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与妥协 ——对库切《耻》的后殖民解读

认同与妥协 ——对库切《耻》的后殖民解读

论文摘要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代表作品《耻》自出版以来备受关注,争议不断。该小说描述了后殖民时代发生在白人身上的一系列可耻的事情以及黑人对白人的报复。曾经的白人殖民者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想要继续在南非的土地上生存就要认同自己和黑人,并且对自己和黑人都要做出妥协。学者对该小说的研究大多具体单一,很少涉及全球主题;而本文关注的不仅是南非白人的生存问题,还有人类整体的生存及发展问题。本文作者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库切的《耻》:霍米·芭芭的模仿、杂糅,爱德华·赛义德的流放,以及黑格尔的主奴辨证关系都为本文提供了合理充分的理论依据。通过模仿和杂糅,从前的被殖民者度过了南非的种族隔离时期。而白人为了生存以及与黑人共存,不论在殖民时期还是后殖民时期都要运用杂糅这一策略。而模仿依旧是新时期黑人生存的手段。这两种殖民手段都不是稳固不变的,它们预示着新时期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关系的颠覆。而对于白人来说,流放是他们失去统治和特权后必然要经历的事情。种族隔离后南非政局的变化也势必带来白人和黑人关系的变化。旧有的主奴关系遭到解构,白人为了生存就需达成妥协,而黑人不得不在殖民历史的影响下生活。《耻》深刻地揭示出模仿、杂糅、流放以及主奴关系的颠倒都是殖民主义带来的必然后果。从前的殖民者要想在没有种族隔离制度的新南非生存下去就需要放弃他们优越的白人意识形态,调整自己适应新环境。而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只有通过杂糅、妥协和协商才能和平共处,互惠互利。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Overseas Reception and Related Studies
  • 2.2 Domestic Studies on Disgrace
  • 2.2.1 Introductory studies
  • 2.2.2 Elucidatory studie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 3.2 Related Theories and Concepts
  • 3.2.1 Mimicry
  • 3.2.2 Hybridity
  • 3.2.3 Exile
  • 3.2.4 Master/slave relationship
  • Chapter Four MIMICRY IN DISGRACE
  • 4.1 The Mimic Man Petrus
  • 4.2 Revenge as the Black's Mimicry on the White from Hatred
  • 4.2.1 Rape——deconstruction of the white's colonial power
  • 4.2.2 Violence as a mighty tool of revenge
  • Chapter Five ONE WAY TOWARD COMPROMISE—HYBRIDITY
  • 5.1 Cultural Hybridity of David Lurie
  • 5.2 Biological Hybridity of Lucy
  • Chapter Six WHITES'EXILE IN DISGRACE
  • 6.1 Lucy's Life—-Exile for Hope
  • 6.2 Lurie's Disgrace—A Journey of Exile
  • Chapter Seven DECONSTRUCTION OF MASTER/SLAVE PARADIGM
  • 7.1 Petrus:Once Slave Being a Master
  • 7.2 Lucy:the Colonizer Willingly Abasing Herself as Slave
  • 7.3 Lurie:Once Master Passively Falling into Slave
  • Chapter Eight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相关论文文献

    • [1].嗅到紫荆芬芳——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香港三部曲》[J]. 青年文学家 2020(05)
    • [2].认知暴力下的“病人”——论《英国病人》中被殖民者的精神枷锁[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05)
    • [3].霍米巴巴模拟理论视域中的《藻海无边》[J]. 现代交际 2020(11)
    • [4].论《美国在心中》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双向模拟策略[J]. 外国文学研究 2013(01)
    • [5].论《愚弄鸦族》的后殖民叙事与语言特征[J]. 当代外国文学 2020(03)
    • [6].计璧瑞出版《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J]. 华文文学 2013(02)
    • [7].主体性的缺失——体悟《英国病人》中被殖民者的生存危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3)
    • [8].从弱势群体的角度解读“作者之死”理论[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9].论《消散》和《最蓝的眼睛》中精神殖民的异同[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02)
    • [10].《一个女剧员的生活》中女主人公萝的被殖民心态[J]. 文学教育(下) 2017(04)
    • [11].生态学视角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2].《红色巴西》:殖民模仿的逆转[J]. 外语教学 2009(06)
    • [13].历史宿命的承担者——浅析库切小说《耻》中的露茜[J]. 文教资料 2008(21)
    • [14].中心或边缘化的“他者”——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印度之行》[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5(10)
    • [15].一八九五,台湾的殖民现代性[J]. 时代建筑 2015(06)
    • [16].从《黑暗之心》看十九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主义[J]. 北方文学 2018(18)
    • [17].论叙述者的缺席与代言[J]. 学理论 2011(19)
    • [18].当代欧美殖民小说中殖民模仿的逆转[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06)
    • [19].英国:历史“旧账”英镑还[J]. 意林文汇 2013(03)
    • [20].从对比角度看“Marrakech”中的话语[J]. 消费导刊 2008(18)
    • [21].库切小说《敌人》:自我审视的经典重写[J]. 长城 2012(10)
    • [22].霍米·巴巴的杂交性理论的拉康特色[J]. 中州大学学报 2012(04)
    • [23].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J]. 青年文学家 2016(27)
    • [24].无形入侵——《兔群》[J]. 戏剧文学 2016(02)
    • [25].宁为太平犬,不为离乱人[J]. 经济 2015(Z1)
    • [26].小人物大世界——库切笔下的他者[J]. 科技信息 2012(20)
    • [27].霍米·巴巴的杂交身份理论及其不满[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8].老挝,摄影家的乐园[J]. 旅游纵览 2009(10)
    • [29].析《耻》中家园丧失的原因[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01)
    • [30].“中国经验”与“比较优势”[J]. 开放时代 2008(02)

    标签:;  ;  

    认同与妥协 ——对库切《耻》的后殖民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