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推进政治文明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推进政治文明发展

论文摘要

宪政虽发源于西方,衍生于西方特定的文化传统。不过,作为近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它也蕴含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本质和一般价值,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向和价值追求。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应是包含宪政文明的。宪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宪政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优选途径。本文从阐述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二者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和结构上的关联性,来论证宪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联系实际对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进行了设计和构想。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约3.5 万字。第一部分,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基本理论。本部分着重阐述了政治文明和宪政的内涵和外延等基本理论问题,并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了正本清源。第二部分,宪政与政治文明的关系。通过分析宪政与政治文明在本质与结构上的一般关系,来论证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宪政的紧密联系,指出宪政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优选途径。第三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框架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从分析社会主义宪政与资本主义宪政的本质区别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进行了概括和勾画,并着重强调中国的宪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以依法治国为保障的社会主义宪政。第四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本部分从宪政意识、宪政制度和宪政秩序建设三个方面对我国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的优选方案。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1章 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基本理论
  • 1.1 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
  • 1.1.1 政治文明的内涵和外延
  • 1.1.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和外延
  • 1.2 宪政的基本理论
  • 1.2.1 宪政的内涵和外延
  • 1.2.2 宪政与宪法、法治的关系
  • 第2章 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关系
  • 2.1 政治文明与宪政
  • 2.1.1 政治文明是宪政的前提和基础
  • 2.1.2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 2.1.3 政治文明与宪政的互动关系
  • 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宪政
  • 2.2.1 宪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2.2 宪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体现
  • 2.2.3 宪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优选途径
  • 第3章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框架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
  • 3.1 社会主义宪政与资本主义宪政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回顾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基本特征
  • 3.3.1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 3.3.2 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
  • 3.3.3 以依法治国为保障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基本框架
  • 第4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
  • 4.1 培养宪政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发展
  • 4.1.1 培养宪政意识的必要性
  • 4.1.2 培养宪政意识的主要内容
  • 4.1.3 培养宪政意识的主要途径
  • 4.2 完善宪政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发展
  • 4.2.1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4.2.2 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制度
  • 4.2.3 完善公民基本权利制度
  • 4.3 建构宪政秩序,推进社会主义政治行为文明发展
  • 4.3.1 建立违宪审查机制,确保立法的合宪性
  • 4.3.2 建立宪法司法适用机制,确保行为的合宪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设社会主义宪政[J]. 新产经 2012(04)
    • [2].略论社会主义宪政的正当性[J]. 法学 2011(12)
    • [3].社会主义宪政与资本主义宪政比较研究[J]. 企业家天地 2010(03)
    • [4].建设社会主义宪政[J]. 法制资讯 2008(11)
    • [5].社会主义宪政的平等诉求[J]. 法制与社会 2008(28)
    • [6].社会主义宪政三题[J]. 同舟共进 2012(05)
    • [7].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 观察与思考 2012(05)
    • [8].宪政之我见[J]. 炎黄春秋 2013(08)
    • [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下)[J]. 民主 2009(03)
    • [10].没有成功的宪政就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J]. 法学 2008(04)
    • [11].厘清宪政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线索[J]. 法学评论 2015(05)
    • [12].捍卫社会主义宪政的权威与生命:驳“宪政姓资”论[J]. 当代社科视野 2013(09)
    • [13].从制度上实现“三者有机统一”[J]. 法制资讯 2008(11)
    • [14].用“社会主义宪政”理念凝聚共识——专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J]. 中国新闻周刊 2012(09)
    • [15].宪政是人民共和国的题中之义[J]. 法学 2011(12)
    • [16].“民生权”:一种理解中国式社会主义宪政本质的全新思路[J]. 江汉论坛 2012(10)
    • [17].社会主义宪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追求一致性探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8].农村土地、城镇化与社会主义宪政过程:经济史与政治社会学视角[J]. 探索与争鸣 2012(11)
    • [19].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之路[J]. 理论参考 2014(12)
    • [20].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政追求与制度安排[J]. 武夷学院学报 2011(03)
    • [21].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发展之我见[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4)
    • [22].中华文明与当代宪制诸论平议[J].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2)
    • [23].略论社会主义宪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4)
    • [24].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宪政意蕴[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5].时代发展迫切需要的两个课题[J]. 领导文萃 2013(04)
    • [26].富人治村与基层民主:浙东个案考察[J].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2(02)
    • [27].名人写微博[J]. IT时代周刊 2012(22)
    • [28].在党的领导下朝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迈进——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成就[J]. 中外企业家 2011(06)
    • [29].民国宪政中国化实践及其启示探析[J]. 兰台世界 2015(04)
    • [30].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上)[J]. 民主 2009(02)

    标签:;  ;  ;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推进政治文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