)获取不同摄影系统的影像,并根据所用摄影条件确定获取影像所接受的平均腺体剂量(Average Glandular Dose,AGD),采用实验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物理评价与临床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影像质量随AGD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并对相同或相近AGD时不同类型成像设备的影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影像质量随AGD变化的趋势:在设定的剂量范围内,不管是SFM系统还是CR系统,当AGD改变时,其对TORMAX模体成像的细节综合评价指标变化并不明显。而对CDMAM模体成像的细节评价结果显示,随剂量增加,所有数字摄影系统的影像质量都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不显著;对DR而言,在剂量分别为2.01mGy和2.31mGy时影像质量基本一致。对Fuji CR而言,在剂量分别为2.00mGy和2.36mGy的影像质量基本一致,对Konica CR而言,剂量在1.70mGy至2.40mGy之间的能量范围内,其影像质量基本一致;对SFM而言,随剂量增加,影像质量首先有所改善,随后随剂量继续增加,影像质量有所降低,具有明显的最优剂量点,对应的AGD在2.4mGy左右。相同AGD不同类型摄影系统影像质量的比较结果:SFM的高对比空间分辨力可达到13 lp/mm以上,数字摄影系统的高对比空间分辨力亦均能接近其理论水平;SFM系统的IQF介于Fuji CR系统,Konica CR系统,PCM系统和DR系统的IQF之间,但与上述三种CR系统的IQF差值均小于5;Kodak CR系统的IQF最大,与SFM的IQF相差在10左右。结论所有的乳腺摄影系统,在常用曝光条件下,随着剂量的增加,影像质量先有所提高,然后随着剂量继续增加,影像质量变差或趋于平稳,其中SFM系统存在较为明显的剂量拐点,即该剂量点影像质量最好;总体而言标准模体获得最佳影像质量的AGD范围为1.8mGy-2.5mGy:在上述最佳剂量范围内,DR成像板的固有宽容度比其他乳腺摄影系统的要好,且在整个常用条件剂量段,其影像质量都好于SFM系统和CR系统;然后为PCM、SFM,普通CR系统的综合影像质量较差;在普通CR系统中,IP像素大小为100μm的CR乳腺摄影系统综合影像质量最差;在常用曝光条件对应的剂量范围内,屏片系统在空间分辨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随着剂量的改变无明显差异,但在密度分辨力和阈对比度细节的成像能力方面,数字摄影系统获得的影像好于屏片系统或与其相当;同时CR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和阈对比度细节受IP像素大小的影响较为明显。使用AEC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但目前临床使用的AEC模式还不够完善,尤其是CR系统的AEC模式与其IP之间还不够匹配,应该在充分考虑线质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前提下,合理设置AEC模式的曝光参数,这在临床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国内外发展现状
  • 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其内容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2 课题研究内容
  • 4.本课题研究的材料、方法、结果与讨论
  • 4.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4.1.1 实验仪器
  • 4.1.2 两大类数字化摄影系统的探测器成像原理及其发展
  • 4.1.3 检测模体
  • 4.1.4 实验方法
  • 4.2 质量控制检测及其结果
  • 4.2.1 kV计、剂量仪的校正
  • 4.2.2 X射线机的质量控制基本参数实验
  • 4.3 乳腺摄影机的基本剂量的测量实验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
  • 4.3.3 讨论
  • 4.4 影像质量评价实验
  • 4.4.1 实验方法
  • 4.4.2 影像质量随剂量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
  • 4.4.3 相近AGD不同类型成像设备影像质量的比较结果
  • 4.4.4 讨论
  • 5.结论
  • 附录
  • 附录1.kV计、剂量仪的刻度
  • 附录2.各种类型乳腺摄影系统的剂量数据以及AGD的转换数据
  • 附录3.影像数据汇总
  • 附录4.统计分析结果
  • 附录5.CDMAM影像评价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位置移动和剂量调节对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13)
    • [2].用不同剂量的放疗和同期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对比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6)
    • [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J]. 名医 2020(02)
    • [4].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05)
    • [5].不同剂量运动对高尿酸血症影响的试验研究[J]. 科技资讯 2020(13)
    • [6].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比较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06)
    • [7].为乳腺癌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表柔比星进行化疗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6)
    • [8].不同剂量奥沙利铂联合介入治疗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9)
    • [9].低剂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疑似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安全性[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9(02)
    • [10].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32)
    • [11].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分析[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6(06)
    • [12].不同剂量复方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02)
    • [13].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7)
    • [14].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 2017(02)
    • [15].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03)
    • [16].噻托溴铵(不同剂量)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34)
    • [17].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23)
    • [18].不同剂量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71)
    • [19].不同剂量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89)
    • [20].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06)
    • [21].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分析[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6(05)
    • [22].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J]. 医学综述 2016(08)
    • [23].大剂量沐舒坦在胸部创伤所致肺挫伤中的应用探讨[J]. 中外医疗 2014(33)
    • [24].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初始剂量探讨[J]. 临床医学 2014(12)
    • [25].大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 2015(02)
    • [26].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对比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04)
    • [27].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03)
    • [28].麻黄历代剂量演变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8)
    • [29].围术期大剂量沐舒坦应用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5(30)
    • [30].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7)

    标签:;  ;  ;  

    不同乳腺摄影中影像质量与剂量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