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在意义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意象图式在意义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

认知语用学认为,意义构建是概念化的过程,受语境影响,也是对言语行为的推理理解过程。所谓言语行为有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之分。大部分直接言语行为不需要意义构建的推理过程。然而,间接言语行为的话语含义无法直接从语言表达式中获取,说话者真正的意图需进行推理和意义构建过程。本论文研究的焦点在于间接言语行为意义获取的认知机制,即,通过转喻思维推理获取含义,提出转喻的认知基础是意象图示,并将后者分为两大类:[1]容器;[2]部分-整体。本文意在心理模型和语用推理模型结合的基础上,诠释间接言语行为的运作机制。总之,本文以认知语用学为指导视角,重点研究意象图式作为认知机制如何通过转喻实现推理,在语境限制下获取含义。具体说来,本文遵循Panther和Thornburg (1997)的转喻观点,即转喻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操作也具有指称转喻的部分-整体特点,并指出传统的间接言语行为研究只做到听话者推理说话者意图这一步,即未澄清言语识解的认知推理模式。而转喻一直被视作是自然推理图示,并重新释义为交际中司空见惯的思维和语言现象。(Lakoff&Johnson,1980/2003)鉴上,本文研究焦点落实在两方面:[1]论证意象图式如何通过转喻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意义构建;[2]尽管间接言语行为转喻是Panther和Thornbure发展的全新研究视角,但尚未出现将意象图式和转喻相结合的研究路向,这正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任何科学的研究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是溯因法,以中文语料为主,以理论结合实例论证方法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中的意象图式与转喻的相互作用。由于空间限制,本文主要研究两种意象图式,[1]容器-内容图式;[2]部分-整体图式。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论文得出三个主要原则:第一章,间接言语行为话语意义构建中,文化差异和个人认知背景差异是引起言语行为理解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二章, [1]言语行为的识解过程通常包括对所涉及的言语行为和特征的属性归纳过程,如,“你真是世纪末”,是将世纪末的属性强加在“你”的身上,(邹春玲,2010)由此将话语内涵形成概念化理解,达成交际快捷性的目的;[2]心里空间距离越远,相关表征在高层的概念化的理解过程中越容易实现,反之亦然。第三章,意义构建的过程是在不同文化因素的限制下完成,具有民族特征。此外,本文讨论部分焦点在于识解过程中的其他决定性因素,分为:[1]语境因素;[2]个人认知能力。具体说来,间接言语行为的意义获取受语境影响,这就是本文的认知语用观点的证实。研究重点落在特定语境下说话人要表达的意义和语境如何影响话语的理解。本文将语境因素分为主观语境因素(SCF)和客观语境因素(OCF),主、客观语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话语含义。另外,认知语用学的主要假设之一,即意向性,及文化因素是个人认知能力的两个主要方面,在意义构建的推理过程中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在认知语用理论框架下,意义构建的基本特征,以及意象图式中的转喻认知机制。另外,本章还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范围。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通过对意象图式,意义构建,转喻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全面综述,作者从新的视角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以意象图式为基本认知模型,通过转喻这一认识手段,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起作用。第三章为本论文的方法论,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框架。第四章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理论应用所产生的结果,试图说明间接言语行为意义构建过程的运作机制,主要在意象图式和转喻两方面。第五章讨论了其他影响言语行为言外行为理解的因素。第六章为本论文的结论,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发现,并指出了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Part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
  • 1.1.1 Research questions
  • 1.1.2 Hypotheses
  • 1.2 Data
  • 1.3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 1.4 Summary
  • Part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Literature Review
  • 2.1 Image Schema Theory
  • 2.1.1 Schemas, images, and image schemas
  • 2.2 Image Schema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s
  • 2.2.1 Properties and functions of image schema
  • 2.2.2 Image schema transformation
  • 2.2.3 Image schema and metaphorical and metonymical mechanisms
  • 2.3 The Different Views on Meaning
  • 2.3.1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meaning
  • 2.3.2 The traditional view on meaning
  • 2.3.3 The cognitive view on meaning
  • 2.4 Meaning Construction
  • 2.4.1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traditional view
  • 2.4.2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cognitive view
  • 2.5 Indirect Speech Act and Metonymy
  • 2.5.1 Indirect speech
  • 2.5.2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tonymy
  • 2.5.3 Metonymy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 Part 3 Methodology
  • 3.1 The Objectives of the Paper
  • 3.2 The Methods Used
  • Part 4 Results
  • 4.1 Introduction
  • 4.2 The Case Study
  • 4.2.1 Container schema and metonymy in indirect speech acts
  • 4.2.2 Part-whole schema and metonymy in indirect speech acts
  • 4.3 Summary
  • Part 5 Discussion
  • 5.1 Introduction
  • 5.2 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Inference
  • 5.2.1 Subject contextual factors (SCF)
  • 5.2.2 Objective contextual factors (OCF)
  • 5.3 Other Factors and Inference
  • 5.3.1 Intention
  • 5.3.2 Culture
  • 5.4 Summary: Cognitive-Pragmatic Interface
  • Part 6 Conclusion
  • 6.1 Introduction
  • 6.2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 6.3 Limitations of Our Work
  • Bibliography
  • Published Paper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内意象图式研究综述[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04)
    • [2].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广告隐喻的喻体意象翻译[J]. 现代交际 2017(21)
    • [3].意象图式与网络词汇的隐喻特征[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
    • [4].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春江花月夜》的认知研究[J]. 语文学刊 2014(18)
    • [5].意象图式对周杰伦《青花瓷》的阐释意义[J]. 芒种 2017(01)
    • [6].《意象图式与同声传译中的影子跟读——一项基于图式理论的实证研究》评述[J]. 考试周刊 2017(19)
    • [7].基于意象图式理论的英语单元词汇复习策略[J].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7(04)
    • [8].上-下意象图式解读鲁迅先生笔下的狼意象和狗意象关系[J]. 校园英语 2017(09)
    • [9].中国英语学习者多义介词的学习:一项关于意象图式法与翻译法的对比实证研究[J]. 中国外语教育 2017(02)
    • [10].从意象图式理论分析《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怪人”拉德利[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6(26)
    • [11].广告中通感隐喻的意义构建——动力意象图式视角[J]. 北方文学 2017(21)
    • [12].基于意象图式的认知修辞分析模型[J]. 英语研究 2017(02)
    • [13].“使”字句的动力意象图式考察[J]. 海外华文教育 2011(02)
    • [14].浅谈意象图式理论[J]. 青春岁月 2013(16)
    • [15].基于意象图式的俄汉换译机制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04)
    • [16].基于意象图式编码的交互隐喻设计方法研究[J]. 包装工程 2018(16)
    • [17].国内意象图式语言研究综述[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18].意象图式视阈下六盘山“花儿”英译探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8(09)
    • [19].国内意象图式语言研究述评[J]. 散文百家 2018(04)
    • [20].论“心理意象图式”中“上”“下”方位词的运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8)
    • [21].上下意象图式向抽象概念映射的心理现实性研究[J]. 心理科学 2008(03)
    • [22].意象图式理论与可译性[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4)
    • [23].意象图式理论视域下古诗意象英译研究——以柳宗元《江雪》译本为例[J]. 名作欣赏 2019(21)
    • [24].意象图式在人体隐喻中的体现[J]. 河套学院论坛 2017(03)
    • [25].意象图式术语再认识[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6].意象图式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设计——以英语介词“OVER”为例[J]. 教育革新 2012(12)
    • [27].《悬挂在十三楼窗口的女人》的意象图式阐释[J]. 海外英语 2018(05)
    • [28].从意象图式视角赏析李煜词两首[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08)
    • [29].意象图式与《一小时的故事》的文学阐释[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7)
    • [30].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诗歌意象的翻译策略[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6)

    标签:;  ;  ;  ;  

    意象图式在意义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