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咨询组生态环境小组开展天山北坡生态环境保护调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咨询组生态环境小组开展天山北坡生态环境保护调研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顾问团生态环境组在天山北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调研(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亮[1](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姚路嘉[2](2020)在《中国登山史研究》文中提出登山是极具社会影响、经济价值与象征意义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中国,登山起源于远古先民“山岳有灵”观念下的为祭祀而登的祭山传统,此后又发展出为获得审美体验而登、为修行而登、为休闲娱乐而登的各种登山形态。近代面对新的变局,中国登山积极吸收西方现代登山运动发展成果,融入时代潮流,衍生出了为救国而登、为育人而登、为文明而登的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后奥运时代,登山又以为“站起来”而登、为“富起来”而登、为“强起来”而登的新面貌发挥着自身的积极影响。登山与中国古代封天祀地、山水寄情、登高抒怀、隐逸修行等种种文化元素产生关联,又在近现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登山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社会、民生交织共进,承载着远超自身体量的符号象征和意义。当前关于中国登山的系统性的历史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本文以中国登山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实地调研与系统分析、逻辑分析法,通过史料整理,结合相关访谈与实物资料,系统研究登山运动发展的史实脉络,深入分析不同时期的登山观念与登山实践,阐发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进而明晰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传承民族攀登精神,为登山事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与智力支持。研究结论认为:第一,中国登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山岳崇拜活动。出现了祭祀登山、登山赏景、入山修行等形式。古代山岳攀登呈现出寓“家国”于登山、寓“进取”于登山、寓“修身”于登山的特征;第二,近代登山成为适应工业社会的一项体育运动、一种教育过程以及一种现代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登山在中国的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其价值和功能逐步被人们所体认,为此后登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登山运动在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登山运动首先经历了“为站起来而登”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深入,登山走向“为富起来而登”,为创造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贡献力量。在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新时期,登山成为建设体育强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现代中国登山的发展,体现出“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三大时代特征;第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登山事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实现新的跨越;第五,登山运动是传统文化与国家记忆传承的重要载体,起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积极作用;第六,攀登精神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最后,登山事业是兼容并包、功能多元的社会活动,为其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未来中国登山将与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精准扶贫、边疆治理等事业深度对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影响。

刘晶[3](2020)在《新疆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及高质量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发展不再简单追求发展速度而是转向发展质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城镇化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是指推进人地和谐、节能高效、环保低碳、智慧创新的城镇化建设。开展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既是新型城镇化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目前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方向。新疆作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进程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更好地推动新疆城镇化发展,寻找与当地区情相匹配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支撑,是当下亟待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以新疆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子及高质量发展模式为选题,围绕如何推进新疆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展开研究。采用熵值法构建了新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了新疆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利用针对高维数据的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变量选择并定量测算了新疆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此提出适合新疆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的高质量差异化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综合拓展了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定量测度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三个层次选取具体指标构建了新疆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考虑到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加大对人口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测评比重,关注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从测度结果发现,新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分因素看发展并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呈现出“北重南轻、东高西低”的格局。2、客观筛选了新疆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运用机器学习的双重选择法筛选了影响新疆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保障民生是促进新疆城镇化发展的首要动力,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基础设施投资、国家政策、固土守边、兵地融合、对口援疆等因素都对新疆城镇化的发展起到了驱动作用。3、针对提出了新疆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分别选取天山北坡城市群、边境城镇带、喀什城市圈三大典型城镇化地区,综合考虑新疆城镇化发展的一般性及不同区域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不同地区今后城镇化发展的区域模式,并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建议,力求为新疆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李亚菊[4](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玛纳斯河流域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各国结合自身的国情以及自然资源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发展方案。其中,我国在结合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出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案,而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结构发展的行动指南,此外,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中针对不同地区主体功能的不同,提出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概念,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关指导理论,其中有“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关要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其合理有序的发展,加强国土空间结构的科学规划与开发,从而达到完善区域发展的政策要求以及经济发展布局[1]”,玛纳斯河流域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区域区位的争夺,如玛纳斯河在区域的归置上存在的管理权的争夺,流域内上下游水资源的配置问题,流域内人地关系问题等等矛盾突出。文章是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三类空间来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在文章相关研究中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人口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以及国土空间中土地利用的发展变化分析,结合流域内各地区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总结流域内自2001年以来玛纳斯河流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以及城镇化发展过程、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流域内空间结构现状等,梳理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来分析总结流域内国土空间结构布局以及存在的区域空间布局问题。文章总体采用了“生态空间发展演变─城镇空间格局与过程分析─农业空间变化演变─空间结构识别─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与优化”的研究思路。研究得出:(1)玛纳斯河流域内社会经济和城镇发展空间分布格局初步形成,以石河子为发展中心的石玛沙城镇组团也已初具雏形,但是中心发展区对周边县域发展的带动性不够强,市域内以及县域中心发展区对乡镇之间发展的辐射带动性较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环境的争夺,这主要是由于在流域的管理上存在的职能不明确、不清晰而引发的矛盾,且不同的地区在规划层面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与边界模糊的情况,区域内部的空间发展衔接不够紧密,在兵地融合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市县之间的发展缺乏协调规划;在土地利用与管理上,存在不合理利用以及过渡开采的情况,使得人地关系矛盾较为突出。结合人地关系系统理论分析,影响玛纳斯河流域内空间布局的因素主要有“约束”-“驱动”两个方面,即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其中,对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不足以及不合理利用的方式使得土地资源匮乏,从而限制其自身的发展,而关于政府政策引导以及经济利益的诉求是促使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驱动因素。(2)结合玛纳斯河流域内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对于未来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定位,玛纳斯河流域内城镇发展采用“一极多轴”以及“点-轴-面”的空间综合开发模式,进而推动城镇组群及乌鲁木齐都市圈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多核心、多轴、多副中心的国土空间格局,为新疆社会经济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3)结合玛纳斯河流域内不同功能区分布模式、开发密度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并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及《新疆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外部发展要求,提出优化后的空间结构呈现“三区一带两核”的整体格局。根据“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梯度发展的策略。在流域中游地区依托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发展,发挥乌鲁木齐、石河子市“双核”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在流域的上下游作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功能区,建议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以及特色农业产业,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促进其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李天慧[5](2020)在《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矿山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疆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各类矿产资源在“三山夹两盆”的特殊结构中广泛分布。新疆北部地区在新疆首府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带动下,经济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强度日益增强,各类违法开采现象应运而出,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为能够深层次的了解违法矿山时空变化规律,实现矿业管理工作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管理目标,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应用遥感和信息技术手段对疑似违法开采矿山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为研究区,以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疑似违法点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利用核密度估算法、重心模型法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Arc GIS软件,对开采点时空分布特征、重心转移特征以及空间格局演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圈定疑似违法重点区域,并挖掘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本文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随着时间的推移,疑似违法开采点呈现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密度高值从伊犁地区顺时针旋转至哈密吐鲁番地区的时空分布规律,但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一直为密度集中区。(2)研究区疑似违法重心转移呈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迁移趋势。其中,能源矿产的重心移动与乌鲁木齐市疑似违法开采煤矿数量变化相关;金属矿产的重心移动主要受阿勒泰地区、吐哈地区影响;非金属矿产的重心移动主要受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影响。(3)全局空间格局上研究区疑似违法开矿山随着时间推移呈明显聚类模式分布;局部空间格局上热点聚集区(HH)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至中部的线性范围内,从研究区东北部转移至研究区中心,再向阿勒泰地区缓慢辐射。冷点集中区(LL)均出现在克拉玛依市及其周边塔城地区,区域内小范围交替出现。(4)研究区内圈定出重点区4处,面积4600平方公里,并结合新疆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区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整治建议。(5)从地质地层背景间关系、一带一路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迫切需求、监测手段与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分析疑似违法点变化的原因。通过对七年来新疆北部疑似违法开采点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的研究,能够深层次的了解违法矿山时空变化规律,对实现矿业管理工作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管理目标,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维护矿业秩序稳定及新疆矿产资源有序开采具借鉴意义。

李宁,白璐,乔琦,杨庆榜,谢明辉,周婵,张霖琳[6](2020)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与污染减排潜力以及工业绿色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天山北坡经济带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最大的综合经济带之一,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区域绿色发展提供借鉴.通过引入区位熵的概念,从空间维度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各经济区主导行业进行分析,并采用情景分析方法从时间维度对天山北坡经济带不同经济发展情景下的污染物减排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区位熵分析结果显示,石化、冶金、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煤炭、能源供应等行业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主导行业,占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总产值的84%.②情景分析结果显示,与2014年相比,情景1(现状情景)下天山北坡经济带2020年CODCr和SO2排放量将会增加90.86%和194.26%,情景2(产业结构调整情景)下将分别增加66.48%和84.97%,情景3(科技创新情景)下将分别增加42.34%和113.77%,情景4(生态工业园情景)下则分别降低8.39%和8.77%.③在污染物减排方面,情景4下CODCr和SO2排放量分别较情景1降低52.00%和69.00%.④根据情景分析结果,特别是生态工业园情景下的减排潜力,结合目前天山北坡经济带6个经济区主导行业发展现状,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产业维度提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工业绿色发展策略,主要包括积极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开展技术创新等.

杨梅花[7](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宋辉[8](2016)在《新疆喀什高台民居营造模式与现代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台民居坐落于新疆喀什古城东南端高二十余米、长约四百米的高崖土台之上,是在有限的城市用地内生成、演进的具有鲜明西域特色的聚落。近年来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高台民居面临着社会与自然环境恶化、整体风貌破碎、地域与民族特色弱化、历史文脉断裂以及原住民外迁等严重问题。本论文在喀什古城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语境中探究与分析高台民居所积累的丰富营造经验,基于文献资料与现状实况,综合运用建筑测绘与田野勘察等信息收集和提取手段,对现存的454户高台民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勘察、测绘与调查,由此分析、研究了高台民居的形成原因,提出高台民居在干旱绿洲地区环山临河濒沙漠环境中、多民族与宗教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由自然空间、居住空间、宗教空间构成的三位一体空间以及以界、架、核、群四要素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团状内聚低层高密度集中式的平面格局和空间形态。并通过对高台民居各组成要素与结构的定量、定性分析,提出高台民居具有以天井庭院为中心的细胞式衍生繁殖的生成特点,得出高台民居的三种房屋营造细胞原型和十四种基本空间组织模式,揭示高台民居的气候适应模式,以及五种地域营造法则,并总结提出高台民居的现代适应性保护、更新策略,既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与聚落的研究成果,又为传统城市聚落保护与活化理论奠定了基础,对于实现多民族聚居区现代城市的稳定发展与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示范性作用。

米瑞华[9](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战略部署为国家生产力布局适度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提供了预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要素将更加集聚。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交通运输、经济、文化、旅游、地缘、生态、考古等方面,关于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人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要素布局要以人口空间结构特征为基本依据之一,以使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和经济效率,同时权衡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享受的社会治理目标。当下,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情况日益突出,甚至超越人口数量矛盾成为我国未来人口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使人口结构矛盾和人口一经济压力凸显于地图空间中,为经济、社会治理工具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而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必然会对政策制定形成误导,导致地方政府只以局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总量和均量值作为政策依据,而难以察觉区域人口构成在整个经济带中的地位、特色及其影射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治理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面临水资源、土壤沙漠化等环境约束,需要吸取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能够适应当地的基础生态环境而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慎重考察产业布局和人口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变动过程研究中,以文献研究、人口数据空间化、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两汉、隋唐、辽宋、元、明、清代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古丝绸之路沿线人口分布变动的重要因素,并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简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炼繁荣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古丝绸之路在西北边疆拉锯式收缩扩张的政治周期中,其人口分布几经聚散,人口构成不断更替,生产力和文化在盛唐时期最为发达,丝绸之路沿线商旅延绵,起点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随着唐末爆发的连绵战争,以及西域政权割据、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运兴起等各种影响因素,长安城迅速衰落,丝路沿线人口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丝绸之路繁荣昌盛时期往往具有起点城市人口密集、丝路沿线人口空间分布连续、途径地区生产力和文化先进等人口空间结构特点,而丝绸之路萧条时期则正相反。当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发展期,“以古鉴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西安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人口适度集聚于适宜发展区、充分向西开放、重视向西道路交通建设,并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以人口密度格网化方法和人口构成趋势面分析方法,绘制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和人口构成空间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比较了各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约减人口空间结构变量以减少信息冗余和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域的人口区划,以充分解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丝绸之路人口密集区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甘肃陇中、陇东南及河西走廊、青海西宁和海东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新疆天山南北坡、伊宁平原、塔里木盆地外缘的绿洲地带等。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化格局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人均收入、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等26个人口专题地图,反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属性分布各具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各省区、各地区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具有差异性,陕甘等地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青、宁、新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处在人口快速惯性增长阶段,尤其是南疆三地州、青海玉树、果洛等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均收入较低,是人口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西安、乌鲁木齐等五大省会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外来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接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青新交界处等矿区人口以第二产业人口为主,人均收入最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性别比最高,人口迁移流动较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约减变量以消除重复和冗余信息,得到“年龄结构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医疗卫生因子”、“民族因子”、“教育因子”、“收入与城市化因子”六个主成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60个区县聚为“人口快速增长的农业贫困区”、“水土流失型农业人口迁出区”、“人口较快增长的农业发展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的综合发展区”、“外来人口聚集的高收入资源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载区”六大人口区划,便于准确直观的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关键特征,并为预测和优化建议等人口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主要采用边际理论分析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家庭决策过程,并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效应,考虑新型城镇化、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贸易和新物流、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关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数学模型表达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回归系数较为显着。经济规律通过作用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速度差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变动(当前主要是人口城镇化)而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发挥作用;人口城镇化促使城镇人口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及市场扩大,并促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人均收入提高及农业技术进步。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贸易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平抑人口密度阶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人口空间位移成本,促进人口点、轴状聚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促使人口向西安等区域特大城市加速聚集;制度改革将减轻人口迁移流动的“配重”,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形成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一个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简单模型,以简明的表达其变动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部分,主要采用人口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人口,并基于格网化和趋势面方法进行预测值的空间化,基于预测结果给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分布的经济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快速增长,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为大中型城市、资源工业型经济热点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20-2030年间,陕西、甘肃大部分区县进入人口拐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人口惯性增长阶段;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扩展;2030~2040年间,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农业地区向城镇聚集,但迁移总量较前一个预测期略低,陕甘地区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规模持续减少,宁青新三省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出现;2040~20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城镇化过程基本实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各级城市或城镇中,人口聚集度非常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非常小,城乡二元的界限模糊,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过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2050年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的空间基本形态与2010年相似,但大中城市人口密度有大幅增加,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明显的珠串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为起点,人口分布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主要是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具有明显的点轴状特征,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有西安、成阳、宝鸡、榆林、延安、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张掖、酒泉、西宁、格尔木、银川、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奎屯、伊宁、库尔勒、喀什等区域中心城市,茫崖、若羌、哈密等过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由于南疆铁路环线的建成通车而导致人口较快增长,而陕南地区、甘南、陇南、玉树、果洛、西海固、南疆三地州等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疏散区;由于少子化、老龄化及人口城镇化等原因,陕甘宁等地的中小城镇、经济小县人口持续减少,且分布更加聚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研究认为人口空间结构应当与自然、经济等人口立地条件相适应,当人口空间结构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时,应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大迁移便利性等途径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建议以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政策倾向为途径,充分培育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加速人口快速增长的南疆地区的铁路建设,人口迁移和科学生育并举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以利于人口密度和人口构成伴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动而匹配优化,依靠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市场规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效率提高、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赵其波[10](2015)在《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历史科学、地理科学与全球化理论,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构建,并应用理论从省域层次、国家层次、国际合作三个层次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安全状况,提出了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战略,并以新疆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省域层次的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规划研究,提出建设目标及任务体系。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结构包括:(1)完整的区域农业系统包括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功能;(2)区域农业系统的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功能变化累计产生的量变到质变变化过程构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原理,因而农业安全功能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3)区域农业安全的发展范畴为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农业社区系统建设、农业社会系统建设,主要路径为生态农业,重点为有机农业;(4)区域农业安全建设既是区域性问题,也是国际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农业合作实现发展目标,合作层次包括区域周边层次、洲际层次和全球层次上,合作方式为农业贸易、农业投资和体系建设。2、当前我国立足于国内、具有初步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系统安全格局已经成型。农业系统总体稳定,但面临着食品生产面临较高质量风险,粮食生产面临一定资源和环境压力,农村牧区处于社会转型的困难阶段,地理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国际农业安全形势稳定性较差等系统风险。今后应加快实施国家农业安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为以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任务,整体推进建设。基本战略包括:(1)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战略、适度集约战略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社区体系重点实施国家农业空间功能定位战略、农村牧区“山水”社区发展战略、生态社区功能定位及开发与保护协调战略;(3)农业社会体系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农村多元化治理发展战略与现代乡土文化发展战略,等等。3、中国需要实行国内分区域协同战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优先展开亚洲农业合作;实行重点与全面拓展结合方式,推进全球农业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农业贸易的战略重点为逐步建设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和出口市场,提高国内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内产业保护机制、救济机制;农业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形成全球优势地位。在农业引资方面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引资由“量化引资”向“质化引资”的战略过度;在体系建设方面的战略重点是:完善中国在地理周边层次的合作制度,推动亚洲一体化制度建设,并逐步提升在全球层次各类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4、新疆研究表明,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有机农业,从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方面同步开展建设。新疆推进有机工程建设要着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构建“天北和天南两带”为主体的有机生产示范工程战略格局;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为主体的农村城镇设施体系和“三屏两环”为地理生态环境体系为支撑的有机社区战略格局;构建“城乡、地区、民族”三元和谐发展的有机社会战略格局,实现地理系统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协同发展。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顾问团生态环境组在天山北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调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顾问团生态环境组在天山北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2.1 天然草地退化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2.4.1 自然因素
        2.4.2 人为因素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调查结果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调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3.4 小结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4.2 试验材料
        4.2.1 植物来源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4.3.1 生物碱提取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4.4 结果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4.5 讨论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日粮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指标
        5.2.4 数据统计
        5.3 结果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5.4 讨论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6.1.1 人工防控技术
        6.1.2 机械防控技术
        6.1.3 物理防控技术
        6.1.4 化学防控技术
        6.1.5 生物防控技术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登山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以“事件”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二、以“地域”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三、以“人物”、“人群”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访谈法
        三、实地考察法
        四、逻辑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登山在古代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第一节 山岳有灵: 为祭祀而登
        一、崇山观念的孕育与产生
        二、作为神秘仪式的祭山与封禅
    第二节 山川宜赏: 为审美而登
        一、山岳审美价值的发掘
        二、登山赏景与登高抒怀
    第三节 山中宜修: 为修行而登
        一、“山中宜修”观念的由来
        二、道士入山修行与僧人登山行脚
    第四节 山水之乐: 为享乐而登
        一、宋明以来社会观念的转变
        二、作为休闲生活的山岳攀登
    第五节 中国古代登山的历史特征分析
        一、登高小天下: 寓“家国”于登山
        二、山高人为峰: 寓“进取”于登山
        三、山中有真意: 寓“修身”于登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对西方登山运动的借鉴与自我探索
    第一节 “不容外族探险”: 为救国而登
        一、对西方探险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二、近代中国登山探险家的探索
    第二节 培育“体国经野之心”: 为育人而登
        一、对户外教育理念的吸收与借鉴
        二、近代中国户外教育的探索
    第三节 倡行“新风尚”: 为文明而登
        一、对“文明”的崇尚与学习
        二、近代休闲登山在中国的实践
    第四节 近代中国登山的特征分析
        一、倡导体育救国,融入时代洪流
        二、注重登山育人,融入教育过程
        三、提倡文明观念,促进健康休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中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只为国旗飘扬: 为“站起来”而登
        一、“为国攀登”的登山运动发展指导思想的确立
        二、两次珠峰攀登的历史壮举
    第二节 参与“两个文明”建设: 为“富起来”而登
        一、改革开放事业引领下的登山运动新思路
        二、山峰对外开放、商业登山与驴友论坛的初兴
    第三节 走向伟大复兴: 为“强起来”而登
        一、新时期的登山运动发展观
        二、特殊时期的珠峰攀登与户外产业的新超越
    第四节 现代中国登山发展特征分析
        一、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
        二、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
        三、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登山未来展望
    第一节 创新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创新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创新发展为内核,实现登山事业动能新旧转换
    第二节 协调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协调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协调发展为网络,挖掘登山经济社会效益
    第三节 绿色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绿色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绿色发展为灵魂,打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第四节 开放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开放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开放发展为视野,加强国际交流推进路带建设
    第五节 共享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共享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共享发展为主旨,依托山岳空间实现共建共享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本研究搜集的旧刊物中的相关登山史料
    A1 《爬山运动在欧洲》
    A2 《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涉水》
    A3 《幽山莫梯纪游》
    A4 《各种不同的旅行》
    A5 《伟大的祖国山河》
    A6 《黄山之游》
    A7 《识得庐山面目真》
    A8 《龙潭山》
附录B 本研究搜集的旧书籍中的相关史料
    B1 《埃菲尔士峰探险记》
    B2 《西北的探检事业》
    B3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一)
    B4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二)
    B5 《世界最高峰的探险——科学没有战胜自然》
附录C 本研究访谈过程中收集的口述资料
    C1 和进海先生
    C2 尹逊平先生
    C3 扎西次仁先生
    C4 林伟宁女士
附录D 本研究调研过程中搜集的档案文献材料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新疆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及高质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
        1.2.2 国外文献研究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及逻辑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区域经济学理论
        2.1.3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2.1.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2.2.2 城镇化发展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设计原则
    3.2 指标的选取
        3.2.1 现有指标体系分析
        3.2.2 具体指标选择
    3.3 指标体系的量化
        3.3.1 指标量化方法
        3.3.2 指标测度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4.1 城镇化水平的演变轨迹
    4.2 城镇化发展速度
        4.2.1 发展现状
        4.2.2 存在的问题
    4.3 经济发展
        4.3.1 经济发展水平
        4.3.2 产业结构
        4.3.3 对外贸易
    4.4 社会发展
        4.4.1 人口与就业
        4.4.2 医疗卫生
        4.4.3 基础设施
    4.5 资源环境
        4.5.1 环境保护
        4.5.2 水资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5.1 城镇化发展驱动因素筛选
        5.1.1 驱动因素选取
        5.1.2 数据来源
        5.1.3 驱动因素筛选方法
    5.2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5.2.1 民生保障因素
        5.2.2 产业驱动因素
        5.2.3 基础设施投资因素
        5.2.4 丝路核心区国家政策因素
        5.2.5 对口援疆因素
        5.2.6 固土守边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区域模式选择
    6.1 天山北坡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模式
        6.1.1 天山北坡城市群建设的基础条件
        6.1.2 天山北坡城市群存在的问题
        6.1.3 天北城市群的发展机遇与重要意义
        6.1.4 发展模式的选择
    6.2 边境城镇带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模式
        6.2.1 边境城镇带的发展现状
        6.2.2 边境城镇带存在的问题
        6.2.3 边境城镇带的发展机遇
        6.2.4 发展模式的选择
    6.3 喀什城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模式
        6.3.1 喀什城市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3.2 喀什城市圈的发展机遇
        6.3.3 发展模式的选择
    6.4 政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索引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玛纳斯河流域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2.4 数据类型与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流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1.3.2 文献综述
2 理论基础与区域概况
    2.1 主要理论基础
        2.1.1 空间结构理论
        2.1.2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研究
        2.1.3 人地关系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研究区概况
3 玛河流域生态格局与过程分析
    3.1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空间分布格局
    3.2 生态环境空间结构布局分析
        3.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3 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3.3.1 自然与社会因素
        3.3.2 政府政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3 水资源利用方式及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玛河流域城镇发展空间格局与过程分析
    4.1 流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4.2 玛河流域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差异
        4.2.1 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4.2.2 流域经济绝对差距
        4.2.3 流域经济发展相对差距
        4.2.4 玛纳斯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
        4.2.5 流域经济发展空间集聚特征
        4.2.6 流域内各行政区经济发展特征
    4.3 人口与城镇化格局及过程分析
        4.3.1 人口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其测度方法
        4.3.2 空间分异特征
        4.3.3 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
        4.3.4 玛纳斯河流域人口分布特征
    4.4 城镇空间分布
        4.4.1 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
        4.4.2 石河子发展区─区域城镇群发展的核心区
        4.4.3 玛纳斯县空间布局
        4.4.4 沙湾县功能空间布局
    4.5 石玛沙城镇组群的发展空间探析
5 玛河流域农业空间格局与过程分析
    5.1 玛河流域内农业空间分布模式
    5.2 玛河流域内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3 玛河流域内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及变化特征
        5.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5.3.2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的研究
        5.3.3 人地关系变化
        5.3.4 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分析
        5.3.5 土地利用类型方向转移的探讨
    5.4 土地利用变化的探究
    5.5 农业空间格局与过程变化分析
6 玛河流域空间结构与优化研究
    6.1 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基本特征
    6.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6.3 玛纳斯河流域国土空间优化
        6.3.1 玛纳斯河流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外部环境
        6.3.2 流域城镇体系优化
        6.3.3 流域农业空间优化
        6.3.4 流域生态空间优化
    6.4 玛河流域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表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矿山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我国矿山违法管理与调查现状
        1.2.2 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的研究现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矿产资源赋存特征
    2.3 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第3章 数据来源及数据库建设
    3.1 数据来源
    3.2 疑似违法矿山判定准则
    3.3 空间数据库建设
第4章 疑似违法矿山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研究
    4.1 疑似违法开采点数据概况
        4.1.1 总体概况
        4.1.2 疑似违法开采点在新疆北部成矿带分布情况
        4.1.3 疑似违法开采点在新疆北部行政区分布情况
    4.2 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点时空分布特征
        4.2.1 时空分布量化方法
        4.2.2 时空分布特征
        4.2.3 讨论
    4.3 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点重心转移特征
        4.3.1 重心转移量化方法
        4.3.2 重心转移特征
        4.3.3 讨论
    4.4 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点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4.4.1 空间格局演化分析方法
        4.4.2 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4.4.3 讨论
    4.5 重点区分析
5 驱动因素分析
    5.1 地质地层背景间关系
    5.2 一带一路对经济的影响
    5.3 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迫切需求
    5.4 监测手段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1.1.3 总体思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2.2.1 环境
        2.2.2 构筑物
        2.2.3 空间
        2.2.4 人的行为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2.4.1 环境景观
        2.4.2 城镇格局
        2.4.3 聚落景观
        2.4.4 地标景观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2.5.1 时态性
        2.5.2 时段性
    2.6 本章小结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3.1.1 人类社会起源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3.2.1 区位分布
        3.2.2 功能格局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3.3.1 居住形式
        3.3.2 聚落空间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3.4.1 景观属性
        3.4.2 景观分布
        3.4.3 景观形态
    3.5 本章小结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4.1.1 社会环境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4.2.1 区位分布
        4.2.2 功能格局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4.3.1 建筑形态
        4.3.2 聚落空间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4.4.1 景观属性
        4.4.2 景观分布
        4.4.3 景观形态
    4.5 本章小结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5.1.1 社会环境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5.2.1 区位分布
        5.2.2 功能格局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5.3.1 居住形式
        5.3.2 聚落空间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5.4.1 景观属性
        5.4.2 景观分布
        5.4.3 景观形态
    5.5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6.1.1 社会环境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6.2.1 区位分布
        6.2.2 功能格局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6.3.1 居住形式
        6.3.2 聚落空间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6.4.1 景观属性
        6.4.2 景观位置
        6.4.3 景观形态
    6.5 本章小节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7.3 发展模式
        7.3.1 动态式模式
        7.3.2 断裂式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8.1 影响因素分析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8.2.1 依绿而定
        8.2.2 逐水而居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8.6 本章小结
9 后记与后记
    9.1 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后记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8)新疆喀什高台民居营造模式与现代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灾害的威胁
        1.1.2 城市特色危机
    1.2 学术研究现状与研究基础
        1.2.1 伊斯兰建筑的研究现状
        1.2.2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的研究现状
        1.2.3 已有的研究课题与研究基础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4 论文框架
2 新疆喀什地区环境特征综述
    2.1 新疆喀什地区的自然环境
        2.1.1 环山濒沙漠高台式地形地貌
        2.1.2 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2.1.3 冰川雨雪、泉水汇集的水文资源
        2.1.4 多样化的动植物
    2.2 新疆喀什地区的社会环境
        2.2.1 中西古今的交通枢纽
        2.2.2 高密度集中的人口
        2.2.3 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3 新疆喀什古城历史及高台民居成因
    3.1 相关概念
        3.1.1 疏勒与喀什噶尔
        3.1.2 喀什噶尔旧城、喀什老城区与喀什古城
    3.2 喀什古城的历史变迁与高台民居
        3.2.1 喀什古城形态的历史源流与影响因素
        3.2.2 新疆民居的类型
        3.2.3 高台民居的形成原因
4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的聚落形态
    4.1 喀什古城与高台民居的聚落形态构成要素
        4.1.1 聚落与聚落形态
        4.1.2 自然要素:山水格局、沙漠绿洲、高台盆地
        4.1.3 人工要素:涝坝、城墙、建筑、街巷、广场、植物
    4.2 喀什古城与高台民居的聚落空间格局
        4.2.1 喀什古城的聚落自然、人格、宗教空间
        4.2.2 高台民居的界、架、核、群
    4.3 高台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4.3.1 房屋的构筑:建筑空间形式
        4.3.2 居所的延伸:庭院空间布局
    4.4 高台民居建筑的营造技术
        4.4.1 建筑材料:就地取材
        4.4.2 建筑构造:因地制宜
        4.4.3 装饰艺术:西域风情
5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的营造模式
    5.1 高台民居的空间构建模式
        5.1.1 最基本建构细胞模式
        5.1.2 从基本建构细胞到聚落
        5.1.3 高台民居空间实例解析
    5.2 高台民居的气候适应模式
        5.2.1 遮阳和防辐射
        5.2.2 通风与防沙
        5.2.3 隔热与低热容处理
        5.2.4 “自我循环”
    5.3 高台民居的地域营造法则
        5.3.1 逐水而居、就近原则、择高建房
        5.3.2 高密度、团状紧凑式、集中布局
        5.3.3 细胞繁殖、灵活多变、网状细胞核同构
        5.3.4 因势构屋、生产生活相结合
        5.3.5 外简内秀、高墙窄巷、平屋顶构筑
6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的现代适应性保护、更新策略
    6.1 相关概念
    6.2 高台民居的价值评估
        6.2.1 历史价值
        6.2.2 艺术价值
        6.2.3 科学价值
        6.2.4 价值启示
    6.3 喀什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政策与实践
    6.4 高台民居及其周边空间环境风貌保护、更新策略
        6.4.1 原样保护:原址加固
        6.4.2 保护风貌:原址回迁
        6.4.3 传承风貌:原址新建
        6.4.4 协调风貌:毗邻新建
        6.4.5 再现风貌:异地新院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的不足与前瞻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目录及来源
    图纸目录及来源
    表格目录及来源
附录
    附表1 从2012年到2015年3月10日我国6级以上地震情况统计表
    附表2 从2012年到2015年3月10日新疆地区4.5至6级地震情况统计
    附表3 高台民居的相关文献信息
    附表4 新疆喀什维吾尔民居现有的研究成果整理汇总信息
    附表5 中国传统民居各类型分布与特征
    附表6 新疆喀什部分时段的地图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科研工作及研究成果

(9)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人口空间结构定义
        1.2.2 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1.2.3 研究区域概况
    1.3 研究工具、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工具和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人口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综述
        2.2.2 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3 成果述评
第3章 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3.1 古丝绸之路人口概况
    3.2 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过程
        3.2.1 两汉时期——丝路开辟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2 隋唐时期——丝路兴盛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3 辽宋时期——丝路衰退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4 元时期——丝路复兴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5 明时期——丝路衰退Ⅱ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6 清时期——丝路萧条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3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3.3.1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3.3.2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
    4.1 基于土地利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密度格网分布
        4.1.1 格网化方法
        4.1.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4.2.1 趋势面分析方法
        4.2.2 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省际、区际分异
        4.3.1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
        4.3.2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异
        4.3.3 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异
        4.3.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4.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异指标分析
        4.4.1 指标分析方法
        4.4.2 变量选取
        4.4.3 结果分析
    4.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4.5.1 因子分析方法
        4.5.2 变量选取与试验过程
        4.5.3 因子解释
        4.5.4 聚类分析方法
        4.5.5 基于聚类结果的人口区划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5.1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空间相关性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布局现状
        5.1.2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相关关系
    5.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5.2.1 人口自然变动的区际差异及其经济学原理
        5.2.2 人口城镇化的家庭决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5.4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
    6.1 基于GM(1,1)修正系数模型的人口分布预测
        6.1.1 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及过程
        6.1.2 系数设定方法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6.2.1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至2050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面
        6.2.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5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6.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密度变动情况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未来趋势的经济效率评价
    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4.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1.4.2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1.4.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1.4.4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案例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1.5 论文研究方法
        1.5.1 系统研究
        1.5.2 历史研究
        1.5.3 实证研究
        1.5.4 文献研究
    1.6 论文研究思路
    1.7 文章逻辑结构
第二章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2.1 理论渊源
        2.1.1 系统科学
        2.1.2 地理科学
        2.1.3 历史科学
        2.1.4 全球化理论
    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提出
        2.2.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概念及结构层次
        2.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原理
        2.2.3 区域内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范畴
        2.2.4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发展路径
        2.2.5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框架
    2.3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状况研究
    3.1 新疆食品安全实证研究
        3.1.1 新疆食品安全特征
        3.1.2 新疆食品安全现状
        3.1.3 新疆食品安全面临挑战
    3.2 新疆粮食安全实证研究
        3.2.1 新疆粮食安全特征
        3.2.2 新疆粮食安全现状
        3.2.3 新疆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3.3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实证研究
        3.3.1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特征
        3.3.2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现状
        3.3.3 存在的主要挑战
    3.4 新疆区农业地理安全实证研究
        3.4.1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特征
        3.4.2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现状
        3.4.3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面临主要挑战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4.1 国内农业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
        4.1.1 粮食安全
        4.1.2 农村牧区安全
        4.1.3 食品安全
        4.1.4 农业地理安全
    4.2 国内农业安全形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4.2.1 食品安全
        4.2.2 粮食安全
        4.2.3 农村牧区安全
        4.2.4 农业地理安全
    4.3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实证研究
    5.1 合作背景——国际农业系统安全状况
        5.1.1 国际食品安全
        5.1.2 国际粮食安全
        5.1.3 国际农村牧区安全
        5.1.4 国际农业地理安全
    5.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历程
        5.2.1 1949-1978年,确立了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政策
        5.2.2 1979-2000年,农业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5.2.3 2001年-至今,深度融入全球农业体系
    5.3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形势
        5.3.1 农业贸易
        5.3.2 国际农业投资
        5.3.3 体系建设
    5.4 当前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5.4.1 农业内生动力不足
        5.4.2 外部性问题
        5.4.3 冲突增强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战略
    6.1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基础结构与层次
    6.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任务
        6.2.1 食品安全
        6.2.2 粮食安全
        6.2.3 农村牧区安全
        6.2.4 生物地理安全工程建设
        6.2.5 国际农业安全建设
    6.3 中国国内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础战略
        6.3.1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战略
        6.3.2 农业社区体系建设战略
        6.3.3 农业社会系统工程
    6.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
        6.4.1 农业国际合作层次
        6.4.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重点战略
    6.5 中国农业安全工程体系的建设机制
        6.5.1 明确将农村现代化确立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6.5.2 制定科学的农业安全战略调整方案
        6.5.3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国家农业安全工程建设
        6.5.4 认真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
        6.5.5 建立全球农业安全合作机制
    6.6 小结
第七章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案例研究
    7.1 规划背景
    7.2 规划理念
    7.3 总体设计
    7.4 主要目标
        7.4.1 食品安全
        7.4.2 粮食安全
        7.4.3 农村牧区安全
        7.4.4 农业地理安全
    7.5 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7.5.1 有机生产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7.5.2 有机社区重点示范工程及地理空间分布
        7.5.3 有机社会重点工程布局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8.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研究
        8.2.1 中国农业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形势
        8.2.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结构及建设任务
        8.2.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
        8.2.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安全体系形势及建设规划
        8.4.1 新疆农业安全形势
        8.4.2 新疆有机农业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认识
    8.5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8.5.1 理论创新
        8.5.2 主要贡献
    8.6 研究的不足之处
    8.7 今后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顾问团生态环境组在天山北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调研(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2]中国登山史研究[D]. 姚路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新疆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及高质量模式研究[D]. 刘晶. 新疆大学, 2020
  • [4]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玛纳斯河流域空间结构研究[D]. 李亚菊.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5]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矿山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的研究[D]. 李天慧. 新疆大学, 2020(07)
  • [6]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与污染减排潜力以及工业绿色发展策略[J]. 李宁,白璐,乔琦,杨庆榜,谢明辉,周婵,张霖琳. 环境科学研究, 2020(02)
  • [7]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新疆喀什高台民居营造模式与现代适应性研究[D]. 宋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6)
  • [9]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 米瑞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10]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D]. 赵其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咨询组生态环境小组开展天山北坡生态环境保护调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