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氯苯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毒性效应研究

对二氯苯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毒性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对二氯苯(P-DCB)等有机合成原料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的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日益引起关注。本研究应用气相色谱法对P-DCB在水、雪和土壤中残留进行测定,探讨不同气候下水、雪和土壤中P-DCB的环境行为。结果显示,雪、水中P-DCB的挥发速率相当迅速,土壤中P-DCB的挥发速率相对较慢,但都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自然条件下,水、雪和土壤中P-DCB半减期分别为0.76-1.20d、2.32-3.25d和3.60-5.34d,表明P-DCB在土壤中相对于在水、雪中的残留时间较长,并且,水、雪和土壤中P-DCB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其投加浓度越高挥发速率越快,半减期越短。 通过P-DCB对小麦和白菜种子毒性效应的研究发现,土壤中P-DCB的污染浓度与小麦和白菜的根长及芽长之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即随着P-DCB浓度的增加两种作物的芽长抑制率和根伸长抑制率都呈线性逐渐增加;P-DCB对小麦和白菜种子毒性抑制作用不同,小麦和白菜的芽长抑制半效应浓度IC50值分别为775mg/kg、851mg/kg;P-DCB对小麦和白菜种子根伸长抑制半效应浓度IC50值分别为653mg/kg和1.83×103mg/kg;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污染物P-DCB对小麦和白菜种子芽长的毒性排序是:小麦>白菜;污染物P-DCB对小麦和白菜根长的毒性排序是:小麦>白菜;说明小麦和白菜作物对污染物P-DCB的耐性不同,小麦的抗性较弱。 总之,本研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P-DCB在水、雪和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及对作物种子的毒性效应。开展东北老工业区水、雪和土壤中P-DCB的迁移行为及其对作物的毒性效应的研究,为更科学地评价该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和健康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对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独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氯烃污染综述
  • 1.2.1 氯烃类污染源概况
  • 1.2.2 氯烃污染过程
  • 1.2.3 毒性效应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有机污染物坏境行为及生态毒性效应的特点
  • 第二章 实验原理
  • 2.1 环境行为研究原理
  • 2.2 生态毒性研究原理
  • 2.2.1 半数致死剂量与半效应浓度
  • 2.2.2 生态毒性研究基本原理
  • 2.2.3 剂量-效应关系的理论依据
  • 2.2.4 剂量-效应曲线及类型
  • 2.2.5 毒理生态动力学原理
  • 2.2.6 污染环境的快速准确诊断及其方法
  • 第三章 对二氯苯在水中、雪中和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 3.1 对二氯苯在水中的环境行为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浓度设计
  • 3.1.3 仪器及其测定条件
  • 3.1.4 水中的残留试验步骤
  • 3.1.5 水中残留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 对二氯苯在雪中的环境行为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验浓度设计
  • 3.2.3 仪器及其测定条件
  • 3.2.4 雪中残留试验步骤
  • 3.2.5 雪中残留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 对二氯苯在土壤的环境行为
  • 3.3.1 供试材料
  • 3.3.2 试验浓度设计
  • 3.3.3 仪器及其测定条件
  • 3.3.4 土壤中残留实验步骤
  • 3.3.5 土壤中残留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对二氯苯在水、雪和土壤中的动态比较
  • 3.4.1 不同条件下P-DCB的动力学方程及其半减期
  • 3.4.2 对二氯苯在水、雪和土壤的动态比较
  • 3.5 小结
  • 第四章 对二氯苯对小麦、白菜的毒性效应
  • 4.1 土壤中P-DCB对小麦种子的毒性效应
  • 4.1.1 试验化学品
  • 4.1.2 试验材料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1.5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对二氯苯在雪中的环境行为
  • 4.2.1 供试化学品
  • 4.2.2 供试材料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2.5 结果与讨论
  • 4.3 土壤中P-DCB对小麦和白菜种子的毒性效应比较
  • 4.3.1 P-DCB对小麦和白菜种子芽长抑制的影响的比较
  • 4.3.2 P-DCB对小麦和白菜种子根长抑制的影响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工信部制订《对二氯苯》标准[J]. 农药市场信息 2013(05)
    • [2].警惕芳香杀手——慎选慎用含对二氯苯樟脑丸[J]. 福建质量管理 2011(Z3)
    • [3].粉末活性炭对二氯苯氧乙酸的去除效果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9)
    • [4].两种防蛀剂对花斑皮蠹的熏蒸活性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5].对二氯苯防蛀剂在部队的应用[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2(04)
    • [6].预防虫蛀 巧选细辛[J]. 农村百事通 2018(17)
    • [7].儿童误服樟脑丸后的应急处理[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1(03)
    • [8].对二氯苯的生产、技术及市场前景(续)[J]. 中国氯碱 2009(08)
    • [9].对二氯苯的生产、技术及市场前景[J]. 中国氯碱 2009(07)
    • [10].防蛀剂最低有效剂量和健康风险评估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4(06)
    • [11].Pt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二氯苯催化性能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2].天然樟脑丸踪迹难觅[J]. 福建质量管理 2010(01)
    • [13].不同预处理对长寿沙田柚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J]. 南方农业 2012(06)
    • [14].苏北海岸带盐沼生态系统对二氯苯的自然吸收通量特征[J]. 地理科学 2015(04)
    • [15].聚苯硫醚的合成[J]. 广州化工 2009(09)
    • [16].对二氯苯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08)
    • [17].探究真假樟脑丸的鉴别[J]. 化学教学 2016(07)
    • [18].樟脑丸可致孩子智障[J]. 家庭科技 2015(12)
    • [19].二氯苯下游产品的开发及发展趋势研究[J]. 天津化工 2008(02)
    • [20].朗盛扩大德国二氯苯产能[J]. 江苏氯碱 2013(02)
    • [21].二氯苯3种同分异构体及其阳离子的红外光谱研究[J]. 光谱实验室 2009(06)
    • [22].小水榕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J]. 激光生物学报 2009(06)
    • [23].聚苯硫醚的生产、消费和发展前景[J]. 中氮肥 2009(01)
    • [24].二氯苯的生产技术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9(04)
    • [25].甘蔗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
    • [26].对二氯苯硝化过程中抑制副产物的研究[J]. 氯碱工业 2012(08)
    • [27].对二氯苯生产中的多氯联苯副产物排放与生成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 2009(07)
    • [28].二氯苯异构体的分离方法[J]. 中国氯碱 2008(01)
    • [29].扫扫家里的“雷区”[J]. 社区 2010(14)
    • [30].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防虫防蛀剂进行质量检测[J]. 现代科学仪器 2011(02)

    标签:;  ;  ;  ;  ;  

    对二氯苯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毒性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