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接触供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
非接触供电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李若琼[1](2019)在《基于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以非接触供电方式为列车提供实时牵引电能,是轨道交通领域未来新型牵引供电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阐述了轨道交通实时受流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回顾了ICPT技术和轨道交通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基于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主要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对轨道交通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07期)
冷凤羽[2](2019)在《城轨车辆非接触供电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网受流列车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摆脱了传统的架空接触网,借助耦合线圈进行感应电能传输,具有供电灵活、经济环保、建设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但目前将非接触供电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门针对该应用场景的系统设计方案。因此,本文就应用于无网受流列车的非接触供电技术展开研究,旨在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磁耦合机构设计优化方法和系统设计方案,为试验线路的实际建造提供理论参考。首先,本文明确了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整体结构,对六种常用的电磁耦合机构谐振补偿拓扑进行对比分析后,选择了满足无网受流列车大功率动态充电需求的SS型拓扑,由此确定了系统的电路模型,进而详细分析了该模型下,频率、互感和负载参数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然后,本文借助ANSYS Maxwell叁维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比了叁种不同形状结构的电磁耦合机构线圈,根据车辆实际安装空间,给出了一种多长原边、多短副边的矩形线圈配置方式。然后结合系统的电路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电磁耦合机构参数设计方法,并针对副边线圈自感差异引起功率因数降低问题,建立以偏差下最大功率因数为目标,系统参数为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对电磁耦合机构线圈参数进行优化。接着,本文结合负载需求,介绍了一种取消通信,原副边实现解耦的控制策略。然后搭建单个模块300kW的Matlab模型,对副边线圈存在自感偏差和互感、负载波动等情况进行仿真,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详细介绍了比例缩小的1kW小功率实验平台硬件设计方法及软件设计思路,测试完成了平台的输出特性,为实际系统的建造提供参考。最后,本文在对电磁辐射相关标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搭建电磁耦合机构和车辆的叁维电磁仿真简化模型,得出系统工作时的电磁环境分布及安全距离限制,为系统实际应用时电磁防护措施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1)
赵佳微,刘炜,张宇,张戬[3](2018)在《有轨电车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接触供电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但对于非接触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计算的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C 1 500 V外部供电网络的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拓扑结构,分析外部直流供电系统的整流机组、电能变换装置和初级发射线圈与次级拾取线圈的供电模型,并给出供电计算算法和步骤,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气化铁道》期刊2018年S1期)
李臻,周洲,李杨歆,薛俊嘉[4](2018)在《非接触供电AGV导航纠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导向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采用非接触供电技术(Contactless Power Supply,CPS)可以实现电能的无接触且持续性传输,能克服传统蓄电池供电模式带来的在线工作时间限制、环境污染等种种弊端。本文通过对非接触电缆的周围磁场分布的研究,详细分析不同方向的磁场分量与检测位置坐标的变化关系,实现对AGV的位置偏差和角度偏差的多点监测,同时电子芯片结合极值拟合算法计算实时误差,最终完成对AGV位置动态纠偏的技术。(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1-06)
秦哲,姚震,张宗晖,刘汉健,黄国宏[5](2018)在《旋转超声加工非接触式供电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旋转超声加工非接触式供电的能量传递能力,建立了非接触式耦合器能量传递的互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原、副边匹配网络的研究。对特定的感应耦合器,给出了几种不同的原、副边匹配网络设计方案,提供了对匹配参数设计的具体方法。通过实验,分别从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两方面来对旋转超声非接触式供电的电能传输效果进行评估,测试了功率传输能力和振幅情况。副边并联补偿电容可以有效提高能量传输能力和换能器振动效果,且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原边串联可调电感,达到更好的调谐效果和提高了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8年19期)
吴茂鹏[6](2018)在《沿导轨往返运动设备非接触供电平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沿轨道短程往返运行的小车主要采用电缆供电或者拖链系统供电,但是小车往返运动会产生电缆弯折、拖链系统卡槽等问题。使用磁感应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Magnetic-inductively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MCPT)供电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由于发射侧和接收侧之间没有电气接触,因此可以减少因小车往返运动造成的电缆弯折、磨损等。但是,电动机在起动到稳态运行的过程中,等效阻抗或功率会发生明显变化,对供电的平稳性带来不利影响。以沿轨道短程往返运动设备非接触供电系统输出电压的平稳性为研究对象,本文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介绍了为沿轨道短程往返运动设备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分析了造成输出电压不平稳的原因。研究了高频逆变电路,设计制作了两种不同的高频逆变电路。一种基于UC3875芯片和IR2110芯片,特点是频率可调,但是输出功率不能达到2kW,长时间工作时系统的工作频率会发生漂移。另一种是基于UC3875芯片和HCPL-3120芯片,并采用晶振分频技术保证逆变电路的频率稳定且分档可调,该逆变电路工作时输出电压稳定,功率可达2kW以上。研究了补偿结构。基于互感原理,通过分析SS、SP、PS、PP四种补偿结构输出电压与接收侧负载的关系,提出了发射侧采用LCL梯形补偿、接收侧采用串联电容补偿(即LCL-C补偿)的补偿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指出了该补偿方式具有输出电压平稳即输出电压不随接收侧负载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研究了耦合机构,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用于MCPT技术的耦合机构,说明了这些耦合机构的特点和不足。设计了一种正对式跑道形耦合机构,以保证互感和耦合系数在接收侧小车沿固定轨道运动的过程中基本不变。提出了衡量输出电压平稳性的指标——输出电压跌落比,即在输入电压恒定时,系统输出电压因接收侧负载的变化而产生的下降比。采用仿真和实验的方式,以输出电压跌落比为指标验证了所选择补偿结构以及所制作耦合机构的有效性。采用基于节点电压方程的LTSPICE对所选的补偿结构进行了仿真,证明了本文所选的补偿结构具有在接收侧负载剧烈变化时输出电压跌落比小的特点。搭建了实验样机,在耦合线圈发射侧选取了8个位置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沿轨道短程往返运动设备非接触供电系统可以驱动电动机提升重达1吨的物体。此时,系统的输出功率大于2kW,效率大于80%,输出电压跌落比仅为13%。(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30)
杨杰[7](2018)在《非接触移动供电系统中耦合机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电能传输方式的不足之处已逐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比如多根导线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用电设备不能够灵活移动,导线磨损、老化、漏电等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一种新的电能传输方式——非接触移动供电(Contactless Mobile Power Supply)技术,正一步步走入到人类的生活中,给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电能传输方式。论文首先简单地概述了非接触移动供电系统中耦合机构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入研究了感应耦合式非接触移动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其中包括对耦合机构等效电路模型的分析,结合ANSYS电磁场仿真推导出磁耦合机构中耦合线圈的参数,以及从电路的角度推导出系统传输功率的表达式。此外,还分析了工字钢的涡流现象,并给出了计算涡流损耗的公式。为研究非接触移动供电系统的耦合机构,设计了四种不同结构的耦合机构。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耦合机构进行仿真,得到了磁耦合机构中耦合线圈的自感和互感,耦合机构在工字钢处的涡流损耗随距离的变化,以及各种耦合机构系统的传输功率大小。综合比较了这几种耦合机构,最后选择了发射线圈竖直缠绕的耦合机构,并用ANSYS软件对该系统传输电能的平稳性进行了仿真。实验中制作了上述这几种耦合机构,测量了这几种磁耦合机构耦合线圈的自感及互感,并对这几种耦合机构系统的传输能力进行了比较,最后所选用的耦合机构与仿真结果一样。此外,对于这种耦合机构,测试了接收线圈沿轨道水平运动系统的平稳性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发射线圈竖直缠绕的非接触移动供电系统的传输功率达到2kW,效率高于80%,接收线圈沿轨道水平运动时,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平稳性,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针对发射线圈竖直缠绕的耦合机构非接触移动供电系统,本文最后定量地测量了该系统周围附近的磁感应强度,并定性地测试了该系统对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影响。(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2)
李柏江,李岩松,王思涵,刘君[8](2018)在《基于非接触式供电系统的新型旋转变压器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非接触供电系统存在传输效率低,使用场合局限等问题,文中通过COMSOL仿真软件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可旋转松耦合变压器,并以其为核心元件搭建了实验平台。以提高系统传输效率为主要目的,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测试了变压器在静止和旋转两种状态的传输性能,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功率因数波动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最后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对变压器进行优化。(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8年09期)
孔金旺,史成林,王春鹏,纪维莲,史旺旺[9](2018)在《旋转部件非接触式测温装置供电及通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速辊体温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供电及通信单元结构复杂、易受干扰的问题,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的新型测温装置。利用由两个电感线圈构成的空心变压器既完成能量传送又能进行信息通信。定子侧直流电源经全桥逆变后利用电感耦合原理向转子供电。通过曼彻斯特编码方式调制采样数据得到通信信号,利用反向调制原理,向定子侧传递温度信息完成定转子之间通信。经理论计算与硬件实验表明,装置具有良好的供电稳定性以及通信抗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李均锋,付进军,王建军,廖承林[10](2018)在《非接触供电系统负载探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负载探测信息少、精度低、实时性差,难以用于输出调节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阻抗角正切值的多信息负载探测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非接触供电系统,分析系统输出控制所需要的多个负载端信息;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建立基于反射阻抗角正切值的负载探测模型,该模型可根据发送端的电压和电流信息,实时探测受电端线圈的位置、负载电压、电流等多个负载信息;最后,基于负载探测技术构建系统输出控制策略,并在非接触供电系统实验平台上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工电能新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非接触供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网受流列车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摆脱了传统的架空接触网,借助耦合线圈进行感应电能传输,具有供电灵活、经济环保、建设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但目前将非接触供电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门针对该应用场景的系统设计方案。因此,本文就应用于无网受流列车的非接触供电技术展开研究,旨在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磁耦合机构设计优化方法和系统设计方案,为试验线路的实际建造提供理论参考。首先,本文明确了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整体结构,对六种常用的电磁耦合机构谐振补偿拓扑进行对比分析后,选择了满足无网受流列车大功率动态充电需求的SS型拓扑,由此确定了系统的电路模型,进而详细分析了该模型下,频率、互感和负载参数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然后,本文借助ANSYS Maxwell叁维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比了叁种不同形状结构的电磁耦合机构线圈,根据车辆实际安装空间,给出了一种多长原边、多短副边的矩形线圈配置方式。然后结合系统的电路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电磁耦合机构参数设计方法,并针对副边线圈自感差异引起功率因数降低问题,建立以偏差下最大功率因数为目标,系统参数为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对电磁耦合机构线圈参数进行优化。接着,本文结合负载需求,介绍了一种取消通信,原副边实现解耦的控制策略。然后搭建单个模块300kW的Matlab模型,对副边线圈存在自感偏差和互感、负载波动等情况进行仿真,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详细介绍了比例缩小的1kW小功率实验平台硬件设计方法及软件设计思路,测试完成了平台的输出特性,为实际系统的建造提供参考。最后,本文在对电磁辐射相关标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搭建电磁耦合机构和车辆的叁维电磁仿真简化模型,得出系统工作时的电磁环境分布及安全距离限制,为系统实际应用时电磁防护措施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接触供电论文参考文献
[1].李欣,李若琼.基于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研究综述[J].高压电器.2019
[2].冷凤羽.城轨车辆非接触供电系统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赵佳微,刘炜,张宇,张戬.有轨电车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计算研究[J].电气化铁道.2018
[4].李臻,周洲,李杨歆,薛俊嘉.非接触供电AGV导航纠偏技术研究[C].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8
[5].秦哲,姚震,张宗晖,刘汉健,黄国宏.旋转超声加工非接触式供电匹配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8
[6].吴茂鹏.沿导轨往返运动设备非接触供电平稳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7].杨杰.非接触移动供电系统中耦合机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8].李柏江,李岩松,王思涵,刘君.基于非接触式供电系统的新型旋转变压器设计与优化[J].电测与仪表.2018
[9].孔金旺,史成林,王春鹏,纪维莲,史旺旺.旋转部件非接触式测温装置供电及通信研究[J].测控技术.2018
[10].李均锋,付进军,王建军,廖承林.非接触供电系统负载探测技术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8
标签: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 非接触;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