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处理对草麻黄生物碱与黄酮含量影响的研究

三种处理对草麻黄生物碱与黄酮含量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以草麻黄为研究对象,运用离子束注入技术,采用不同剂量低能N+注入种子,对各处理条件下草麻黄种子萌发效果、药用成分生物碱和黄酮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束处理种子可使发芽率发生变化,低能N+离子注入剂量为300时,效果最好,可使发芽率提高17%;离子束处理种子可影响幼苗中生物碱和黄酮的合成,N+离子注入剂量900时,其生物碱的含量显著提高,而黄酮含量却显著降低。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浸泡麻黄种子,通过幼苗中生物碱和黄酮含量的的变化,寻求影响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有效方法。结果显示,秋水仙素影响生物碱和黄酮的合成,在浓度为0.02%~0.1%时生物碱含量增加,黄酮含量却降低;高于0.1%生物碱含量降低,黄酮含量却增加。采用组织培养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不同氨基酸,研究了培养基中氨基酸种类对愈伤组织生长、生物碱和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氨基酸中除Met外,Phe、Tyr、Asp和Trp均可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其中Phe效果最明显;五种氨基酸对生物碱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呈负效应。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Ⅰ.前言
  • Ⅱ.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2.1 标准品
  • 1.2.2 分析纯试剂
  • 1.2.3 其它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种子的处理
  • 2.1.1 离子束注入种子
  • 2.1.2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
  • 2.2 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培育
  • 2.2.1 种子萌发
  • 2.2.2 幼苗的培育
  • 2.3 草麻黄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2.3.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3.2 愈伤组织的继代
  • 2.3.3 愈伤组织生长量的测定
  • 2.4 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 2.4.1 样品的制备
  •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3 样品中生物碱的测定
  • 2.4.4 稳定性试验
  • 2.5 黄酮含量的测定
  • 2.5.1 样品的制备
  • 2.5.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3 样品的测定
  • 2.6 数据分析
  • Ⅲ.结果与分析
  • +注入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中生物碱与黄酮含量的影响'>1 低能N+注入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中生物碱与黄酮含量的影响
  • 1.1 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1.2 对幼苗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1.3 对幼苗中黄酮含量的影响
  • 2 秋水仙素溶液浓度对幼苗中生物碱与黄酮含量的影响
  • 2.1 对发芽率的影响
  • 2.2 对幼苗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2.3 对幼苗中黄酮含量的影响
  • 3 不同氨基酸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 3.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3.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3.3 培养基中的氨基酸成分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3.4 培养基中的氨基酸成分对愈伤组织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3.5 培养基中的氨基酸成分对愈伤组织中黄酮含量的影响
  • 4 种皮与去皮种子中生物碱、黄酮含量
  • Ⅳ.讨论
  • +注入草麻黄种子的生物学效应'>1 低能N+注入草麻黄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 2 秋水仙素溶液对草麻黄幼苗生物碱与黄酮含量的影响
  • 3 培养基中添加前体物质对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
  • Ⅴ.结论
  • 参考文献:
  • 离子束生物技术与麻黄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综述)
  • 1 麻黄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研究
  • 1.1 麻黄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 1.1.1 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布
  • 1.1.2 药用成分及其作用
  • 1.1.3 内蒙古麻黄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 1.2 麻黄属药用植物研究
  • 1.2.1 人工栽培
  • 1.2.2 诱导多倍体提高次生代谢产物含量
  • 1.2.3 细胞与组织培养
  • 2 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应用研究
  • 2.1 离子束技术及其特点
  • 2.2 离子束生物技术的应用
  • 2.2.1 离子束在生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 2.2.2 离子束在克服远缘杂交中的应用
  • 2.2.3 离子束在介导转基因中的应用
  • 2.3 离子注入生物学效应的机制
  • 2.3.1 能量沉积效应
  • 2.3.2 质量沉积效应
  • 2.3.3 电荷交换效应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林下仿生栽培灵芝总黄酮含量分析[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12)
    • [2].藜蒿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 江西饲料 2020(01)
    • [3].花椒叶黄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03)
    • [4].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及生长时期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2)
    •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品种柑橘皮中总黄酮含量[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9)
    • [6].冲泡条件对‘修水化红’甜橙皮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及茶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4)
    • [7].金线莲及其混伪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J]. 药学实践杂志 2019(06)
    • [8].太和香椿茎、叶、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12)
    • [9].不同提取方法对骨碎补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比较[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11)
    • [10].青钱柳叶香豆素、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6)
    • [11].南刘寄奴不同部位黄酮含量测定的分析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25)
    • [12].两种显色法测定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J]. 化工时刊 2016(12)
    • [13].蒙药槟榔十三味丸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04)
    • [14].柳兰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 种业导刊 2016(11)
    • [15].广西不同产地三叶青中总黄酮含量分析[J].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6(06)
    • [16].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3)
    • [17].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半枝莲总黄酮含量[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7(02)
    • [1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9)
    • [19].青海金腰子总黄酮含量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 青海农林科技 2017(01)
    • [20].栝楼种子萌发期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J]. 山东科学 2017(02)
    • [21].地稔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6)
    • [22].白木香叶总黄酮含量的跟踪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15)
    • [23].民族药地板藤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11)
    • [24].藜麦种子黄酮含量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J]. 中国种业 2017(07)
    • [25].海拔高度对三叶青产量和黄酮含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07)
    • [26].一种测定亳菊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4)
    • [27].枸杞子总黄酮含量检测方法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3)
    • [28].不同产地、不同种类以及不同部位中的石韦总黄酮含量分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04)
    • [29].木豆不同生长期叶片总黄酮含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8)
    • [30].木豆种质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07)

    标签:;  ;  ;  ;  ;  ;  

    三种处理对草麻黄生物碱与黄酮含量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