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时间取向量表的检验及其在护士职业中的相关研究

多项时间取向量表的检验及其在护士职业中的相关研究

论文摘要

有些人采取几个任务同时进行的方式进行来完成工作,而非将任务排列成线性的顺序逐个完成,我们称这样的时间使用方式为多项时间取向。多项时间取向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时间是线性、单维性的观点,开始了对时间的非线性、非单方向性的研究。人类学家最早提出了多项时间取向的概念,并将文化分为多项时间取向文化与单项时间取向文化。近年来心理学研究领域也将多项时间取向的研究纳入其中,并发现个体的多项时间取向特征与其角色冲突、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等因素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一对多项时间取向量表进行了信、效度的检验,并验证了从任务安排角度进行测量的多项时间取向量表是否可以代表Hall所提出的多项时间取向的概念。研究二使用多项时间取向量表来研究其在护士职业中的影响,同时检验多项时间取向特征与工作环境中的时间取向特征之间的一致程度是否对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产生影响,以及时间控制感在时间取向的一致程度与工作满意度以及离职意向的关系中是否所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者分别对河北科技大学的231名在校大学生和河北省石家庄市三所医院的215名护士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IPV量表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群体和护士群体,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IPV量表与Hall提出的多项时间取向概念中的其他时间因素——时间有形性、时间计划性、时间服从性相关,证明了IPV量表可以较好的代表Hall所提出的多项时间取向的概念。3、护士工作为多项时间取向的工作环境。4、所调查护士的结果显示,多项时间取向与时间控制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离职意向的相关不显著。5、个体多项时间取向与工作环境中多项时间取向的一致程度对时间控制感、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时间控制感在个体与工作环境间的多项时间取向的一致程度与工作满意度以及离职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
  • 1.1 多项时间取向概念的提出
  • 1.1.1 文化水平上的多项时间取向概念
  • 1.1.2 个体水平上的多项时间取向概念
  • 1.2 多项时间取向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1.2.1 多项时间取向与A 型人格的差异
  • 1.2.2 多项时间取向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 1.3 多项时间取向的测量
  • 1.3.1 Kaufman 的PAI 量表
  • 1.3.2 Kaufman 的PMTS 量表
  • 1.3.3 Bluedorn 的IPV 量表
  • 1.3.4 Moustafa 的多项时间取向量表
  • 1.4 多项时间取向的相关研究
  • 1.4.1 实验条件下的多任务研究
  • 1.4.2 工作环境下的多任务研究
  • 2 多项时间取向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2.1 研究的思路和问题的提出
  • 2.1.1 问题提出
  • 2.1.2 研究假设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调查工具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量表信效度检验
  • 2.3.2 多项时间取向与时间有形性、时间风格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2.3.3 有关多项时间取向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2.4 讨论
  • 2.4.1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2.4.2 IPV 量表与时间相关因素的关系的讨论
  • 2.5 研究意义
  • 2.6 小结
  • 3 护士的多项时间取向以及时间控制感与工作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 3.1 研究的思路和问题的提出
  • 3.1.1 问题提出
  • 3.1.2 提出假设
  • 3.2 研究过程
  • 3.2.1 研究对象
  • 3.2.2 调查工具
  • 3.2.3 数据处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调查护士的基本情况
  • 3.3.2 各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3.3.3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3.3.4 各个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 3.3.5 中介变量的检测
  • 3.3.6 路径图
  • 3.4 讨论
  • 3.4.1 IPV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3.4.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分析
  • 3.4.3 时间取向的一致程度与时间控制感、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 3.4.4 时间控制感在时间取向的一致程度和工作相关因素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3.5 研究意义
  • 3.5.1 理论意义
  • 3.5.2 实践意义
  • 3.6 小结
  • 4 总论
  • 4.1 研究结果
  •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4.2.1 研究不足
  • 4.2.2 研究趋势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运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提高护士职业认同[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10)
    • [2].取向[J]. 诗潮 2015(07)
    • [3].生态取向视域下教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教育探索 2020(06)
    • [4].整体动态视域下体育课程实施取向解读及启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03)
    •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取向”探讨[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01)
    • [6].能力取向视角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反思[J]. 江苏教育 2020(25)
    • [7].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取向的学理思考[J]. 东南学术 2012(06)
    • [8].创生取向下的课程实施与教师观念的重塑[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2)
    • [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学生本位”取向[J]. 当代教育科学 2020(05)
    • [10].课程实施取向选择的影响因素探析[J]. 教学与管理 2014(04)
    • [11].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取向与课程创生践行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 2020(21)
    • [12].多元审美取向与书法本体——以书法临创的三种观念冲突为视角[J]. 中国书法 2019(12)
    • [13].浅谈芭蕾舞艺术审美取向及在教学中的运用[J]. 潍坊学院学报 2017(03)
    • [14].教师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研究:涵义、价值与特点[J]. 现代教育科学 2015(10)
    • [15].家校合作:从问题取向到资源取向——以浙江省长兴中学为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06)
    • [16].教师专业培养的新取向[J]. 中国教师 2012(07)
    • [17].新课程实施创生取向下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 青春岁月 2011(24)
    • [18].县域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三个取向、三个重点[J]. 今日教育 2008(Z1)
    • [19].课程标准研究取向的回顾与前瞻[J]. 中国教育学刊 2013(01)
    • [20].“课程创生取向”刍议[J]. 教育导刊 2011(06)
    • [21].取向估计的原理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1(18)
    • [22].健康促进理念下的大众体育取向[J]. 黑龙江科学 2016(22)
    • [23].国外过程取向教学的研究评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016(02)
    • [24].今日建筑媒体的五种取向[J]. 时代建筑 2014(06)
    • [25].健康信念的研究取向与展望[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6].控制还是适应:次级控制研究的两种取向[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5)
    • [27].2013年中国的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J]. 中国产业 2013(01)
    • [28].美国中共党史研究的取向论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10)
    • [29].校本课程实施:从技术取向到文化取向[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6)
    • [30].基于“四个取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 成人教育 2012(07)

    标签:;  ;  ;  ;  

    多项时间取向量表的检验及其在护士职业中的相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