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它已经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传播工具,人们开始赋予其更多的功效,而其中的一个功效——网络舆论监督也在最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纵观最近几年发生的热点公共事件,在其中都可以看到网络舆论的身影,往往是在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公众已经可以在网络上了解到相关信息,并通过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网络舆论,而随着这种网络舆论产生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公众也开始将网络舆论应用到了监督机制中,这就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产生,网络舆论监督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在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一是其能产生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知;二是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三是虽然网络舆论监督发展的速度很快,但仍然是一种新兴事物,必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对网络舆论监督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如同上文所提到的,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监督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自身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因为应用不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例如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的滥用、网络匿名性导致的网络舆论的失真,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网络舆论监督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带来阻碍。同时,虽然网络舆论监督所能发挥的功效已经被逐渐认知,但一些政府官员仍然对其所能发挥的巨大力量有所轻视,一旦遭遇来自网络上的舆论压力,往往不知所措,应对失当,无法在第一时间针对互联网的舆论传播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从而使得事态进一步恶化,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从网络舆论监督的应对、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和网络舆论监督的引导三个方面提出应对之道:在网络舆论监督的应对中笔者指出政府官员应该转变态度,提高认识来面对网络舆论监督;而政务信息公开也能有效的应对网络舆论监督和避免网络舆论危机的产生,在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中,笔者主要提出两点建议,分别是建立适用于互联网的网络道德规范,以期对网民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同时网络媒体也要加强自律,起到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作用,最后在网络舆论监督的引导方面,笔者提出了网路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网络技术的有力支持、建立一支专业的监测网络舆论的队伍以及网民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希望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探讨,能够发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之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目的
  • 1.1.3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小结
  • 1.3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工具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框架和创新点
  • 2 网络舆论的形成、特征及传播方式
  • 2.1 网络舆论的定义
  • 2.2 网络舆论的形成
  • 2.2.1 网络舆论中的主体要素
  • 2.2.2 网络舆论的生成过程
  • 2.3 网络舆论的特征
  • 2.3.1 舆论信息的开放性
  • 2.3.2 舆论主体的匿名性
  • 2.3.3 舆论主体的泛化性
  • 2.3.4 舆论客体的公共性
  • 2.3.5 舆论传播的迅捷性
  • 2.4 网络舆论的传播原理
  • 3 网络舆论监督的定义与实例分析
  • 3.1 网络舆论监督的定义与特性
  • 3.1.1 网络舆论监督的定义
  • 3.1.2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性
  • 3.1.2.1 网络舆论监督的不可控性
  • 3.1.2.2 网络舆论监督的多样性
  • 3.1.2.3 网络舆论监督的广泛性
  • 3.1.2.4 网络舆论监督的情绪性
  • 3.1.2.5 网络舆论监督的自发性
  • 3.1.2.6 网络舆论监督的垄断性
  • 3.2 网络舆论监督的实例分析
  • 3.2.1 官员微博的"微博大义"
  • 3.2.2 房管局长"天价烟"事件
  • 3.2.3 李庄案中的网络舆论监督
  • 3.2.4 华南虎真假虎照事件
  • 3.3 网络舆论监督的实例分析小结
  • 4 网络舆论监督的应对、规范和引导
  • 4.1 网络舆论监督的应对
  • 4.1.1 网络舆论危机产生的根源
  • 4.1.2 政府官员转变态度应对网络舆论监督
  • 4.1.3 政务信息公开应对网络舆论监督
  • 4.2 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
  • 4.2.1 建立网络道德规范
  • 4.2.2 加强网络舆论媒体的自律
  • 4.3 网络舆论监督的引导
  • 4.3.1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
  • 4.3.2 网络技术的有力支持
  • 4.3.3 建立网络舆论监测队伍
  • 4.3.4 网民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工作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民心理特征浅析[J]. 明日风尚 2017(08)
    • [2].试论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长江丛刊 2016(21)
    • [3].网络舆论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及其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9)
    • [4].浅谈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J]. 四川水泥 2016(01)
    • [5].网络舆论环境对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影响[J]. 管理观察 2013(17)
    • [6].构建网络舆论悲情的防护机制[J]. 理论研究 2012(01)
    • [7].网络舆论下的公众媒介素养[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03)
    • [8].论网络舆论与政策议程的构建[J]. 学理论 2012(25)
    • [9].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与管理研究[J]. 新闻界 2010(05)
    • [10].网络舆论生成期的特征与应对[J]. 新闻与写作 2015(11)
    • [11].浅析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J]. 魅力中国 2009(28)
    • [12].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刍议[J].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2)
    • [13].浅析当代微博传播下网络舆论的负效应[J]. 新闻传播 2019(13)
    • [14].重庆公交车坠河事件的法律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9(04)
    • [15].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反思[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2)
    • [16].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J]. 法制博览 2017(22)
    • [17].网络传播的基本职能分析[J]. 今传媒 2017(10)
    • [18].浅析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J]. 企业导报 2011(12)
    • [19].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研究[J]. 网络财富 2010(13)
    • [20].碎片化信息对网络舆论的影响[J]. 传媒论坛 2019(04)
    • [21].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的前馈控制机制探究[J]. 作家天地 2020(19)
    • [22].网络舆论的道德极端倾向的成因与对策[J]. 文教资料 2008(35)
    • [23].网络舆论对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及应对[J]. 医学与哲学(A) 2013(09)
    • [24].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 网友世界 2013(08)
    • [25].论网络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3(04)
    • [26].浅谈网络舆论的特征及社会效应[J]. 黑龙江史志 2013(13)
    • [27].网络舆论与政府公信力研究[J]. 科技视界 2012(31)
    • [28].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分析[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1)
    • [29].高校网络舆论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现代交际 2010(10)
    • [30].微博时代党报如何加强舆论引导[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标签:;  ;  ;  ;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